这是海洋文明对上海最初的冲激。青龙镇就像一粒种籽,后来的上海正萌芽其中。
唐宋时,苏州由青龙镇、福山镇沟通海外,尤以青龙镇为重,远洋而来的船只及“珍货远物”大多经青龙镇“毕集于吴市”。至北宋元丰年间,巳是“海商辐辕之所”。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于青龙镇设市舶务,次年将两浙市舶司从临安迁至华亭,青龙镇市舶务是所辖中最重要的一个。南宋时青龙镇有36坊,街道堂馆、坊巷桥梁与一县城相仿。四海百货云集,海内海外人口杂处。其时青龙镇已小有洋气,但为求海上平安又广建寺庙,佛教盛行,出港进港必烧香火。上海地区中西文化的最早交流碰撞处,当首推青龙镇。
繁忙近一个世纪的青龙镇日渐衰落,却是因为苏州河的逐渐淤浅,河之不畅,水之日浅,航道阻隔,青龙镇能不黯淡?苏州河下游入海段东高西低的地势,导致河曲众多,夏秋漫溢,水灾频频,海潮倒灌,来时汹涌,去时势缓,泥沙沉积江口。1038年为治理苏州河开凿盘龙江,1061年再凿白龙江,此段苏州河便有了新旧之分,新江即今苏州河,旧江临青龙镇因非主流所经而更加束狭,成为岔流,叫青龙江,渐堙,大船无法进港。元末,青龙镇已不能停船,到明代萧条沉寂。
青龙镇日渐衰落,上海镇悄然兴起。
上海镇位于青龙镇下游苏州河南岸,因东临苏州河支流上海浦而得名,为一天然港湾,比青龙镇更近海。南宋咸淳初年,上海建为镇,并设市舶务。1291年上海建县。上海镇的海运商务未能发达到青龙镇的地位,根本原因是苏州河的既浅又狭,并在下游河段时有堙塞。《上海县志》载,宋初诸番市舶直达青龙镇,后江流渐隘,在今县治登岸,故称“上海”。
历史上苏州河的淤积主要在下游。上游昆山青阳港以西,江面依然宽阔;而下游江口段宽仅50米,太湖排水已经艰难,何况海船来往?1287年开浚太仓境内通海河港,将太湖水引往浏河人海,浏河代替苏州河成为太湖主要泄水道,从而也成为太湖地区出海的主要航道。元代漕运航路在江南开辟过三条,均从浏河口刘家港出海。刘家港临江水深,可泊万斛之舟,成为长江口的主要港口而繁荣一时。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太仓设市舶司,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都从太仓刘家港出发,时称“六国码头”。其通洋外贸地位,显然已超过上海港。不过太仓的迅速繁荣从一开始就埋伏着危机,由于浏河口长期受海潮顶托,口门外渐渐形成一条横亘10多里长的拦门沙,严重影响了船舶的进出。
上海港依然在等待中。上海在走向繁荣之初是不急不躁、小心谨慎的。
上海一直在创造自己的过程。
上海港的再度兴起,为以后的大上海奠定格局,却是因为15世纪初黄浦江的开浚。
黄浦江原先是苏州河下游的一条支流,南宋始见记载。
元时,黄浦江很窄,阔不过“尽一矢之力”,约50至70米。元中叶以后,两岸涨淤沙滩,长芦苇,农民也开荒耕种,使河道更形瘦小。明初,范家浜阔不过30余丈。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开范家浜接通大黄浦,淀柳之水自南而北通流入海,水量充沛江面渐宽,并吞了上海县城东面的上海浦,范家浜从此也不再与闻。黄浦江成为太湖下游的主要泄水道,苏州河反而成为其支流,对江河而言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黄浦江下游江面宽度超过600米。在苏州河游塞日益严重之后,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李允嗣率领民工废弃苏州河下游故道一一今上海虬江路一线,拓宽宋家港70多里河道,引苏州河水在陆家嘴汇人黄浦江。
黄浦江开浚后,上海的通海之利、水陆要津的地理优势,已经无有竞争者,在明代便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手工业中心,松江、上海所织的布远销全国,有“衣被天下”之称。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上海设江海关,黄浦江中樯桅林立,资本主义兴起的欧洲,为寻找市场,已经把资本的锐利而贪婪的目光瞄准了上海,当时上梅已有20万人口。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上海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美国、法国相继而人,从此西方列强在上海强占租界,到1915年,租界范围北至今虹口公园,南到十六铺、旧城及肇嘉浜,东临今复兴岛一带,西及徐家汇与中山公园一带,面积达46平方公里。在中国的国土上,殖民者霸占海关、驻扎军队、设立巡捕房,并获得领事裁判权。上海外滩树立着这样的招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江海要津、东南都会,自此更加迅猛发展,繁华而畸形,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黄浦江导源太湖的最后支流与上海炮舰与侵略的战火之下,中国的国门被轰毁,轰毁之后便是无奈的洞开了。欧风美雨纷纷登陆上海,形成震荡,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开始了碰撞、磨擦与交汇的历史过程。
黄浦江畔的一个小渔镇,经过千百年的寂寞之后,至此巳经是个大都会了。
也许历史学家不会同意这样的说法:大上海是一夜之间崛起的。
