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禅
2055700000006

第6章 读禅悟道 用心做事(1)

佛家云:修行的目标,以“无心”为最高境界;做事的原则。以“用心”为成功基石。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必须学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大鹏鸟和小麻雀

南利是慧原禅师门下的学徒,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他发现自己始终不能入门,于是产生了自身没有资格学禅的想法,并决定去做一个苦行僧。

这天,他去与慧原禅师告别,禅师便问他为什么没有学成就走。南利伤心地说自己无论怎么努力,就是不能有所悟,看来自己根本就不是学禅的料。

禅师听完他的诉苦之后,心想南利是有点急于求成的意思,便点化他一心修自己的禅就好,而不要去与别人攀比。

可是,南利心里早已将自己和其他同参之人比拟为小麻雀和大鹏鸟了。大鹏鸟一展翅可以飞越千里,而小麻雀似乎只能在几里内的草地里盘旋而已。

此时,禅师深感遗憾,就意味深长地对南利说:“大鹏鸟虽然能飞越千里,但它仍不能飞越生死啊!”

南利一听,从中顿悟,打消了去做苦行僧的念头,从此一心参禅。

【智慧小语】

每天进步一点点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故事中的南利就是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一个员工要想在公司里取得业绩,就要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件事,每天都能够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它本身具有无穷的威力。只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力,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坚持到底,我们的成功也会不期而至。

对一个优秀的员工来说,他们能够将简单的事情重复着去做。每天进步一点点是简单的,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做那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因为越简单,越容易的事情,很多员工也越容易不去做。

一名员工,如果在公司里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试想,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他最终的进步呢?

亲鸾剃度

亲鸾上人是日本禅宗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禅师,记载亲鸾上人之言教的《叹异抄》则是日本最负盛名的佛教著作,已翻译成多种外国语,并在世界广为传诵。

亲鸾上人从小就立志出家。在他9岁那年,父母双亡,他便去要求当时日本著名的慈镇禅师为他剃度。

慈镇禅师问他年小出家的原因。亲鸾说,因为父母双亡,所以他要探究人为什么要死亡的原因,才一定要出家的。慈镇听后,表示愿意收他为徒,但由于时间已经不早了,想第二天早上再为他剃度。

亲鸾听后,就对慈镇禅师说:“师父,虽然您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毕竟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等到明日。更何况师父年事已高,也不能保证明日清晨依然健在!”

慈镇师父听了这话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许,随即便为他剃度了。

【智慧小语】

珍惜时间,把握现在

一个9岁的孩子尚且知道珍惜现在、坚持自己,生活在职场中的我们又做得如何呢?珍惜时间,把握现在,这是亲鸾上人出家剃度的故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道理。

在一个优秀员工的眼里,时间就是金钱,就是财富,浪费时间就意味着挥霍金钱。

在工作中,某些员工总喜欢把手头上本应该立即完成的工作,拖延到第二天,甚至是第三天来完成。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为当天的工作最好在当天完成,否则,工作越积越多,就更容易出现差错,耽误整个工作进程。要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而重要的是抓住“现在”,而不是“未来”。

在工作中,应该说,“现在”这个部分的时间是最宝贵、最重要的。禅学认为: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是“现在”发展的基础,“现在”又是向“将来”发展的起点,如果连现在都把握不住,将来更无从说起。谁放弃了现在,便为葬送将来开了先例。

在工作中,只有抓住现在,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去完成手头的工作。

觉远学艺

《少林寺》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其主人公觉远武艺非凡,为了保护唐王李世民,奋勇杀敌,终于成为一代武学大师。

其实,刚开始觉远在少林寺习武多年,一直没有领悟武学之道。于是他开始游方拜师,以求精进武艺。

经过多年寻找,终天找到一位武功高强的师父。可是这个师父每天除了带他上山砍柴之外,并未教他什么真功夫。几个月过去了,觉远沉不住气了,砍柴也不用心了。

师父看出他的心意,一天晚上,师父带他出去散步,来到一个树林边的石头旁。只见师父屏住气,双目圆睁,伸出手掌,向石头轻轻一掌,石头便齐刷刷地从中间断开了。觉远在一旁大吃一惊,忙伏地叩头,请求师父{旨点。

