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为了便于保存和携带,聪明的古罗马人还常把厚叠的书册用木板进行上下固定,称其为“书板”,这样还可以防止乱页、掉页。据说,当时著名政治家、大学者西塞维,每次去竞技场观看角斗表演时,都随身带着“书板”,当表演项目惨不忍睹时便独自翻阅起来,读书娱乐两不误呢!
羊皮纸的使用,让罗马人发明了奇特的“蜡版书”。
蜡版书是记录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重要史料。蜡版制作方法是:先用黄杨木或其他细质木材做成小板,在木板中间部位挖出长方形凹槽,用以盛放黄色或黑色热熔的蜡,内侧上下两角(相当于当代书的订口位置)钻有小孔,然后用绳穿过小孔将许多木板串联起来,这样一册书便形成了。最上与最下的木板上不涂蜡,专用以保护里面的蜡版不受磨损——大概这便是书籍封面的最初形式了吧。
蜡版的书写工具是用金属做成的针,也有用象牙或骨头做的。这种针一端是尖的,用以在蜡版上划字;另一端则是圆的,用以修改写错的字。因为可以修改,所以蜡版可以反复使用,古罗马人多用它来记事,它还有练字、写诗或记账等等多种功能。
但由于是划上去的,在流动中蜡版上书写的字迹比较容易因为受到摩擦而变得模糊不清,而且由于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比较粗糙坚硬,不便于进行精细和工整的书写,多为草书,所以许多古代蜡版字迹不易辨认。
但纸质书出现之前,蜡版书颇为广泛的流传和使用,无论学者、诗人,还是僧侣、商人都用它。19世纪初,在挖掘庞贝城过程中曾发现一些蜡版书,其中有的是用金属和象牙作为底板和封面,做工精致,画面美丽。从这家主人的身份——银行主来推测,这种蜡版图画在当时是比较珍贵的。
据说,古罗马人发明的蜡版书在欧洲一直沿用到十九世纪初。目前,在罗马以及那不勒斯城的国家考古博物馆中,都珍藏有古罗马时代的蜡版书。
斯巴达克南下之谜
公元前73年夏天,罗马爆发了世界古代史上最为壮阔的奴隶大起义——斯巴达克起义。这年,位于半岛南部的加普亚角斗士训练所的奴隶们,为摆脱沦为角斗士的悲惨命运,决定密谋起事。不想事情败露,70多人逃至维苏威山,公开起事。周围的贫民和奴隶闻风而动,纷纷前来投奔。他们一致推斯巴达克为领袖,克里克苏和恩诺麦为副将。在足智多谋的斯巴达克领导下,起义军屡败来犯罗马官军,队伍迅速壮大。仅一年时间,起义军就扩大到7万多人。尔后,斯巴达克率主力沿亚平宁半岛东侧北上,一路凯歌高奏,势如破竹。
公元前72年,起义军又打败了罗马元老院派来的两个执政官。据说,他们势力最盛的时候达12万人。起义军一直打到阿尔卑斯山脚下,再度挥师南下,罗马城中奴隶主闻讯惊恐万状。元老院任命克拉苏为独裁官,让他倾全力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军。克拉苏为了整肃军纪,在军队里恢复了古老的罗马军法——“十一抽杀律”:凡战败或临阵逃脱者,十人当中抽签选出一人处死。这一下,罗马军队战斗力大增。斯巴达克起义军被赶到半岛南端的布鲁提翁,他们准备渡海去西西里岛,但没有成功。克拉苏为就地歼灭起义军,还在半岛南端最窄处挖了一道两端通海的大壕沟,企图截断起义军的退路。斯巴达克最后奇迹般地冲破了敌人的封锁;但劳师疲惫,行动目标模糊,还是陷入了困境。公元前71年春,克拉苏得到了从西班牙回来的庞培远征军增援,在阿普里亚的决战中最后打败了斯巴达克。斯巴达克本人英勇战死,起义军大部分被歼灭。事后罗马对起义奴隶进行了疯狂报复,6000多名俘虏全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残暴统治,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暴之歌。斯巴达克本人也由于高尚的个人品德、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成为后来一些文学作品歌颂的对象。
这次起义虽早已成为过去,但其中的一些问题还是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当起义军先后粉碎了罗马大法官克劳狄和瓦里尼的围剿后,斯巴达克曾经拟订了一个北上计划:“全军向阿尔卑斯山前进,越过高山,北上出境,返回故土。一些人回色雷斯,一些人回高卢”。计划提出后,马上遭到副将克里克苏的坚决反对。他率领2万人马愤然出走,离开大部队。然而,此举并没有改变斯巴达克北上计划。他命令士兵丢掉财物,轻装上阵,一路上接连打败了罗马名将林图鲁斯和格里乌斯的前堵后追。历经20多天的激战,起义军终于抵达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穆提那城。北上出境的计划此时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完成。但就在这个时候,斯巴达克突然放弃原来的计划,下令全军调头南下。
他为何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他的部下许多也跟他一样,曾经是罗马境外的自由人,因种种原因不幸沦为奴隶。返回故土、重获自由,这是多么大的双重诱惑!
