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训:培养聪慧美丽的女孩
20143300000038

第38章 成功——辉煌的人生(1)

一张与众不同的巴西账单

一家公司的贸易业务很忙,节奏也很紧张,往往是上午对方的货刚发出来,中午账单就传真过来了。随后就是快寄过来的发票、运单等。会计的桌子上总是堆满了各种讨债单。

讨债单太多了,都是千篇一律的要钱,会计常常不知该先付谁的好,经理也一样,总是大略看一眼就扔在桌上,说:“你看着办吧!”但有一次是马上说:“付给他。”仅有的一次。那是一张从巴西传真来的账单,除了列明货物标的、价格、金额外,大面积的空白处写着一个大大的“SOS”,旁边还画了一个头像,头像正在滴着眼泪,简单的线条,但很生动。这张不同寻常的账单一下子引起会计的注意,也引起了经理的重视。他看了便说:“人家都流泪了,以最快的方式付给他吧!”

经理和会计心里都明白,这个讨债人未必在真的流泪,但他却成功了,一下子以最快速度讨回大额货款。因为他多用了一点心思,把简单的“给我钱”换成了一个富含人情味的小幽默、小花絮,仅此一点,就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

哈佛家训

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碰壁,他们都在用千篇一律的运作方式,其实一点小小的改进,一种新的方式就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这一点点小小的改进,便是可贵的创新。敢于创新,会让你与众不同。要积极启动创新思维,训练自己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能让你的生活充满乐趣,还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敢于创新,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要与惯性思维作斗争,还要保持对人、对物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永远跳不出条条框框的制约。

探索黑猩猩的奥秘

许多专家曾断言,人们无法对野生黑猩猩的生活奥秘进行探索和研究,因为黑猩猩居住在难以穿越的茂密森林中,研究者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危险与困难。可是,就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坦桑尼亚传来一则惊人的消息:

有一位刚刚走出校门名叫珍妮·古多尔的英国姑娘,怀抱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理想,放弃了优越的工作,远离繁华的都市,只身进入非洲丛林与黑猩猩为伍。她想去探索那属于黑猩猩的独立王国。

“所有这一切,都要推到我那遥远的童年。”珍妮·古多尔说,“当我刚刚学会爬行的时候,动物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曾钻进闷热的鸡窝一直待了5个钟头,就是要看看母鸡究竟是怎么下蛋的。8岁时,我就下定决心:长大一定要去非洲,和野生动物为伍,当我18岁中学毕业时,毫不惋惜地辞去了新闻电影制片厂里的工作。”

196O年,当立志研究人类近亲黑猩猩的珍妮·古多尔生平第一次进入她无限向往的非洲密林时,既为那壮观的原始景象所激动,又为无法接近黑猩猩而焦虑。刚开始,黑猩猩在500米以外见到她就逃跑了,或者在与她突然相遇时威吓她。热带丛林中的风餐露宿,毒蛇猛兽的袭击威胁,不习惯的气候,疟疾的折磨以及其他种种困难,都使她的工作变得极为艰难复杂,但是这些困难丝毫不能减弱她的工作热情。当她第一次在近距离内观察到黑猩猩的活动时,激动得“心脏几乎停止跳动”。从此,黑猩猩不仅是她的研究对象,还成为她朝夕共处的朋友。她的整个身心都贯注于野生黑猩猩行为的研究,以至能准确地理解黑猩猩的每一种姿势和表情的含义。在她翔实的观察成果中,有一个又一个和睦友爱的黑猩猩家庭,也有惊心动魄的黑猩猩之间以及黑猩猩与狒狒之间的争雄角斗;有黑猩猩家庭内庆贺小猩猩出生时的欢乐,也有垂钓白蚁的动人情景……所有这一切,耗去了珍妮·古多尔整整11年的时间。她以宝贵的青春为代价,在动物研究史上首次揭开了黑猩猩行为的奥秘,完成了这项许多专家虽梦寐以求却无法完成的科研壮举,填补了关于人类近亲动物知识领域的空白。

一个年轻姑娘,独自进入原始森林与黑猩猩为伴,其中所遭遇的困难可想而知。她崇高的理想、狂热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敢于冒险的挑战精神,至今还被许多人传颂。