师父说:“你从少林来,应该明白少林武功讲究心法。心法就是内功,内功乃解脱生死之功。参透禅机,解脱于生死畏怖之域,方能心定神清,眼力到处,威猛如狮,锐如鹰猿,此乃拳术最高境界。希望你能习之精熟,自能解悟。”

觉远深服师父之言,从此刻苦习练,终成一代武林高手。

禅与武术是“拳禅合一”的关系。习武是从属和服务于禅的,而要想练成高深武功,光靠苦练不行,还须有悟性,悟性从何而来?从习禅而来,有了禅定,才能达到武术的最高境界。

【智慧小语】

要勤奋,更要有悟性

在这里,“悟”, 《说文》日“觉也”。“悟性”,《高级汉语大词典》指“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这是一般而言的“悟性”。其实,“悟性”,不是一种天赋,非指“天资聪颖”一类;而是一个人学养、智慧、感觉、实践的综合体,是一种人本精神。

悟性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一种善于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融会贯通的思考和认识的一种能力,也是不断地对自身实践进行总结和升华的结果,是自己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的反映。

悟性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只有从实践中去感悟,从积累中去融通。因而,悟的过程也是我们通过学习、实践来对事物规律的认知和感悟的过程。

在现代公司中,每个员工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应该将勤奋和悟性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点茶

一休禅师的弟子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鼻祖。有一次,一位叫上林竹庵的人请千利休参加自己的茶会。千利休很高兴,就带着众弟子前往。

面对这样一位茶道高手,竹庵既高兴又有些紧张。他热情地把千利休和他的弟子们领到茶室后,就开始亲自为大家点茶。但是由于他有些紧张,点茶的手有些发抖,致使茶壶里的水溢出,显得十分不雅。千利休的弟子们都暗自发笑,竹庵也感觉非常不好意思。

但是,茶会结束后,作为主客的千利休却赞叹说:“今天茶会主人的点茶可是天下第一啊!”竹庵听了后,非常感动。

弟子们都觉得千利休的话不可思议,于是在回去的路上问千利休:“师父,那样不恰当的点茶,怎么能称得上天下第一呢?”

千利休微笑着说:“那是因为竹庵为了能够让我们喝到最好的茶,一心一意去做的缘故。所以,他没有留意是否会出现那样的失败,只管一心点茶。这种心意是最重要的。”

接着,千利休又说:“对于茶道来说,重要的是心。不管多么漂亮的点茶、多么高贵的茶具,没有心的真诚,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

弟子们听后,都连连点头称是。

【智慧小语】

态度决定一切

点茶要用心,做事要认真。只有具有这种态度,员工才会把工作做得更好。可以说,态度决定一切。

优秀员工与平庸员工之间的差别是:优秀员工始终用最积极的态度、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工作,能不优秀吗?平庸的员工刚好相反,他们总是怨天尤人,从不在自己态度上找原因。

要为自己开脱,怎么都能找到借口,但这无疑是自欺欺人。

有的员工会因为工作不顺而失去信心,也有的员工因为战胜工作中的困难而得到了不断的晋升:有的员工因为自己的客户强大而退却,也有的员工因为挑战巨人而使自己也成为巨人。

态度决定一切!工作不管大小,都要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这是每一个员工最基本的信条。

佛祖的对话

在《觉者的生涯》一书中有这样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对话:

释加牟尼说:“我一时专注于一件事。当我用斋时,我用斋。当睡觉时,我睡觉。当我谈话时,我谈话。当我坐禅时,我入定。这就是我的实践。”

“不是你一个人这样,我一时也只做一件事。”释科达那马上反驳道。

“不,先生,你和我在讲话,但你却怒气冲冲,你憎恨、恼怒。你使你自己激动不安。不要这样,安静下来吧。心平气和地和我谈话。”释加牟尼说道。

【智慧小语】

一心一意与全心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