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探秘
20750800000032

第32章 神秘的“铁面人”(2)

6月23日,克莱武在加尔各答北83千米的普拉西地方,同道拉率领的孟加拉军队会战。由于道拉手下的将军贾法尔事先被克莱武收买,临阵叛卖,按兵不动,英国殖民军队获胜。几天后,道拉也惨遭杀害,孟加拉从此沦为英国殖民地。历史学家们大多公认:普拉西之战,标志着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始。

克莱武正是借“黑洞事件”无所顾忌地大行殖民侵略,他后来还公然在英国议会下院炫耀自己的强盗行为。然而却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所谓“黑洞事件”其实被人蓄意大肆渲染了,其中也不乏一些当事人的杜撰。

英国著名印度史专家斯皮尔在他所著的《牛津印度近代史》中就认为:所谓“黑洞悲剧”未必可信;更不应将全部责任归咎于道拉。因为这些被不少人“认定”的“事实”,只是出自当事人霍威尔一人之口。在R.C.马宗达、H.C.赖乔杜里和卡利金卡尔?卡塔合著的《高级印度史》中,作者们也一致认为:“黑洞悲剧”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在他们看来,或许是有一些俘虏被关在“黑洞”里,其中许多人(包括战斗中的伤员)在那里死掉。但这一事件的具体细节和死亡人数,则是霍威尔胡乱编造或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辛哈和班纳吉在他们合著的《印度通史》中写道:“一般认为‘黑洞事件’的说法有它错综复杂的地方,很难和事实一致”。他们经过考证提出,当天晚上来不及撤离加尔各答的英国人不可能有146人之多,至多也只有60人。至于后来被夸大成为146人中的123人死亡,这大概是霍威尔所为。而巴基斯坦学者拉希姆在其著作《巴基斯坦简史》中提出:根据另一位当事人——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德雷克的说法,被俘的英国人有39人,其中有16人在那天晚上死于“黑洞”之中。

很明显,正因为“加尔各答黑洞事件”成为英国对南亚次大陆进行殖民侵略的借口,人们才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对它倍加关注;但正如一个寓言故事中所讲的:狼要吃羊,总能找到借口。一些历史学家还利用史料对“黑洞”的大小进行了考证,他们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弄清这些史实当然是重要的,但或许人们还应该问一声:英国在印度和南亚次大陆共有两百年殖民统治的历史,殖民奴役造成无数灾难和悲剧,这个“黑洞”到底有多大?

断头台的来历

提起断头台,人们常常会把它和法国大革命联系起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也死于断头台。人们更把它和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个名叫约瑟夫?伊尼亚斯?约吉坦的人联系起来。正是这个叫约斯坦的人,发明了这种执行死刑的机器。不过在当时,这不是一种残忍,而恰恰是一种进步。

在法国大革命以前,法国当局对死囚往往处以车裂之刑。这种刑罚极其残酷,令人惨不忍睹。据说后来有一次,一位失手杀死亲生父亲的年轻人被处以这种刑罚。临刑前,他向亲人道别,凄惨的场景使旁观者都为之动容。他们一拥而上,释放了这位年轻人并烧毁了刑具。其中有一位旁观者大声疾呼,应该采用新的行刑方法以减轻犯人的痛苦。

有感于此,制宪议会议员约瑟夫?伊尼亚斯?约吉坦医生在议会中慷慨陈词,要求改用新的刑具,免去受刑人的痛苦。议员们很受感染,改用新刑具的决议很快被通过了。新的行刑方式为绞刑,但它也不能让犯人无痛苦地死去。刑具还需要改进,约吉坦亲自担负起这个任务。

1790年4月的一天,约吉坦同夫人在巴黎木偶剧院观看了一场木偶剧。当看到剧中有一个机器飞快地砍下一个布袋木偶的脑袋时,他很受启发。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子中形成。1791年5月3日,议会又在他的慷慨陈词声中通过了改用斩刑的决议,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约吉坦为制造一种新的斩首机器,专门请来德国的能工巧匠多皮亚斯?施密特。他很快制作了一台快速斩首机,斩首机在用几只活羊实验成功后即投入使用。

但是,这种斩首机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这就是斩刀很容易卷刃。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闻讯后,马上召见有关人员。他建议将斩刀改成三角形,自己还亲自在图纸上进行了修改。也许他想得更多的是,将来可以用它来对付自己的反对者。

