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气场修炼术
2064800000022

第22章 高超的说话技巧增强你的吸引力(2)

一般来讲,说话的速度很难掌握,即使是一些职业演说家或政治家,有时也不容易把握好自己说话的速度。说话太快,别人就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而且听得喘不过气来。说话太慢,人们就会根本不听你说,因为他们缺乏耐心。据专家介绍,正常的语速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标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播音员的速度为每分钟350字左右,教师课堂讲课以每分钟200~250字为宜。平时说话的速度不宜固定,如果不包括增加效果的停顿和情绪变化的影响,一般比朗读慢一些,每分钟160个字左右。当我们朗读时,其速度要比说话快。而且说话的速度不宜固定,你的思想、情绪和说话的内容会影响你表达的快慢。说话中把握适度的停顿和速度变化,会给你的讲话增添丰富的效果。

为了测量自己说话的速度,你可以按照正常说话的速度念上一段演讲词,然后用秒表测出自己朗读的时间。如果你说话的速度每分钟达不到上面那个标准,就可以试着调整说话速度,看是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 让说话的语调与内容配合起来

语调能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内心世界,表露其情感和态度。当你生气、惊愕、怀疑、激动时,你表现出的语调也一定不自然。从你的语调中,人们可以感到你是一个令人信服、幽默、可亲可敬的人,还是一个呆板保守、具有挑衅性、好阿谀奉承或阴险狡猾的人。你的语调同样也能反映出你是一个优柔寡断、自卑、充满敌意的人,还是一个诚实、自信、坦率以及尊重他人的人。

不管你谈论什么话题,都应保持说话的语调与所谈及的内容相配合,并且能恰当地表明你对某一话题的态度。要达到这一点,你还应做到:向他人及时准确地传递准确的信息;得体地劝说他人;倡导他人实施某一行动时要有力度;说话果断,不拖泥带水。

3. 说话时用字精确

让所说的每个字都正好表达你所要说的意思,也不要浪费一个字,不要为说话而说话。把言语当做沟通思想和情感的最佳方式。

这可能意味着你必须把语调放慢,在说话之前先想好,比平常更仔细地听,并且随时暂停一下以选择正确的字或词。不要自视过高地说话,或用些让人听不懂的字,也不要叫人猜你说话的意思。

如果你要让某人知道某件事在你生命中意义重大,就说“意义重大”,而不要说“好像颇具意义”。把一些口头禅,像“那个”、“你知道”、“真的吗”等省略掉。用字要谨慎,但是要能传达你说话时的目的和情感。适时运用一些姿势和表情来辅助你的谈话,如此可以更完整地表达你的意思,同时减少你所需要用的字数。

4. 把握好说话的节奏

说话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在形象,更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那些讲话磕磕绊绊没有任何节奏感的人,很少能够打动我们,这样的人,几乎说不出什么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东西。只有懂得说话的节奏、思路清晰的人,才会有活跃的思维。

掌握好节奏的最高境界是说话自然流利。

当然,恰当的停顿不属于不流利,因为我们经常利用停顿展开新的思路,或者从一个要点过渡到另一个要点,或者重复某个词以期给听众留下更深的印象。

磕绊的次数是可以数出来的,这也是熬过听那些令人生厌的讲话的有趣方法。在大多数无味的讲话中都会有磕绊。在你自己的讲话中,请别人统计一下你发生磕绊的次数,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很少有人能够在即兴讲话中不出现磕绊情况。有关研究发现,最多的达到每分钟30处,有许多教授也有20处之多。

那么,如何提高说话的流利水平呢?

首先,应熟悉讲话的主题。在我们的思考不发生任何迟疑的情况时,要说的话也自动地到了嘴边。充分的准备可以增加流利的程度,因为这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更加坚定自己要讲的东西。另外,熟悉主题会使讲话者有更大的激情,这种激情会使讲话者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其演说的境界中。这样,流利也就不成问题了。

其次,发音要准确。发音含糊不清是说话犹豫的一种表现。如果讲话者连续几个地方都有迟疑不决的现象,就会使人感到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而在头脑中力图发现哪儿出了毛病,结果说话将更加不流利。因此,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流利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会收到很好的成效;相反,如果我们只在演说的其他方面下工夫,而认为到时候自然会流利起来,那结果将只有失望。

再次,要充满热情。我们注意到,人们激动时,声音变高,语速变快,此时,语言似乎更加流利。所以,在演讲时,要用你的热情感染他人,要大声讲话。如果你的情绪已经紊乱,如果你站在听众面前怕得发抖,你就特别要大声地讲话。

最后,迅速地讲话也能提高流利程度。当你迅速讲话时,你的大脑便能更有效地发挥功能,就像阅读一样,如果你能集中精神快速阅读,那么,在你认为只用于读一本书的时间内,就能读两本书,并且可能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掌握好说话的节奏,使说话就像琴弦一样有张力,像流水一样缓缓而流。为此,我们应去积极地学习。

改掉说话时的一些小毛病

如果一个人的脸上长有疤痕,可以从镜中窥见,可以使用化妆品或药品加以遮掩或治疗。同样,谈吐方面的缺陷也可以改变,只要治疗之前,自己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缺陷。如果不清楚自己说话的缺陷,也可以拿一面镜子对照自己说话的姿态:是否手势过多,是否翘起嘴角,是否表情难看,是否强抑声调……

