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爱茶者说
20926000000008

第8章 可以清心处

从前的宜兴紫砂壶,常镌刻这样一条回文:可以清心也。怎么读都通,说的便是壶中的茶。

现在,杭州有了一个可以清心的去处,便是“中国茶叶博物馆”。

老作家汪曾祺在世时从北京来,省作协嘱我陪他们一行走走。汪老曾作《沙家浜》,我自然想起了当年脍炙人口的春来茶馆老板娘阿庆嫂的唱词:

垒起七星灶;

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

……

我说:去我的工作单位茶博馆吧,肯定会不虚此行的。

果然,回去的路上,汪老对我说:“茶好,你们这个博物馆好。”我听了,高兴得什么似的。要知道,我可是亲自参与筹建了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茶专题博物馆的啊!

中国茶叶博物馆,坐落在杭州市西郊双峰村,第一期工程占地5506公顷,建筑总面积3500平方米,红瓦白墙,错落有致。199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为闻名遐迩的西湖人间天堂增添了又一重要的人文景观和学术研究机构。

建茶博馆的提案,还是在“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寿辰上提出来的。吴觉农是上虞人,自20世纪20年代始便投身于茶业,在振兴华茶的漫长生涯中度过一生。年近九旬,还为茶文化事业做自己最大的贡献。

把茶博馆建在杭州,也可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选址了。中国是茶的故乡,浙江是绿茶之都,龙井茶是绿茶皇后,这且不去说它。许多人都知道唐代有个叫陆羽的,写了一部《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他虽是湖北竟陵人,但“安史之乱”后,未及而立之年就来到浙江湖州,《茶经》就是在湖州完稿的。我们又知日本有茶道,却鲜知日本的茶道最早却是从宋代余杭的径山寺传过去的。

1949年以来,中国茶业界在杭州建立了较完备的机构。有茶叶研究所;有茶叶商品加工所;有浙大茶学系;有茶人之家……科研的,贸易的,教育的,茶人团体的,茶业杂志的,都有了,独缺茶文化这一块,这样,茶博馆的建立,作为茶博览,茶文化研究,茶叶风景旅游点,都是势在必行的了。

茶博馆,首先当然是个茶文化博览的窗口。其中一号楼为陈列大楼,总面积1500平方米,设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等五个展厅,中国茶叶文明及茶文化的概况在此基本得以展现。

茶叶的历史,人们一般以为是从神农氏的时代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个荼,就是今日的茶。茶自春秋、两汉,经唐宋元明清历代发展而来,与宗教、艺术、习俗等发生了极为深远的联系,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很值得一览。

茶萃,就是茶叶集萃的意思;茶萃厅,就是茶叶的大观园。中国商品茶通常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紧压茶等六大类,不同的茶类适应了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尤以名茶更为珍贵。跑到茶萃厅,那才叫琳琅满目,应接不暇。若见到自己故乡的茶,又有何等的亲切和喜悦!

茶事这个厅,听上去概念有些模糊,其实说的就是茶叶从种下去,长出来,制作,保藏,冲饮的全部过程。包括茶与水,茶与健康,茶与食物,茶与药品,茶的多功效用途,等等。那可是个不但长学问,而且学以致用的地方。

茶具,即指与饮茶有关的专门器具。茶具厅以各类茶具系列的陈列方式,展出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饮茶用具,以反映我国茶具的演变和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示我国茶文化的面貌。

茶俗,顾名思义,便是专讲茶文化习俗的了。参观者一般都特别喜欢这个厅,因为它还原了江南、闽南、云南、四川、西藏五个民间饮茶的场景,可视性特别强,又极有特点。

从大厅出来,又有几个独立的茶文化景观,如傣族茶楼,日本民居,中国寺院,等等,可以参观,可以拍照,任你流连忘返。这一路上,茶可就时时在涤清你的凡心了。

1998年底,茶博馆第二期工程--国际和平馆建成,我把这一事件作为了小说《茶人三部曲》的总尾声。

博物馆的功能,研究是很重大的一项。茶叶博物馆的研究对象,便是茶文化。

现在到处都讲文化,芝麻绿豆都可以带个文化,说茶文化,有人便不以为然。殊不知茶确实是成文化的。不说别的,光是陆羽研究会,日本、中国、朝鲜就有好几个。

尤其是近年来,研究茶在人们精神领域里的渗透状况,显然成一高潮。茶博馆既然是个茶文化中心,当然要研究茶文化。馆里设有学术交流厅、资料室,几年来日本茶道里千家、明月流,都曾率团来馆里表演。韩国的茶礼,台湾的茶艺,大陆各地各具特色的茶俗,都在这里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着实让我们饱了眼福。将来,对茶文化的研究会越来越细,茶博馆亦将责无旁贷地扛起茶文化研究的大旗。

至于说到茶叶旅游景点,那可又是一个学科的大命题了。1991年茶博馆开馆之日,就是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开幕之时。中外来宾,名流要人,究竟来过多少,数不胜数。江泽民、李鹏、万里、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同志,到了杭州,都要到茶博馆来看一看。我陪汪老来茶博馆的那天下午,南非的曼德拉正在那里参观呢!

其实,把茶博馆建在龙井下的双峰村,本身就有重要的旅游目的。从洪春桥“茶人之家”起,至双峰村茶乡,至茶博馆,至龙井茶室,至胡公庙十八株御茶处,至九溪,至梅家坞,或至虎跑,就是杭城一条重要的茶文化旅游线。茶博馆,是这串珍珠上最大最重的一粒。有了它,这条茶之路便在过去的若隐若现中跳了出来。

这真是一条美不胜收的路线。春天,山阴道上,林幽草绿,满目葱郁,衬得红瓦白墙的茶博馆洁净明亮;夏天,云雾缭绕,风云变幻,此地有着和西子湖风格相异的景观;秋天,龙井路两侧高大的银杏树叶黄灿灿的,在万里晴空下,显现富丽高贵的气派;冬天,山道上芦苇花开,白茸茸,太阳一照,如透明的羽毛。此地人又少,安安静静,茶博馆有茶室,室外有景观,隔着窗,良辰美景,尽收眼底。这么好的地方,怎不叫人流连忘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