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门口的风流董卓
19607300000017

第17章 世间安得太平道(六)

第十七章世间安得太平道(六)

“大哥,董卓去了阳城,刘关张三兄弟去设伏,人家可都是带着真刀真枪,近万兵马去的,你看看咱们这百十来号人,就计划着去平了颍川之乱,是不是比刚才算卦那老头说卖草鞋的可以当皇帝还悬乎?”夏侯渊一边换衣服,一边说道。

曹仁虽然也同意夏侯渊的话,但是这一路上至始至终曹操都没怎么开口,曹仁看了看自己身边的近百人,大部分都是曹姓或夏侯姓的自家兄弟,自平黄巾之乱起,跟随大哥曹操一块起兵,到今日有不少人已经是校尉。然而,大多数人都被曹操抽调出来,化妆成商队,赶赴颍川。

而此时,他们更换上了黄巾残兵的衣服,这意图很明显,混进颍川城。

曹操看了看身边这几位到了沙场上统统可以以一当百的自家兄弟,笑了笑道:“张氏三兄弟,唯有这张宝最特殊,他是个大夫,不是军人也不是谋略家,所以对付他自然有更为简单的方法。”

曹仁见曹操表情轻松道:“大哥,我们这一路走来,看朱隽攻城这势头怕是得有些时日才能破城,到了大哥这里反而变得很轻松,不是兄弟驳大哥的面子,只是大哥你这样轻松,众兄弟的心里未免会更加紧张。我说句实话,大哥,您还是给我们透个底,您是英主,我们几个比不得您,没有你这么强的承受能力,怕到时候误了大哥的大事。”

曹操回头对夏侯渊说道:“你们看看,咱们这一路,自别了皇甫元帅,也就曹仁这几句话说得有水平,不愧是读过几天书的。我这几天琢磨着,别天天跟你们几个在一块,我这自小学的谋略都白搭进去了。我们身边啊,缺个文人。”

曹操说完,继续说道:“你们可听说过荆轲献头。”

……

“荆轲刺秦,公子献头。”

自阳城前往广宗城的官道上,董卓的西凉军与刘备的幽州军合为一处,共同开进。幽州有精兵三万,其中有三千精骑,皆白衣白马,被世人称为白马义从,是少数不逊于西凉精骑的骑兵。至于这三千白马义从的统兵之人,自不用说也是一员猛将,赵云字子龙。

是而,有不少西凉将士私底下在打听这三千白马义从的战力究竟如何,更有甚者跃跃欲试,渴求与之一战。

白马义从乃是公孙瓒的亲兵,并不轻易示人,故此刘备也并不能给出过多的信息,只是赞叹赵云的武技,不输关张二人。

自两军兵马合并之后,董卓便邀请刘备共乘一车,先是刘备赞叹董卓军中谋士料事如神,运筹帷幄,让自己大胜。后有董卓介绍阳城一战,正面战场的搏杀情况,已经那吕布于大军之中取张梁项上人头的闲庭信步。

张梁已死,围困阳城的黄巾军也已经溃败,对此,刘备谈到颍川战况,不禁感慨,朱隽与卢植久攻不下,较之阳城颍川离洛阳的距离更近,怕是天子仍在危险之中。

“董将军,备自领兵以来,与卢植还有朱隽大人也有数面之缘,以我观之这二人领兵不善于变通,孙子兵法有云:五倍于敌可围之。而今依旧久攻不下,实属不该。”

董卓笑了笑说道:“还记得李儒制定计划之后,皇甫元帅依旧坐镇广宗城,我带西凉精锐火速驰援阳城。而你那日与曹操二人抽签决定谁去颍川或者谁来此地设伏。”

刘备点了点头,出发之前,李儒将所写计划封于锦囊之中,自己与曹操各选一锦囊,故此二人只知道对方所去何处,并不知晓对方锦囊之中所留计划安排。

“荆轲刺秦,公子献头。”

董卓不紧不慢的将这八个字一一道出。

刘备眉头紧锁,继而重复着这八个字。

董卓语不惊人死不休,刘备心中也明白,自古两军作战,就有派出刺客刺杀敌军主帅的情况发生,只是他未曾想到也难以想到,曹操竟然要去颍川刺杀张宝。更想不到的是,一线之隔,自己有可能现在不是坐在董卓身边喝茶,而是要去面对颍川复杂的情况。

董卓抿了口自己烹制的菊花茶,看着刘备复杂的神情,心中一阵感慨。自顾自说道:“刘兄,你觉得是不是天意。”

刘备自认自己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凡成大事者,自然要忍别人所不能忍,他自认为在这一方面,他已经做得足够好。而此时,参与整个计划的制定,统御能够制定如此缜密有阴毒非常的李儒与贾诩二人,却将一切说的云淡风轻,眼前的董卓真的太过可怕,或许自己投靠他真的不是正确的选择,这也让刘备将到嘴边的请求董卓收留的话又咽了回去。

刘备看了一眼董卓,又觉得如此沉默下去失了礼数,开口道:“董将军,觉得孟德兄能够成功吗?”

