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的智慧
20583100000033

第33章 生命的最后一天做什么(2)

要计划时间。要按照“当先者先之,当多者多之”的原则和自己大脑功能“兴奋--抑制(疲劳)”的特点,计划使用时间的先后次第和占时多少,早上计划今日时,今日计划明日时,不贪玩无节制。尤其双休日或寒暑假,更要认真计划时间,自制地管理时间。

要节约时间。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诸如安排好所需要的工作资料与用具,以便用时唾手可得,学会使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如电脑、计算器等,减少无效的劳动,要养成高效的实践活动行为方式和习惯,不慢慢腾腾,不拖拖沓沓,不做无谓的多余行为动作。工作时紧张、果断、高效;休息时放松、自然、休闲。

要核算时间。应树立以最少时间取得最大效益的最优化耗时观念,增强提高效率的意识,为适应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要求而要学会“时间资源”的运用。

我们眼前的时间连系着我们的未来,是否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决定了未来是否能够成功,你的时间,你把握了吗?

要合理利用自己时间

没有时间,生命就无法衡量,也无法计算;没有时间,一切历史都失去了意义,一切生命失去了风采。

要维持一个人心灵的健康,一定要避免时间的荒芜。生命的真理就是勤奋工作,让自己振作起来。

奋进和努力是生命存在的真理,是心理健康之路。有的人退休后,又开始从事第二职业,他们不仅会获得成就感,其身心也会同样健康。还有许多退休的教师,他们积极投入助人的义务工作,非常令人敬佩。

时间是慷慨的,也是吝啬的。勤学者,时间给予他的是知识和智慧,时间使他的生活更有光彩,青春更加美丽。怠惰者,时间终究将他抛弃,到头来双手空空,一无所有。所以说,你要珍惜你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一个城郊的居民区住着三户人家,他们的平房紧紧相邻着,三个男人都从农村招工进了一家炼铁厂。

厂里工作辛苦,工资又不高。下班了,三个人都有自己的活。一个到城里去蹬三轮车,一个在街边摆了一个修车摊,还有一个在家里看书,写点文章。蹬三轮车的人钱赚得最多,高过工资。修车的也不错,能对付柴米油盐的开支。看书写字的那位虽没有收入,但也活得从容。

有一天,三个人说起自己的愿望。蹬三轮车的人说。我以后天天有车蹬就很满足了。修车的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在城里开一间修车铺。喜欢看书写东西的那个人想了很久才说,我以后要离开炼铁厂,我想靠我的文字吃饭。其他两位当然都不信。

五年过去了,他们还是过着同样的生活。十年后,修车的那位真的在城里开了一家修车铺,自己当起了老板。蹬三轮的那位还是下班了去城里蹬车。十五年后,看书写字的那位发表的一些作品,在当地引起了不少关注。二十年后,他的作品被一家出版社看中,调到省城当了编辑。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懂得把时间拉长的人就拥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钱。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

伟人们所到达并保持着的高处,不是一飞就到,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辛苦地往上攀爬……

时间是个有伸缩性的箱子,只要你填,它是永远都不会满的。把业余时间也填满,那么,日复一日,你的生活将会有很大的改变。

利用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浪费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会一无所成。事实表明,成功与失败的界线往往在于怎样分配时间,怎样安排时间。人们常常认为,这儿几分钟,那儿几小时没什么,但它们的作用很大。时间上的这种差别非常微妙,要过几十年才看出来。但有时这种差别又很明显,希望现在的朋友千万不要用自己来证明这一点,不然就会浪费你的生命中极为精华的一部分。其实,先人们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总结,做了榜样。

你最宝贵的财产是你手中的时间,好好地安排时间,不要浪费时间,请记住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节约你的每一分、每一秒,就等于你自己在把自己的生命延长。不但如此,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你所节约的时间,也是在为整个人类社会作贡献。

让我们做个假设。银行每天给你一定数目的钱,就算24万吧。你在这一天内可以随心所欲,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途也没有任何规定。条件只有一个:用剩的钱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也不能把节余归己。前一天的钱你用光也好,分文不花也好,第二天,你又有24万元了。

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呢?像大多数人一样,你会很快想出办法把每天的钱花光。开始,你会购买你最需要的东西。但如果你是精明人,你会很快想出办法把每天的钱用于投资。从长远来看这投资会使你得到更多的回报。

事实上你每天都面临上述的情况,无论你是否意识到,那家“银行”就是时间。你每天都会得到24小时,随便你怎么利用。这些时间你如果不利用,最后也不会回来。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因为时间的特点是:既不能逆转,也不能贮存,是一种不能再生的、特殊的资源。

时间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毫不留情的,是专制的。时间既可以毫无顾忌地被浪费,也可以被有效地利用。有效地利用时间,便有一个效率问题。也可以说,效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利用价值。人的生命是有限时间的积累。以人的一生来计算。假如以80高龄来算,大约是70万个小时,其中能有比较充沛的精力进行工作的时间只有40年,大约1500个工作日,35万个小时,除去睡眠休息,大概还剩2万个小时,生命的有效价值就靠在这些有限的时间里发挥作用。提高这段时间里的工作效率就等于延长寿命。显然,“效率就是生命”也是无可非议的。