1792年4月25日,经过改进的断头台正式启用,当天就成功地斩下了一颗强盗的头颅。然而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亲自过问、甚至可以说是参与了断头台改进工作的路易十六,后来竟也成为走上断头台的人。路易十六表面拥护大革命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但背地里却阴谋复辟君主专制。他被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处以死刑,于1793年1月上了断头台。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著名领导人罗伯斯庇尔、丹东等,也由于严酷的政治斗争被推上了断头台。大革命烈火也燃及著名的法国化学家拉瓦西,断头台的屠刀也落在了这位天才科学家的头上,他的罪名是“使市民饥饿”。他死后不久,法国著名数学家、力学家拉格朗日曾痛心疾首地说:“拉瓦西的头颅瞬间就被砍掉了,可是100年也产生不出像他那样的头脑。”

据有人统计,断头台自诞生之日起到“退役”,历经约200年,总共砍下了5000个人头。1981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断头台从此也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尽管它已经陈列在博物馆之中,但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个大革命时代的产物仍然让人不寒而栗,看见它,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个风云激荡时代的恐怖气息。

美国国界、州界线是如何划分的

一般来说,无论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一个国家内部各级行政区之间,界线划分大多是以山川、河流的走向等自然地理条件,或者长期的历史社会沿革为依据的;这样的边界线多蜿蜒曲折,犬牙交错。然而如果你翻开美国地图就会发现,它在这方面跟其他许多国家大相径庭。

先看国界线。美国国土号称“从洋到洋”,这是几百年扩张的结果。除了东、西两面(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以及东南面(墨西哥湾沿岸)外,它同北邻加拿大的漫长边界线基本是直线(东段以五大湖区天然分界);西南部同墨西哥的边界线也有将近一半是几条比较规则的直线走向。

至于美国的州界线,从东到西,由南向北,基本都是“笔管条直”。像科罗拉多、怀俄明、新墨西哥、堪萨斯等州,完全是单调的“长方块”。在广袤的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甚至城镇之间的界线,很多都是笔直的。这种现象主要和美国短暂独特的建国历史、持续不断的开拓扩张,以及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有关。

美国是个通过移民开拓建立起来的国家。1620年9月,英国“五月花”号船载着100多个清教徒移民,开始横渡大西洋;经过漫长的海上漂泊,他们于12月抵达北美的普利茅斯,进行殖民开拓活动。大约从那时起直到1775年以前,英国在北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地区,共有十三个殖民地。后来随着这一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融合,十三个殖民地逐渐联合起来,并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经过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一个崭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出现了。

美国独立以后,根据1783年《英美巴黎和约》的规定,占领以密西西比河、大湖区和俄亥俄河为界的土地(老西北地区)。战争刚刚结束,大批的拓殖者就蜂拥而入。许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其中不乏土地投机者。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马上面临一个大难题:究竟该怎么来划分、管理、有效利用这些新土地呢?为此,美国国会先后在1784、1785和1787年颁布了三个有关的土地法令。

1784的土地法令是由杰斐逊起草的,即《关于弗吉尼亚让出的西部土地组建方案》。其中规定:西部土地是美国全体公民所共有的公地;在从俄亥俄河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上,拟新建16个州;在这些地区的居民人数到达一定数目时,才可建立与东部各州完全平等的新州。

1784年的土地法令虽然提出了建立16州的建议,在建州的原则上也作出了一些规定,但究竟该如何来具体贯彻这些建议、原则,没有详细说明。这样,1785年的土地法令就应运而生了。它规定对西北领土进行勘察,大体有这么几条规定:第一,政府对各州土地按长方形进行丈量;第二,划拨州六分之一的土地作为教育方面的用途;第三,成立一些土地管理局,按低价出售公有土地。法令还详细规定,将西北领土先测定为一个个6平方英里的城镇,每镇分为36个分区。

有了这么明确的规定,人们在具体操作时就方便多了:他们首先根据法令确定了一条南北线,也就是“最初子午线”(即现在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的北疆界线);接着再划定一条东西向的“基线”,两线成直角交叉。测量员们就从交叉点出发,沿着最初子午线和基线每隔6英里再划出一条平行直线。线条纵横交错,把新土地分成许多面积为36平方英里的方块,这每个方块就是一个“城镇”。

每个大方块又继续进行划分,分为36个小方块,每块面积1平方英里(640英亩),这就成了所谓的一个“分区”。在城镇的36个分区中,按照一定的次序编号,第15、21、23分区归联邦政府支配;而第16分区通常被保留下来作为赞助公共教育之用,该地区收入用以兴办公立学校。其余土地按照每英亩1美元的价格出售,但是每个购买者至少须购640英亩。

