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发现水果
20193300000012

第12章 核果类(4)

在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把杏仁降低胆固醇的功效直接与橄榄油进行了比较。这项研究检验了3组人食用另一类型地中海食谱的情况。其中一组除按正常食谱进食外,每天还食用100克杏仁。第二组食用橄榄油、不含脂肪的鲜奶酪和裸麦薄脆饼干,以平衡第一组摄取的杏仁所提供的脂肪和纤维。为达到同样目的,第三组食用大量的硬奶酪、黄油和裸麦脆饼干。最后,食用杏仁和橄榄油的两个组,他们的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胆固醇有所降低,同时,高密度脂蛋白没有出现变化。第三组的血清胆固醇以290毫克/升的水平增加。

除了单不饱和脂肪比例高外,杏仁所含的脂肪还能产生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E可以消减脂肪,是一种抗氧化剂维生素。初步的研究已显示,这些物质似乎可以降低罹患心脏病、中风和某些癌症的危险。据说,它们甚至可以中和人体代谢时形成的副产品自由基,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抗氧化剂提供了更加现成的氧气包装品,防止健康细胞被自由基氧化。

研究发现,杏仁含有苦杏仁甙(即维生素B17),人食用后经酶的作用可分解成苯甲醛和氢氰酸,它们具有杀灭癌细胞的功能,并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其中的氢氰酸是一种天然抗癌活性物质;苯甲醛具有较强的杀灭癌细胞的活性,可以缓解癌症患者疼痛,是良好的抗癌、防癌物质。

如今消费者都寻求高营养的产品,对维生素、矿物质、食用纤维、蛋白质、钙质等含量高而胆固醇和钠含量低的食物需求越来越大。杏仁符合上述所有的营养要求,是不可多得的营养型食品。

食用须知。

杏甘甜性温,属热性食物,体质实热的人多食易致热生疮,会加重口干舌燥、便秘等上火症状,还会伤及筋骨,引起老病复发。杏酸性大,多食容易激增胃里的酸液以致伤胃引起胃病,尤其是幼儿、产妇更忌多食,俗话说“杏伤人”,即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得来的经验。杏酸还能腐蚀牙齿的釉质,牙齿发育尚未健全的儿童最易受害造成龋齿。

肠胃虚弱的人,最好少吃杏仁。杏仁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对于婴儿和大溏便泻的人则可导致或加重腹泻。

杏仁尤其是苦杏仁更不能多吃。崔禹锡在《食经》中说杏仁“不可多食,多食生痈疖,伤筋骨”。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甙、苦杏仁油和苦杏仁酶。苦杏仁酶在唾液淀粉酶和胃酸的共同作用下能促使苦杏仁甙水解产生有毒物质氢氰酸和苯甲醛,苯甲醛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氢氰酸在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细胞不能利用血中的氧,造成组织细胞缺氧。由于呼吸中枢细胞对缺氧特别敏感,所以,中毒后早期出现呼吸兴奋,进而转入抑制或麻痹,最后导致死亡。根据对氢氰酸的毒性分析,成人口服50~100毫克就可致死,苦杏仁所含的苦杏仁甙高达3%,成人吃苦杏仁40~60枚、儿童吃10~12枚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苦杏仁有毒,似乎众人皆知,但是对于一般的甜杏仁和经过加工的杏仁,人们的戒备心就没那么强了,很多人把它当成钟爱的零食,但甜杏仁吃多了也同样会中毒。

一般说来,栽培杏所产的大多是甜杏仁,野生的则多为苦杏仁。苦杏仁一般用来入药,其毒性比一般甜杏仁高数十倍。但甜杏仁的毒副作用也不可小视,过量食用也会引起氢氰酸中毒。临床上因服食多量的甜杏仁而引起中毒的病例经常见到,多发生在杏子成熟的初夏季节,其毒性反应轻者表现为全身乏力,面色青灰,时有呕吐等;重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所以防止杏仁中毒的关键是控制服食杏仁的量,不论是入药还是食用,不管是甜杏仁还是苦杏仁,每天不宜超过12克。

