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19774200000018

第18章 搜索的社区化之路(5)

俞军透露,HI的设计、研发和测试等等环节都是由百度自主完成了,经历了一年多的奋战。“Hi”,虽然极其简单,只有5M,但已经囊括了全部的主流功能,也即集文字消息、音视频通话、文件传输等功能于一身,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愧是百度强势打造的新产品。

事实上,2007年初,百度就已经酝酿着要做自己的IM,后来才确定要走自主研发的路线,为了保证出师顺利,百度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业务部,把原有公司的一些精英调配进去。同时也招揽社会上的有志之士加入。

管理层要求IM研发团队不得对外泄露有关情况,以免削弱它的商业价值。一年多的日子里,相关人员对研发进程都保持沉默,三缄其口。也正是因为保密程度高,这个百度新生儿总是带着神秘的色彩,一无所知的外界对这个产品也一直保持居高不下的好奇和关注。

而今,2月29日,历经400多天锤炼出来的百度HI终于面世!这一天对百度IM研发团队来说,能不振奋人心么!毕竟,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这帮技术人员曾经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其中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回想起刚加入百度IM团队的时候,自己晚上一般9点离开公司,本来已经算晚了,但后来他才发现,其他成员大多都忙碌到11点多。而且当时,IM团队还在银科工作区,有成员形容说那段日子“整个感觉就是,太阳从来没有在银科升起过。”难怪这个婴儿终于顺产落地后,成员们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愉悦。

“HI”,乍一听,不禁联想到百度的命名由来:“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酝酿之初,有人提议用“百度小声”、“百度说吧”、“百度HI”来命名这个将横空出世的即时通讯工具。最终,亲切简单的“百度HI”获得了决策内部的芳心,打败了其他名称进而成为百度IM的代名词。

俞军是这样评价百度HI的:“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有机地贯穿整合了百度的主要产品线和服务,优化了用户体验。”他也曾经说过:“百度开发任何产品都有三原则:需求、价值和利益。”

为什么要推出百度HI呢?就是为了迎合用户需求,强化社区的用户黏度,扩展网络关系链。

百度HI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把即时通讯于现有社区产品紧紧联合在一起。第一次登录百度Hi时,系统会自动导入用户的百度空间老友。用户能从百度空间页面上添加好友到百度HI,或是在贴吧、空间、知道等页面上向百度好友发起的即时通话,还可以建立属于某个“贴吧”的百度IM群。

以前做百度地图的时候,只要用户在搜索框里填入相关的关键字,百度就会立刻启动搜索系统,哪怕有错别字,它都会自动纠正。用户有这样的需求,百度就来做。这一次轮到百度HI,研发团队仍是努力遵循百度的特色路线。

“现在百度来做IM,百度HI,也一样。因为有大量的用户在百度的贴吧里面去交换QQ,交换QQ群,用户量太大了,他们太需要有一个这样的功能。我们给你做,而不是说推给你,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只有这样,百度是个小公司,所以不可能做所有的产品。只能选择其中用户需求量大的一些去做。这个其实是一个产品的最根本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

在百度看来,“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每个人都有与同伴分享信息的愿望,这种心理需求促使他们寻求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人对人,点对点的即时联系需求,正是IM这种即时通讯工具能如此火热的主要原因。MSN、QQ就是其中成功的范例。

需求永远是市场得以存在的前提。电子商务领域主要是汇集交易需求信息,在原有的大量中小企业客户和购物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连接的桥梁。而百度认为,为交易提供便利节省时间所带来的价值,是互联网在广告之外最有前景的赢利模式。

社区用户沟通的需求不断膨胀,而看到QQ这些即时通讯工具受到市场热捧的现象,百度于是组织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和访谈,随后发现即时通讯确实是很有前景的,才产生了要研发自己的IM,以即时通讯为节点所形成的复杂广泛的社会网络。

有报告指出,由于网络消费无法亲身鉴别实品,网民在进行网络消费时无法亲自对商品作出鉴别或试用,因此,很多网民在网上购物之前倾向于听取其他买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再做决定。

在百度看来,一定要坚持以用户的需求为准,保持高质量的服务,只要服务能做得好就不怕吸引不了用户。对于用户来说,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时,他们肯定是择优选用的。

亲和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服务做得不好,满足不了网友的需求,谁也不会再回来点击你的页面,而是转而找更合适的网站。而一旦黏性形成,百度就拥有了一批比较固定的受众,广告商也自然纷纷前来。

百度一直致力于提供最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网络资源的纷繁复杂,要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大浪淘沙,揪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建立一个分类的信息框架,让网友自己的这样的空间里组织信息,自己成了信息的提供者和享用者。

百度的主旨是“投其所好”。百度HI的诞生正是体现了这一主旨。

2008年3月26日已经获得邀请的用户可以登陆使用百度IM。

社区化的成功,使百度从一个纯粹的搜索工具,成为了一个媒体和网民习惯使用的信息发布平台,百度从一个单向提供搜索结果的工具,成了一个网民可以互相交流、表达意见的场所。百度突然变得很有交互性、有黏性了,百度HI发布后,这种交互性和黏性就更强了。

但是百度HI面世不久后,不少人认为这个百度新宠似乎生不逢时。

因为腾讯QQ实在太强势了。

早在1998年,先知先觉的的腾讯看准了即时通讯市场抢先出击,获得最好的契机,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以QQ为中心的通讯、新闻、娱乐的王国,一哥地位坐得稳稳当当。发家武器QQ的普遍使用已经基本垄断了国内网络即时通讯市场。

在百度推出“百度HI”之前,网易也曾推出泡泡,期望能抢回QQ的一部分市场份额,但为时已晚,最后惨败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腾讯非常注重用户产品体验,从QQ开枝散叶开来的是一个互动氛围非常浓厚的社区,Q币,QQ游戏等等,俨然形成了一个虚拟王国。优化旗下的拍拍网,昭示了腾讯对电子商务的关注升级。

而且,以即时通信软件QQ发家的门户网站腾讯为了增强自身优势,不但对旗下拍拍网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还推出了新的体验产品“真实美女模特在线试穿衣”。

用户黏度是一个关键,如果身边的好友全用的QQ,即时某个用户对HI赞誉有加,但他会因此转用HI吗?

是“百度HI”做得不好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很简单——我不能通过百度HI联系原本的QQ好友。即时对百度HI的功能或界面多么的喜欢,但这种热情也不足以支持用户重新建立即时通讯好友,因为他无法说服周围的人弃QQ不用而改用百度HI。

这似乎让人们联想起之前网易的泡泡,GOOGLE的GTALK与QQ对抗后的惨烈收场。

那么,百度HI将如何寻找突破口?

不过,也有评论指出,强化社区是推出百度HI的主动力之一。百度无意与腾讯QQ争霸,但求能在现有基础上“默默地耕耘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的社区服务更上一层楼。百度推出“百度Hi”,旨在使其成为整合百度现有的社区化产品,特别是使百度空间、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等社区服务能实现一体化。

如何激活百度Hi,如何捧红这个新式的信息沟通飨宴,百度要走的路仍然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