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孟子原解
2079200000005

第5章 报仇雪恨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

【原文】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於齐,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译文】梁惠王说:“晋国的强大,当今世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这是先生你知道的。而今到我执政,东面被齐国打败,连我大儿子也阵亡了;西面丧失了七百里疆土给秦国;南面受侮辱于楚国,我深感耻辱,愿意和死去的人相和同而洗刷雪恨。要怎样才可以办到呢?”

孟子回答说:“在这个大地上,方圆百里就可以建立一个国家。大王如果施行爱民的政策,减免刑罚,少收苛捐杂税,将土地深耕而改变耕作方式,青壮年用闲暇的时间修养继承先辈之志和搞好兄弟关系的问题,以及修养忠实、诚信,在家里以此侍奉父兄,出在外以此侍奉上级,这样,即使用木棍也可以打败秦、楚国的坚甲利兵了。

“他们夺取民众的时间,使人民不能耕种来养育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散,那些国家的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大王您派军队前往征伐,有谁能与大王您为敌呢?所以有句名言:‘爱民的人无敌于天下。’大王请不要疑惑这个道理。”

【说明】孟子以爱民的道理来劝说梁惠王放弃霸权统治的行为方式。梁惠王想的是个人利益与私有利益,他是为自己的长子阵亡以及败于秦、楚、齐等国而想报仇雪恨,而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利益了,因此也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所以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这不仅是指秦、楚、齐等国,其实也直指梁惠王。因为要打仗,要报仇雪恨,只有夺取民众的时间,使人民不能耕种来养育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散。而造成这种局面,又怎么能报仇雪恨而赢得胜利呢?所以孟子得出结论,只有采取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人才无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