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探秘
20750800000010

第10章 古埃及的诞生(5)

传说所罗门王是犹太人的骄傲,他威名远播四方,引起了埃塞俄比亚克苏姆王国示巴女王的好奇心。示巴女王容颜娇丽、聪颖过人,只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后来她打定主意,带着大量黄金、珠宝和香料去拜访以智慧闻名的所罗门王。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举行盛大的宴会,欢迎这位来自远方的女王。在宴会上,示巴女王提出各种刁钻古怪的难题,可所罗门王都回答得完美无缺。示巴女王对所罗门王非凡的智慧极为赞赏,把她带来的礼物全部赠给了所罗门王。后来,他们还生活在一起。

在耶路撒冷居住了六个月后,示巴女王向所罗门王告辞。所罗门王送给她一枚戒指,并告诉她:“如果你回到阿克苏姆后生下的是儿子,就让他拿着戒指来见我。”示巴女王在回到故乡后,果然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埃布纳?哈基姆(继位后改为孟尼里克),意思就是智慧之王的儿子。十几年后,埃布纳?哈基姆已经成为一名英俊聪明的青年。示巴女王就依照十几年前的约定,郑重地把戒指带在埃布纳?哈基姆的手指上,并派了一大批随从陪伴他到耶路撒冷去拜见父亲所罗门王。

所罗门王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感到十分高兴。他希望埃布纳?哈基姆能留在自己身边,以后接任以色列国王之位。可是埃布纳?哈基姆却十分想念自己的故乡,不愿意成为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王只得给他涂上象征王权的圣油,宣布今后埃塞俄比亚的国王只能由埃布纳?哈基姆和他的后代来担任。从那以后,每一位埃塞俄比亚国王都以自己是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后代而自豪,并为自己加上“犹太之狮”的称号。甚至在1955年颁布的埃塞俄比亚宪法中还写着,“萨尔?塞拉西国王的家系不间断地传自埃塞俄比亚女王,即示巴女王和耶路撒冷所罗门王的儿子孟尼里克一世的朝代……”

这个传说是真的吗?有人认为,虽然在《圣约?旧约》中确实提到,有一位示巴女王从南方来到耶路撒冷朝觐所罗门王,并带来了大批礼物,可示巴女王究竟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也门,还是来自埃塞俄比亚,或者是其他地方,至今仍难有定论。

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些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犹太黑人确实是正宗的犹太人,只不过并不是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后代而已。

犹太人是什么时候来到埃塞俄比亚的?有人推测可能是在大卫和所罗门时期。当时,一些犹太商人来到埃塞俄比亚经商,逐渐定居下来;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当年犹太人为了躲避饥荒来到埃及,后来他们当中一些人逐渐向南迁徙来到了埃塞俄比亚;还有人认为,可能犹太人是在浪迹四方、饱受歧视和迫害的“大流散”中,来到了埃塞俄比亚,几千年中,他们与当地黑人和睦相处,渐渐地就成了这样一支与众不同的黑皮肤的犹太人。

腓尼基人

在很多著名的文艺作品中,犹太人似乎成了精明又可恶的商人形象代表,像《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雾都孤儿》中的费根等等。可要是在3000年前,最精明和最成功的商人一定是除腓尼基人莫属。

腓尼基是地中海东海岸古国,约相当于今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

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们驾驶着狭长的船只驶遍地中海的每个角落,他们的商人在地中海沿岸的每个港口做生意。但对腓尼基人的过去,我们一无所知。他们究竟属于哪个种族?他们到底来自何方?他们又是在什么时候搬到腓尼基海岸居住的呢?我们甚至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被称作腓尼基人。

根据一种说法,“腓尼基”是古希腊语,意思是“绛紫色的国度”(其居地特产为紫红色染料)。当腓尼基人进入历史的视线时,他们早已在地中海东海岸被称作“腓尼基海岸”的土地上,建立了许多繁华的城市。腓尼基最大的城市是推罗(今黎巴嫩的苏尔),它的富庶一直被古代作家们大肆渲染,诸如“街上堆银如堆土,堆金如堆沙”,等等。当时每个腓尼基城市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居民们推选自己的国王,崇敬自己的保护神。

由于背靠高耸的黎巴嫩山,腓尼基人只能向浩瀚的地中海求生存。他们不仅是高明的手工艺人,更是当时地中海世界中最繁忙、最精明的商人。

腓尼基人贩卖的商品,不仅有自己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如从精美的玻璃花瓶、珠宝饰物,到金属器皿和武器),而且荟萃了各个地方的特产:有来自远东和印度的谷物、酒类、纺织品、地毯和宝石;有来自黑海沿岸的铅、黄金、铁;有塞浦路斯的铜、柏树和太米;也有希腊的各种精巧工艺品。此外,西西里岛的酒和油,巴利阿里群岛的酒和科西嘉岛的蜡,从非洲内地带回象牙和奴隶,从西班牙带回的金和银和从不列颠带回的锡。

