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做事最得体
20525600000055

第55章 先了解一下对方是怎么想的

指责别人而不顾对方的看法,就是把你的意见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样谈话建立的基础就非常不平等,自然对方不会服你。要想使批评真正发挥作用,就应先了解一下别人是怎么想的,让对方讲述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你也许会很想打断他的讲话。但不要那样,那样做很危险。当他有许多话急着说出来的时候,他是不会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听着,抱着一种开放的心胸,要做得诚恳,让他充分地说出他的看法。

尽量让对方讲话,不但有助于处理商务方面的事情,也有助于处理家庭里发生的矛盾。

芭贝拉·魏尔生和他女儿洛瑞的关系现在闹得很僵,洛瑞过去是一个很乖、很快乐的小孩,但是到了十几岁却变得很不合作,有的时候,甚至于喜欢争辩不已。魏尔生太太曾经教训过她,恐吓过她,还处罚过她,但是一切都收不到效果。

一天,魏尔生太太放弃了一切努力。洛瑞不听她的话,家事还没有做完就出门去看她的朋友了。

在女儿回来的时候,魏尔生太太本来想对她大吼一番。但是她已经没有发脾气的力气了。魏尔生太太只是看着女儿并且伤心地说:“洛瑞,为什么会这样?”

洛瑞看出了妈妈的心情,用平静的语气问魏尔生太太:“你真的要知道?”

魏尔生太太点点头,于是洛瑞就告诉了妈妈自己的想法。开始还有点吞吞吐吐,后来就毫无保留地说出了一切情形。

魏尔生太太从来没有听过女儿的心里话,她总是告诉女儿该做这该做那。当女儿要把自己的想法、感觉、看法告诉她的时候,她总是打断她的话,而给女儿更多的命令。

魏尔生太太开始认识到,女儿需要的不是一个忙碌的母亲,而是一个密友,让她把成长所带给她的苦闷和混乱发泄出来。过去自己应该听的时候,却只是讲,自己从来都没有听她说话。

从那次以后,魏尔生太太想批评女儿的时候,就总是先让女儿尽量地说,让女儿把她心里的事都告诉自己。她们之间的关系大为改善。不需要更多的批评,女儿再度变得合作起来。

使对方多多说话,试着去了解别人,从他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就能使你得到友谊,减少摩擦和困难。

记着,别人也许完全错误,但他并不认为如此。因此,不要责备他,试着去了解他。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查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拥有了打开他心灵之门的钥匙。

试着忠实地使自己置身于他的处境。如果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那你就会节省不少时间并少去很多苦恼。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就像我们身上要沾染许多病菌一样,在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言谈行为上,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缺点、错误,积极开展批评,才能使我们保持身心健康。但是,在开展批评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这里也有艺术性。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1)体谅对方的情绪,取得对方的信任。

这是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的第一步。“心直口快”作为人的一种性格来说,在某些方面的确可体现出它的优点,但在批评他人时,“心直口快”者往往不能体谅对方的情绪,图一时“嘴快”,随口而出,过后又把说过的话忘了,而在被批评者的心理上却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失去了对批评者的信任。所以当你在批评他人时,不妨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接受得了这种批评。如果所批评的话自己听来都有些生硬,有些愤愤不平,那么就该检讨一下措辞方面有何要修改之处。

另外,也要考虑场合问题。不注意场合的批评,任何人都不会接受的。

(2)诚恳而友好的态度。

批评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哪怕是轻微的批评,都不会像赞扬那样使人感到舒畅,而且,被批评者总是用挑剔或敌对的态度来对待批评者。所以,如果批评者态度不诚恳,或居高临下,冷峻生硬,反而会引发矛盾,产生对立情绪,使批评陷入僵局。

因此,批评必须注意态度,诚恳而友好的态度就像一剂润滑剂,往往能使摩擦减少,从而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

(3)用含蓄的批评来激励对方。

英国18世纪著名评论家约瑟·亚迪森曾说:“真正懂得批评的人看重的是‘正’,而不是‘误’。”这里所说的“正”,实际上就是隐恶扬善,从正面来加以鼓励,也就是一种含蓄的批评,能使批评对象不自觉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可以说从正面鼓励对方改正缺点、错误的间接批评方法,比直接批评效果会更快、更好。因为这种批评方法易于被对方所接受,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缺点每个人都有,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进步。自己认识不到就得靠别人来帮助,这就是批评的价值所在,让对方认识到批评的价值才不会使批评走向误区。

指责别人而不顾对方的看法,就是把你的意见强加到别人身上。

要想使批评真正发挥作用,就应先了解一下别人是怎么想的,让对方讲述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