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探秘
20750800000041

第41章 神秘的“铁面人”(11)

但另一些人则持异议,他们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一号日记”。叶莲娜的一位兄长就认为,叶莲娜凭空臆造出关于普希金日记的故事,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身价。他甚至写信给自己的一个外甥女说,他被妹妹炮制的神话激怒了,准备同她绝交。而这位外甥女在很大程度上赞同舅舅的论断,说:“莲娜姨妈(指叶莲娜)根本不可能有我曾祖父的日记,因为(普希金的)全部资料都保存在祖父那儿……我在童年时代也读过其中的几篇日记,但是祖父从未讲过曾祖父在三十年代写的日记。我百分之九十相信,现在和过去都没有这种传说中的日记,但是我百分之十相信它还是存在的,因为希望总令人愉快。”

无论人们的猜测如何,1922和1923年,叶莲娜先后写信给苏联驻巴黎的商务代表,普希金手稿的著名收集者奥涅金及苏联的普希金学家戈富曼,称她拥有祖父的日记及其他各种没有发表的手稿、祖母的照片及普希金戴徽章的印章。为此,戈富曼专程来探望叶莲哪,希望从她手中买到普希金的遗物。但据说由于戈富曼讲话直率,刺伤了对方的自尊心,叶莲娜不愿以一千法郎把手稿卖给龙富曼;与此同时,外国博物馆却准备向叶莲娜高价购买这批手稿。不久,叶莲娜又主动写信给奥涅金,提出借款二万法郎的要求,并说否则她全家将活活饿死,或者只得把这批手稿转让给外国的博物馆。但在1923年3月,奥涅金又收到叶莲娜拍来的电报:“请不要汇款!”从此,他中断了同叶莲娜的联系。

后来,为了使普希金珍贵的文稿不致落入外国人的手中,苏联“普希金故居”负责人曾经动用一切手段,竭力寻找叶莲娜。苏联的各驻外使馆也为此而紧张工作,但始终没有任何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活动只得于1930年9月宣告结束。

就这样,普希金“一号日记”之谜在刚要揭开真相时,再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时至今日,一些俄罗斯学者还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一号日记”。

《静静的顿河》著作权之谜

1928年初,年仅23岁的苏联青年作家肖洛霍夫,发表了以反映顿河地区哥萨克民族在苏维埃革命战争中的遭遇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该书获得巨大成功,作者也由此受到了国内外文坛瞩目,人们把肖洛霍夫比作“草原上突然展开巨大翅膀的雏鹰”。《静静的顿河》迅速被译成许多种文字,介绍给世界各国、各地的读者。到30年代初,年轻的肖洛霍夫就已经同世界公认的著名大作家海明威、雷马克等平起平坐,至少进入了“欧洲作家行列”。

正当人们为肖洛霍夫的伟大成就而欢呼时,有一批人却尖刻地指出:肖洛霍夫根本不是《静静的顿河》的原作者。理由就是,肖洛霍夫刚满23岁,动笔写书时可能还不满20岁。一个不满20岁的青年,又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怎么可能一下子写出技巧如此圆熟、社会容量如此巨大、思想如此深刻的小说来呢?另外,肖洛霍夫的经历也着实叫人顿生疑窦:他1920年(15岁)参加红军,以后进入粮食征购队,担任过机枪手、粮食征集员和检查员。在那大饥荒的非常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当一名“征粮者”是很费力的事;而且当时环境异常艰苦,肖洛霍夫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读书、构思和写作。他在红军中的经历,也只限于一个普通征粮者的生活经验,又怎么可能获得如此丰富的感受,写下那些具有宏大时代背景特征的、波澜壮阔的、顿河哥萨克人在革命战争中的悲剧故事呢?再者,肖洛霍夫不是哥萨克人,他在顿河一带待的时间不长,活动范围有限,而《静静的顿河》这部书中,除了把顿河地区哥萨克的生活习俗、地理面貌等写得相当出色外,还有多达上千条的方言俗语。年龄不大、阅世不深的肖洛霍夫,到底又是怎么熟悉这些民族风习和获得这些创作素材的呢?总之,他们认定肖洛霍夫不是《静静的顿河》的原作者,这部小说必定是“剽窃”他人之作。