上海,有自己的筚路蓝缕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是华夏先人在长江流域的生存活动的一部分,就连它的更容易为海洋文明吸引、熏染,也是长江带来的,因为长江就要入海了。从这意义上说,所有的大河文明都要面对海洋,不能不、不得不面对着海洋文明。作为过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交汇都是不期而遇、不得不然并贯串始终的。
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沪公路旁的崧泽村,原为土丘,相传是晋时将军袁崧墓地。1958年发掘出古墓群和一批文物,距今约5000年到6000年。文化遗存为三层。上层出土一的几何彩纹硬陶与彩陶为春秋战国的遗物;中层是5000年前的各种石器;下层为马家浜文化,有6000多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和兽骨制成的农具。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一土山,状若覆舟,又名覆船山。1977年起开始发掘,清理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墓葬及战国、西汉、唐宋墓150多座,出土陶、玉、骨、象牙雕刻等2000余件,文化层次完整,上海史前历史井然罗列:早在6000至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先人已经在这里劳作生息,缔造上海家园了。
长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长江下游人海口,便体现为上海地区中土文化的源远流长了。
史书有载的“云间二陆”,即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吴郡今上海松江人,自其祖父东吴大将陆逊被封为华亭侯,陆家就一直居住在松江九峰一带。陆机、陆云在九峰攻读12年,诗赋文论名震海内,陆机的《文赋》为文学批评经典。太康末年兄弟俩应召同赴洛阳,因文采风流轰动一时,时称“云间二陆”,与“三张”一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一一同为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
陆机思乡写有《怀土赋》,谓:“余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感?”陆机兵败受诬,为成都王司马颖杀害,临刑前还留下一叹:
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徐光启,生活于公元1562年至1633年,上海人,明代著名科学家。43岁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以毕生之力研究天文、历法、水利、数学、农学、测量。其最重大的成就,是与利马窦等西洋传教士合作,把西洋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实为西方文明传播中国的大无畏的先行者,近代科学的伟大先驱。与利玛窦等共同翻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6卷,是西方传教士来中国后翻译的第一部科学著作。徐光启还对利马窦带来的第一张世界地图惊喜有加,并参照西方天文学理论重新修订历法,编《崇祯历书》。1617年,徐光启因为与外国传教士过从甚密,为政敌攻击后离开京城,到天津海河边带领农民种植水稻,获得丰收。晚年辞官回到故里,编写60卷50多万字的《农政全书》,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等若干项,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其中6万多字是徐光启自己的研究成果。
当中国古代科技由鼎盛辉煌走向停顿没落之际,徐光启是最后闪烁的几颗星星之一。
旧上海有民谣道:潘半城,徐一角。潘半城者指抗倭将领潘恩及其后人,潘家产业几乎占了上海城的一半,“豫园”即为其中之一。徐一角指徐光启家,为官40年旧庐依然,只占城之一角。按古例,以籍贯称呼名人为表尊敬,如康南海、李合肥等。上海名人多矣,以上海为称号的独独只有徐光启,因而老上海尽知徐上海却少有人说徐光启之名的。
徐一角残址位于上海大南门乔家路徐光启故居,称“九间楼”。故居大门原在太卿坊,明末毁于火灾,仅存九间。徐光启谢世,葬于南丹路现光启公园,子孙世居周围。这里是肇嘉浜与法华泾的汇合处,遂名徐家汇。
愿上海人不忘徐一角、徐上海。
自清道光、咸丰至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上海画派,上承唐宋以来的传统,受扬州八怪之影响,并吸收了维新思想,融汇西洋画派的用色、投影、解剖技巧,画风清新,笔势豪放,他们多流寓上海,落款中常署“作于海上”,称为海派。
海派艺术中的佼佼者任伯年,少小时便从浙江到上海,在扇庄当学徒,后得任熊指授,画艺精进。任伯年一度造反,在太平天国军队中司执军旗,战斗时冲在最前线。城隍庙茶馆是他常坐之地,五光十色及各种人物都到了他的画笔下,对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肖像画,均有极高造诣,从工笔到泼墨写意皆已出神人化。尤其是任伯年的人物画,选择民间传说题材,描画现实生活,是另辟蹊径的开创之作。
