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交际心理学
1959800000024

第24章 办公室交际1:与上司愉快沟通(3)

曾国藩在第二次回家奔丧时,可谓正是人生的低谷。在《曾国藩?野焚卷》一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曾国藩当时的处境:“江南大营在源源不断的银子的鼓励下,打了几场胜仗,形势对清廷有利。咸丰帝便顺水推舟,开了他(曾国藩)的兵部侍郎缺,命他在籍守制。后来,曾国藩见到这道上谕后,冷得心里直打颤,隐隐觉得自己好比一个弃妇似的,孤零零,冷冰冰。”

曾国藩曾因此而时常生病,心情差到了极点。但后来,他经过一位丑道人的指点,受其“岐黄医世人之身病,黄老医世人之心病”的话的开导,开始重新研读《道德经》、《南华经》,终于大彻大悟,领悟到其中的种种玄机奥妙。

由此,曾国藩从委屈苦恼中解脱了出来,身心日渐好转。

后来,曾国藩又获得出山的机会时,他的身心状态已是大不一样,事业蒸蒸日上,终留功名于史册,令后人惊叹不已。

这告诉我们,调整心态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仅仅是一时的权宜之策,更是今后建功立业所不可或缺的修行。失意会给你一个变得更加坚强的机会,而这种坚强又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2.增长才干

受上司的冷落,并不意味着你的一生都失去了发展的机会,若想到这一点,你就应为迎接机遇而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而最好的准备莫过于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

有的时候,你的受冷落,可能确实是因为你的工作能力不佳,不能够胜任上司分派的工作。此时,你就更应该为自己补补课了。

在受上司冷遇的日子里,你可以从繁忙沉重的工作负担中解脱出来,拥有一片闲适的自由空间。在此期间,你可以去上夜大、考取一项职称、读读史书或者去完成一项你思虑已久却没空去做的任务。只要你不颓废,不绝望,用心去做,你会收获非常多的东西。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两次竞选失败,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在经受失败煎熬、得不到权力中心重视的日子里,他认真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并积极展开各种政治交往活动,最终登上了总统的宝座。乃至另一位美国的前任总统曾评价说:“在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人为履行总统职责,曾经做过这样周到的准备。”

3.增加接触

有许多时候,上司冷落某一个下属,是因为他不大了解这个人,不能深入地知道下属的才干,或者对下属的忠诚没有把握。因此,在你尚未得到重视之前,是很难得到上司的重用的。很多时候,这就是下属被上司冷落的一个原因。

属于这种情况的,下属就应该采取主动措施加强与上司的沟通和接触,或者注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意识地去寻找与上司交流的机会:请教一个问题、提出一个建议、与上司聊天……同时,你不妨在某一领域一显身手,如跳舞、书法、写作,从而引起上司的注意。甚至你可以通过增加在上司面前出现的频率来增加他对你的印象和兴趣,从而为交流奠定某种心理基础。

4.使自己变得重要

当下属确实有能力,却又得不到青睐,那该怎么办呢?在目前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对有些下属来说,等待的代价似乎太大了。此时,下属就不妨开动一下脑筋,运用智慧和技巧,借以提高自己的重要性,使上司不敢或不能忽视你。

战国时,齐王听信离间,以为孟尝君名高而擅权,所以就罢免了他的相国之职。这时,孟尝君的谋士提出要为他活动。这位谋士先是游说秦王,使他同意用10辆车、百镒黄金的礼物去迎接孟尝君。

接着,他又游说齐王,指陈利害,指出孟尝君对于秦、齐争霸的重要性,终于打动齐王,对孟尝君重新加以重用。

当然,如何用谋、采取何种技巧必须要因时因势而定,这取决于你的能力与特长以及你所遇的时机,这里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但是,学会与上司斗智,有时的确会让你受益匪浅。

在现代职场之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候早已过去,下属必须学会使用技巧,使自己的重要价值被上司重视,从而使自己走出事业的低谷,获得上司的青睐与赏识,做出一番成就。