董卓并没有接吕布的话,嗅了嗅杯子上的香气道:“刘兄,白露过了再有几日便是秋分,这时节一层秋雨一层凉,前线的战士不好过,我们得尽早结束这场战争才是。”

刘备并不知晓董卓这番话的意思,庙堂上盛传残虐似虎狼的西凉军主子董卓,此刻竟然如文士般与自己喝茶聊天,而曹孟德此时或许已经赶至了颍川城。

董卓见刘备神情恍惚蓦然开口道:“怎么?刘兄,你担心曹兄不成?”

“呃……。”刘备神情错愕。

董卓嘴角微微扬起,似乎是想起来什么陈年往事,语气温和说道:“刘兄,我知晓你心中所想,曹孟德这个人,虽然同样也是仕宦出身,但是相较于一些狗屁世家子弟,还是能够识英雄,众英雄。跟他相处你不会觉得如跟我董卓在一起般难受,就拿这次剿灭黄巾军来说,阴谋也好阳谋也好,越是能体现出来我的实力,便愈加让人害怕。”董卓接着说道:“我能够与刘兄开诚布公,还望刘兄也能以诚相待。”

刘备一时五味杂陈笑了笑道:“我一直以来,在各位军政重臣以及共同举义兵的将军中,能够如此礼遇我刘备的除了董将军就是孟德兄了。”

刘备缓了口气继续说道:“我曾与孟德兄有过一次讨论,我认为天下之乱在于仁心丧失,董将军无论智谋,权柄都要比我刘玄德强的多,自然明白各地军阀豪强趁平黄巾之乱开拓自己的势力,又有几个人是真心平乱。各地商户借机,囤积居奇,百姓生计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刘备一贯主张,平天下之乱在于收民心。”

“那日,我也曾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告诉孟德兄,曹兄有另一番见解,他认为每逢乱世必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才有了曹孟德刘玄德等辈建功立业的机会。曹兄认为平乱世,当以权谋为上。因此,我二人意见相左,虽是有心心相惜之感,却是对对方的意见都有保留。”刘备一口气说了许多话,又陷入了沉默。

董卓笑了笑道:“在赶至广宗城之前,我有幸遇到了于吉先生,他曾对我言有气运一说,历朝历代都有应运而生之人,张角如此,董卓如此,我想刘兄与孟德兄也是如此。就拿此次你与曹操抽签而言,我一直认为让刘兄去对待那些黄巾残兵更为温和一点,而孟德兄去颍川城中周旋也更为妥当,说到底就像老弟你说的那样,你以仁心立世,曹操以权谋取势。有些事情你刘玄德做的,他曹操做不得。同样,有些事情曹孟德做的,你刘备却做不来。”

天气渐凉,杯中水温热,却依旧生出腾腾白雾。董卓捧起杯子,将热气吸进鼻中叹了口气道:“有些事情似乎是注定的。”

刘备略一思索道:“董将军,有些疑问还望赐教。”董卓点了点头。

刘备继而说道:“刘备虽不是生意人但是放在明面上的账,我还是看的出来的,我刘备三千兵马俘虏了数千黄巾军,怎么着我也算是赚了,董将军,折损不少强弓劲孥,良马悍卒,却是空手而返,不用说定是丁原坐收渔利。”

董卓轻轻笑出声道:“还有刘兄看不见的,曹操此次颍川之行,看似凶险万分实则却是天大的机遇,颍川一直是不少士族的聚居之地,仅司马、荀家两门已经是人才辈出,孟德此次兴义举未尝不会有人暗中押宝,助其一臂之力。若是得世族倾力相助无论人力、财力都会使孟德兄如虎添翼。”

刘备点了点头,诚如董卓所言。这盘棋是从董卓开始的,但是无论怎么看,他刘备等人虽未入局人而非布局人却是占尽先机,而布局人的董卓却是在做亏本买卖。

董卓笑了笑道:“这又有何妨。”心中不禁暗暗感慨:以前的董卓是来挑战这个时代所谓的王道,所谓的皇权,所以想用血开辟出一个王者霸业之路。而如今的骆威却是在挑战这个时代,挑战这些所谓的世族豪阀,生平有如此快事,有如此对手当浮一大白。

他顿了顿说道:“无论选择如何,刘兄虽与我不同的立场,但是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你是刘皇叔。”

说罢,董卓眯起眼睛,懒洋洋的享受着秋天里的阳光。刘备也不再言语。

半晌用极低的声音喃喃道:“曹操会遇见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