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的秘密
20185600000063

第63章 白天打盹有益健康

有些老人白天会打两三次盹,有人认为这是身体不好或者是病态,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研究睡眠的养生专家们认为,小睡片刻或者打盹有益人体健康,是健康人用来满足正常生理需要的一种方法。而且,打盹尤其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不少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除了晚上睡眠外,白天还总爱闭目养神,甚至打起盹来,几分钟过后又自动醒来,这时显得很有精神。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白天和晚上九点左右。研究人员认为,“打盹”是老年人消除疲劳、提神养脑、缓和焦虑、促进食欲、重新获得精力和体力的一种特有的休息方式。

人每晚的睡眠时间一般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趋减少。通常少年儿童能睡九至十个小时,青年需睡九个小时,而老年人晚上只能睡六个小时左右。因此,老年人就不得不采取白天打盹或小睡片刻的方法,弥补晚间睡眠的不足。打盹或小睡片刻犹如给身体充电,是用来满足正常合理生理需要的一种方法。

而且,养生专家认为,白天有打盹习惯者,晚上睡意来临时更容易进入梦乡,也容易睡得深沉。因为通过“打盹”可以让老人的心情会变得更加愉快,对生活的态度也更加积极。心情好了,睡觉自然也更加香甜了。

“打盹”还能让人的精力更加旺盛。许多名人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等都有打盹的习惯,这些人都以他们旺盛的精力而出名。他们能长时间地工作直到深夜。

虽然打盹对健康有益,但白天打盹的次数也不宜过多,时间也不宜太长,—般白天打盹2~3次,每次10~15分钟,中午再小睡半小时左右,是合乎老年人生理需要的,有利于健康。

如果老年人能够学会适时地打吨,对养生和长寿是十分有益的。但如果老人白天打盹的次数明显增多,困意频繁,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应警惕脑血管病变的可能,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此外,还应注意—点,老年人不宜坐着打盹。老年人机体功能以及骨骼,肌肉都开始老化,特别在睡眠时,心率会变慢,血管扩张,流入各脏器的血液相对缓慢,坐着打盹儿时,上半身躯体容易失去平衡,还会引起腰肌劳损,造成腰痛,而且人在入睡后体温要比清醒时低,极易引起感冒。所以,老年人坐着打盹儿对健康是不利的。

老年人打盹也是一门“学问”。一些老年人坐着在椅子上打盹,醒来后会感到全身疲劳、头晕、腿软、耳鸣、视线模糊,如果马上站立行走,极容易跌倒,发生意外事故。这种现象是脑供血不足产生的,因为坐着打盹时,流入脑部的血液会减少。

如果白天感到有睡意时,应上床休息或找合适的地方躺下,这样才符合老人的生理需求,有益身体健康。年轻人如果发现家里有老人坐着打盹,应立即将老人缓慢放至平卧位,远离危险环境和物品,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