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探秘
20750800000011

第11章 古埃及的诞生(6)

为了博得王妃欢心,尼布甲尼撤就下令在巴比伦城中建起“空中花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有一百多米高,平台之上栽植各类树木、花卉,远看犹如花园悬在空中。为了灌溉便利,专门设有水管。花园底下曲径相通,上面平台则分成四层,层层相叠。每一层上都用大理石筑成小径,两旁种上各类奇花异草。在树木掩映、鲜花锦簇之中,王妃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在花园旁,每天有上百名奴隶轮流推动水轮,将幼发拉底河水化作灌溉花园的涓涓细流和喷涌的泉水。据说即使在一百年之后,空中花园依然美丽动人,仿佛使人置身仙境,令人赞叹不已。

但令人不解的是,这座神奇壮观的花园在当时却颇受冷落。在许多著作中,甚至根本没有提到它的名字。曾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希腊人希罗多德在西亚旅行时,对巴比伦城的繁荣羡慕不已,并感叹“它的壮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城市”。在自己的书中,他对巴比伦金碧辉煌的宫殿和神庙、精美绝伦的浮雕和装饰、纵横交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以及商贾云集、商船如织的兴盛场面,作了仔细的描绘。他赞美巴比伦的城墙可称得上是世间一绝,坚固而且宽阔,足以容纳两辆四马马车对面行驶;他甚至称赞城墙同时又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墙上镶嵌着一幅幅雄狮或神龙的浮雕,线条刚劲有力,栩栩如生。可在这本书中,他唯独没有提及空中花园。另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罗马人色诺芬也曾多次到过西亚,可他在书中同样只赞美了巴比伦城墙的雄伟,对空中花园只字不提。而第一位提出举世瞩目的“世界七大奇迹”的罗马作家普利尼,也是偏爱巴比伦城墙而忽略了这座迷人的花园。甚至连曾经在巴比伦建都的亚历山大大帝,似乎也对空中花园的美丽不感兴趣,对它避而不谈。

所以,现在有不少人提出,著名的空中花园其实并不在巴比伦,而是在北方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当然,建造空中花园的也绝不可能是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而是比他早100年的亚述国王辛那赫瑞布了。这是真的吗?

考古学家们曾经在巴比伦城的东北角,发现一座圆拱形的建筑和几口水井。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址?要作出结论显然太早了。而且,从城中发现的一些有关尼布甲尼撒的铭文中,也没有找到兴建空中花园的记载。而在尼尼微,亚述人似乎很早就有在城中修建园林以供游玩和打猎的习惯了。在有关亚述国王辛那赫瑞布的许多铭文中,就多次提到他在尼尼微城中建起一座美丽的花园,并把城外的河水引入园中浇灌花木。辛那赫瑞布的后代也常常提到,他们常在尼尼微的人造山形花园中捕杀从笼子里放到园中的狮子和野驴。不仅如此,在尼尼微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浮雕图案,上面描绘的可能就是空中花园。

另外人们注意到,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仅仅过了23年,显赫一时的新巴比伦王国就被波斯人的铁蹄踏得粉碎。波斯人在占领巴比伦城后不久,就改变了幼发拉底河的河道,河水从此再也不从巴比伦城外流过了。这样,即使空中花园确实在巴比伦,园中的花草树木很快也会因为缺水而枯萎,百年后的人们怎么可能看到依旧苍翠的空中花园呢?尼尼微的花园就不是这样。在一些浮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亚述人不仅用“水泵”抽水浇灌花园,还用水槽将山泉引入园中。那样,即使无人浇灌,花园也能在百年之后依然保持昔日风采。

也许,由于亚达和巴比伦这两个国家说同样的语言,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而且亚述人曾经统治过巴比伦,难免会使人产生错觉,把亚述和巴比伦、巴比伦城和尼尼微混为一谈。而一些人以讹传讹,无形之中毫不费力地把空中花园从尼尼微搬到了巴比伦。

当然,在事实根据还不充分的情况下,空中花园究竟是在巴比伦还是在尼尼微,还是一个难解之谜。

摩西的传说

许多古老民族的早期历史都模糊不清,犹太人的历史也是从神话和历史交融的晨曦中开始的。

据《圣经》记载,四千多年前,在亚伯拉罕带领下,犹太人离开故乡——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城,来到迦南(巴勒斯坦)这块上帝赐给他们的“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定居下来,繁衍子孙。王位传了三代,一直传到雅各。

雅各共有12个儿子,其中小儿子约瑟最受宠爱。有一次,雅各还特地送给约瑟一件彩色的衣服,这使哥哥们嫉妒不已。于是,有一次他们趁着一起出去放羊的机会,把约瑟卖给一位商人,让他把约瑟带到埃及去。然后,他们宰了一只公山羊,在约瑟那件彩色衣服上涂上鲜血,回去骗他们的父亲说,他们在路上拣到了约瑟的这件衣服,看来约瑟肯定已经被野兽撕成碎片了。痛失爱子的雅各虽然痛苦不堪,却也无可奈何。