流言越传越广,弄得“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只得组织一个特别委员会,专门调查此事。最终的调查结果宣称:一切的怀疑、猜测都是谣传,都是阶级敌人企图诋毁一个无产阶级作家。自此,风波逐渐平息。然而,在人们心目中,这仍然是一桩未了结的公案,一搁就搁了约莫半个世纪。

1965年秋,远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决定将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肖洛霍夫。就在此时,沉寂了三十多年的“剽窃”流言又流传开来了。在当时苏联富有影响的《锤报》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标题是《一个不应该忘却的名字》。全文大致内容是:十月革命前,顿何地区有个叫克里柯夫的作家,不知为什么被大家无端地淡忘了;这位克里柯夫对哥萨克民族的风土人情、社会历史以及苏维埃国内战争时期的风云变幻,都十分熟悉;克里柯夫经过长期努力,积累了一批手稿,装在一只铁皮箱里,可是他客死异乡后,这个装手稿的铁皮箱却丢失了。此外,文章中介绍的克里柯夫个人生活经历,也几乎和《静静的顿河》中的男主人公葛利高里的经历完全一致。虽然文章中既没有直接提到《静静的顿河》,也没有点肖洛霍夫的名,但明眼人一看,便心中有数。为此,俄罗斯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以“本报特派记者”的名义,发表了一篇谴责文章,题为《一个不应该被复活的名字》,与《锤报》上刊登的又章,可谓“针锋相对”。该文同样在那只“铁皮箱”上大作“文章”,其主观上想要堵住流言,不让事态扩大。

风波似乎就这样再次平息下去了。但是,1975年6月,正当肖洛霍夫的寿辰庆祝进行得热火朝天之际,国际上突然就《静静的顿河》著作权问题,再掀波澜。

首先对肖洛霍夫发难的,是几个苏联知识分子,其中就有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苏联知识界持不同政见者的领袖麦德维杰夫以及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

当时定居在美国的斯大林女儿,在谈起肖洛霍夫时,曾对人说:“人人都知道,他是把从一名死去的白军军官那里偷去的这些稿子放进了这部书里。”

麦德维杰夫在西方出版的一部专著中,也提出疑问:“一个23岁的作家,他的生活经历只限于征集粮食和写一些拙劣的作品,他的创作经验也只限于写一些故事,他怎么能够勾画出这幅时代的图画,勾画出这场战争和革命时代顿河人民的悲剧呢?”

麦德维杰夫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特地做了一番研究。他把肖洛霍夫的两部长篇——《静静的顿河》和《被开垦的处女地》,相互作了比较;又把《静静的顿河》与克里柯夫的作品对照。最后,他从创作灵感、构思、用词、描写手法等诸方面,详细举例证明,说明肖洛霍夫充其量不过是《静静的顿河》的合作者而已。他还指出,肖洛霍夫以后写的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水平淡薄,完全不像《静静的顿河》那样光彩照人。

不管别人怎样争论不休,肖洛霍夫本人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也许他觉得,是非曲直还是由别人去评定吧。

现在,时间又已经过去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作为当事人的肖洛霍夫已经去世,而诘难者提供的又大多是推理和猜测,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

难道年轻就注定是出不了好作品的理由吗?看来,《静静的顿河》著作权之争,恐怕要成为一个“永世之谜”了。

“贝奇莫”号失踪之谜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只千余吨重的货轮,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后数十年间,又不断被人在航行中遇到。它无人驾驶,却神出鬼没,浪迹海上。这就是“贝奇莫”号货轮,人称“幽灵船”。

