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滩”者,峡中樵石也,再眺望两岸的千寻壁立,从山脚至山腰至山顶,却是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石头雕塑,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而峡谷石滩,则是雕塑者随意散落的零星块垒,虽说是鬼斧神功,却也有心迷情醉时。那石雕有像器皿的,有方有圆,有棱有角;也有像台阶的,有宽有窄,有纹有路;还有像草木的,有枝有叶,有花有果;巨岩独立无一缝一隙,俨然是一块史前无名探险者纪念碑。《水经注》记道,“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所谓“人滩”,人的雕像之滩也,各种人面,倶作壁上观,“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人在舟中,波推舟移;山岩岐立,水有反光;影随光动,山跟水转;相对无言,如鬼如魅。
西陵峡中,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黄牛峡、灯影峡为最著名,并称西陵四峡。
兵书宝剑峡因兵书石和宝剑石而得名,在北岸铁青色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处凹陷洞穴,远望穴中岩石如叠着的书本,是为兵书石。兵书石下又凸出一根直插江中的石柱,乃宝剑石。
兵书宝剑峡之下是青滩镇,过青滩不远便是牛肝马肺峡。峡谷北岸的悬崖峭壁上,东边悬挂着一团赭黄色的页岩形似牛之肝脏,西边又有一块状若马之肺叶,牛肝马肺峡因而得名。民谣谓:“千年雨淋仍未朽,万载烈日晒不干。老鹰盘绕空转圈,要想充饥下嘴难。”其实,牛肝马肺是崖壁岩缝滴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成的钟乳石,本无相,得大相,可状万物,仍无相。清光绪末年,英国军舰开进西陵峡,炮口对准“牛肝马肺”一阵狂轰,炸掉一大块“马肺”,从此牛肝马肺峡的形象开始残缺,因而郭沫若《过西陵峡》有“兵书宝剑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之句。
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的青滩,是三峡著名险滩之一。由西及东依次为头滩、二滩、三滩。头滩和二滩是因山岩崩坍堆积江中而成,三滩为南岸伸出的碛坝。头滩为明朝嘉靖二年即1523年三峡北岸山崩石裂,坍入江中堆砌而成,故又名新滩。乱石嶙峋,横断江流,成为川江航道上水流最急的一个险滩。触礁沉船者,计不胜计。1942年春节前夕,民熙轮在青滩绞滩时沉没,全船300多人少有幸存者。青滩北岸有白骨塔,为堆放死难者尸骨之地。白骨无言,青滩依旧。川江船工都会唱这样一首悲情民谣:“打青滩来绞青滩,祷告山神保平安。血汗流尽泪也干,要过青滩难上难。”比青滩更凶险的是崆岭滩,“青滩泄滩不算难,崆岭才是鬼门关”。峡中既空又冷,高壁触天,把长江挤逼成曲折一线,峡中涛声轰响,怪石林立,分别为大珠、头珠、二珠、三珠、鸡翅膀、和尚石、对我来等24处暗礁组成。其中大珠长达220米,宽40米,高15米,纵卧江心高枕无忧,把水流分成南北二槽。两槽既分又合,在汇合处又有头珠、二珠、三珠横亘,号称三石联珠,把河道搅得昏昏沉沉,咆哮横流,船在其间,忽而左避忽而右让如见缝插针一般。江心有一块礁石,周围乱流滚滚,水势险恶,号称“对我来”,上水行船者想要躲开它的肯定翻船,反之对准了这块礁石奋力冲去,却能化险为夷。1900年德国“瑞生”号轮船想抢先进人川江,船长不知“对我来”或不信其中的诀窍而触礁沉没。1:后10多年,外国船闻风丧胆不敢闯进三峡。
水出崆岭滩,经过庙南宽谷,又进人峡谷地带。南岸有高峰,其色多变,酷似黄色黑色岩石组成的岩画,有黑色如人的石山,称为黑人;有黄色如牛的石山,称为黄牛。黑人牵黄牛而过三峡,这一段峡名因而叫作黄牛峡。《水经注》写道: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迂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上水舟船寸步难行,黄牛山总是在望,山中行路难又怎能比得黄牛峡里行舟难?北宋欧阳修被贬夷陵(今宜昌)作县令时,曾多次踏访,并有诗感慨道:“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黄牛峡以下14公里处的灯影峡,又是另外一种风光了。