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可以更抢手
20506100000011

第11章 面对工作积极主动(1)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若想成功,积极是关键。即使天生愚钝的人,只要真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也能创造出事业奇迹。要想成为一名抢手的员工,就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品质,这种积极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一事,你必须把它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只有时时处处表现出你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机会的眷顾,并最终成就卓越。

工作不需要来安排

在企业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经常闲着无事可干,走过去一问原因,就说:“老板安排的事情做完了啊!”这样的人每个公司都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只要做完老板安排的工作任务就是做到最好了。

这种老板安排一件事就只做一件事的人,迟早会失去工作,因为,老板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安排他的工作。如果你想成为最优秀的员工,那么,就要做到不等老板来检查,你就做好了你的工作,而且还要懂得主动去做更多的事情。

卡耐基曾经说过:“有两种人永远将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决不主动去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去做,也做不好事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

有成功潜质的人,总是自动自发地为自己争取最大的进步。只有积极主动地做事情,使你与众不同,你的上司和客户会愿意加倍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发展机会。

德尼斯最初在杜兰特的公司工作时,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员工,现在他已成了杜兰特最得力的助手,担任着一家分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总是设法使自己多做一点工作。

刚来公司工作时,德尼斯发现,每天大家都下班后,杜兰特依旧会留在公司工作到很晚,于是他决定也留在公司,虽然谁也没有要求他这样做。他只是想在杜兰特先生需要时给他提供帮助。

杜兰特在工作时经常需要查找文件和打印材料,这些工作虽然简单却很烦琐。于是,德尼斯主动表示自己可以协助做这些工作。

尽管德尼斯并没有多获得一分钱的报酬,但他却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让老板认识了他的能力,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成功的机会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主动做事的人,可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等待。只有当你主动、真诚地提供真正有用的服务时,成功才会随之而来。每一个雇主也都在寻找能够主动做事的人,并根据他们的表现来奖励他们。

一个来自偏远地区的小姑娘,由于没有什么特殊技能,就应征到一家餐馆做了一名服务员。在别人看来,服务员的工作再简单不过,只要招待好客人就可以了。

可这个小姑娘的表现却出人意料,她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段时间后,她不但熟悉了常来的客人,掌握了他们的口味,而且只要客人光顾,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她不但赢得了顾客的连连称赞,也为饭店增加了收益--她总是能让客人多点一两道菜,并且在别的服务员只能照顾一桌客人的情况下,她却能独自招待几桌的客人。

老板非常欣赏她的工作热情,也很满意她的工作业绩,于是准备提拔她做店内的主管,她却婉言谢绝了老板的好意。原来,一位投资餐饮业的客人看中了她的才干,准备与她合作,资金完全由对方投入,她负责管理和员工的培训,并且对方郑重承诺:她将获得25%的股份。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家大型餐饮企业的老板了。

比尔·盖茨说过:“一个好员工,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人,不必依靠强制手段去激发他的主观能动性。”身为公司的一员,你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而要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在领导没有交代的时候,积极寻找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主动地完成额外的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消极等待,企业不需要“守株待兔”之人。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被动就要挨打,主动才可能占据优势地位。所以要行动起来,随时随地把握机会,并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还要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常规”的智慧和判断力,这样才能赢得老板的信任,并在工作中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新经济时代,昔日那种“听命行事”不再是“最优秀的员工”模式,时下老板欣赏的,是那种不必老板交代,积极主动去做事的员工;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安排任务、自己主动完成业务的员工;那些交给任务、遇到问题后不会提出任何愚笨的、啰嗦的问题的员工;那些主动请缨、排除万难、为公司创造巨大业绩的员工。他们与那些充满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才能把事情办成的被动者相比,确实有天壤之别。

现代市场经济,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点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工资了。其实,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的精神。不需要来安排工作的员工,将会变得更加抢手。

做个自动自发的员工

自动自发的员工不仅会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会忠心耿耿地为老板考虑,提出尽可能多的建议和信息,他们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和赏识。比别人多努力一些,就会拥有更多抢手的资本。

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在匆忙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去领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再匆忙地上班、下班……他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很难说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智慧、信仰、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只不过是在“混日子”而已!

老板心里很清楚,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优秀地完成了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人也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他们并没有做到工作所要求的那么多、那么好。对每一个公司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员工。

在商店工作的史密斯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工人,完成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记录顾客的购物款。于是,史密斯向经理提出了升职的要求,没想到经理竟拒绝了他,理由是他做得还不够好。史密斯非常生气。

一天,史密斯像往常一样,做完了工作和同事站在一边闲聊。正在这时,经理走了过来,他环顾了一下周围,示意史密斯跟着他。史密斯很纳闷,不知道经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见经理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开始动手整理那些订出去的商品,然后他又走到食品区,清理柜台,将购物车清空。

史密斯惊讶地看着经理的举动,过了很久才明白经理的用意:如果你想获得加薪和升迁的机会,你就得永远保持主动做事的精神,哪怕你面对的是多么无聊或毫无挑战性的工作,“主动做事”的精神也会让你获得更高的成就。如果你对工作只是尽本分,或者唯唯诺诺,对工作毫无怀疑与抗拒,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生存危机漠不关心,你就无法争取到最大的进步与利益,你充其量只能得到你应得的那一部分。当然,这份所得常常不如你想象的多。

彼得和查理一起进入一家快餐店,当上了服务员。他俩的年龄一般大,也拿着同样的薪水,可是工作时间不长,彼得就得到了老板的褒奖,很快被加薪,而查理仍然在原地踏步。面对查理和周围人士的牢骚与不解,老板让他们站在一旁,看看彼得是如何完成服务工作的。

