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的秘密
20185600000010

第10章 与时辰相关的睡眠法则

一日有十二个时辰,人有十二条经络,一个时辰对应一条经络,经络随着时辰的变化呈现兴衰的规律。人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更好地养生。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⑴亥时:阴阳和合,安眠长寿

21点到23点是亥时,是三焦经流注时间。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亥时睡觉。

这个时段还是身体阴阳和合的时段,是性爱的黄金时刻,通过男女的交合配合身体完成阴阳和合的这个过程,达到“三交通泰”。当然房事不能过度,但是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和谐的性爱会令人身心欢愉,激发生机,有益无害。

⑵子时:上床就寝,养护胆气

23点到次日凌晨1点是子时,是体内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生机已起。此时,应安稳入睡,才能保证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有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指出了胆在十二脏腑中的决断作用。人体除胆以外的十一个脏器均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所以一定要让胆气生发起来并把它养好。在十二生肖里,子为鼠,故在子时,人体的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

子时是胆经的流注时间,此时胆经气血最旺。这些气血是用来进行重要的人体代谢工作,如果这个时候不入睡,气血过多地供应经大脑、四肢或肠胃,人体推陈出新的工作就无法正常完成,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新鲜的气血也无法顺利生成,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子时前1至2个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入睡者气色青白,易生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

⑶丑时:养肝吉时,熟睡为宜

凌晨1点到3点为丑时,这是肝经的流注时间,是肝脏排毒的最旺盛时期,也是人长气血的时间。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在十二生肖中,丑为牛,就是说丑时的生发之气虽然更大,但是不能只升不降,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必须有所约束收敛。中医学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也表达同样的意思。将军不只要英勇善战,还要考虑再三才能出击,这就像一个人在事业做得很兴盛的时候,恰恰应该低下头,把自己放在最低点一样。。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肝开窍于目,这时未入睡,看电视、电脑最耗肝血,白天就会两目酸涩、脾气暴躁。因此,要想把肝脏养好,丑时一定要睡觉。

⑷寅时:以静制动,深度睡眠

凌晨3点到5点是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也是肺经的流注时间。人体的气机讲求顺其自然,也是从肺经开始的。所以这个时间就是人从静变为动的一个开始,是转化的过程,需要深度睡眠。

在中医里,肺为“相傅之官”,就是宰相大人,可见其地位之重。一日之中,寅时身体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肝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这时肺这个宰相就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后果往往很严重。因此,在寅时一定要让自己进入深度睡眠。

有些老人到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实际上是气血能量已经不够了。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小便的话,代表老人比较虚;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同时是大汗淋漓的话,就要高度注意了,因为可能因为气血不足导致心脏病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凌晨三四点钟心脏病人容易出现死亡的原因。

⑸卯时:积极起床,排出糟粕

早上5点至7点为卯时,是大肠经流注的时间。这时候大肠经运行最旺盛,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又叫肛门要开。所以我们应该正常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

中医讲究表里,所谓表里,就是一阴一阳组合的,大肠与肺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可见,只有在肺经流注的时间里睡好,才能有充足的肺气,为排出毒素提供保障。

卯时起床后,最好先空腹喝一杯凉开水,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这样能更好地排出体内垃圾,减少大便中毒素对身体的毒害。

⑹午时:吃好睡好,多活十年

中午11点到13点,即午时,是人体阴阳交替的时辰,心经流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传统医学认为,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所以中午应该吃好。

午时对应的属相是马,马属火,性子非常烈。我们的心就像一匹烈马,永远努力工作着,因此一定要善待它。午时最好处于休息状态。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此时睡眠最能养精气神,所以午时一定要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