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的智慧
20583100000032

第32章 生命的最后一天做什么(1)

如果你拥有时间,你就是富有的

从前,在非洲有一个富人,名叫时间。他拥有无数的各种家禽和牲口,他的土地无边无际,他的田里什么都种,他的大箱子里塞满了各种宝物,他的谷仓里装满了粮食。

这个富人拥有这么多的财产,连国外的人也知道了,于是,各国商人远道而来,随同的还有舞蹈家、歌手、演员。各国派遣使者来,只是为了要看一看这位富人,回国后就可以对百姓说,这个富人怎么生活的,他的样子是怎样的。

富人把牛、羊、衣服送给穷人,于是人们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慷慨了,还说。没有看见过时间富人的人就等于没有生活过。

又过了很多年,有一个部落准备派出使者去向富人问好。临行前部落的人对使者说:

“你们到时间富人的国家去,要想法见到他,你们回来时,告诉我们,他是否像传说中的那么富有,那么慷慨。”

使者们走了好多天,才到达了富人居住的国家。在城郊遇到了一个瘦瘦的、衣衫褴楼的老头。

使者问:“这里有没有一个时间富人?如果有,请您告诉我们,他住在哪里。”

老人忧郁地回答:

“有的。时间就住在这里,你进城去,人们会告诉你的。”

使者进了城,向市民们问了好,说:“我们来看时间,他的声名也传到了我们部落,我们很想看看这位神奇的人,准备回去后告诉同胞。”

正当使者说这话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慢慢地走到他们面前。

这时有人说:

“他就是时间!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

使者看了看又瘦又老、衣衫不整的老乞丐,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难道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名人吗?”他们问道。

“是的,我就是时间,我现在变成不幸的人了。”老头说,“过去我是最富的人,现在是世界最穷的人。”

使者点点头说:

“是啊,生活常常这样。但我们怎么对同胞说呢?”

老头想了想,答道:

“你们回到家里,见到同胞,对他们说:‘记住,时间已不是过去的那个样子!”’

又据说,伟大的所罗门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位先圣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让他高兴的时候不会忘乎所以。忧伤的时候能够自拔,始终保持勤勉,兢兢业业。但是,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句话来,于是他召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老臣,向他们说了那个梦,要他们把那句话想出来。并拿出一颗大钻戒,说:

“如果想出那句话来,就把它镌刻在戒面。我要把这颗戒指天天戴在手上。”

一个星期后,几位老臣来送还钻戒。戒面上已刻上了一句简单的话:

“这也会过去。”

时间一去不返,不管你高兴还是忧伤。

时间是碎片,不懂得收集,它会在无意间溜走。时间更像边角料,要学会合理利用,一点一滴的累计,会得到长长的时间。

向时间要效益,合理利用时间就是与时间争夺宝贵的生命。“忙里偷闲”,会这样做的人,才是会生活的人。

没有时间,生命就无法衡量,也无法计算,没有时间,一切历史都失去了意义,一切生命失去了风采。守时。也就是在守护自己的生命。

时间是一张单程车票

我们一直在追求公平,什么对我们最公平呢?死亡。只有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无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你是名人,还是无名小卒……同理来说,时间对我们也一样公平,时间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人,不论富人或穷人,男人或女人。聪明或不聪明的人。它分配给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谁都不能多,谁也不会少,而我们的生命就是由这些有数的24小时串联而成的。每一天过去了,那24小时就已经消失了,你即使感觉第二天的24小时与第一天没什么不同,但是过去的时间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就像一条单行道,我们只能前进,决不允许倒退。面对这样公平的时间,可为什么有的人收获满把,而有的人依然两手空空,这之间就有一个对待时间的问题,你怎样看待利用时间,时间就回赠你怎样的礼物。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 Bar field)博士曾经对于美国社会进步动力做了多年的研究。他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一代比一代富裕,而其他人则否。

他将不同的假设经过数年的实验之后,终于有了结论。也就是说,在美国或是在其他的社会中,成功大多与态度相关。成功是基于个人对于时间的态度而定。

班菲德把这个结论称作“时间观念”。他发现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做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定。

在另外一方面,班菲德博士发现那些失败的人都只有短期的观念。他们几乎不做长程计划。他们更关心眼前的利益而非未来的成功与成就,着重短期的欢乐而非长期的经济保障及成功。因为这样的态度,他们选择短期计划,而导致长期的困苦生涯。

这项发现可以说是所有对成功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项。这个意思是说,为了要达到成就的极限,你一定要用长期的眼光规划人生及事业。