多少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在有关斯巴达克起义的史料中,也都没有对此做出说明。学者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有的学者认为,斯巴达克之所以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主要是因为客观形势变化引起的。他当初制订这一计划时,看到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当时的斯巴达克深知:自己的几万将士同强大、训练有素的罗马官军相拼,无异于以卵击石。由于心中底气不足,于是他力图缩短在意大利作战的时间,率领全军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北部地区前进,争取早点翻过阿尔卑斯山回到故土。绝大多数义军战士之所以赞同北上,也是因为感到罗马这个“庞然大物”难以战胜。然而北上的节节胜利,尤其是击溃罗马两大名将数次前堵后追的辉煌战果,使起义军思想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觉得自己的实力已非昔日可比,不妨在意大利“一搏”。许多人长期流落异国他乡,与家乡的音信早已断绝,怎么知道北上出境之后是喜是悲呢?于是起义军打消出境的念头,要求改变计划,直接进攻罗马。此时的起义军骄傲情绪蔓延,斯巴达克也无可奈何,只好投众人所好。
有的学者认为,斯巴达克改变北上出境的计划,主要是由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条件决定的。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的山峰,平均海拔三千米左右。
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山上气候变幻莫测。要想翻越此山,一定要下决心付出巨大代价。12万将士到达山下的时候,身上全是单衣。另外起义军给养不足,这无疑更是加剧了翻山的难度。最后,起义军只好知难而退。
有的学者认为,斯巴达克之所以改变原计划,主要是因为缺乏意大利北部农民的支持。公元前1世纪意大利北部与中部、南部的发展情况不一样。
北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小农经济仍然比较稳定。小农安于现状的特点使他们不愿冒支持起义军的风险,虽然他们在感情上有可能是同情起义军的。没有北方农民的物质支持,斯巴达克起义军是很难北上出境的。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斯巴达克之所以临时改变计划,是因为起义军不忍心丢下仍在罗马奴隶主皮鞭底下呻吟的奴隶兄弟。为了解救苦难的伙伴,他们再度向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奴隶主发起进攻。
有人认为:对任何事情的分析,都不能陷入绝对主义的窠臼。斯巴达克之所以放弃北上出境计划,想必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也不是一种因素简单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不把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呢?
究竟是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单因素中又是哪一个因素?这个谜的最后解开还依赖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
赫库兰纽姆城覆灭
庞贝是古罗马时期意大利那不勒斯湾附近的一个小城,距维苏威火山只有10千米。公元79年8月24日(罗马历),维苏威火山第一次爆发,庞贝城在顷刻间被滚滚而来的熔岩和从天而降的火山灰湮没,城里居民全部遇难。18世纪上半叶,这座被活埋地下的古城由于考古发掘逐渐重见天日,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游客。
赫库兰纽姆城距庞贝只有8千米。也是在那次火山爆发中,它与庞贝遭到同样命运。这里的发掘工作也是在18世纪开始。考古学家在此地发现了大批的工具、器物用品和雕塑、绘画等艺术品,还发现了公共澡堂和剧场,这些为研究罗马帝国前期意大利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珍贵资料。但是与庞贝不同,这里几乎没有见到人的尸骨。因此,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们认为:赫库兰纽姆城的居民及时弃城逃跑,藏身于那不勒斯。
对于这个结论,意大利考古学家朱泽普?马志教授早就表示怀疑。他认为,只要能够确定火山爆发时当地海岸线的位置,就可以揭开许多疑惑。因为当火山爆发时,山脚下惊慌失措的人们为了求生,会成群地涌向海边,企图从海上逃生。如果赫库兰纽姆人没有逃出去的话,那大多都会死在海边。
由于年代久远,沧海桑田,今天的海岸线显然不可能是公元79年的那条海岸线了。再说,那次火山爆发中成千上万吨的熔岩和石块涌向城市,一定将海岸线向海里推进了不少。如果能够找到原先的海岸线及港湾,就可揭开城市覆灭前最后一瞬间的秘密了。
