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探秘
20750800000025

第25章 古埃及的诞生(20)

整个帝国庞大的道路网,以二十九条干道为主体,工程技术标准和便于通行程度非常高。史学家认为,这种道路工程是罗马“最有特色的文化纪念物”。

就第一条大道“阿庇乌斯路”来说,它工程品质可靠,坚固牢实,“全天候”使用,无论雨雪风暴、翻山过桥随时就可以保证畅通。平时的交通军旅以坐骑为主,货物则用军运,因此这种道路必须宽度不仅要足容数队军骑来往通行,还要保持路线基本平直,上下坡度力求低缓,桥涵设施配套齐全。

为适应行军需要,路面本身用沙石铺筑四层:最下一层是基础层,铺以泥灰或沙,并夯实,作为路基;第二层是石块与灰土混合铺筑,石块大约有拳头大小,用以充实路面、保证一定的高度;第三层是混凝土(或石灰),与下面一层粘牢,为路面提供牢实的基底;有时候工人铺设碎石或粗沙接以泥灰,再用滚压机压平。最后一层,也就是军骑直接接触的路表面,用平整的石块铺成,接缝处十分严密,石块整齐划一,每块约为一公尺至一点五公尺长。路面中间稍稍隆起,形成小弧形,这样下雨的时候水就不会聚集,而是顺势流向两边,分散到两旁的下水道。路边有石砌保护,有排水沟。

主要军用大道宽约十一二公尺,路中间硬面部分宽约三点七至四点九公尺,供步兵通行,外侧为骑兵道,宽约二点五公尺。这种建筑工程技术的标准是修筑阿庇乌斯路时拟定的,以后其他路的修筑都纷纷仿效。

铺设罗马大道要从异常精确的勘查开始,在开阔地带,道路是直的,在凹凸不平的乡间,则要穿过地势较高的地区。必要时,需开凿隧道通过山坡,遇到沼泽地带时,堤道则把它抬高。

由于还没有电的发明使用,勘察人员经常靠点火调准路线,大部分在黎明和傍晚时分完成。为了完成任务,他们还依赖各种不同的仪器;便携式日晷,以确定方位;量角仪——一根木杆上装有水平交叉横木,四端各用线垂一重物,用来测量直线和直角。还有一个水准测量仪器,叫做地层仪,用来测定地形的剖面。

罗马大道后来被用于商贸往来,但最初是军队使用的道路,是帝国为了向外扩延势力,为了加快部队行进速度,以尽快到达前线动乱地点而建设的。

在恺撒、图拉真等皇帝亲自监督下建造的罗马大道,建筑规范,管理有序,将千万个城乡紧密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罗马帝国的繁荣和强盛,为罗马文明的传播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遍布帝国大地的交通道路网络,在中世纪的时候为全欧洲受益。在铁路时代到来之前,罗马人这套伟大的建筑体系工程,为欧洲陆路旅行在方便快捷方面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历经千余年的岁月洗礼,今天我们仍能随处看见罗马古道的遗迹,它们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昔日帝国的辉煌。

有女角斗士吗

大家都知道,罗马帝国时代的角斗场,是一个由男人和血腥构成的世界。那么,角斗场上有没有女性身影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把它当做一个笑话而不会认真考虑。

然而,最近英国考古学家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在一个古墓遗址里的一些发现证明:古罗马有女角斗士!这个古墓遗址位于英国伦敦附近的小城哈利卡纳苏斯,考古学家在墓地的沙土里挖出一个古罗马女人的遗骸,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个大理石雕,上面刻着两位女性角斗士的形象:她们衣饰整齐、肌肉健硕,手执利刃和盾牌,摆出了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

当这块在哈利卡纳苏斯出土的、饱经风霜但仍异常精美的石雕开始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时,立即吸引了众多的目光。阿奇丽娅和亚马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两个被雕刻在石头上的女角斗士。

