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做事最得体
20525600000057

第57章 表演一场“黑白脸”的批评戏

人的身体构造,有坚硬的部分——手、脚、骨骼等,也有柔软的部分——肌肉、软组织等,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人才能灵活自由地从事多种活动。作为领导,说话办事时应该软中有硬,宽严相济,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唐太宗去世前夕,曾故意把已经负有辅佐太子重任的宰相李责贬官。他告诉太子道:“李责是有能力辅佐你的,但他是我手下的功臣,是前朝元老,而你跟他并没有什么恩爱相联,因此,他难免会摆出桀骜不驯的样子,使你难于驾驭他,所以我才故意贬谪他。你继位后,可即刻让他官复原职,他便会对你感恩戴德,忠实地效命于你。”

果然,太宗逝世后,太子李治继位的当日,就让李责复任宰相,由此,李责对新皇帝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此忠心耿耿、不复二心。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光有软的或硬的似乎都不妥,最高明的则是软中有硬。我们可以把领导者的发威视为“硬话”,而把领导者的“施恩”视为“软话”。软硬齐施,双管齐下,因人因事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的下属讨厌责骂,有的甚至要求领导夸奖自己,他们会若无其事地说:“我是那种不被别人捧就没有干劲的人,若被责骂的话,就辞职不干了!”

只要你发现“这小子很狡猾”时,就应该对他说:“你来会议室一下。”花上几十分钟,一面听他辩解,一面指出他的错误之处,而在训斥之后,还应该强调“以后要更加小心”这句话。

上下级之间的感情交流,不怕波浪起伏,最忌平淡无味。有经验的领导在这个问题上既敢于发火震怒,又有善后的本领;既能狂风暴雨,又能和风细雨。

善于发威的领导者应该深知,“威”虽然是对众人而发,但对个别人而言,应该有不同的做法。“软”和“硬”是相对而言的,不可千篇一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属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过错。作为一名握有一定权力的上司,如何对待有过错的下属,无非是既“打”又“柔”。具体说来,在“打”的时候要敢“打”,并且打在他的痛处;“柔”的时候脸要厚,让下属体会到你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心。

员工表现得好,领导就应公开给予表扬,使其在众员工面前脸上有光:反之,就私下批评,也使其有面子。领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员工信心十足,努力为企业效力。

美国某公司一位高级主管,由于工作严重失误给公司造成了1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为此,这位主管心里非常紧张。第二天,董事长把这位主管叫到办公室,通知他调任另一同等重要的新职时,这位主管大吃一惊,他非常惊讶地问道:“为什么没有把我开除或是降职?”董事长平静地回答:“若是那样做的话,岂不是在你身上白花了1000万美元的学费?”这出人意料的一句激励话,使这位高级主管从心里产生了巨大动力。董事长的出发点是:如果给他继续工作的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过挫折的常人。后来,这位高级主管果然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为该公司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作为下属,当他出现失误后,本身肯定会自责,同时也在怀疑会不会失去上司的信任。因为下属明白,上司对他失去信任将意味着什么。所以,在这个时候,上司在批评斥责之后,别忘了补上一两句安慰或鼓励的话。因为,任何人在遭受上司的批评之后,必然垂头丧气,对自己的信心丧失殆尽,心中难免会想:我在这个单位彻底玩儿完了,再也上不去啦!如此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他更加自暴自弃。

此时,假如作为上司的你能够既“打”又“柔”,适时地利用一两句温馨的话来鼓励他,或在事后私下对其他下属表示:我是看他有前途能干,所以才舍得骂他。如此,当受到斥责的下属听了这话以后,必会深深体会到“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肯定会更加发奋努力。

下属犯错误是难免的,领导应该怎样去对待呢?那就要批评改正。批得轻,难以改正;批得重,容易形成对抗。最好的办法就是表演一场“黑白脸”的批评戏。

①对认错误态度好的部下,点到为止,让白脸唱主角对待下属,切不能伤其自尊心,丢了面子。脸皮薄的部下,不可过于严厉,点到即止,让白脸发挥更大作用。

②当下属不愿认错时,领导者决不含糊,批评斥责的目的是使部下改正缺点,今后不再犯。因此,对不愿认错的部下,一定要严加斥责,让黑脸唱主角,白脸在后场。对这样的部下,要先挫其傲气,要是白脸过早上场,他还以为是援兵到,于是更加不悔改了。

③聪明的、有能力的领导,在下属出现失误时,懂得站在下属的立场为他们排忧解难,当他们的挡箭牌。

批评他人必须掌握尺度,不能突破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在哪里,不是为个人出气,把他人整垮。批评者只是充满善意地向他人进忠告,忠告固然就该深刻,刺激信号应到位,力争让对方认识到过错的严重而蟠然悔悟。但忠告必须使人能够忍受痛苦、自责、羞愧的折磨而不至于伤害自尊心。

批评他人必须掌握尺度,不能突破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批评教育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加上一些肯定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