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的智慧
20583100000031

第31章 控制情绪才能成就卓越(6)

这正如一个故事所说的:一个技术高超的老瓦工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计的老瓦工走,再三挽留,老瓦工决心已下,不为所动。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最后一座房子。他答应了,却只是心不在焉地应付,因为他心里的确不平衡--劳碌了一辈子,自己落下了啥?在盖房过程中,大家也都看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这最后一所房子盖得既不牢固,也不漂亮,称得上是“豆腐渣工程”。

但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瓦工,说:“我一直想,在你退休时送给你一样礼物,作为对你辛劳一生的奖励。现在,这座房子是你的了!”老瓦工愣住了,既愧又悔。他这一生盖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他不得不住进自己建造的房子。在劣质建筑里度过余生……

其实,人天天都在为自己盖房子,又天天住在自己盖的房子中。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就像这个老瓦工一样,今天的任何一个不负责任的后果,会在以后的某个地方等着你。记住,你盖的是什么房子,自己就得住什么房子,这叫自食其果。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多半在于失败者自己的心态。人一生中遇到的障碍,也大多是自己设置的:蒙昧的时候看不见智慧,邪恶的时候忘记了正义,卑鄙的时候抛弃了善良,愚蠢的时候玷污了真理。在失败者的心灵花园里,不仅长满了草,成了成功者的跑马场,往往还滋生荆棘和仙人掌。有些事情本属于正常现象,但由于心态不正,却总看着不顺眼,把不幸强加到自己头上,总看到自己手里拿的都是劣等牌,认为自己怎么奋斗也看不到希望。看别人活得都比自己潇洒,成功如意。事实上,有些事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都是在自己作践自己。

如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狗眼看人低,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布若先生,”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正卖着的。”

布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一车大约有多少钱?多少斤?”总经理问。布若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价格是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正卖着的。”

爱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总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想到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大约也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一眼红了脸的布若,说:“请他进来。”

人们习惯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时候,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成功者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同样的小事情。如果有心,照样可以做出大学问,不动脑子的人则只会来回跑腿而已。故事中爱若与布若的差别,就在那一念之差上,但就是由于这一念之差造成了两人人生的天壤之别。

控制自己情绪方面的缺陷

凯斯特是一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生活虽然勉强过得去,但离自己的理想还差得很远,他希望能够换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有一次,他听说底特律一家汽车维修公司在招工,便决定前去试一试。他星期日下午到达底特律,面试的时间是在星期一。

吃过晚饭,他独自坐在旅馆的房间中,想了很多,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都在脑海中回忆了一遍。突然间,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烦恼:自己并不是一个智商低下的人,为什么至今依然一无所成,毫无出息呢?

他取出纸笔。写下了4位自己认识多年、薪水比自己高、工作比自己好的朋友的名字。其中两位曾是他的邻居,已经搬到高级住宅区去了;另外两位是他以前的老板。他扪心自问:与这4个人相比,除了工作以外,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如他们呢?是聪明才智吗?凭良心说,他们实在不比自己高明多少。

经过很长时间的反思,他终于悟出了问题的症结--自己性格情绪的缺陷。在这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比他们差了一大截。

虽然已是深夜3点钟了,但他的头脑却出奇的清醒。觉得自己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发现了自己过去很多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方面的缺陷,例如爱冲动、自卑,不能平等地与人交往等等。

整个晚上,他都坐在那儿自我检讨。他发现自从懂事以来,自己就是一个极不自信、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他总是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也从不认为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缺陷。

于是,他痛下决心,自此而后,决不再有不如别人的想法,决不再自贬身价,一定要完善自己的情绪和性格,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天早晨,他满怀信心地前去面试。顺利地被录用了。在他看来,之所以能得到那份工作,与前一晚的港务以及重新树立起的这份自信不无关系。

在走马上任的两年内,凯斯特逐渐建立起了好名声,人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乐观、机智、主动、热情的人。在后来的经济不景气中,每个人的情绪因素都受到了考验。而此时,凯斯特已是同行业中少数可以做到生意的人之一了。公司进行重组时,分给了凯斯特可观的股份,并且加了薪水。

从凯斯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你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不足,使生活中起更大作用的性格情绪得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事业中不断前进,实现自己的梦想。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美国的一个偏僻乡村,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留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独立地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小狗照顾孩子。

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他很相信那只忠实的狗可以帮助他照看好孩子,因此,夜里住在了亲戚家。第二天一进家门,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打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他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全身是伤,院子的角落里有一只狼,满嘴的血和狗身上的肉丝,这时,他才恍然大悟,狗誓死拯救了宝宝的生命,却被自己误会并一刀劈死了,看着被鲜血包围的小狗,他悔恨自己的鲁莽,但是已经不能挽救了。

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

有时候,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发生意料不到的结果,好的事情也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对无知的动物发生误会,尚且会有如此可怕严重的后果。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则其后果更是难以想象。