哈佛家训

成功者有遇事喜欢刨根问底的良好习惯,有不弄明白誓不罢休的科学态度。社会上有很多自然现象和生活琐事,都有可能给人们提供创造发明的机会,有探索精神的人就可能抓住它,而墨守成规的人就会白白地错过。青少年如果想要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必须好好培养自己的冒险精神,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杰妮是199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福尔哈德的小名。她的父母都来自孩子众多的家庭。孩子多,父母管不过来,所以他们从小就过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当杰妮的父母有了孩子后,他们也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并经常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们希望这种宽松的环境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除了尽量给孩子创造成长的条件之外,杰妮的父母还非常注意教育孩子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比如缝衣服。由于经济困难,杰妮一家的衣服都是他们自己缝制的,母亲也并不给孩子代劳,她告诉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去找别人代做。”

1973年,杰妮为了研究工作,要从德国迁至瑞士。在德国,妻子出门工作是不被鼓励的,她的丈夫在婚前已经为她变动过一次工作,此时丈夫觉得已经为她付出的足够多,于是,他选择了离婚。

杰妮婚后照样研究,是逆社会传统;为了研究,她需要忍受失去爱情的痛苦;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使她影单力薄,这更令她难以忍受。但是杰妮一直矢志不移,最终获得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以肯定地说,儿时的教育极大地锻炼了杰妮的动手能力和自立精神,这对她今后从事繁琐而又单调的实验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哈佛家训

给孩子多一点儿磨炼吧,这样才能让他不怕苦,不怕失败,不怕受非议,不怕受委屈,能锲而不舍。

一个敢于执著于遥远梦想的人

玛丽·哥罗达小时候学不会阅读和写作,专家们断定她智力迟钝。青少年时期的哥罗达又得到一个绰号:“无可救药的家伙”,并被送去教养两年。

可就在教养所这个禁闭之地,玛丽开始奋起学习。她每天伏案攻读16个小时。老天有眼,她终于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书。

但厄运却接踵而至。离开教养所后她先是未婚先孕,两年后再次怀孕。

接二连三的打击几乎摧毁了她好不容易才获得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父亲的帮助和支持下,玛丽重新振作,将所丧失的又追了回来。

在极度拮据的境况下,玛丽投身于慈善事业。最后靠微薄的收入,她收养了7个孩子。这期间她开始学习社区学校的课程,结业后她又考入奥班尼医学院。

1984年春,俄勒冈州,玛丽·哥罗达·路易斯——她现在已经结婚了——气度非凡地走入毕业典礼会堂。当她伸手接过那蕴含着她的自信与坚韧的证书时,没人能猜出玛丽心中的万千涟漪。这一纸证书向整个世界宣告:这里,在这个星球上一处不起眼的地方,站着一个敢于执著于遥远梦想的人,一个向整个世人昭示我们人类非凡卓绝的人——这里站着玛丽·哥罗达·路易斯医学博士。

哈佛家训。

不管自身的条件如何,你都有权坚持自己的梦想。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珍视你的梦幻与憧憬吧,因为它是你心灵的结晶,是你成功的蓝图!”

一个要当作家的小女孩。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南加州一个小小的城镇中,一个小女孩抬着一堆书到小小图书馆的柜台。

这个小女孩是个小读者。她父母的书满屋子都是,但都不是她想要的。

所以她每个礼拜都会坐在一排木结构房子中的黄色图书馆浏览。里头的儿童图书馆在一个隐蔽的角落,她就在这个角落里碰运气找她想看的书。

当白发苍苍的图书馆员正在为这10岁的小女孩所借的书盖上日期戳印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新书专柜”的地方。她为写书这件事一再地惊叹,在书中开创另一个世界是何等的荣耀。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她定下了她的目标。

“当我长大以后,”她说,“我要当一个作家,我要写书。”

图书馆员检索了她的戳记后,微笑着鼓励她,并没有像其他大人一样叫小孩谦虚点。“如果你真的写了书,”她回答,“把它带到我们图书馆来,我会展示它,就放在柜台上。”

小女孩承诺说,她一定会的。

她长大了。她在九年级时有了第一份工作,撰写简短的个人档案,每写一个档案,地方的报社都会给她1.5元钱。钱的吸引力比让她的文字出现在报刊上的魔力逊色多了。

而离写一本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编高中的校内报纸,结婚,有了自己的家,而写作的火焰还在内心深处燃烧着。她有了一个兼职的工作,把学校发生的新闻编成周报。这使她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也可动动脑。