如果将杏仁煮熟,就能破坏杏仁酶从而抑制氢氰酸的形成,吃后就不会中毒了。若是苦杏仁中毒,可用梅子汁解或杏树根切碎煎汤服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食杏仁多,致迷乱将死,杏树根切碎,煎汤服即解”的记述。

民间验方。

1.肺燥干咳、大便秘结:杏肉200克,切细,芝麻100克(炒熟),开水冲服,每次30克,每日2次;或杏肉50克、猪肺250克(洗净切碎),加适量水煮汤,待熟时加少许盐,饮汤食杏,1日服完,连服5日。

2.肺结核潮热、咳嗽:半熟杏1000克,剥取果肉捣烂榨汁,入沙锅熬成膏,即为青杏膏,每日2次,每次2匙。

3.风寒咳嗽、哮喘:苦杏仁15克,去皮研细,水煎去渣留汁,加粳米50克,冰糖适量,煮粥温热食,每日2次;亦可加紫苏、款冬、麻黄煎汁、煮粥以增强效果。

4.便秘:杏仁配大麻仁、郁本仁、柏子仁服;或杏仁、桃仁、当归各9克,共捣碎,蜂蜜调服,每日早晚各1剂。

5.小儿百日咳:甜杏仁、冰糖各10克,共研细末,麦冬10克去心,煎水服,每日3~4次,剂量可按小儿年龄而定。

6.各种体癣、手足癣:杏仁20克,陈醋300克,将杏仁捣碎与醋混合,然后将药加热,趁热用药棉洗擦患处,每日1~2次。

7.感冒咳嗽:杏仁9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8.哮喘:杏仁15克,麻黄30克,甘草6克,豆腐125克,共煮1小时,去药渣,吃豆腐喝汤,早晚2次分服。

9.慢性支气管炎:苦杏仁研碎,与等量冰糖混匀,制成杏仁糖,每日早晚各服9克,10天为1疗程;或甜杏仁炒熟,每日早晚各嚼食7~10粒。

10.跌打损伤:杏仁、桃仁、红花各6克,大黄、甘草各3克,水煎服。

11.秋冬燥咳:苦杏仁10克,雪梨2个,白砂糖40克,加清水炖1小时,食梨饮汤。此法有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的功效。

12.肺肾两虚久咳、久喘:甜杏仁、核桃仁各250克,蜂蜜500克,将甜杏仁先煎半小时左右,将核桃仁切碎,倒入其中,上火待稠黏时,加入蜂蜜搅匀备用,每次3克,每日2次。此法有补肾益肺、止咳平喘之功。

13.上气喘急:桃仁、杏仁(去皮尖炒)等量细研,加面和成梧子大小丸,每次10粒,用生姜、蜜汤送下。

14.风热咳嗽:杏仁、桑叶、菊花、桔梗、牛蒡子各9克,加水煎服,连服数日。

15.外阴瘙瘁、滴虫性阴道炎:杏仁150克炒焙研细粉,加芝麻油75克调成糊状,患处先用桑叶煎水洗,然后涂敷杏仁核油糊并填塞阴道,24小时后取出。

16.喘促浮肿、小便淋漓:杏仁30克,去皮尖熬研,和米煮粥,空腹服。

17.肺病咯血:杏仁14粒,以黄蜡炒黄,研入青黛3克,制成饼状,夹于柿饼之中,纸包煨熟食之。(本方为古代名医朱震享传方。)

18.喉中热结生疮:杏仁去皮,熬令赤,与肉桂末少许,研如泥,制成小丸含服。

19.妇人白带过多:白矾、杏仁,捣丸纳阴中。

20.妊娠卒不得小便:杏仁去皮尖,熬令赤,捣丸如大豆,灯芯草煎汤送服7粒。

21.蛔虫痛:杏仁干200克、花椒10克研细,将杏仁干洗净,拌上花椒末随时食之,每日2~3次,虫即随大便排出。

22.胃痛:杏仁5粒、胡椒7粒、枣7个,捣烂为丸,黄酒冲服。

23.肺结核:杏仁、白芨各6克,共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每日6克,每日2次;或杏仁适量,猪肺1000克,共炖熟,吃肺喝汤,每日1~2次。