再说被哥哥们卖到埃及的约瑟。他在上帝的保护下,过得还算顺利。有一天,埃及喜克索斯王朝的法老(异族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站在尼罗河边,突然间,从河中钻出来七只膘肥体壮的母牛,到河边吃草。

接着又有七只瘦弱的母牛从河里钻了出来,站在先前的七只母牛旁边吃草。可后来那七只瘦弱的母牛竟然把七只肥壮的母牛给吃掉了。第二天,法老又做了一个怪梦:一株麦子上面长了七个穗子,每个穗子都颗粒饱满。后来在这棵麦子上又长了七个穗子,它们非常细弱,几乎弱不禁风。可最后竟是这七个瘦弱的穗子把那七个饱满的穗子给吃掉了。一连两个怪梦使法老寝食难安,不知道这两个梦究竟预示着什么?他让人把埃及所有的术士和学者统统召到宫殿中,为自己解梦。可没有一个人能为法老解开这个梦。

有人向法老推荐了约瑟。聪明的约瑟马上就解开了梦的含义,他对法老说:“您的两个梦其实是一个意思,七只肥牛和七只饱满的穗子代表了七个丰年,而七只瘦牛和七个细弱的穗子代表了七个荒年。您所做的梦就代表着埃及先会经历七个丰年,那时收获的粮食连仓库也装不下;但紧接着又会有七个灾年,使丰年的所有收获化为乌有。”法老对约瑟的解释十分满意,委派约瑟管理整个埃及。法老还把自己手上的戒指摘下来,给约瑟戴上,又将金链戴在约瑟的脖子上。约瑟积极着手预备荒年,他让人们修建许多粮库,把剩余的粮食储藏起来。

后来的一切就像法老的梦所预示的那样:当地先是经历了七个丰年,紧接着,七个灾年来到了。整整七年中,老天滴雨不下。就连约瑟的故乡迦南也不例外,土地龟裂,河流干涸,禾苗枯萎。约瑟的哥哥们没有办法,最后决定去埃及换些粮食。当他们出现在约瑟眼前时,已经饿得骨瘦如柴;但是约瑟还是一下子就认出他们。然而,宽容的约瑟并没有计较过去,而是热情地款待他的哥哥们,并让他们把年迈的父亲雅各也接到埃及。从此犹太人又离开迦南,在埃及过着幸福的生活。

但是,后来当地的埃及人重新崛起,他们赶走喜克索斯王朝的法老。犹太人也跟着遭殃,他们被赶出老家,来到埃及中部,像奴隶一样做苦工。他们被迫建金字塔、修筑公路、开挖河渠,真是吃尽了苦头。就在犹太人饱受奴役之苦、渴望重获自由时,一个犹太青年——摩西来到他们中间。

摩西虽然是个犹太人,但自幼在埃及王宫中长大。原来,埃及人为了阻止犹太人口的增加,规定只有女孩才能够生存下来,所有犹太男孩一生下来都要扔进尼罗河中。在摩西出生后,母亲也只得按照法老的规定,含着热泪用一只蒲草编成的篮子装了孩子,放在尼罗河边的芦苇丛中。然而无巧不成书,那天,法老的女儿正在河边洗澡。她看到篮中大声啼哭的婴孩,觉得于心不忍,就偷偷地把这个犹太男孩收养下来,起名为摩西。“摩西”就是“从河里拉上来”的意思。

小摩西因祸得福,能够在宫中长大,并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对犹太兄弟的遭遇十分同情。有一次,摩西外出时正好碰到一个埃及人殴打一个犹太人,他气愤之下痛揍了那个埃及人,不料却把他打死了。这下可闯了大祸,摩西只得逃到犹太人部落中寻求避难。后来,传说中的上帝耶和华有意把犹太人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就派摩西向埃及法老请求,放犹太人回故乡。但法老拒绝了。上帝为了惩罚埃及人,让灾难一次又一次地降临:河水变成了鲜血,遍地布满了青蛙,人和牲畜的身上爬满了虱子,冰雹毁坏了所有的庄稼,整个埃及一连三天笼罩在黑暗之中,等等。

但这始终没能使埃及法老回心转意,耶和华只得使出最后一招。一夜之间,埃及人所有的长子(从坐在宝座上的法老,到关在监狱中的囚犯),以及所有头胎的牲畜,都死去了。只有犹太人因为事先在门上涂了羊血记号才幸免于难。最终,埃及新法老被迫同意犹太人返乡。