“贝奇莫”号是加拿大哈德逊海运公司于1921年制造的一艘货轮,它重达1300余吨,配备两个螺旋桨推动器,航速很快。该船不仅造型漂亮,而且特别坚固,适合在浮冰很多的北冰洋水域航行。它失踪时,恰好有十年船龄。

那是1931年7月6日,“贝奇莫”号由加拿大温哥华港起航,在航海经验丰富的船长埃德?康沃尔率领下,沿加拿大西北的维多利亚岛海岸航行。

康沃尔一行总共37人,他们的任务是收购爱斯基摩人手中珍贵的皮货。

9月,满载价值约100万美元皮货的“贝奇莫”号开始返航。他们计划赶在冬天来临之前回到温哥华。根据经验,冬天一到北冰洋上到处是大块的浮冰,航行极其危险;弄得不好浮冰还会将船只包围起来,那样麻烦就更大了。

哪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浮冰随着狂风在北冰洋上飞快地移动,“贝奇莫”号货轮在康沃尔船长指挥下,躲躲闪闪,艰难而顽强地向前航行。航速越是慢,情况越是不利。到了9月底,海上堵满了浮冰,只剩下一条狭窄的水路可供通行了。

10月1日拂晓,与浮冰奋战了许久的船员们透过曙光,突然发现前方有一个岛屿。这就是阿拉斯加的温赖特岛,他们决定先靠上去。

谁知就在这时,突然天上出现一大片乌云,接着狂风大作,暴雪纷飞。

持续了几个小时的暴风雪停住后,大家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货轮被坚硬的冰块封堵,动弹不得。如果有巨大的浮冰迎面撞来,“贝奇莫”号就如一个鸡蛋壳,不堪一击。康沃尔马上下达命令:全体船员迅速撤离,在远处建立营地;开春以后继续航行。船员们立即动手,把船上的食物、盖布、煤和一些衣物、皮货等搬下船。他们又在浮冰上就地取材,砌成一个个冰房子。最后,他们放下船上的缆绳,将它牢牢地拴在浮冰上。

这样一住就是将近两个月。11月24日深夜,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暴风雪袭来。船员们在冰房子里挤成一堆,个个提心吊胆。天亮时暴风雪也终于停住了,大家陆陆续续地走出冰房子。突然,一个船员大叫起来:“哎呀!船不见了!”康沃尔船长定睛一看,他们面前多了一座高约70英尺、异常壮观的冰山,却少了那条宝贝船——“贝奇莫”号。大家猜想,也许货轮在狂风和浮冰冲击下挣脱了结实的缆绳,“不辞而别”?康沃尔急忙叫大家四下去找,可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贝奇莫”号的影子。于是大家又想,它一定是在暴风雪中被浮冰撞成碎片,沉入海底了。

船都没了,守在这里还有什么用呢?无奈之余,康沃尔船长只好命令大家趁早找个爱斯基摩村子,先住一阵再说。等过段时间天气好了再找找看,实在找不到也没有办法。

没想到刚刚过了两天,就有一个猎取海豹的爱斯基摩人告诉康沃尔船长说:在离他们原来的营地约45海里的地方,停着一艘货船。船员们一听,赶紧借了几只狗拉雪橇,前去看个究竟。果然,货船就是失踪的“贝奇莫”号!这时它已被冻结在一起的浮冰结结实实地围住了。康沃尔船长赶紧命令大家把船上的货物全部卸下来,运到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子里。天黑的时候,他们已经卸下了大部分货物。

船员们第二天早上醒来一看,奇怪!“贝奇莫”号又不见了,而周围的浮冰一点也没有破裂的痕迹。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难道“贝奇莫”号在什么神秘力量驱使下打算跟他们捉迷藏吗?可是在剩下的冬天里,“贝奇莫”号再也没有露面。