24.肺炎:杏仁9克,麻黄6克,石膏2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2剂。

25.偏头痛:杏仁12克,荷叶2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每日1~2次。

26.疟疾:杏仁10克,青蒿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27.痤疮、酒糟鼻:杏仁15克,鸡蛋1个,温酒适量,将杏仁捣极细,用蛋清搅匀如糊,夜间涂敷患处,清晨用温酒洗干净。

28.深部脓疱疮:杏仁、草决明各9克,茶油少许,将前两味共研为细末,然后用茶油调匀,涂抹患处。

29.新生儿脐炎:杏仁5克,茶叶1克。共捣烂,涂敷患处。

30.高血压:酸枣仁30克,杏仁、柏子仁各1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1.胃虚哮喘:甜杏仁、胡桃仁各15克,菠菜籽5克,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15~20日。

32.肺癌辅助治疗:甜杏仁5~9克,绿茶1~2克,蜂蜜25克,先将甜杏仁水煎15分钟后,加入绿茶、蜂蜜再煎3分钟即可,每次饮200毫升,隔3~4小时饮1次。

相关链接。

文化欣赏。

杏子成熟后,鲜甜糯软,清香醉人。因此,古代诗人每有题咏。如陆放翁诗:“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至今为人传诵。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传说孔夫子传道授业,曾设教杏坛,可见“圣人”对杏也是颇有偏爱的。据《神仙传》记载,三国时代的名医董奉,酷爱杏树,他为人治病不收钱,但使病愈者植杏树若干,积年治愈者无数,得杏树十万余株,蔚然成林。后人遂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者的医术高明,“杏林”也成了医药学界的雅号。

梅花之果—梅。

梅属蔷薇科李属李亚属植物,也有将其列为杏属植物的。梅本作呆,像子在木上的形状。梅与杏相似,所以反杏为呆。字本从廿从木,书家讹作甘木,遂作某字。某字后来又作为不知名的意思,于是字又作梅。但梅如《尔雅》所释,本为楠木,后人以其音同而借用的。到了现今,呆、某既已不用,梅也专训作梅,不再为楠木了。

梅是我国特有的花果树,我国对梅利用和栽培的历史非常久远。《诗经》里有《摽有梅》等民歌,《尚书》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1975年在河南省安阳县西北殷代墓葬中发现梅核距今已有3200多年。在商代梅已作为调味品和盐并称,可见梅在当时已为老百姓普遍食用和当做调味品了。说明我国梅利用和栽培已有3200年的历史了。“青梅煮酒”、“望梅止渴”、“青梅竹马”等典故,更反映出古代的民风习俗及人们对梅的偏爱。

根据用途梅可分为果梅与花梅(果梅栽培侧重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花梅栽培侧重于株形和花朵的观赏价值)。果梅按其皮色又可分为红梅、白梅、青梅三大类。

红梅,又称花梅。其果实未熟时青色,向阳面有红晕,完全成熟时红晕加深,有时果面2/3变为紫色。其质细脆而清酸,为梅中上品。代表品种有浙江超山的紫蒂梅、软条梅、歪肩胛、薄皮梅、叶里青、张毛种、大叶猪肝、小叶猪肝;湖南沅江首建的胭脂梅;广东潮安官塘的桃梅、李梅等。

白梅其果实未熟时为青色,熟时转黄白色。因其质粗、味苦、核大、肉薄,故大多用于制梅干。代表品种有浙江塘栖的大白头;广东潮安官塘的太公种。

青梅其果实未熟及将熟时均为青色,至完全成熟时虽带青黄色,但绝不会变为黄白色,这是它与白梅的区别之点。其果个比白梅稍大,味酸或稍带苦涩,肉质清脆。它是白糖梅子的主要品种。代表品种有广东潮安官塘的早梅,湖南长沙北山的四月梅、五月梅等。