在冷饮柜台前,顾客走过来要一杯麦乳混合饮料。彼得微笑着对顾客说:“先生,你愿意在饮料中加入一个还是两个鸡蛋呢?”顾客说:“哦,一个就够了。”这样快餐店就多卖出一个鸡蛋。在麦乳饮料中加一个鸡蛋通常是要额外收钱的。

看完彼得的工作后,经理说道:“据我观察,我们大多数服务员是这样提问的:‘先生,你愿意在你的饮料中加1个鸡蛋吗?’而这时顾客的回答通常是:‘哦,不,谢谢。’对于一个能够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完善提高的员工,我没有理由不给他加薪。”

许多公司都努力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对待工作自动自发的人。工作自动自发的员工,会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会像机器一样,别人吩咐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们往往会发挥创意,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不能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则墨守成规,害怕犯错误,凡事只求忠诚于公司的规则。他们会告诉自己:“老板没有让我做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呢?又没有额外的奖励!”这两种不同的想法会明显地导致不同的工作表现。

工作需要自动自发,工作就是要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专注于什么,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去做的事,而是超越了工作自身的职能而要去做的事!

林小姐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设计师,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客户修改工程细节,异常辛苦,但她仍主动地去做,毫无怨言。虽然她是设计部唯一的女性,但她从不因此逃避强体力的工作。她从不感到委屈,反而很自豪。

有一次,老板安排她为一位客户做一个可行性的设计方案,时间只有四天。这是一件原本难以做好的事情,接到任务后,林小姐看完现场,就开始工作了。四天时间里,她都在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下度过。她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把这个方案做好。她到处查资料,虚心向别人请教。

四天后,眼睛布满血丝的她把设计方案交给了老板,得到了老板的肯定。因做事积极主动、工作认真,她成了公司的骨干。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紧,但我们必须尽快把设计方案做出来。如果当初你不主动去完成这个工作,我可能会把你辞掉。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种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人!”

当你尝试着自动自发的时候,你的生活会因此改变很多,你的工作也会因此而改变。其实,改变的不是生活和工作,而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正是工作态度,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让你更为抢手。

主动承担,率先执行

一名优秀的员工,老板在不在身边都会卖力工作,这样的员工将会获得更多奖赏。在别人的注意下才卖力工作的人,他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在别人的要求下工作,永远是被动的、机械的,如果自己不能给自己设定一个严格的工作标准,那么你的工作对你来说就是漫无目的的,也不可能上升到什么高度。

作为员工,要想获得最高的成就,就要善待工作,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成功取决于态度,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坚持不懈的努力,终将到达成功的彼岸。那些获取了成功的人,正是由于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敢于承担责任而让人百倍信赖。

美西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总统需要马上与古巴的起义军将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的大山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位置。怎样才能找到他呢?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至于罗文中尉如何拿了信,用油纸包好、上封,放在胸前藏好;如何坐了四天的船到达古巴,再经过三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重点。需要强调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麦金莱把信交给罗文让他交给加西亚时,罗文接过信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找他”、“怎么才能找到他”、“别人去不行吗”等一系列的问题,而是立即行动起来,不屈不挠地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

《致加西亚的信》一书,首次发表于1899年,之所以很快就风靡全球,至今还能畅销不衰,是因为它倡导了一种理念:对上级的命令,自发执行,并以结果为导向,全心全意完成任务。

该书的作者哈伯德写道:“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会为了加薪而罢工。如果只有老板在身边时或别人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卖力地工作,这样的员工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

有些员工,每当领导交代工作任务时,总要问“该怎么办?”他们总是被动地应付工作,虽然他们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做事却缺乏热情、创造性和主动性,只是机械地工作,这种做事方法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失去对工作有效执行的态度。

有三个人到一家建筑公司应聘,经过考试,他们从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人力资源部经理对他们说了一声“恭喜你们”后将他们带到一处工地。那儿有几堆摆放得乱七八糟的砖瓦。

经理告诉他们每人负责一堆,将那些砖瓦码放整齐,然后在三人疑惑的目光中离开了。甲说:“我们不是被录取了吗?为什么把我们带到这里?”乙对丙说:“经理是不是搞错了,我可不是来干这个的。”丙说:“别说了,既然让我们干,我们就开始干吧。”说完就开始干了起来,甲和乙也只好跟着干。还没完成一半,甲和乙就慢了下来。“经理已经走了,我们还是歇会儿吧。”甲说,乙跟着也消极怠工,而丙却还在继续干着。

等经理回来的时候,丙还有十几块砖就全码齐了,甲和乙完成的还不到一半。经理说:“下班时间到了,先下班吧,下午接着干。”甲和乙如释重负般扔掉了手里的砖,丙却坚持把最后十几块砖码齐了。回到公司,经理郑重地对他们说:“这次公司只聘用一人,刚才是最后一场考试,恭喜丙,你被录用了。”

在职场中,像甲和乙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接到任务后推三阻四,不能立即执行到位。老板在与不在他们的表现完全不同,老板在的时候表现出一副忙碌、认真工作的样子,老板不在身边就偷奸耍滑,糊弄事。还有一种人,他们严格“遵守”老板的指令,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多一点都不会干。这种人完全属于只做别人交代的工作的人。

听命行事固然是员工的神圣职责,但主动进取更被公司所提倡。清楚了解了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你的工作职责,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不必等到别人交代。在你主动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借助他人的力量并不断解决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你自身的价值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增加,这样领导对你的依赖就会增加,当机会出现时,晋升晋级非你莫属。而那些用鞭子抽着,用脚踢着才去工作的人,工作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负担。这样的人必然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升,甚至随时都可能处在失业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