但书还是连影子也没有。

她又到一家大报社从事全职的工作,甚至还尝试编辑杂志。

还是没写书。

最后,她相信她有话要说,开始了创作。她把成品送给两家出版商过目,但遭到拒绝。于是她悲伤地把它丢在一旁。7年后,旧梦复燃,她有了一个经纪人,也写了另外一本书。她把藏起来的那本书一起拿出来,很快地两本书都找到了出版商。

但书的出版比报纸慢得多,所以她又等了两年。有一天,一件邮包寄到她门前,她打开一看,哭了起来。等了这么久,她的梦终于落实在她的手上。

她记起了图书馆管理员的邀请和她的承诺。

当然,那个特别的管理员早已去世,小小图书馆也扩建成大图书馆。

她打电话问了图书馆馆长的名字。她写了一封信,告诉她,她的前辈对小女孩的意义有多重大。她在高中毕业后第三十年校庆会回到小镇来。她写道,她会愿意让她带两本书送给图书馆吗?这对当时那个10岁的小女孩而言是件大事,似乎也是对鼓励过小孩的管理员表示尊敬的方式。

图书馆管理员复电表示欢迎。所以她带去了她的两本书去。

她发现新的大图书馆就在她当初念的高中对面;就在那间她的作家生涯永不会用到的和代数奋战的教室对面,几乎就在她老家旧址。从前的隔壁人家已经都拆除了,变成一个市中心,还有这间大图书馆。

馆内,图书馆员热情地欢迎她。她向她介绍了一位地方报纸的记者——就是从前她曾乞求过写作机会的那家报纸的后来人。

然后,她把她的图书交给图书馆员,而她把它们放在柜台上,还附上了解说。泪水流满了女人的面颊。

她拥抱了图书馆员之后离开了,在外头照了一张相片,证明梦想成真,承诺也兑现了——虽然经过38年。

站在图书馆公布栏的海报旁,10岁小女孩的梦想和这名作家终于合二为一了。上头写着:欢迎归来,姜·米歇尔!

哈佛家训

命运并不存在于一小时的决定中,而是建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基础上。成功决不会一帆风顺,青云直上。要想成功,就要靠顽强的信念和斗志,不懈攀登,克服障碍,寻求机会。

闻名全国的优秀女球员

有一位女孩对足球十分着迷。

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她被父亲送到了体校学踢足球。在体校的学员中,她并不是一个很出色的球员,因为此前她并没有受过规范的训练。女孩在训练踢球时,常常受到队友们的嘲笑,说她是“野路子”球员,女孩为此情绪一度很低落。

每个足球队员的目标都是进职业队打主力。职业队经常去体校挑选后备力量,每次选人,女孩都卖力地踢球,然而总是没有被选中,而她的队友已经有不少人陆续进了职业队。于是,这个平时训练最刻苦的女孩便去找教练,教练总是很委婉地说:“名额不够,下一次就是你。”

天真的女孩看到了希望,又努力地接着练了下去。

一年之后,女孩仍没有被选上,她实在没有信心再练下去。她认为自己虽然场上表现不错,但个头太矮,再加上每次选人时,她都迫切希望被选中,因此上场后就显得紧张,导致平时训练的水平发挥不出来。她为自己在足球道路上黯淡的前程感到迷茫,就有了放弃踢球的打算。

这天,她告诉教练说:“看来我不适合踢足球了,我想读书,想考大学。”

教练见女孩去意已决,默默地看着她,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女孩却收到了职业队的录取通知书。她激动不已地立马前去报到。其实,她骨子里还是喜欢足球。女孩这次很高兴地跑去找教练,她发现教练的眼中同她一样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教练这次开口说话了:“孩子,以前我总说下一次就是你,其实那句话不是真的;我不能说你的球艺还不精,这样会打击你。我是希望你一直努力练下去。”

女孩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

在职业队受到良好系统的实战训练后,女孩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了全国闻名的优秀球员。

哈佛家训

俗话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人在人生低谷中徘徊,感觉快支持不下去的时候,很可能就是黎明的前夜,只要你再坚持一下,拐过一个小弯,就到达巅峰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国王召集了一群聪明的臣子,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这些聪明人离开国王后,工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巨作。

国王看了以后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读,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又长期努力地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这些聪明人把一卷书浓缩为一单元,又浓缩为一页,然后减为一段,最后变为一句话。

聪明的老国王看到这句话后,显得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各时代智慧的结晶,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能解决了。”

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在什么地方,没有积极的行动,期待不劳而获的人,最终都将一无所得,与成功无缘。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想当上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做了些什么呢?她什么也没做,而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人,相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