山色明净,晶莹闪光,好似洒满月色。山岩倒映人水,静影澄碧,随波而动。欧阳修有“江上挂帆明月峡”之句,灯影峡也称明月峡。峡谷两岸山头上,岩石风化蚀刻成各种奇形怪状,其中峡谷南岸的马牙山上,屹立四巨石,0然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模样。唐僧气定神闲合掌端坐,孙悟空了望寻路,猪八戒牵马过山,沙和尚一担在肩。每当夕阳从后山照射峰顶,晚霞回照,或是明月辉映,这四个《西游记》中的人物,便如影子一般晃动着,从而于高山岩石之巅,大江激流之滨,借日月之光,演示着永远的《西游记》。灯影峡也因此而得名。
明月灯影,三峡流水,以另一角度视之,这里的急流险滩、危岩崖壁仅就其命名而言,均无不闪烁着中华古文明的文思光彩。当大地涌现山川原体,文化的雕饰在更多的时候是不需斧凿的一只需一个名字一一却要千年万代的想像力的穿透与补充。
黄陵庙在黄牛峡南岸的一块台地上,北临大江,背依山崖。始建于唐宣宗大宗元年即公元847年,原名“黄牛祠”,得名与“黑人牵黄牛”的传说有关。相传,黄牛助大禹治水,正拱山滚石时,其力大无穷和庞然身躯,把一个正在附近凿石的穿黑衣的民工吓得魂不附体,跌将下来。黄牛闻声急忙奔去搭救,它伏卧于地,想让民工爬上牛背,民工手忙脚乱怎么也爬不上,只抓住了一条牛鼻绳。从此“黑人牵黄牛”的影子却刻进山壁了。
黄牛祠便是为善良的黄牛神而修的。
几经兴废,黄牛祠成了黄陵庙,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重建,仿宋制。进深七间,面阔七间,屋顶正脊饰宝瓶,瓦面上雕有飞龙走兽,殿中立大柱36根,每一根均有蟠龙浮雕9条。主体为禹王殿,祭祀大禹。殿宇曾在清咸丰十年即公元1860年和同治九年即公元1870年两次为三峡洪水所淹,同治九年的大水冲进庙中深达三尺。三峡人民可以欣慰的是,虽然洪水汹涌,黄陵庙建筑物却坚如磐石秋毫无损,足见我国古典建筑的坚强精美,庙内有记载洪水水位的石刻碑记,是长江水文、地质的历史资料。
灯影峡下游北岸,长江三峡的尾声处,便是三游洞。
三游洞的洞门在绝壁中间,仰望天成一线,俯看幽谷无底,左是悬桥,右为大江。造物主造洞,有比此洞更奇妙的吗?
三游洞深30多米,宽20余米,高10米左右。洞门旁边另有一小洞,一人弯腰伏壁方可穿过。
也许只有洞壁褶皱起伏的岩层才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多么古老却又因着它的古老而永远新鲜的洞。我们甚至可以在横的石缝与纵的花纹交错间,发现现代派抽象艺术的真正经典之作,那只是一些天然图案、天然线条,却让观者屏息静气、心灵颤抖。
洞的中央有三根巨大的石钟乳,纵横相间,将整个洞府分隔成前厅后室。前厅敞亮,后室幽静。手击头顶悬石,若黄钟之响;脚踩地上石板,如鼓声回荡。
天钟地鼓啊!从何时来?到哪里去?
当三峡格局已定,长江即将流出南津关时,也许,造物主看着是好的,便手造此洞,洞是美的,在壁上随意涂抹一番,然后稍息,听流泉水声,俄顷离去。
三游洞闻名于世已有1000多年,洞口石碑刻于明朝万历年间,碑文为白居易的《三游洞序》’全文376字,记述了三游洞的发现及命名过程:唐朝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3月10日,诗人元稹自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改任摅州(今陕西宝鸡境内)长史,他的好友白居易自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改任忠州刺史,两人巧遇夷陵城中,喜极,加上白居易同行的弟弟白行简,三人结伴,买舟携酒溯江而游。第三天,即3月12日,三人“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人缺岸”,一路攀岩折草,过深涧,发现有此奇洞,“爱不能去”。
当天晚上,三人在洞中“通夕不眠,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并“各赋古调二十韵,书于石壁”,由白居易“序而记之”。荒茫一片,三人同游,故名之为“三游洞”。
这是“前三游”。
北宋嘉祐元年冬,那已经是1056年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从眉山往开封府途中小住夷陵同游此洞,并各自题诗,为“后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