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孟子原解
2079200000013

第13章 用自己好财好色的心去体恤人民好财好色的心

【原文】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其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餱粮;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後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译文】齐宣王问道:“人们都让我拆毁明堂,究竟是毁掉好呢?还是停止不动好?”

孟子回答说:“所谓明堂,是施行王政的殿堂。大王如果要行王政,就不要拆毁它。”

齐宣王说:“你可以把王政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文王治理岐周时,对耕田者收税是九抽一,对官员给予世袭的俸禄,关卡市场只稽查而不征收税赋,在湖泊池塘捕鱼不禁止,犯罪的人不牵连他们的妻子儿女。年纪大了丧妻的叫做鳏夫,年纪大而没有丈夫的叫做寡妇,年纪大而没有儿女的叫做独身,年纪小而没有父母的叫做孤儿。这四种人是天下穷苦而无依靠的贫民。周文王发政令施行爱民的政策,必先要重视这四种人。《诗经》上说:‘称许富人乐哈哈,穷人孤单又孤独。’”

齐宣王说:“这话说得很好。”

孟子说:“大王如果觉得好,那为什么不施行呢?”

齐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好财富。”

孟子说:“从前公刘也喜欢财富,《诗经》上说:‘收积粮食堆满仓,熟食干粮包裹好,装进小袋和大囊,思考收敛用明光,弓箭刀枪不用张,举起干戈和戚扬,改易方向去远方。’所以定居者仓有积谷,远行者有装满干粮的包裹和袋囊,然后才可以改易方向去远方。大王如果喜欢财富,与百姓共同拥有,对于施行王政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齐宣王又说:“我有个毛病,我喜好美色。”

孟子说:“从前周太王也喜好美色,爱其妃子。《诗经》上说:‘古公亶父,清晨驱马,沿着西边河边走,一直来到岐山下,改易爱那姜氏女,迅速来考察大地。’在那个时候,内室没有嫁不出去的妇女,外面没有娶不了妻子的男子。大王如果喜好美色,与百姓共同拥有,对于施行王政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说明】齐宣王舍不得拆毁明堂,因为他拥有明堂,而且在明堂上办理政务,他就感到很快活,而且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古代天子的建筑是明堂格式,进门后,中间一个大天井,天井过去的大厅就叫明堂,深入明堂便是内室,再后面就是后院。这里所指的明堂,是指国君朝会、庆赏、选士、办公的地方。亦有可能是准备天子东巡狩朝见诸侯用的。也就是说,拥有了明堂,似乎也就有了做天子的满足感、快乐感。然而孟子认为,如果拥有了明堂,就应该施行王道,否则就不应该拥有。所以孟子给齐宣王讲述了周文王的故事,说明周文王施行王政,是对耕田者收税是九抽一,对官员给予世袭的俸禄,关卡市场只稽查而不征收税赋,在湖泊池塘捕鱼不禁止,犯罪的人不牵连他们的妻子儿女。年纪大了丧妻的叫做鳏夫,年纪大而没有丈夫的叫做寡妇,年纪大而没有儿女的叫做独身,年纪小而没有父母的叫做孤儿。这四种人是天下穷苦而无依靠的贫民。周文王发政令施行爱民的政策,必先要重视这四种人,这就是最佳行为方式,这就是周文王关心人民疾苦的“爱民”措施。孟子并举出《诗经》来加以说明,这首诗是引自《诗·小雅·正月》,全诗讲的是讽刺周幽王宠爱褒姒,荒淫无度,致国危亡之意,诗中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大加鞭挞,表现出人民的爱憎。孟子之意在于警告齐宣王不要重蹈周幽王的复辙。

然后孟子就齐宣王的好财、好色问题进一步阐述,古代先王也有好财好色的,但他们是用自己好财好色的心去体恤人民好财好色的心,这就是将心比心,心想人民。作为“人”,谁都有好财好色的心理,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人类自从有了思维以后,就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自己身体的感观能获得最大的愉悦。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如果只想满足自己的欲望,那必然要遭到全体人民的反对。如果能与民同乐,与民同利,与民同欲,将心比心,体恤人民,忧乐人民;那么,人民也就会与统治者同忧同乐,进而拥护统治者,使其统治地位更加巩固。孟子这段议论的现实意义在于,现代的企业家们也要想到自己手下的员工们,不能只顾自己一个人发财好色,要让员工们都能发财,让员工们觉得在这个企业里有发展前途,有能够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希望,员工们才能奋发有为,企业也才可能得到发展和巩固。这才是最佳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