1787年美国国会通过《西北区法令》,这是在西北地区建立政府的组织法。它规定西北地区的领地(准州)自由居民达到6万时,可建立正式的州政府;经国会批准后,该州可加入联邦,变为“成员州”。

至此我们清楚地看到,正是美国建国后颁布的第二个土地法令,使中西部土地被按照棋盘形格局划成了一个个农场、乡镇、城镇,它们可以被方便地“组合”成县和州,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大小行政区划边界线笔直的格局。这些人为的事先规划和严格设计,适合当时美国的国情,促进拓殖者不断向西移动,显示了联邦政府的远见卓识。

莫扎特的死因

“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世界感到欢乐。”

这是18世纪奥地利伟大音乐家莫扎特(1756—1791)的名言。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他共创作了50部交响乐、28部室内乐、21部钢琴协奏曲、17部钢琴奏鸣曲、17部歌剧。虽然在贫困的泥沼中挣扎一生,但莫扎特使音乐充满欢乐与光辉。后人评价他的音乐“抒情流畅,真挚明朗,充满高尚的美感”,给世界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精神享受。

1791年12月5日凌晨,这位音乐天才与世长辞,年仅35岁。没有隆重的葬礼,连送葬的队伍都很零落。没有体面的墓地、豪华的墓碑,他被草草地安葬在贫民公墓。几经岁月沧桑,当后人来此凭吊时,只能茫然地面对一片荒冢。

莫扎特为何英年早逝?当时的医务界认为他死于尿毒症。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丧失而引起的疾病,这当然不需要另外验尸。莫扎特夫人也相信了医务界的观点,没有提出特别要求。但是关于这位著名音乐家之死,当时就有一些传闻。它似乎在向人暗示,莫扎特死得“不明不白”。天才和成就使他遭人嫉妒,嫉妒者最终以卑劣的手段暗算了他。

莫扎特出生于一个音乐之家,3岁时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5岁开始练习作曲,并写出一首钢琴协奏曲。6岁那年,莫扎特登台献艺,“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之轰动。以后,在父亲和其他著名音乐大师严格教育和指导下,莫扎特成绩不断提高。他8岁时创作了第一批奏鸣曲和交响乐作品,11岁时写出一部歌剧。他曾经走遍欧洲各国,一边旅行演奏,一边拜师学艺,得到过“交响乐之父”海顿等名师指点。除了高超的演奏技艺,他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和记忆也令人惊叹,几乎是“过耳不忘”。欧洲各国称莫扎特为“神童”、“十八世纪的奇迹”。

但当“神童”成长为音乐大师后,他前面的道路愈加坎坷。

当时,无论名望大小,音乐家们都不得不靠贵族社会庇护为生。莫扎特虽然渴望成为一个自由音乐家,但这在当时几乎不可能。1781年,25岁的莫扎特来到维也纳谋生。在他来维也纳之前,奥匈帝国国王约瑟夫二世已经有了一名宫廷乐长,此人名叫沙里利。沙里利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富商家庭,比莫扎特大6岁。他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16岁时因父母双亡只身一人来到维也纳。由于意大利音乐家在奥地利享有极高声望,再加上沙里利运气较好,不久他就被任命为维也纳宫廷的歌剧作曲家兼指挥,后来又升任乐长。

1787年,莫扎特出任奥地利宫廷作曲家一职。此时的沙里利也升任皇家乐队首席指挥。无论是职位还是薪俸他都比莫扎特高,但据说在维也纳音乐界和公众心目中,他的声望远远不如莫扎特。18世纪80年代沙里利也创作过一些歌剧,但由于其乐曲实在平庸,他的音乐被观众遗忘的速度和程度令人惊讶。与此同时,莫扎特创作了著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他的每一部歌剧上演都掀起阵阵热潮,这与沙里利“无人喝彩”的情况形成了强烈反差。

毫无疑问,莫扎特当时成了维也纳公众心目中的天才偶像。沙里利会不会对他心怀芥蒂、甚至怨恨和嫉妒?也许他担心自己的地位和其他一切将会因莫扎特而变得岌岌可危?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看到有关他们之间发生过冲突的文字记载。他们的矛盾也只是人们根据材料推断出来的。但有人强调,正因为如此,沙里利对莫扎特来说可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人物。

莫扎特的经典作品《魔笛》在维也纳正式上演时,无数观众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