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做事最得体
20525600000056

第56章 给批评加一层“糖衣”

提起批评,也许更多人的理解是“挑刺”。实则,那只是批评很小的部分。真正高明的批评,更多的是交流、引导和印证。

如果你希望你的批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在方法上下工夫。一个人犯错后,最难以接受的就是大家的群起攻之,这样势必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怎样批评,实际是一种说服的技巧,是一门沟通的艺术。批评的目的意在打动对方,使得对方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而不是贬低对方,即使你的动机是好的,是真心诚意的,也要注意方式和场合等问题。

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在现实生活中,扶正匡谬的批评的确不如良药那样为人所乐于接受,甚至成了难以下咽的“苦药”。批评得好,人家接受;反之,麻烦缠身,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因此,批评要学会变“害”为“利”,使硬接触变成软着陆,即在“苦药”上抹点糖,看似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但药性不减。

王东进公司不到两年就坐上了部门经理的位置,但是有个别下属不服他,有的甚至公开和他作对,钱诚就是其中的一位。自从王东做了部门经理之后,钱诚经常迟到,一周五天,他甚至四天都迟到。按公司规定,迟到半小时就按旷工一天算,是要扣工资的。问题是,钱诚每次迟到都在半小时之内,所以无法按公司的规定进行处罚。王东知道自己必须采取办法制止钱诚这种行为,但又不能让矛盾加深。

王东把钱诚叫到办公室。“你最近总是来的比较迟,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没有啊,堵车又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再说我并没有违反公司的规定呀。”“我没别的意思,你不要多心。”王东明显感觉到了对方的敌意。“如果经理没什么事,我就出去做事了。”“等等,钱诚你家住在体育馆附近吧。”“是啊。”钱诚疑惑地看着对方。“那正好,我家也在那个方向,以后你早上在体育馆东门等我,我开车上班可以顺便带你一起来公司。”没想到王东说的是这事,钱诚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喃喃地说:“不,不用了……你是经理,这样做不太合适。”“没关系,我们是同事啊,帮这个忙是应该的。”王东的话让钱诚脸上突然觉得发烧,人家王东虽然当了经理,还能平等地看待自己,而自己这种消极的行为,实在是不应该。事后,钱诚虽然还是谢绝了王东的好意,但他此后再也不迟到了。

此外,在批评的过程中,应适时地采取先表扬后批评的方式,使得对方能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树立全新的自我形象。因为他从你那里得到的信息是,自己是有优点的,即使有错误也能很容易地接受批评,并很快地改正。所以批评的艺术可以被称之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修养。

批评和骂人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骂人是气急败坏的表现,是无赖的表现,这不需要多大水平,在大街上扯个泼妇,肯定能骂得十分出彩。只是,骂人的行为除了让被骂者受伤,被路人耻笑之外,没有多少意义。而批评不同,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站在一定的高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对人与事进行的一场论证过程,它应该有着严谨有力的逻辑。因此,我们万万不可把骂人的行为扯进批评的范畴内。

批评别人,就要给别人服气的理由。我们作为批评者,就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对批评的人和事情,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见解,要公正地看待问题,而不能根据党同伐异的态度去行事。在批评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自己个人的意识形态,有自己的鉴别能力。然后,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真诚地向批评对象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指明他应该去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们的见解是正确的,意见是真诚的,态度是诚恳的,别人又怎会不接受批评呢?

批评,顾名思义既要批也要评。批是批判,评是评价,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好评。不管怎样,不能光批不评。

在批评的过程中,我们决不可以只批评不表扬。因为不管是人还是事,毕竟都还是有一点优点的。但这么说,也决不是鼓励大家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先来一段表扬,在表扬以后再来一个“但是”,“但是”的后面加上一串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只能让别人觉得我们虚假。就比如我们是老师,我们要批评学生的懒惰行为,我们可以这样来批评:你很聪明,请以后勤奋点。而不要这么说:你很聪明,但是你很懒惰。这两种批评方式看着没多大区别,但前一种批评方法已经在表扬中提出了自己对学生的要求,而后一种效果和第一种相比如何,大家肯定是心中有数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是人,就可能犯错误。其实,任何有上进心的人都不愿意犯错,要批评一个人的错误时,最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错误。你的目的也是为了要帮助对方,而不是为了贬低对方的品格。因此批评以适可而止、给对方留有余地的方式为好,会让对方感谢你的宽容。

药有糖衣,批评不防也来点“糖”。

批评别人,就要给别人服气的理由。

在批评的过程中,我们决不可以只批评不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