此前,考古学家们对古罗马是否真的出现过女角斗士的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分歧,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文物可以佐证女角斗士的存在,就连古罗马作家们的焦点也几乎全都集中在男角斗士身上,描述女角斗士血战的场面少之又少。

“阿奇丽娅和亚马逊”石雕的出土,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关于古罗马女角斗士是否存在,以及古罗马妇女的地位等问题的争论也再度激烈起来。

和许多人一样,伦敦博物馆早期历史馆馆长海德雷?斯万恩同样对女角斗士这个历史之谜存有强烈的好奇。

他将在哈利卡纳苏斯出土的女人遗骸命名为“角斗士女郎”,推测其埋葬时间应为距今大约一千九百年,虽然斯万恩对这个女人的生死几乎一无所知,但是他相信,这些人骨碎片可以揭开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这个神秘女人的遗骸是伦敦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在进行例行性挖掘时发现的,挖掘地点是哈利卡纳苏斯的南瓦克区的“大多佛街”。他们在挖好试验坑不久,古罗马时代的坟墓随着挖掘范围的扩大,考古学家们认定,这是一个古罗马富人的墓。因为按当时这一地区的习俗,人死后不能埋在城里,墓地只能选在城外,而埋在大路边是当时最时兴的埋葬法。

这个墓的埋葬方式特殊。从埋葬的位置和方式看,墓主人属于贱民阶层,但墓中出土的东西又非常考究,不像贱民。这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开始仔细研究这个墓中出土的东西——泥土、植物灰、动物样本。骨骼学家比尔?怀特甚至在里面找到了一个焚化后的人骨。几块较大的碎片一看就是骨盆的一部分。而骨骼学家通过骨盆可以判断出死者的性别,因为骨盆上的性别特征最为明显。怀特研究后得出了结论:墓的主人是一名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女性。

在其他实验室,动植物学家经过研究,寻找到了与这个女人的葬礼有关的其他线索。他们发现,死者是被火葬的,有的哀悼者向火中投进了可以散发浓香的石松果,更有人向火中大方地投进了鸽子、鸡,甚至从地中海地区贩运到这里来的无花果、枣、椰子、白杏等,在墓中还发现了女主人身上穿戴的玻璃珠子。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这名死者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

但哪一位贱民生前会吸引如此之多的富有的崇拜者呢?

考古学家在墓中找到四个陶灯,他们从其中一个灯的图像上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图像刻的是一名倒在地上的角斗士!在古罗马,角斗士可以像奴隶一样买卖,最终的命运便是死在角斗场上。但罗马崇拜勇士,他们对那些展示出巨大勇气的任何人都会无私地表示敬意。所以,一些深受人们喜爱的角斗士的面庞甚至成为皇帝颁布的新硬币的图案,富人们也都喜欢请工匠将角斗士角斗时的场面制造成各种艺术品来装饰居室。

海德雷?斯万恩和其他专家们认定,这个角斗士陶灯说明“大多佛街女人”可能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角斗士。用焚烧石松果的方式来送墓主人上路,更进一步佐证了这个考古小组的推断,因为英国本地并不出产石松,当时石松的产地也就是现在的意大利。古罗马人很喜欢在当时的圆形角斗场周围栽种这种珍贵植物,并喜欢用石松果的香味来驱除身上的异味,然后一身清爽地进入角斗场看台,与自己最崇拜的角斗士永别。

于是,墓主人的身份在斯万恩面前逐渐清晰起来。他说:“大多佛街女人”是这一地区的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她很有可能是一个职业角斗士,她从罗马帝国的某个地方来到了现在的伦敦。她有很多追随者,这些人死后也都葬在她的墓地周围,人数多达六千人到七千人,而当时这个城市的总人口估计只有两万人,足见人们对她是如何崇拜。”