自1843年上海开埠,它的五光十色以及海洋气息吸引了众多的仁人志士。1882年,康有为途经上海小住,从租界这一西方大国掠城夺地强抢在手的窗口,看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欣欣向荣,遂求购新书,订阅上海出版的《万国公报》,“自是大讲西学,始尽释故见”,开始其向西方探究中国封建落后根源、寻求救国救民之策的路程。1896年《时务报》创刊于上海,梁启超出任该报主笔。青年梁启超以其昂扬激情、滚烫发热的文字揭露黑暗,呼唤变法,由此而创造时报新文体,影响了整整几代人。梁启超在《时务报》写的《变法通议》风传全国,痛快淋漓: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
因为《时务报》,梁启超在上海滩声名鹊起,本是康门弟子,左右奔走,忽而康梁并称,平分秋色。
鲁迅,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1936年在上海辞世。鲁迅先生奔波流离,最后定居上海,以自己的文字,在十里洋场垒起了中华儿女可以引为自豪的丰碑。在先生写于上海的著作中,有一篇短文正随着时代的演进,而越发显示出夺目光彩。这就是1930年5月,鲁迅在大陆新村寓所写的《(进化和退化)小引》。《进化和退化》是周建人的译著集,其中涉及到人类破坏森林而导致沙漠南徙及当时国人普遍的营养不良问题。据此,鲁迅先生发出惊人预见,于今读来依然字字金玉掷地有声,他说:“我们生息于自然中,而于此等自然大法的研究,大抵未尝加意。”世界和中国土地荒漠化并非始于今日,鲁迅先生以天才的目光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沙漠之逐渐南徙,营养之巳难支持,都是中国人极重要,极切身的问题,倘不解决,所得的将是一个灭亡的结局。
极为省俭笔墨的鲁迅先生,这一次大约觉得意犹未尽,不吐不快,又写道:
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倘这事能为现在和将来的青年所记忆,那么,这书所得的酬报,也就非常之大了。
怎样解决沙漠扩大的问题,鲁迅说,在自然科学的范围,“那给与的解答,也只是治水和造林。这是一看好像极简单,容易的事,其实却并不如此的”(《鲁迅全集》第4卷第250一251页,上同鲁迅先生引了史沫特莱在《中国乡村生活断片》中的两段话作证:因为军阀混战加上自然灾害,北京南苑农民“没有收成,没有粮食,没有工做”,“南苑在那时(军阀混战时)除了树木之外什么都没有了”,饥民去剥树皮,被警察捉进监牢。可见一个混乱的、腐败的、贪官污吏横行的不公正社会,林是造不起来的,水是治不好的,“结果是增加剥树皮,掘草根的人民,反而促进沙漠的出现”(鲁迅语实际上鲁迅先生已经指出: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社会问题。
上海日趋繁华的过程中,环境压力也在日益加重中。
首先是人口。近100年来上海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列居中国乃至世界大城市的前列,除了自然增长因素外,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1855年上海的租界只有2万人口,至1885年租界人口增加到近15万人,这是上海作为移民城市的开端和第一次人口高峰期。此后,政局动荡,战火连天,灾害不断,以及上海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外来人口源源涌人。1927年,国民政府在上海设特别市,辖区包括现在的市区及近郊一带。北至吴淞,南接上海县,西连嘉定、青浦、松江三县,东至川沙和南汇,这就是1949年前的上海市范围,面积630平方公里。1948年的全市人口为520万,相当一部分市民住在闸北、南市、沪西及浦东的棚户陋舍中,污水横流,臭气四散,环境极为恶劣。…
到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上海市人口已经达到1200万。几年时间上海便以蓬勃生机和历史性的巨变,吸引了中国和世界的目光。浦东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的中腹,为辽东、山东、闽东、广东之中,正确的可持续的战略将使浦东牵动长江流域纵深的发展,改变中国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形成沿海开放、沿江开发、东西互动、沿边渗透的态势,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打下基础。
但是,如同上海迄今为止获得的所有成就均有赖于长江的支持和依托一样,未来岁月关于经济开发的全部蓝图,又怎么离得开长江自身的状态呢?
也就是说,假如长江中上游的沙化得不到控制,森林禁伐只是一纸空文;假如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挖沙船仍然横行霸道;假如每天仍有5000多万吨废水排进长江;假如洞庭湖继续萎缩,太湖黑臭期不断延长;假如中央用于加固长江堤防的专款,还在被挪用侵占……那么,关于长江未来的各种可能中,就决不能排除长江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可能,人类的宏伟设想将一一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