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往往和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他既是这个时代的标志,又是这个时代的高度。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对茶来说,唐代陆羽的出现,既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又是必然的。
中国人把古代男子可尊敬者称为“子”,因此,人们把陆羽也称为陆子,把专门研究他本人的学问称之为“陆学”。
陆羽壮年时期完成的着作《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论述茶叶和茶文化的专着。
自《茶经》开始,茶学成为专门的学问。
陆羽,对我们许多茶人而言,始终是一个既敬畏又不可参透的谜。
陆羽的灵魂一方面是难以进入的,另一方面又是与我们十分相通的。
他一方面是被生活热爱着、并热爱着生活的,另一方面又是被生活和社会折磨着的。
他对自然、对人生、对宗教、对社会的那种态度和介入态度,一下子就涵盖了所有时代的茶人们的心路历程,把他从唐代的一个普通的处士,毫无疑问地送至茶圣的高度。
从前茶庄和茶馆的一些供桌上,常常摆放着一个瓷塑的陆羽像,民间称为陆鸿渐,被奉为茶神。
前些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真品,一个书生跪坐在那里,双手执一书卷,文物学家考证说,此人与茶炉、茶具的模型一起出土,必是茶圣陆羽无疑。
我也见过这件文物的照片,在我看来,这清高无比的茶圣,虽说被用到经济流通领域,但他那卓尔不群的气质,依然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进入的。
我个人认为,陆羽是一个极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人们通过陆羽这个人的一生和事迹,是很可以借此了解那些扑朔迷离深奥玄妙的东方智人的。
陆羽,湖北竟陵也就是今天的天门人,字鸿渐。
鸿渐,在中国古代的意思中,就是鸿雁徐徐地降落在水洲边陆地的意思。
传说他是个弃儿,被扔在竟陵龙盖寺门口,住持僧智积就把他抱来养大了。
有一篇《陆文学自传》,据说就是他自己写的,开篇第一句:“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
”说自己不知何许人,在我想来,大概也就是因为从小被扔到竟陵湖边,不知父母者,心中的悲凉,即便再是克制,也还是要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
这个“不知何许人”,真也就是奠定了他一生命运的基础呢。
9岁那年,智积要他学佛,谁料他说:“我已经没有兄弟了,更没有后代,你现在要我削发为僧,儒家学者知道了要说我不孝呢,我可以学儒教吗?”智积不同意,师徒两个就闹僵了。
从此,师傅不再像过去那样爱他,专门叫他干苦活累活,还让他养了30头牛。
放牛时,他就在牛背上练字,不认识的字第二天去问老师。
智积知道了,怕他心野,把他关在寺里做清除杂草的工作,还派人监督他,鞭打他。
他呜咽叹道: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他是怕学不到学问了。
大约十三四岁时,他终于离寺而去,成为一个伶人,表演杂耍。
后来,在一次官府演出中,他被一个名叫李齐物的太守赏识了,把他送到一个有学问的教书老师那里去读书,还送他一些诗集,满足了陆羽学习的愿望,使他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20岁以后,他开始云游四方,求取更多的知识学问,安史之乱后,流落于江南,生活在今天的湖州一带,并在此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伟大的茶学着作《茶经》。
公元9世纪初,去世于湖州。
据他自己对自己的形容,那是完全不像我们今天艺术作品中所看到的正面人物的英俊形象的,他自己说他长得极其丑陋,而且还是个结巴,但爱和人争辩。
个性呢,又是狭隘性急主观的,朋友规劝他,他也不以为然。
他肯定是个性情中人,每每与人喝酒至酣处,便得意忘形,不知身在何乡,忽然沉醉于自己的思想天地,也不打个招呼,恍恍惚惚地就走掉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去了。
这恐怕也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唐代诗人的特殊风采吧。
不过,还是有人摸不透他的,看他天马行空的样子,还以为有什么地方把他给得罪了呢。
他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要是约好跟人见面,哪怕冰雪千里虎狼当道,绝不误期。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时,陆羽来到今天的浙江湖州,在那里结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其中有诗僧皎然,大书法家颜真卿,诗人孟郊、张志和,女道士李季兰等。
《茶经》就是那段时间完成的。