虚心接受上司的批评

作为下属,谁都有可能遭到上司的批评与指责,不管是什么原因,在面对上司批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先听上司说

上司批评你时,不要急于争辩,静静地听他把话说完,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动作、表情,不要让他感觉到你不愿意继续听下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直视他的目光,身体稍微前倾,表明你在很认真地听取他的批评,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进行解释,或提出反对意见。

2.口头向上司认错

即使上司对你的批评没有道理,你也要在口头上肯定他的诚意。如果上司确实有诚意的话,你的态度会让他感到欣慰,从而他的态度也会渐渐缓和下来。如果上司是另有动机的话,你表现出来的礼貌和涵养会让他心虚,从而表现出不自然。这样,你还可以从对方的反应分析他的批评是否是善意的,不要暗示对方,认为他对你的批评是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企图,这样,在你们之间会产生更深的对立。因为,即使上司确实出于某种动机,也有权利对你的某些行为提出异议。

3.让上司把批评你的理由说清楚

你应积极地促使批评者说出他的理由,这种方法有利于你了解真相,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上司在提出批评时,不能做到就事论事,而是用一些含糊其辞的言语,这时让他把要说的话彻底说完,这样对方在说话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流露出他真实的想法,你也因此能捕捉到事情的缘由。采用认真、低调、冷静的方法对待上司的批评,不会损害你们之间的关系。

4.不要和上司对着干

上司不会无缘无故地批评下属,聪明的下属能善于利用批评,对待批评,这也体现了对上司的尊重。即使是错误的批评,处理得好,坏事也会变成好事,上司认为“此人虚心,没脾气”,可能会对你留下好印象;而如果你横加顶撞,虽然一时痛快,但你和上司的关系就会恶化。他会认为你“批评不得”,因此也就得出了另一种结论“这人重用不得”。

当面顶撞上司不仅令上司很失面子,你自己也可能下不了台。如果你能在上司发火的时候给他个面子,大度一点儿,事后上司会感到不好意思,即使不向你当面道歉,以后也可能会以其他方式给你补偿的。

5.不要强调过多理由

对于一般的批评,要有忍耐性,你大可不必百般申辩。挨批评只是使你在别人心里的印象有些损害,但如果你处理得好,上司会产生歉疚之情、感激之情,你不仅会得到补偿,甚至会收到更有利的效果,这与你面子上的损失一比,哪头轻哪头重,显然是不言自明的。而你要是反复纠缠,寸理不让,非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上司会认为你气量狭窄,斤斤计较,怎能委你以重任呢?

6.不要将批评看得太重

上司批评你时,他最希望下属能服服帖帖、诚恳虚心地接受批评,最恼火的是下属把上司批评的话当成了“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

其实,上司也不是随便出言批评你的,所以你应诚恳地接受批评,要从批评中悟出道理来。

当然,也不应把批评看得太重,觉得自己挨了批评,以后在同事面前就抬不起头了,工作打不起精神,这样最让上司瞧不起。把批评看得太重,上司会认为你气度太小,他可能不会再指责你了,但他也不会再信任和器重你了。

按理说,上司是单位上的上司,是工作上的上司,而下属的私家事是他权辖之外的事情,从道理上讲可以不管、不帮忙,但因是上下级关系,下属家中有急事或困难时,也可以过问、帮忙。

成为上司的得力助手

每一个上司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的第一个特征必须是服从,服从的员工一定是上司的得力助手。

对上司服从是第一位的。下级服从上司,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首要条件,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上司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

做上司的得力助手,让上司做重要的事,我们做他分配给我们的工作。因为上司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公司的政策、业务方面,无一不是他费心之处。假如能试图缩短他的工作时间,让他多花心力而非劳力,相信为公司带来的收益,一定超乎想象。