第二年开春以后,康沃尔船长带着他的船员,也带着这个谜团,乘坐另一艘轮船回到温哥华。

然而“贝奇莫”号并未就此销声匿迹。

据说在1932年3月12日,有个名叫莱斯莉?梅尔文的青年在赫斯谢尔岛附近的北冰洋洋面上,看见它正在安然无恙地漂浮着。他设法上船以后,发现船上的东西还在,只是空无一人。等第二天他拿来结实的缆绳想把它拖走时,“贝奇莫”号却不知又到什么地方去了。

1933年3月的某一天,又传来“贝奇莫”号的消息。一些爱斯基摩人在波弗特海的巴罗海面外海上,发现了“贝奇莫”号货轮。当时他们觉得那高高的烟囱、高高的船头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特别漂亮,就想上去看个究竟。他们乘着小船朝它划去,谁知刚爬上“贝奇莫”号,就来了一股暴风雪,把他们的小船刮得无影无踪。这场暴风雪足足刮了10天才停住,而他们也因此在船上待了10天。令人惊讶的是,“贝奇莫”号不知怎么竟靠在了一块漂动的浮冰旁边,爱斯基摩人见状急忙溜下船,爬上了浮冰,后来好不容易才回到陆地。据说后来只要有人一提起那条船,他们就吓得直打哆嗦。

1933年8月,哈德逊海运公司又获悉:“贝奇莫”号月前正在平静地向北漂动。但是限于技术水平,他们无法将它救出。

1934年7月,有一艘双桅杆帆船正在慢慢地航行,突然迎面碰上了“贝奇莫”号。船长和两个水手爬上船呆了一会儿;可等他们回到自己船上,打算用绳子把它拉走时,“贝奇莫”号又跑得无影无踪了。

后来,还听说有个叫休?波尔特的船长在1939年11月时曾发现过“贝奇莫”号货轮,但碍于其周围的巨大浮冰,船长爱莫能助。

此后,自称见过“贝奇莫”号的人还有很多。人们最后一次见到它的时间,据说是在1963年。根据目击者的说法,它当时正在巴罗角附近的波弗特海中。

“贝奇莫”号这艘无人驾驶的货轮,在浩瀚的大海上“天马行空,独来独往”那么多年,而人们始终无法将它“就地捉拿”,揭开谜团。不知它现在又在何处漂零?久无音信是否意味着它最终真的沉入大海?

伊女伊人部落失踪之谜

提起伊女伊人(Inuit,又称因纽特人),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如果提起它的另一个称呼——爱斯基摩人,想必许多人都略有所知。爱斯基摩人是世界上最北的民族,素有“北极的主人”之称,他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冰天雪地、气候终年寒冷恶劣的北极地带。由于长期处于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他们的社会文明发展非常缓慢。据说,“爱斯基摩”的意思是“吃生肉的人”,它是北美印第安人阿尔冈昆部落对伊女伊人的称呼。

伊女伊人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一直顽强地生存到今天。他们主要分布在北极圈周围的格陵兰、阿拉斯加、加拿大,一小部分居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角的楚科奇、大迪奥米德岛以及符兰格尔岛,总人口约8万。他们主要以狩猎和渔业为生,捕捉海豹、驯鹿和海象。由于自然条件关系,他们居住比较分散。每当到了捕猎季节,他们纷纷走出小石屋,驾起狗拉雪橇,赶到理想的猎场,用大雪块砌成小雪屋,供临时居住。伊女伊人勤劳勇敢,聪明智慧,他们喜爱艺术,擅长雕刻和版画。海豹皮、石头以及鱼骨、兽骨,都是他们艺术创作的材料,日常劳动情景以及跟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海豹、鱼、鸟、兽)形象,都是创作题材。

长期以来,除了极少数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以及一些经营皮货的商人,外界对伊女伊人并不关心,知之甚少。可是在1930年12月,在加拿大发生了一宗伊女伊人部落神秘失踪案,引来更多人的关注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