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的商站则成了当地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方,现在像马赛、加的斯这样的著名港口,就一直以它们起始于腓尼基而自豪。通过腓尼基人的商船,欧洲人既获得了各类工艺品和特产,又学会了东方先进的艺术和科学,从而将东方和西方连接在一起。

同时,腓尼基人也是勇敢的航海探险家。他们的商船不但遍及地中海的各个港口、要塞,还经常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航行,北至西班牙和法国的大西洋海岸,向南也曾一直沿着非洲海岸航行,甚至有人认为是腓尼基人最早发现了好望角。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记下了腓尼基人与西非黑人之间进行的奇特的“哑巴交易”。当腓尼基人的商船抵达目的地,在海滩上卸下货物后,他们就返回自己的船上,升起一缕黑烟作为信号。当地人看到黑烟后就纷纷来到海滩边,在腓尼基人的货物旁放上一些金子,然后躲进树林中。接着,腓尼基人再次上岸,如果他们对当地人放的金子很满意,就收起金子离开,如果不满意,就再回到船上等待,直到当地人增加的金子使他们满意为止。

然而,腓尼基人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并不是他们所积累的财富,而是他们所使用的文字——腓尼基字母。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西亚的楔形文字的确非常优美,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文字的笔画过于繁琐,书写过于费时,显然不适合像腓尼基人这样的商业民族的需要。于是,腓尼基人牺牲了埃及和西亚文字优美的外观,从中抽取了一些简单的符号,组成22个字母,这就是腓尼基字母。虽然现在腓尼基人已经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但他们的文字被希腊人继承下来,并成为欧洲许多文字的共同祖先。

可是,除了这些,我们还对腓尼基人了解多少呢?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腓尼基城市早已消失在战火之中。西顿(今黎巴嫩之塞达)被波斯人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罗马人在征服迦太基(腓尼基殖民城市,今北非突尼斯)之后,以六天六夜的大火把整个城市化为一片焦土。而所有对腓尼基人的记载,几乎都出自他们的竞争对手——希腊人和罗马人之手。这也难怪在他们的笔下,腓尼基人是一个苛刻、狡诈的民族:他们用一船油从西班牙人那里换取不计其数的白银,这些白银重得简直连船也无法运载;他们雇佣异乡人在西班牙的银矿中干活,而这些工人即使每天起早贪黑地开采,也只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对居住在非洲内陆的黑人横征暴敛,“迦太基人所赞赏和推重的,不是那些对待臣民宽厚、仁慈的总督,而是那些最能榨取民脂民膏、待民如虎的总督”;他们有时简直是强盗,公开拦截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抢劫船上的财物;他们有时还会趁一些好奇的当地人上船参观时,偷偷地把船开走,这些当地人就沦为奴隶,被贩卖到各地。他们从不鼓励艺术和科学,只知道不断地赚钱。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透过三千年历史的迷雾和其他民族的偏见,认识一个真实的腓尼基人呢?

贝希斯顿铭文

贝希斯顿位于现在伊朗的克尔曼沙阿城东,这一带在当地素有“神仙之家”的美称,一条从埃克巴坦那通往巴比伦的古代商道贯穿其间,商道一旁、离地150米高的峭壁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幅巨大的浮雕。虽然浮雕图文并茂,堪称精美,然而数千年来,大家似乎都对它视而不见。它究竟是什么人留下的?它向人们讲述什么?从来没有人关心过。

1835年,浮雕终于引起了一位英国军官的注意,此人就是罗林森。他本能地感觉到,这幅浮雕的来历一定非同寻常。罗林森决定先完整地抄录下石刻的内容,再进行仔细的研究,但这谈何容易。不服输的罗林森最后想出一个办法,他干脆用滑轮吊车把自己吊在石雕旁,仔细地描绘下每一个文字。为了精确起见,他甚至还用石膏把所有的图案和文字拓印下来。就这样,罗林森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项艰苦的差事。

然而,更艰苦的工作还在后面。浮雕图案描述的是司空见惯的古代战争和征服的场面,但要完全读懂它,决非易事。在雕像的两旁和下方刻着14行铭文,分别用古波斯文、巴比伦文和亚述文三种楔形文字向后人夸耀着征服者的生平和功绩。但在当时,这些古老的楔形文字完全是“死文字”——失传久远,没有人读得懂。

与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相比,楔形文字的历史也许更加久远,从苏美尔到巴比伦、亚述,直到波斯,西亚5000年的兴衰交替离不开楔形文字。

古代西亚人以木棒或者芦苇秆作笔,将文字书写在用黏土做成的泥板上;最后他们把这些泥板放在太阳底下晒干或用火烘干,一部“书”就写成了。

如果是信件,就在泥板外面涂上一层粉,再装进同样用泥制成的“信封”中,盖上自己的印章就好了。因为这种文字笔画呈楔状,考古学家称这种文字为“楔形文字”。他们曾经在西亚挖掘出成千上万块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泥板——古代图书,内容涉及重要的文书和法律、优美的诗歌或历史。

