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19774200000017

第17章 搜索的社区化之路(4)

当然,收藏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数据和内容,它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文件夹。号称“网上的个人图书馆”的百度搜藏,可以让网友把自己喜欢的网页的URL保存起来,而且通过“百度快照”功能实现永不丢失,更重要的是,百度搜藏不仅能“藏”,更在能“搜”。这一“图书馆”,不仅是给自己的,更是可以给全体网民开放的。

一方面,收藏也是实行注册体制,数据储存在服务器上,只要登陆,用户就能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另一方面,百度搜藏带有目录性质。对于用户自己来说,这种目录能够使其快速方便地找到所需资料。对于其他收藏网友来说,因为百度搜藏有“共享”功能,只要个人愿意打开共享功能,任何网友都可以通过搜索请求,进入“个人在线图书馆”,通过标签来获取收藏用户选萃的愿意分享的收藏资料。

在实际应用中,百度搜藏的分享功能和雅虎DLISI是相类似的,两者都可以让整个网络用户分享到个人收藏的内容。但事实上,两者有很大不同。雅虎DLISI的核心就是用户分享,而百度不会刻意强调这一点,只是把分享当作在满足用户需要基础上的附加特性。如果没有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这些特性也就无从谈起。

你的“搜行”我知道

百度在北大有一个实验室,这便是百度用户研究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百度搜索行为研究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家搜索行为的研究中心,这个实验室做了数不胜数关于产品用户体验的研究。

百度的搜索技术和北大的研究成果在这个实验室里完美结合起来,研究员们会采用焦点小组、现场研究、可用性测试、日志分析等一系列国际先进方法。这些方法很多都是第一次在国内开始运用,能够更细致地了解到用户的搜索动机和使用习惯,使得用户的搜索需求在百度更好实现。

传统市场调研就是去找一批网民询问,而百度实验室是开展应用性研究,一般是先做个样本而不是一个虚拟产品,然后拿去让用户感受、打分,借机观察用户在做什么。百度的研究信条是:行为比数据更重要。

百度的研究员们经常离开实验室,深入到经常使用搜索引擎的网民中实地调查。如,研究员会找六个不同类型的用户,有男有女,其中有上网经验丰富的,也有经验很少的。然后设计一些页面让这些用户体验,研究室从中得到体验结果。这种体验结果并不仅仅是用户使用产品后的问卷调查和反馈,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在旁边观察用户的语言和行为习惯。通过这样简单的用户体验过程,百度往往可以发现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是百度-北大实验室的三个目的:第一个是explore(探测),第二个是improve(改进),第三个是confirm(确定)。

实际上,这样的研究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才会用到。百度的客户服务部、产品部、UE部、技术部……所有部门都会用到,都会做很多研究、拿到一手数据。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借鉴,现在百度内部流行有二十多种研究用户行为的方法。在不同类型的用户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会得到更有价值的数据。

这便是百度产品的核心设计理念:“用户体验”。

在百度词典中,“体验”是这样被定义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一件成果只有在满足用户需求后才能被称之为“百度产品”,否则,即使做得再华丽也是徒劳无功。百度产品部的主要原则就是从产品功能上去满足用户需求。他们把虚拟的搜索、贴吧、知道等看成是一件衣服、一部手机或者是一辆汽车,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设计、改进功能,设计人员在从用户身上学习的同时,也教会用户如何更好地使用百度产品。

但这不意味着百度只是把思想局限于“产品有用”这一基础层面,百度所要做的正如李彦宏在一次会议上的演讲主题——“飞得更高”。百度还有一些别的创新,提倡个性探索,如设计一些小图标,用户在其他网页上看到这个图标,马上就会想到这是百度的东西。这满足了用户基本需求之上的需求。

百度产品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易用”,就像很多手机用户,当发现自己手机上有几百个功能之后就不知道该怎样去用好这部手机了,虚拟产品也一样,应用性同样要做得相当好才能取得成功。百度的文字表达有一条军规:“说‘您’不说‘你’”,用“网友”而不用“网民”。在亲切随和的同时也要做到简洁无误,这样用户的感觉才会非常好。

百度产品的再上一个层次是视觉,产品风格从来不会让一个其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却能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拥有更惬意的享受,这也是体验的过程。百度的用户体验是从有用到易用,过渡到友好,最后达到视觉。所有层面都做好了,用户的感觉才非常好。

因此,在很多网站以流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时候,百度却从不用流量作为百度产品的考核标准。很多想从其他公司跳槽到百度的人,一开始知道百度竟然不考核流量的时候都很惊讶。

在百度的理解里,用户不关心有多少流量,关心的是产品质量,也就是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尽管贴吧后来占据了百度比较大的流量,但百度从来没有考核过贴吧的流量。但这不代表百度对产品不考核,如对于知道,百度考核的是问题的解决率和回答数,也就是考核有多少个问题是重要的,有多少人提问题,有多少个问题被解决了;对于贴吧,不考核有多少个帖子,考核的是有多少个热门贴吧。

对于各个产品,百度人思考的是这个产品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如果百度一开始就给贴吧制定一个KPI目标,将流量列入,贴吧不可能做起来。因为做大流量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办法,比如弄一些美女、口水文章上去,可能就把流量拉上来了,但这样会导致百度的社区产品难以健康发展。

对于搜索用户来说,需求的满足过程是从关键词检索开始的,这不是一次体验过程,而是无数次检索形成的综合体验。所谓百度更懂中文,不只是说文字处理,更重要的是指中国互联网的内容分布和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在这些方面,百度的理解程度高于一般搜索引擎。“百度更懂中文”这一赞誉是百度靠出色的用户体验得来的。

除技术以外的,无数人可以根据个人感觉去判定搜索引擎产品的好坏。而一个用户更换搜索引擎的时间和成本几乎为零,这样的无代价转移对搜索引擎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在百度看来,用户体验就是搜索引擎最好的推广方法。

从这个意义来说,所谓百度更懂中文,其实质是百度产品更懂用户需求。

李彦宏说:“百度知道、贴吧以及百科的上线将使搜索引擎步入以社区化为特征的时代”。百度搜索社区的建立,是搜索引擎理念的一次升级,无形中为追赶者设置了壁垒。

“HI”,百度来了

2008年2月29日,对百度来说是如此特别的一个日子。

这一天,百度HI呱呱坠地。

一大早,产品副总裁俞军就迫不及待地给员工们发了信件,邀请他们第一时间体验自家公司研发成功的百度HI,为的是让内部人员都能抢先试验公司的这个新生儿。

全公司上上下下,都为这个产品感到振奋无比。

毕竟,百度之前并没有踏足过即时通讯领域,而这次突击却毅然选择了独自闯荡,其艰辛程度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