遇事沉着冷静,任何时候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在人的情绪极度激动,尤其是愤怒的时候做出来的决定往往不太理智,造成遗憾也无法弥补。因此,要记住,不要在盛怒下做任何事情。

在芝加哥一座大百货公司里,发生了一件小事,却说明了自制的重要性。在这家百货公司受理顾客提出“抱怨”的柜台前,许多女士们排起了长龙,争着向柜台后的那位年轻女郎讲理,有的甚至讲出很难听的话。柜台后的这位年轻小姐一一接待这些愤怒和不满的妇女,丝毫未表现出嫌恶。她脸上带着微笑,指示这些妇女们前往合适的部门,她的态度优雅而镇静,有些人对她的自制修养大感惊讶。

站在她背后的是另一个年轻女郎,她在一些纸条上写下一些字,然后把纸交给站在前面的那位女郎。这些纸条很简要地记下队列中妇女们抱怨的内容,但省略了这些妇女的“尖酸”话语及怒气。

原来,站在柜台后面,面带微笑“聆听”顾客抱怨的这位年轻女郎是个聋子。她的助手透过纸条把所有必要的事实告诉她。

有位记者对这种安排十分感兴趣,于是便去访问这家百货公司的经理。他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挑选一名耳聋的女郎担任公司中最艰难及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因为他一直找不到其他具有足够自制力的人来担任此项工作。

记者站在那儿观看那群大排长龙的妇女,并且发现,柜台后面那位年轻女郎脸上亲切的微笑。对这些愤怒的妇女们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她们来到她面前时,个个像是咆哮怒吼的野狼,但当她们离开时,个个像是温顺柔和的绵羊。事实上,她们中的某些人离开时,脸上甚至露出“羞怯”的神情,因为这位年轻女郎的“自制”已使她们对自己的作为感到惭愧。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副“心理耳聋”,有时候可以用来遮住自己的双耳。养成一种习惯,对于你所不愿听到的那些无聊谈话,可以把两个耳朵“闭上”,以免在听到之后徒增憎恨与愤怒。生命十分短暂,有太多建设性的工作等待我们去进行,因此,我们不必要对他说出我们所不喜欢听到的话语的那些人去进行“反击”。

在多数的时间里。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看法和重点转移一下就行了--让你有一个新的,能使你开心一点的看法。

有一个叫荷马,克罗伊的人写过好几本书,他为我们举了一个怎样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好例子。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炉的响声吵得快要发疯了。蒸汽会怦然作响,然后是一阵嗞嗞的声音--而他会坐在他的书桌前气得直叫。

后来,荷马?克罗伊说,“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露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很响时,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么像热水炉的响声。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声音,而讨厌那个声音呢?我回到家以后,跟我自己说:‘火堆里木头的爆裂声,是一种很好听的声音,热水炉的声音也差不多,我该埋头大睡,不去理会这些噪音。’结果,我果然做到了:头几天我还会注意热水炉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整个地忘了。”

很多其他的小忧虑也是一样,我们不喜欢那些,结果弄得整个人很颓丧,只不过因为我们都夸张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狄士雷里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这些话,”安德烈·摩瑞斯在《本周》杂志里说,“曾经帮我度过很多时光。我们常常让自己因为一些小事情、一些应该不屑一顾和忘了的小事情弄得非常心烦……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我们浪费了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愁一些一年之内就会被所有的人忘了的小事。不要这样,让我们把我们的生活只用在值得做的行动和感觉上,去挖掘伟大的思想,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及那些小事。”

就像吉布林那样有名的人,有时候也会忘了“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其结果呢?他和他的舅爷打了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这场官司打得有声有色,后来还有一本专辑记载着,书的名字叫《吉布林在维尔蒙的领地》。

故事的经过情形是这样的: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地方的女孩子凯洛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盖了一幢很漂亮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他的余生。他的舅爷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个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戏。然后,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点地,事先协议好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在那块地上割草。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弄得维尔蒙绿山上的天都变黑了。

几天之后,吉布林骑着他的脚踏车出去玩的时候,他的舅爷突然驾着一部马车从路的那边转了过来,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车子。而吉布林--这个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却也昏了,告到官府里去,把巴里斯特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大城市里的记者都挤到这个小镇上来,新闻传遍了全世界。事情没办法解决,这次争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远离开了他们在美国的家,这一切的忧虑和争吵,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小事:一车干草。

平锐克里斯在2400年前就曾说过:“来吧,各位!我们在小事情上耽搁得太久了。”一点也不错,我们的确是这样子的。如果能从小事中摆脱出来,你一定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大事中去。

在多数的时间里,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稍稍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就会让你有一个新的、能使你开心一点的看法。

谨慎的人总是试图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显示出真正震撼人心的品格。只有胸襟开阔的人才不会轻易受情绪制约。不好的情绪会干扰判断力,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可以拯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