你一定要先辛勤工作好几年,才能达到你赚钱能力的极限,并让你享受渴望的生活方式。一定要先付出代价,持续不断努力好几年以后,才能达成真正有价值的目标。你一定要有长期发展的眼光。

不管想在哪一行出人头地,你起码要投入五年的时间来做准备。不管做的是哪一行,你若想出类拔萃,就一定要有全身心投入整整五年的心理准备。你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培养出足够的专业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销售成功。

对事业生涯的长期眼光是登峰造极的重要条件。

现在,我并不是说你必须要承诺用五年的时间。专心为你目前的公司销售目前的产品或是服务,然后才去做其他的事。由于科技、产品及服务的变化快速,你会发现,在一两年以内,你就要为不同的公司卖不同的产品。

长期时间观念对你销售生涯的含义是,你必须愿意投入五年的时间,才能蜕变成可以真正享受的销售生涯的人。

这种长期的承诺将完全改变你对训练、日常工作、客户、自己、社区,以及其他工作的态度。在我们社会中,优秀的人对于他们自己以及生活都会有长程规划的。

树立了自己的时间观念,接下来就是实际对时间的态度了。

珍惜生命的人,决不会浪费时间,在他们工作的时间里,对自己的时间把握很严,这样的人,在别人上班的时间内,也决不会和他人东拉西扯地谈些无关紧要的话,因为这样无疑是在妨碍人家的工作效率,损害他人应得的利益。

善于应对客人的人,都会在接到来客名单之后,就事先预定花多少时间。老罗斯福总统就是这样一个模范人物:当一个久别重逢只求会见一面的客人到来时,他总是在握手寒暄之后,便很抱歉地说,他还有许多别的客人要接见,这样一来,来客就会很简洁地道明来意,告辞而返了。

有一位大公司的经理,一向待客谦和有礼,他每次与来客把事情商洽妥当之后,便很有礼貌地站起身来,向来客握手道歉,叹惜自己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再跟他多谈一会儿。那些客人对他的诚恳态度都十分满意,而不会认为他很吝啬地只肯会谈两三分钟。

有无数大银行、大公司的经理以及高级职员,都具有这种经过多年经验学来的本领。有不少实力雄厚、目光远大、判断准确、吃苦耐劳的大事业家。都是沉默寡言而办事迅速敏捷的人,他们所说出来的话,句句都是确切而有所目的的。他们从不在这上面多耗费一点一滴的宝贵时间。

当然,一个简捷迅速、斩钉截铁的人,有时也容易招致一些怨恨,但他们绝不把它放在心上:他们为了使事情有所成就、为了遵守规律,不得不与那些与生意没甚关系的人减少来往。商人最可贵的本领就是与人讲话任何来往时都简捷迅速。这是成功者的证明书。一个人唯有彻底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才能够竭尽全力去防范那些爱饶舌的人。

现代商界中,与人洽谈生意,能利用最少时间产生最大效力的人,首推美国银行大王摩根。他为了严守纪律,而招致了许多怨恨,其实人人都应有这种美德。他每天上午9:30来到办公室,下午5:30才回家。有人计算他每分钟的收入是20美元--据他自己的统计还不止此数--除了与生意有重要关系的接洽外,他从来不与人交谈五分钟以上的时间。通常他总是在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与无数办事人员一同工作,而不像许多商界要人,只和他的秘书在一个房间里。他随时都在指挥手下的员工,依照他的计划行事。如果你走进那问办公室,你很容易会见他,但如果你没有要紧的事,他绝不会欢迎你。

只有那些珍惜时间的人,时间才会珍爱他们。被时间所珍爱的人,已经与成功签下了协议,他们用自己的时间换来了成功的保证。

珍惜时间的人。总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办完自己所需要办理的事,不论是工作还是交际,而且对于交际更是控制的比较严格,因为将要进行的交际所需的时间往往要比您预想的要多很多,一时的损失或许不大,但长期积累,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在很多国家,人们拜访朋友时一般要说:“我想和您谈论某些问题……明天下午3点到您家,谈到4点,好吗?”又如,夜晚约见通常要先定下时间,特别是定下结束时间。以免影响对方的睡眠和第二天的学习、工作。这都是为了节约彼此的时间。

朋友之间的关系再好,为了双方的长远利益,还是要养成限定时间的交际习惯,以免做空洞无物、浪费时间的交际。尽管限定时间交际有时的确不大好看,很多人还认为这是伤感情的,但这是必要的,相互之间必须互相理解。

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每个人既要爱惜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护他人的时间,这是人类的基本公德,也是对生命的基本尊重。