有人或许会认为,女人无论在身材还是肌肉的发达程度上都无法与男人相比,所以,她们在古罗马角斗场上只能携带一些较轻的武器。但大理石雕“阿奇丽娅和亚马逊”显示,有些女角斗士手持的是重武器。阿奇丽娅和亚马逊手持用桦木制作的沉重的盾牌,胳膊和腿上绑有亚麻或金属护具,整套护衣大约重三十磅。手里持的是短剑。单从这方面分析,他们应该是重量级角斗士。

古罗马的角斗士一般是成对出现在观众面前,而且角斗持续的时间很短,平均只有十五分钟。阿奇丽娅和亚马逊参加的只是角斗的其中一种方式,她们的短剑是用来刺对方的,开始时剑藏在盾牌后,当对手倒地或失去平衡时,再掏短剑发动最致命一击。这种角斗方式实际上更加刺激。

那角斗士为何要戴面具呢?

有关专家认为,戴上面具的角斗士看上去像个魔鬼,很可怕很有震撼力,观看起来也感觉更神秘,而且角斗比赛的赞助者常常从同一个角斗团里挑选角斗士,他们平时在一起生活,彼此都非常熟悉,有些甚至成了好朋友。面具将他们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他们就会无所顾忌地搏杀。

“乌鸦式”战舰

战舰有好多种:巡洋舰、航空母舰、驱逐舰……大小不一,种类众多,但是有人听说过“乌鸦式”战舰吗?早在几千年前的罗马人就发明了这种奇怪的战舰,并在战争中大获全胜。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公元前259年盛夏,意大利中部海岸的沙滩上,密密麻麻排列着无数条长凳,每条长凳上都坐着好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光着膀子,手握着长长的木桨,喊着号子不停地一起划动着。正午的阳光,烤着小伙子们黝黑的脊背,汗水不停地淌下来,滴在火热的沙地上,一下子就没了踪影。渐渐地,号子声低下来,划桨的动作开始减慢,有的划桨手累得晕倒在凳子上。“喂,小伙子们,再加把劲啊!听我口令:一、二、三、四……”一位罗马军官喊道,他一边喊口令,一边上前纠正着划桨动作。

休息时,一位划桨手走到了罗马指挥官面前,指着远处正在赶制的战舰,壮着胆子问:“将军,为什么不等船造好再训练呢?”

划桨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一边随着众人划起木桨,一边思索着。夜幕降临,训练一天的罗马士兵们已进入了梦乡。白天向将军提问的那位划桨手,又来到将军的指挥军帐中,他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即使把这么多划桨手训练得像一个人,在海战中取胜的希望仍然很渺茫。

正在为此担忧的将军听到他的话,问道:“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听听。”

划桨手点点头,说道:“谁都知道,我们罗马人向来以陆战著称,如果在海战中能把陆战的优势发挥出来,那我们就必胜无疑。我想,我们可以在每一艘战舰船头装一只乌鸦嘴巴一样的挂钩作小桥……”

划桨手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的想法,将军不住地点头,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好,太好了!”随后,将军决定把这位划桨手调入造船指挥部,命令按他的设计造船。乌鸦式军舰的想法真正的付诸实施。一年后,罗马人造出了一百二十艘新的战船。数千名划桨手训练完毕。公元前260年,罗马舰队渡海南下,向西西里岛进军。在岛北海面上,罗马舰队与迦太基舰队相遇。

迦太基海军指挥官得知罗马战舰向他们驶来的消息时,一点也没有惊慌。是啊,虽然迦太基陆战中失利,可在海上一直占有优势。只有一年时间,罗马人能造几艘船?他们有划桨手吗?迦太基指挥官走出指挥舱,问瞭望员:“来了多少罗马船?”

“一百艘五层的,二十艘三层的。”瞭望员回答。“一百二十艘!”指挥官轻蔑地说,“传我的命令:调一百三十艘战舰迎敌!”

传令兵轻声问:“大人,用什么队形?”