有种种说法显示他是曾经有过爱情的,且那爱恋的对象便是唐时着名的女道士李季兰--有那才华横溢的女道士写的诗为证,然而结局依然是陆羽终身未娶。
他常常穿着粗衣草鞋,独行野中,有时念古诗,有时诵佛经,用手杖击打林木,又用手抚弄流水,终日徘徊,到天黑了,号泣着回来,人们把他当成个大隐士来赞美。
他的朋友皎然写过一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他的名气后来大到连皇帝也知道了,请他当太子的老师,召为“太子文学”和“徙太常寺太祝”。
他呢,自然是不去的,去了,还算什么隐士。
史书还记载一件有意思的事,有个叫李季卿的大官要见陆羽煮茶,陆羽做了表演,谁知李季卿不以为然,以为陆羽的茶艺不过尔尔,叫人赏了点钱打发了事。
这可羞恼了陆羽,因此写了《毁茶论》,发誓再也不和茶打交道了。
不过这似乎是没有更多史实来加以证明的。
陆羽一生写过不少文史地理着作,他的诗也好,有首诗这样写: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据说这首诗是因为师父去世后为怀念他而写的,他对智积有着十分复杂的怀恋之情,就像又写《茶经》又写《毁茶论》,又当隐士又号泣于野,又不结婚又和女道士往来一样,陆羽是个在相当高的层次上性格极为复杂的人。
一般人以为陆羽仅仅是个淡泊的隐逸之士,不免浮浅了他的深层心理特征。
《茶经》的可贵之处,也在于其中充分寄寓着作者卓越的人格精神。
陆羽大约在22岁那年就开始倾心于茶了,到公元765年左右,完成了《茶经》的初稿,后来的十几年中,一直进行修订和补充,直到775年才正式定稿,又过了五年,才正式出版。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是《一之源》--有关茶叶的起源;《二之具》--有关茶叶的采制工具和使用方法;《三之造》--有关茶叶的采制方法和品质鉴定;《四之器》--有关茶叶的烹饮用具;《五之煮》--有关茶叶的煎煮方法;《六之饮》--有关茶叶的品饮方法;《七之事》--有关茶叶的茶事记录;《八之出》--有关茶叶的产地;《九之略》--有关茶事的省略方法;《十之图》--有关茶叶的宣传方法。
一本《茶经》,代代相传千余年,不过七千多字,共三篇十章,它对当时兴起的茶事做了总结。
对茶的起源、栽植加工、烹煮、品饮以及历史文化等多种人文与自然因素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使茶学发展成一门专门的学问。
《茶经》的出现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茶经》问世之后,立刻风靡于朝野民间,一再刊行,到宋代时已经有了好几种版本在坊间流传。
在许多志书和史书间也都有收录,比如《新唐书》、《宋史》和《四唐全书总目提要》等,而且很早就被传到国外,先后被译成日、英、俄等国的文字,甚至研究《茶经》的版本也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
与此同时,陆羽研究的规模和程度都渐大渐深。
直至今天,陆羽的故乡竟陵和后半生居住的湖州,都专门建立了陆羽研究会,日本茶人对陆羽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
关于《茶经》的论着不计其数,究其到底,陆羽在茶学方面的贡献其实也是可以用简单的话来总结的。
我们可以说,《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标志性文本,使茶文化具备了经典意义,完成了茶从粗放型走向艺术化的过程,使一种物质事象和精神事象结合成一种文化事象,完整而细致地进入了人的精神领域,为人类提供和开辟了一种新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世的茶文化活动提供了无限开放的可能性。
《茶经》的意义多么深远,陆羽的贡献多么伟大啊。
实际上,陆羽所涉猎的方面远远不止茶学。
他曾经写过很多东西,有诗,有人物传说,有地理专着,还有地方志,还写了不少游记。
这些文字,除了在《全唐诗》中留下几首诗、在别的史典中留下片言只语之外,几乎都没有留下来。
唯有那三卷7000字的《茶经》,使他进入圣人行列。
他一生固然连后人都没有,但他有茶相伴终身。
他使茶香溢人间,而茶,也使他万古流芳。
关于这个名叫陆羽的中国古代茶人,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杭州“茶人之家”的庭院里,是有着一尊今人所塑的陆羽之像的。
那年韩国九十多岁的大茶人崔圭用先生来访,见到像,跪下来就朝拜,可见陆羽在今天茶人心目中的地位。
我曾经工作过的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史厅中也有一尊陆羽的全身塑像,后面衬着他的《茶经》。
有时候,我会来到他的身旁,在那绿色的基座上坐一会儿。
也许这一切都是陆羽本人所始料未及的吧。
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国度中,知识分子的智慧往往是自生自灭的,但历史这一次没有失去机会,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有幸为世界奉献出了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