但不知为什么,早在公元前后,楔形文字和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样,已经失传了。怎样才能复活楔形文字呢?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迈出第一步的是德国人格罗特芬德,当时他年仅27岁,只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的一名年轻助教。一天,他正与几位朋友一起饮酒闲谈,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楔形文字的破译上来。禁不起朋友们的怂恿,格罗特芬德决定趁着酒兴试试,不料一下子就理出了一些头绪,顺利地译出一篇古代铭文的前8个文字。然而可惜的是,从那以后,格罗特芬德却再也没有取得什么新的进展,他的成就也就渐渐地埋没了。

罗林森发现的贝希斯顿铭文,为破译楔形文字带来了新的希望。或许是为了使那位征服者的功绩传扬四方,贝希斯顿铭文中使用了三种楔形文字——巴比伦文、波斯文和亚述文。这就是说,只要能先以其中一种语言读懂铭文,就可以推断出另两种文字的含义了。罗林森首先把目标对准了波斯文,因为当他还在东印度公司服役的时候,就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波斯的历史和语言。工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整整12年的刻苦钻研后,铭文中的波斯文部分终于被成功释读了。

但当罗林森宣称自己已经破译了贝希斯顿铭文,能够读懂楔形文字的时候,许多学者对他嗤之以鼻。就连罗林森的好朋友也认为,他简直就是在开“不科学的玩笑”。为了平息这场争论,伦敦的皇家学会采取了一项非常明智的措施,分别向罗林森等四位楔形文字专家秘密寄去了一篇最近才发现的铭文,要求他们分别进行翻译。最后,四人译文的内容竟基本相同,可见,在经过几百年的艰苦探索。走了无数的弯路之后,人们终于能够解开楔形文字的秘密了。此后,又经过众多学者不懈的努力,另两种文字——巴比伦文和亚述文也先后破译了。

借助破译的贝希斯顿铭文,再联系史书上的记载,人们终于了解了那块巨型浮雕图案的内容。它讲述的是波斯帝国的一段历史。

波斯帝国是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兴起于伊朗高原西部的古国,它的开创者名叫居鲁士(约前600—前529)。在不少古代历史学家的笔下,居鲁士国王能征善战,仁慈宽厚。他通过不断扩张,建立了罗马帝国之前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在治理国家方面,居鲁士也成就卓著。据说他在攻占巴比伦后解放了犹太人,还帮助他们重建所罗门神殿;巴比伦人曾是反抗居鲁士最久的民族,但当他们看到居鲁士不但没有拆毁他们的神庙,反而对他们的神加以崇拜时,感动得泪流直下。但他的继承者冈比西斯(?—前522)却截然相反。冈比西斯在远征埃及时,公然侮辱埃及人的宗教,刺死埃及神灵的象征阿匹斯公牛,闯入王陵拖出木乃伊,又毁坏埃及的神庙。他杀死既是皇后又是妹妹的科洛萨娜,射死自己的儿子,活埋波斯的贵族。最后在一片起义和叛乱声中,冈比西斯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后来,大流士一世(约前558—前486)镇压起义和叛乱,取得王位。贝希斯顿铭文中记载的,就是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平定叛乱,统一波斯的功绩。

浮雕图案中心那位威风凛凛胜利者,就是大流士一世。他头戴王冠,左手持弓,右脚踏着伏在地上的高墨达——一个曾经在国内煽动叛乱的巫师;在大流士一世身后,站立着两位身佩箭袋,手持弓箭和长矛的波斯贵族。九名被俘的国王伏倒在他的脚旁,双手反绑,脖子上系着绳索,似乎正在狼狈不堪地向大流士求饶;阿胡拉?玛兹达神扇动双翅,飞翔在空中,表明大流士的权力是玛兹达神赐予的。

大流士重建的波斯帝国,在前330年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灭。但2000多年来,贝希斯顿铭文始终矗立山间,向世人展现着他的丰功伟绩。不过,如果没有罗林森的细心和努力,他恐怕还要被“淹没”一段时间。贝希斯顿铭文的秘密不仅仅在于再现了波斯帝国的崛起,更在于它帮助我们成功地解开了另一种“死文字”——楔形文字。在这个意义上,铭文也记载了罗林森等考古学家的功绩。

“空中花园”究竟在哪里?

许多年来,巴比伦“空中花园”一直与埃及金字塔、希腊奥林匹亚山宙斯神像、小亚细亚半岛以弗城阿尔泰密斯神殿、小亚细亚哈利卡纳苏城摩索拉斯王陵、地中海罗得岛太阳神巨像以及法罗斯岛亚历山大城灯塔一起,并称为世界“七大奇迹”,它的美丽使无数人浮想联翩。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前605—前562)曾经娶了一位美丽的王妃。王妃名叫赛米拉米斯,家乡在树木葱郁的北方山国米底(也有人说是波斯)。她来到巴比伦后,对这里炎热的气候、飞扬的尘土以及广阔单调的平原很不习惯,常常思念故乡青翠的山野之色,终日郁郁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