按照这条思路,马志教授要求在考古学家们至今没有挖过的地方开始发掘。经过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那条旧的海岸线,并在距目前海岸线400米处发掘出了旧港湾。正如马志教授预测的那样,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尸骸:一个母亲怀里紧紧搂着她的两个孩子;一个战士扑倒在地,至死都没有放下手中的剑;一个孕妇已身怀六甲……这些尸骸保存极其完好,比在庞贝发现的那些要好得多。
考古学家们还发现,赫库兰纽姆城并不是像庞贝城那样被熔岩和火山灰所吞噬。在维苏威火山喷发时,天空中缓慢地膨胀起一朵“蘑菇云”,绵延二十千米,遮天蔽日。在火山喷发18小时以后,即在次日清晨6点钟左右,突然下起了暴雨。倾盆大雨夹杂着灰烬和石块从天而降,在地上汇成一股股滚滚洪流,赫库兰纽姆城顿时成了一片水乡泽国。在此之前,庞贝城已经消失在熔岩和滚滚浓烟之中,而赫库兰纽姆城居民还以为他们能够幸免于难,所以实际上没有多少人急着出逃。不料,另一种厄运降临到他们身上。
暴雨冲毁了山坡上的森林,夹杂着土、灰和石块的洪流,以每小时约200千米的速度,从维苏威火山径直扑向赫库兰纽姆城。霎时间,城市被淹没于20米深的洪流之下。大水退去后,泥沙封埋了整个城市。经过近两千年岁月,灰土逐渐变得坚硬,起到了良好的封存作用。
正如马志教授估计的那样,在这旧海岸上,演完了赫库兰纽姆悲剧的最后一幕。
由于维苏威火山是第一次喷发,当时的人们对火山喷发还不太了解。
可以想象的是,火山喷发时的巨大轰鸣、直刺云霄的火焰和遮天蔽日的浓烟,已使赫库兰纽姆的居民感到了不安。但过了一段时间,当他们看到自己还平安无恙时,以为自己大概没事了。当暴雨引起的洪流汹涌而来时,惊慌失措的人们这才沿着狭窄的街道向港湾跑去。然而,这已经为时太晚了。火山爆发同时引起了海啸,人们从海上逃生的路也被切断了。洪流首先冲毁了东北面的城墙,接着又沿着赫库兰纽姆的大街小巷奔流。为了活命,人们纷纷爬到房顶上,面对死亡的恐惧,他们抱作一团,最后以这种姿势死去。
在发掘过程中,在三所类似囚室的建筑物里发现了许多尸体。一个地方躺着26具,另一个地方躺着40具,还有一个地方躺着13具。其中还发现了马的尸骸以及一些兵器、金币和女人首饰。更有价值的是,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艘保存完好的木船。
赫库兰纽姆城的覆灭,完全是自然力的破坏造成的。可见,自然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神秘人物“普雷斯特?约翰”
公元116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曼纽尔?科姆尼纳斯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他根本没有听说过写信的人,这并不奇怪;但这封信中的离奇内容,着实让他感到莫名其妙。他无奈之下,只好把这封信抄送给欧洲各国君主,以求得到他们的帮助。但是,欧洲各国宫廷里的王公大臣和饱学之士,也竟无一人知道“普雷斯特?约翰”其人其事。
信中的内容也同样使他们感到震惊。
“如果您真的希望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存在于何方,那么请不要怀疑地相信:我,普雷斯特?约翰……在财富、德行和一切上天赋予的创造力方面都是世所罕见的。……我们神明的权力统治着三个印度邦国,并扩及整个印度,那里是基督使徒圣?托马斯的安息之地。帝国神明的影响,通过沙漠地区和靠近通天塔的巴比伦沙丘地带,远达太阳升起的地方。”
“在我们的领土内可以看到大象、骆驼和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蜂蜜在我们的土地上流淌,牛奶溢满于各个角落。……如果您能估量出我们的帝国和国家地域的广阔程度。”
“我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并将在任何地方保护本帝国的基督信徒。”
虽然欧洲人对约翰一无所知,但写信人的口气俨然是一个国王或者皇帝。信中提到的他的国家也具有三个特点:地域广阔、生活富足、信奉基督。
这样的国家自然令欧洲人极为向往,但谁也不知道信中所称的“印度帝国”究竟在何处。此前,欧洲人早就从一些波斯商人那里听到过有关“印度”的传闻,并对那个“人间天堂”无限向往,但是毕竟谁也没有去过那里。另外,在欧洲中世纪的地理概念中,印度只是靠近尼罗河的某个地方。
虽然如此,事隔十几年后,即1177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还是一本正经地致书“印度各邦杰出的圣明君主普雷斯特”,向他表示欧洲兄弟对他及其他领导之下的印度兄弟的敬意和问候。教皇还允诺,他将为约翰王在罗马修建一座神殿,以此表示愿将整个基督教世界联合起来的诚意。按照当时的地理概念,信将被送到毗邻埃及的“中印度”。后来,教皇信使到达的实际地点是埃塞俄比亚。他并没有带回约翰王的复信,而他在当地的“查询活动”,被认为是一个怪人的荒诞之举。
有人从“普雷斯特?约翰”和他的国民信奉基督教这一线索去分析。他们知道公元前5世纪时,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托利曾倡导一些新教义,还吸引了大批信徒。他们对宗教礼仪进行改革,因此被称为“聂斯托利派”。一些学者根据这一事实,认为普雷斯特?约翰和他的“印度帝国”可能是在东欧某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