梅花自古以来是我国珍贵的观赏树木,连片种植的果梅园在冬春开花季节呈现特有的雪白景色,成为重要的农业旅游资源之一。

我国梅的经济栽培,目前只限在长江以南各省,长江以北只有观赏梅类。果梅少量作为鲜食,大部分用于加工,广东、广西、浙江和云南的多个市县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果梅生产和加工基地,其中广东省普宁市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青梅之乡”称号。

梅的树龄最长,现在我国仍有千年的寿星梅:云南昆明温泉曹溪寺内有元代种植的梅树;杭州超山有800多年的宋梅;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有1300多年的隋梅;湖北黄梅蔡山有株二度梅,一年两度开花,植于晋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了。梅树还有一个特点是留恋故土,一旦移植国外,便不易成活或生长不良。据说在美国哈佛大学植物园和德国柏林大学植物园内,都广泛种植着世界各地的植物,唯独没有梅树。

营养食用。

梅的营养成分,见表11。

表11梅(鲜果)的营养成分(每100克食部)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成分含量。

水分(克)88.39灰分(克)0.9生育酚(毫克)0.17。

蛋白质(克)1.67胡萝卜素(毫克)0.2钙(毫克)11.0。

脂肪(克)2.84硫胺素(毫克)0.06磷(毫克)21.59。

碳水化合物(克)5.2核黄素(毫克)0.04铁(毫克)4.08。

热量(千焦)138.2尼克酸(毫克)0.5锌(毫克)0.74。

膳食纤维(克)1.0抗坏血酸(毫克)11.79钾(毫克)161.0。

梅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一些矿质元素、维生素,还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如单柠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枸橼酸及琥珀酸等。这些有机酸积累之多和相对稳定,使得梅子不同于一般甜香型水果,而以清酸味醇独树一帜,令人叫绝。由于梅子含钾多而含钠少,因此优于别的果品。

梅因成熟度与加工方法不同可分成几类:果实将成熟时采摘为青梅;青梅经烟熏烤或置笼屉内蒸后,其色乌黑,称为乌梅;果实成熟后颜色由青到绿最后变黄为黄梅。刚熟的青绿色梅子经过糖腌、煮或盐渍然后晒干制成话梅、陈皮梅、白梅等。这些梅加工食品不仅风味优美,而且被认为是强生理碱性食品,能中和酸性食物(鱼、肉、酒等),使血液呈微碱性,有益人体健康。

梅花和梅还可制成各类保健食品,如蜜渍梅花汤、梅花粥、糖渍青梅、乌梅粳米粥、乌梅虎杖蜜、醋浸乌梅枣等。春夏之交,对于那些食欲不振、虚热烦渴、经常咳嗽乃至有咽喉炎、肠胃炎和慢性肾炎的中老年人以及偏于甜食、有蛔虫的孩子,不妨经常适量吃梅子食疗。一般家庭也应备些青梅、乌梅连同青梅酒、酸梅汤等等,作为夏令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美食良药。

药用效能。

中医理论认为:梅性平偏温,味甘、酸;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开胃消食、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杀虫安蛔的作用,适用于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久痢、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等症。

《神农本草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

《名医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食疗本草》:“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疾,治疟方多用之。”

《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本草经疏》:“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热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

《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人建茶、干姜为丸,止淋息痢。”

《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治久痢,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

《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症,自汗,口燥咽干。”

《吴普本草》:“明目益气。”

唐代孙思邈的《海上名方》记载:“卒心痛,有歌诀:一个乌梅二个枣,七枚杏仁一处捣,男酒女醋送下之,不害心痛直到老。”生动地概括出乌梅、大枣、杏仁等果品具有的神奇功效。

鲜果梅具有杀菌、解毒、净化血液等功效;用梅制作的酸梅汤,可防止汗出太多引起的低钾现象,如倦怠、乏力、嗜睡等,是清凉解暑生津的良品。

梅成熟时含有微量的氢氰酸。药理研究表明: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以及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收缩胆囊,促进胆汁分泌及抗过敏。近几年,单用本品或以其组成的复方用于胆管蛔虫症及细菌性痢疾等,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