指挥官走向甲板,接过望远镜望了望罗马舰队,哈哈大笑,说:“全是些笨头笨脑的破船!对付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队形,只要冲上去把它们撞沉就行了。”

两支舰队距离越来越近。迦太基舰队瞭望员又报告说:“报告!敌方每艘战舰船头,都装着一只乌鸦嘴样的东西!”指挥官眯起眼睛仔细看了半天,不明白那是干什么用的。出于对罗马战舰的蔑视,他毫无顾忌地把手一挥,“别管它,命令舰队全速冲撞!”

迦太基战舰不顾一切地向罗马战舰冲去。眼看双方的战舰就要碰在一起,忽然,罗马战舰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号声,爆发出阵阵呐喊:“罗马的勇士们,拯救罗马的时候到了,冲啊!”

双方开始投掷石弹、长矛,箭镞雨点般射了起来。接着,舰头开始碰撞。

奇怪的是,罗马的战舰面对冲来的迦太基战舰,不但不转向躲避,相反却主动迎了上去。就在两舰相撞的瞬间,罗马舰头那长长的乌鸦嘴向前一伸,“咔嚓”一声咬住了迦太基的舰舷。

迦太基人惊呆了。这哪是什么乌鸦的嘴,分明是一座带着铁钩的小桥。

罗马将士冲上敌舰甲板,刀光剑影,鲜血飞溅,硝烟弥漫;海战变成了陆战,舰队变成陆战战场。海面上,鲜血映着初升太阳的光芒,一片火红。迦太基指挥官惊恐万状,下令舰队赶快向后撤。但是,毫无陆战经验的迦太基划桨手,被罗马士兵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整个迦太基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十几艘破烂不堪的战舰,仓皇逃跑,又有许多舰翻了个底朝天。海面上到处是翻着的战舰,折断的木桨,漂浮的尸首。那个骄横一时的迦太基指挥官也失踪了。

罗马的将士们在战舰上高举双臂欢呼着:“胜利啦!”“乌鸦舰万岁!”

“罗马万岁!”

胜利的消息传回罗马,全城一片欢腾。为纪念这次海战的辉煌胜利,罗马广场竖起了一根大理石纪念柱,石柱上塑的是一只乌鸦用嘴咬着俘来的迦太基船头。指挥这次海战的执政官,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元老院决定派一名火炬手和两个吹笛子的人跟随他。他走到哪里,火炬燃烧到哪里,笛子响到哪里,人们就知道,罗马的英雄来了。

罗马人确信“乌鸦”战舰是无敌的,决定去远征非洲,占领迦太基国的本土。

罗马和迦太基这场战争,历史上称“布匿战争”,前后进行了三次,共持续了一百一十八年之久。最终,迦太基被迫向罗马求和,支付了大量赔款,割让西西里岛给罗马。

羊皮纸与蜡版书

各国文化人写字的用具和方式真是五花八门:中国人最先是将象形文字刻在甲骨上,然后是刻铸于铜器上,后来用笔写在丝绢上,称为“帛书”;而古埃及人把字写在采自尼罗河畔的一种芦草上,后人称之“纸草书”;古印度人则把椰树叶压平、剪裁整齐用以记事,并称为“树叶书”;西亚两河流域的先人则是将文字在泥板上刻好后,再放到火上烧制而成“泥版书”……

而古希腊、古罗马人则是将小牛皮或羊皮加工制作成“皮纸”,当做高级书写材料。皮纸是由专门的工匠制作,工匠首先把胎牛皮、小牛皮或羊皮加工鞣制,使其软化,然后用器具刮掉上面的附属物,使组织表面平整光滑,而且柔韧稀落,人们习惯把它叫“羊皮纸”。

当时还没有出现正式的笔,所以人们就用羽毛或芦管当笔,蘸了墨水之后把字写在羊皮纸上,然后装订成册。由于没有纸张印刷业,古代人看的书是手抄本的,谁要是想得到一本书,就只有去抄写了,当时的富贵之家都有抄书的奴隶。也是这种方式,历史上许多珍贵的书籍才得以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