耶和华在白天化作一柱云彩,在黑夜变成一柱火光,为犹太人指引着回乡之路。犹太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但埃及法老不久就反悔了,派出大军追赶。当犹太人来到红海边时,茫茫大海挡住了去路,而后面埃及军队正在渐渐逼近。正在这危急时刻,耶和华将海水分开,让犹太人顺利地通过。

当埃及军队来到红海时,海水又恢复了原状,埃及军队统统淹死在大海中。

摩西带领犹太人历经千辛万苦重返故乡迦南,被后人赋予“向自由进军”的寓意。如富兰克林和杰斐逊就曾建议把以色列子孙越过红海的壮举刻在美国国玺上,并应写上:“反抗暴君就是服从上帝”;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有些领袖自命为“新的迦南的继承人”。

可是,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摩西率领犹太人逃出埃及的壮举呢?有人认为这只是传说,而当时埃及的历史却对此只字未提,而另一些人认为确有其事,只不过具体时间还有待商榷。一般认为“出埃及”事发于公元前13世纪,而美国学者哥迪克却认为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5世纪。他有两个证据:一是在埃及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的铭文中就有一段类似的记载,二是故事中耶和华惩罚埃及人的十次灾难和火山爆发的景象十分相似,而那时正值爱琴海上桑托林岛上的火山爆发。

还有一些人对摩西究竟是不是犹太人产生怀疑。有的说,当时在沦为埃及人奴隶的犹太人中爆发了一次瘟疫,一个名叫摩西的埃及祭司被派往犹太人中教授良好的清洁习惯,并带领犹太人迁出埃及。有的认为摩西是埃及的一位公主,她由埃及历史上伟大的女王哈特谢普苏特收养,并深受女王宠爱,可是在女王的政敌图特摩斯三世上台后,她只得逃离了埃及。

希腊城邦的形成

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承载者,希腊城邦有其独特的地方。那么,希腊城邦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留传至今有关这一时期的文献史料较多集中于诗人希西阿德(约生活于前750-前700年间)的诗篇中,史学界称之为希西阿德时期,这是希腊城邦最初形成时期。

在荷马时代之末,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希腊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从公元前9世纪晚期到8世纪初,雅典和希腊中部的优卑亚岛已有贵族(甚至称为“王族”)的豪华墓葬,铁器和青铜生产有很大的发展,优卑亚岛的勒夫康迪且在叙利亚的阿尔?米纳建立商站,恢复了东方的海运贸易与文化联系。在希腊社会内部,阶级分化明显,奴隶逐渐增多,终于达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隶制国家的程度。首先建立城邦的是邻近东方文明的小亚细亚沿岸和爱琴海诸岛,以及希腊本土的雅典、优卑亚岛等最发达地区,继而有多利亚人占据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克里特岛等地,中希腊和北希腊也迅速赶上,纷纷建城立国。因此,在公元前750到700年间,众多的城邦涌现于希腊世界,如满天星斗般闪现文明的光辉。

这时,希腊各地生产力有新的增长。铁制工具普遍使用,农业中有装铁铧的重犁及铁锄铁斧铁锹施展威力,希腊多山而贫瘠的土地因之成片地得到开垦与深耕。各地除种植葡萄、橄榄两大经济作物外,粮食生产也有较大增长,而手工业中制陶、造船、冶金业的发展尤为明显。对希腊城邦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的因素则是和东方的联系。这时希腊本土和东方交往并不限于商业,希腊对东方文明先进遗产的吸收也硕果累累,希腊这个后起的文明很快就利用了东方文明历经数千年才取得的丰盛成果。这些发展表明希腊城邦形成之际已站在较高的历史起点上,和数千年前古代东方文明最早建立国家时不可同日而语。

在希西阿德时期,与城邦建立同时,希腊世界出现了标志希腊文明光辉的一系列重大发展:希腊人袭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使希腊各邦有了共同的传统节日和历史纪年;继荷马之后,希西阿德这位农民诗人开展了诗歌创作,不仅为希腊文学揭开了新的篇章,也为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不朽的典范之作。

希西阿德出生于希腊中部的彼奥提亚,有《神谱》和《田功家时》等诗篇传世,前者记述了希腊的神话传说,后者则抒写农业劳作和农村生活,是了解当时社会状况主要的、最生动的材料。希西阿德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诗人,他的视野却很广阔,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这反映希腊城邦形成初期文化普及已有较好成效,一般公民素质不低。这和希腊海运方便、人员往来较多、信息传播较快有关,也和当时使用的字母文字简单易学、城邦公民生活相对自由宽松有关。因此,希西阿德的诗篇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希腊城邦体制自有其不同于其他古代文明的特点。

一般而言,世界各民族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最早建立的国家都是城邦类型的小国,再由小国演变为大国以至帝国。希腊文明的特点却是,它保留城邦小国纷立的局面远较其他文明为长,而且是在城邦体制下达到其文明的繁荣昌盛的高峰。那么,希腊城邦体制又有什么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