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孟子原解
2079200000035

第35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德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上天给予的有利的时机、机遇不如有利的大地自然环境,有利的大地自然环境不如人们之间的亲和。三里方圆的城邑,七里方圆的外城,包围它攻打它却无法取胜;所谓的包围而攻打它,必然是遵循了天的客观规律而抓住的时机、机遇;然而不能取胜,就是因为上天给予的有利的时机、机遇不如有利的大地自然环境。城墙并非不高,护城河并非不深,兵器并非不坚利,粮食并非不多,却要弃城逃跑,是因为有利的大地自然环境不如人们之间的亲和。

“所以说,地域内外的民众不能靠疆界来区分,强固国家不能靠山川的险峻,威镇天下不能靠兵器的坚利。得到人生正确道路的人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失去人生正确道路的人就没有人帮助他。帮助者少到极点,就会众叛亲离;帮助者多到极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用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击众叛亲离者,因之,君子除非不战,战必然胜利。”

【说明】这是孟子对“爱民”的行为方式的继续深入的说明,孟子举例说:上天给予的有利的时机、机遇不如有利的大地自然环境,有利的大地自然环境不如人们之间的亲和。为什么呢?比如三里方圆的城邑,七里方圆的外城,包围它攻打它却无法取胜;所谓的包围而攻打它,必然是遵循了天的客观规律而抓住的时机、机遇;然而不能取胜,就是因为上天给予的有利的时机、机遇不如有利的大地自然环境。又比如说,城墙并非不高,护城河并非不深,兵器并非不坚利,粮食并非不多,却要弃城逃跑,是因为有利的大地自然环境不如人们之间的亲和。由此观之,人们之间的亲和关系是多么重要。

然而,所谓的“爱民”,并不是在我的地域内的人民我才爱护,不在我的地域内的人民我就不爱护,“爱民”是不分疆界的,就象强固国家不能靠山川的险峻,威镇天下不能靠兵器的坚利一样。只有得到人民的爱戴,尤其是域外人民的爱戴,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国方得固。而得到人生正确道路的人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这是因为,人人都想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因为正确的人生道路能够给人以幸福和快乐,而不幸福和不快乐的生活是谁都不想要的,所以,失去了人生正确道路的人就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帮助者少到极点,就会众叛亲离;帮助者多到极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用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击众叛亲离者,因之,君子除非不战,战必然胜利。这就是孟子对人际关系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