而且,限定时间并不是不欢迎朋友或不交朋友,而是为了更好地交朋友。一个不重视交际时间的人,一时或许不会令人讨厌,但时间长了必然令人讨厌,因为他?们浪费了别人很多时间。只有充分利用时间交友,才能得到较多的朋友。如果交一个朋友消耗的时间过多,就无法实现广交朋友,于个人发展不利。

在限定时间内,如果确认问题已经解决,就可以立刻结束谈话;如果还有必要谈下去,也要先说明谈多长时间,促使双方充分利用时间。

在限定的时间里,要尽量安排多一些事情,使得办事相对紧张一些,以利于充分利用时间和精力。在限定的时间里安排的事情少,就可能让人懒散,因而降低效率。当然,有些时候安排宽松一些,是为了放松心身。例如晚饭后的交际不要谈太多的事情,让双方充分放松心身。

美国人和日本人在交际中,非常讲究事先约定与严格控制时间的作风。我们民族在交际中很少注意控制时间,通常是谈到大家都不想谈为止,因而浪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民族发展非常不利。

知道珍惜时间的人,已经成功了一半,而要完全成功。还要学会把握零碎的时间。

如果有人约你一起吃中饭而迟到时,或者你到修车厂去而车子无法照约定的时间交付,或在银行排队而向前移动缓慢时,不要把这些短暂的时间白白耗掉,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做一些平常来不及做的事情。

因为我们每天中的这种时间太多了。推销员常常发现。在接待室等待和顾客面谈的时间足够他办完所有书写工作:写一份和上一位顾客的人的书信、计划以后拜访哪些人,填写支出费用的报告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找些适当的小工作,利用这个空当来完成。只要把必备的表格或资料带在手边就可以了。

你也可以在随身的约会记事本内页夹五六张小卡片。这种做法很有用。每当你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或要开列一张表,或看到一些你要抄录下来的东西,就可以使用所携带的卡片。

不要认为这种零碎的时间只能用来例行公事或办些不大重要的杂事。最优先的工作也可以在这少许的时间来做。如果你照着“分阶段法”去做,把主要工作分为许多小的“立即可做的工作”,你随时都可以做些费时短却重要的工作。

因此,如果你的时间因为那些效率低的人的影响而浪费掉了,请记着:这还是你自己的过失。

能够把握住零碎的时间,你的生命长度等于延长了一倍,凡是那些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善于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

零碎的时间,只要你把握住了,它对你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

在我们找到更有效地利用时间的办法之前,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时间都花到哪儿去了。普通人每天花7个小时工作,7个小时睡觉,1个小时穿衣,1个小时上班下班,2个小时吃饭。除掉周末外,还有6个小时的娱乐时间。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可自由支配的丰富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情。坦白地说大量这样的时间被人们浪费掉了。而这些时间是可以加以利用来实现你的愿望的。这些时间可以被用来制作计划或是来加强你对有关项目的了解以达到你的目标。

怎样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呢?那就要对自己的时间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而要安排时间,就要学会计划时间。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步:

要记录时间。我们要学会客观地记录自己利用时间的情况,一天两天也许价值有限,数周数月必然惜时如金,要学会前天傍晚或第二天清晨,计划安排出第二天要做到的事,要每天傍晚“结算”自己一天的工作学习活动,记录并管理好时间。

要诊断时间。可以根据时间的记录,学习并利用这样的公式:时效=总的劳动-无效劳动除以时间,计算出自己时间利用率,诊断出哪些方面浪费了时间,哪些方面时间利用率不高;分析浪费的原因,准备怎样改正。有一位身任数家商业杂志社的总编辑,要求属下把信件都送到他办公室里,他必须拆信、看信,再把信件分成若干堆,决定分给属下那位编辑处理,接着亲自送到每人桌上。整个过程平均就花了一个钟头,于是,他每天加班,要不然就带着“家庭作业”下班,才有办法把工作完成。除此以外,更坏的是他的编辑人员,不得不等他送信来,是整个编辑部门成天都是口述作业。这位总编辑之所以会这样,就是他想知道下属究竟是在做什么事。但终于,他觉悟到自己只是在虚耗时间。以后,他的编辑开始直接收信,并做成新闻或新动态的摘要呈给他了,事实证明以往他一直浪费了大半的时间,因为几乎有3/4的信件是向废纸篓报到的。你要总结效率最高和最低的时刻,了解自己学习或活动的“生物钟”,以便修正自己作息时间表,科学合理地管理好时间。

要分配时间。制定最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培养适合自己特点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不断调节完善并持之以恒,逐步锻炼形成有利工作和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