以下几点是我们说话中常有的缺陷,我们可以对照检查并加以改正。

1. 说话用鼻音

用鼻音说话是一种常见且影响极坏的缺点,当你使用鼻腔说话时,就会发出鼻音。如果你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你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一种鼻音。如果你说话时嘴巴张得不够大,声音也会从鼻腔而出。在电影里,鼻音是一种表演技巧,如果演员扮演的是一种喜欢抱怨、脾气不好的角色,他们往往爱用鼻音说话。鼻音对于女人的伤害比对男人更大,你不可能见到一位不断发出鼻音却显得迷人的女子。如果你期望自己在他人面前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或者令人心荡神移,那么你最好不要使用鼻音,而应使用胸腔发音。正确的方法是,平时说话时,上下齿之间最好保持半寸的距离。

2. 声音过尖

一个人受到惊吓或大发脾气时,往往会提高嗓门,发出刺耳的尖叫。一般女性犯此错误居多,要多加注意。因为尖锐的声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难听。你可以用镜子检查自己有无这些特征:脖子是否感到紧张?血管和肌肉是否像绳索一样凸出?下颚附近的肌肉是否看起来明显紧张?如果出现上述情形,你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尖声。这时你就要当机立断,尽快让自己放松,同时压低自己的嗓门。

3. 结巴

“结巴”是口吃的通称。结巴对极个别的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是一种病态反应,说话结巴的人也被称为口吃患者。口吃就是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要想治愈说话结巴的毛病,除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去除心理障碍。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代就是口吃患者,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他常常朗诵课文,为了发音准确,就对着镜子纠正嘴形,后来他成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有口吃的人不妨试一试这个方法——坚持朗读文章。只要坚持不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

4. “毛手毛脚”

“毛手毛脚”,在这里意即说话时动作过于频繁。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说话时不断出现以下动作:坐立不安、蹙眉、扬眉、歪嘴、拉耳朵、摸下巴、搔头皮、转动铅笔、拉领带、弄指头、摇腿等。这都是一些影响你说话效果的不良因素。当你说话时,动作过于频繁,听者就会被你的这些动作所吸引,根本不可能认真听你讲话。

5. 改掉口头禅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听到这样的口头禅,如“那个”、“你知道不”、“是不是”、“对不对”、“嗯”等。如果一个人在说话中反复使用这些词语,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口头禅的种类繁多,即使是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在电视访谈中也会出现这种毛病。

谈话中“啊”、“呃”等声音过多,也是一种口头禅的表现。著名演说家奥利弗·霍姆斯说:“切勿在谈话中散布那些可怕的‘呃’音。”如果你有录音机,不妨将自己打电话时的声音录下来,听听自己是否有这一毛病。一旦弄清了自己的毛病,那么以后在讲话过程中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

下面介绍几种克服口头禅的方法,以供参考。

(1)默讲。出现口头禅的原因之一,是对所讲的内容不熟悉,讲了上句,忘了下句,此时就要用口头禅来获得一点思考的时间,以便想起下句话。事前默讲几遍,对内容、措辞做到十分熟悉,正式讲话时就能减少或不出现口头禅了。

(2)朗读。克服口头禅的朗读法,就是将自己的口语,从不清楚变为清楚、流利的语言。如果内部语言流畅贯通,就不会出现口头禅。出声朗读老舍、叶圣陶等语言大师的作品,有助于用规范的语言来克服自己的毛病。

(3)耳听。广播员、演员的语言,一般都较为规范,没有口头禅。平时听广播、看电影时,可边听边轻声跟着说。久而久之,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口语精练了,口头禅少了,连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

(4)练习。听听自己的讲话录音,会对自己讲话中的口头禅深恶痛绝。这样,往往能使自己讲话时十分警惕,口头禅也会随之变少。

(5)慢语。在一段时间内,尽量讲慢些,养成从容不迫地思维和说话的习惯,一句句想,一句句说,对克服口头禅有很好的效果。

培养自己的说话风格

培养自己讲话的风格,使其独树一帜,对你的讲话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人说话有自己的风格,讲话才容易吸引别人,并产生应有的魅力。

同样,如果你想成为说话高手,那么,你的说话风格必须有某种独特的地方,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者使人们容易记住你。

你可以利用自己的长相或身体上的某种特殊之处,来引起别人注意,但这只能是暂时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帮助你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不能真正吸引人们。除非你有伟大人物的那种超凡的魅力,否则你必须培养自己说话的风格,这才是使你让别人信服和难忘的最好方法。

记住你谈话的风格,你与别人交谈的方式,都能为你的名声和你的成功作出重大的贡献。如果你对下级讲话趾高气扬,甚至有鄙视的口吻,下级就会怨恨你;如果你对上级讲话过于谦恭,他们就可能认为你缺乏能力或者没有骨气,不敢对你委以重任。你讲话的风格,不仅是你使用词汇的问题,而且是你使用词汇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从中也能反映出你的态度和修养。

因此,要想树立自己的讲话风格,说话就不能忽左忽右、变化无常,更不要试图去模仿别人,表现出不属于自己风格或不适合自己风格的东西。虽然学习别人是件好事,但不要故意去模仿别人的风格或者说话的口吻。这个道理很简单,不用多解释就会明白,谁都不想遇到一个装腔作势的谈话者。学别人说话,就像那种喝了大量白酒又想隐瞒的人,他隐瞒不了自己喝了酒的事实,因为人们一闻就明白了,“他把自己当成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