那么,只有珍惜时间,我们的生命才会更“长寿”,我们的“效率”才会更高。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善待时间,善用时间。

要精明地利用时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做事情时要大大减少你浪费掉的时间。这样做就好像是在同等的时间内延长了自己的生命。而要使你有限的生命期得到延长,需注意:坚决不做毫无价值的事,来浪费你有限的时间。

做无价值的事是在做无用功,这是对时间的极大的一种浪费。我们身边有许多人整天都在忙忙碌碌,整天都没有闲暇时间。表面看起来,好像他们在充分地利用着时间。可是,到头来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成就。其实。这些忙忙碌碌的事情中,有一大半是可做可不做的、没有价值的事情。做这些事纯粹是白白地消耗宝贵的时间,生命也就在这之间一分一秒地悄悄地流失了。

时间无限,时间无价。做任何事情时,只有学会了善于利用时间,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

要为拒绝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拒绝找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工作就是拒绝找借口地去执行,老板都需要这种不找任何借口的员工。

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不找任何借口做事情的人,另一种是整天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

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借口:

“这个问题太难了,我对付不了。”

“现在都下班了,明天再说吧。”

“这件事谁谁也有责任。”

“我太累了,这事明天再做。”

像这样的借口太多了,如果你是老板,听到员工这样的推辞,也不会心情愉快的。我们缺少的正是那种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拒绝找借口的人。

在西点军校。不管什么时候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

“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官,不是。”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报告长官,我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不能找任何借口。

这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

“拒绝找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和承担责任的勇气。它让每一个学员懂得: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一组数字:二战后,在世界500强企业里面,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一级有5000多名。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者。

喜欢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德国足球队向来以作风顽强着称。因而在世界赛场上有很大的成就。

德国足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点却为人特别看重,那就是德国队队员在贯彻教练的意图、完成自己位置所担负的任务方面执行得非常得力,即使在比分落后或全队困难时也一如既往,拒绝找任何借口。

你或许会说他们死板、机械,也可以说他们没有创造力,不懂足球艺术,但成绩说明一切。至少在这一点上,作为足球运动员,他们是优秀的,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执行力文化的特质。

所以,无论是足球队还是企业,或员工,如果喜欢找借口,不去执行,就算有再多的创造力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优秀的员工在工作中拒绝找任何借口,他们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最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板提出的要求,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总是尽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对同事提出的帮助要求,也不找任何借口推脱。

拒绝找借口的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力。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

我有一个带窗户或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

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挡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

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家伙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

最后,巴顿写到:“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拒绝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拒绝找借口”理念的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借口。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理的慰藉。借口是推卸责任的最好办法,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啊!

这样的人,在企业中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也不是老板可以期待和信任的员工。

归纳起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借口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这不关我的事。

许多借口总是把“不”、“不是”与“我”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指这不是我的责任,这种人不愿承担责任,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获得老板的信赖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寻找借口。无形中会削弱团队协调作战的能力。

第二,我很忙。

还有一种借口就是拖延。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每个公司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似乎尽职尽责了,但是,他们把本应很快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变得需要半天的时间甚至更多。

工作对于这些人而言,只是一个接一个的任务,他们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逃避。这样的员工会让每一个老板头痛不已。

第三。我以前不是这样做的。

寻找借口的人总是不愿意创新,他们缺乏一种主动积极工作的能力。

因此,如果希望这些人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是徒劳的。借口会让他们躺在以前的经验、规则和思维惯性上舒服地睡大觉。

第四,这件事我不会。

这其实是为自己的能力或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失误寻找借口,这样做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

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没有谁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确的态度是正视现实,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第五。他比我行。

碰到艰巨任务时,这是推脱责任的最好借口,把难题扔给了别人。

这种人是消极颓废的,他们养成了寻找借口的习惯后,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时,都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这种消极心态剥夺了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让人一事无成。

所以,在工作中要拒绝找借口,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吧!具有这种工作态度的员工会被每一个老板所欣赏,成功也终将会属于他们!

在工作中努力进去,拒绝找任何借口。身上体现出一种服从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你将会无往而不胜。

不能用金钱衡量时间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位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男人终于开口问店员了:“这本书多少钱?”

“1美元。”店员回答。

“1美元?”这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

“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没有别的回答。

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

“在,”店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

“那好,我要见见他。”这个人坚持一定要见富兰克林,于是,富兰克林就被找了出来。

这个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最低价格是多少?”

“1.25美元。”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25美元?你的店员刚才还说1美元1本呢!”

“这没错,”富兰克林说,“但是,我情愿倒给你1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

这个顾客不甘心,又磨蹭了一会儿,见没用,就说:“那么,好吧,1.25美元,我买了。”

谁知富兰克林说:“不,1.5美元。”

顾客不相信自己的耳朵:“1.5美元?你怎么又改了?”

富兰克林说:“是的。到现在为止,我因此而耽误了工作时间的价值要远远大干1.5美元。”

这人默默地把钱放到柜台上,拿起书出去了。

这位着名的物理学家和政治家给他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对于有志者,时间就是金钱。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