做上司的得力助手,在上司发布命令的时候,要参透他的意思,事事为上司着想,这会让上司有一种安全感,他的上司才能在一个内部关系顺畅的团队中会表现得更好。事实上,比起下属来,上司们的荣誉感和进取心要更强烈些,只有那些懂得为上司创造展示机会、事事强调上司地位,也就是说事事能够服从的员工,才能从上司那里获得更多的回报。

在一些公司里,经常碰到一些纪律观念不强、服从意识差的人。他们是上司最感头疼的“刺头”。这些人或是一无所求,上进心不强,对上司吩咐的工作满不在乎;或是自以为怀才不遇,恃才傲物,无视上司。

缺少服从意识的人,一定是一个自制意识差的人。而服从的人最终都会形成一种严谨的做事风格。这就是西点对学员的训诫和要求。西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看一看一位毕业于西点的将军给一位西点学员的父亲的信:“为什么我们让这些孩子经受四年斯巴达式的教育?他们住在冷冰冰的兵营,上午9点30分之前不能往垃圾桶里倒垃圾,水池必须始终干净,不堵塞。如此多的规定和规则,为什么?因为一旦毕业,他们将被要求全无私心。在军队的这么多时间内,他们将要吃苦,将在圣诞节远离家庭,将在泥地上睡觉。这份工作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让他们把自我利益放在次要地位--因此,必须习惯这样。”一个自制意识差的人,又怎么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呢?因此,这样的人上司不会喜欢。

有的人企图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因此,他认为服从的人是没有创意的人。脱颖而出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意识,而且是让你往上努力奋发的动机,但是却常常会碰到有些人走入偏锋,因为他一心想脱颖而出,可是事情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顺利,于是专为反对而反对。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群体中,是不难发现很多案例。譬如,有的人,上司规定12点才能进餐厅,他就偏偏要11:50进餐厅,事实上他不是为了要争取这10分钟,而是要向大家证明他跟人家不一样。因为他要脱颖而出,又不能如其所愿,所以,他就走火入魔,用其他的方法来证明他的突出,这是非常危险的。这样的人渐渐地就会形成一个懒散的习惯,一种对抗的意识,这样的员工绝对是上司的心病,即使再有才华,遭裁员的威胁还是存在。

有人说,服从上司的人肯定是谄媚的人,这样的人,我做不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意识。核心的员工会在服从中有创意。他们积极配合有明显缺陷的上司。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些上司原来文化基础较差,专业知识不精。这样的上司,在下属心目中位置也就不高,越是这样的上司,越对下属的反应敏感。

如果你有这样的上司,你不妨借鉴他多年的管理经验,以你的智慧与才干弥补其专业知识的不足,在服从其决定的同时,主动献计献策,既积极配合上司工作,表现出对上司的尊重与支持,又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成为上司的得力助手。这样的员工有哪个上司不爱呢?

曾有一位着名的田径教练,每当见到运动员,便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把头发剪短。据说,他的理由是:问题并不在于头发的长短,而是在于他们是否服从教练。可见,纵然不懂教练的意图,但不找借口地服从,这才是教练所期望的好选手。同样,服从并执行,这才是公司所期望的好员工。

员工服从与否,直接决定上司决策的执行水平和质量。所以,如果你真有水平,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应该认真执行上司交办的任务,巧妙地弥补上司的失误,在服从中显示你不凡的才华,这样的员工才会成为上司的得力助手,也才能是上司的最爱。

经常向上司提出好的建议

上司也是人,他不可能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上司。有些部下可能会觉得:“真没办法!我竟然有这种上司……”不仅如此,组织中的工作又死板,机能不调,在其中工作你会觉得很没意思,并失去工作的兴趣。

“这样下去好吗?”上司问。

“照这样下去,大家都会遭殃,一定要改才行。”你一定会这样想。

倘若你真的觉得这件事很令人忧虑,干脆就不客气地向上司提出你的意见,这并不是说要你指出上司的缺点,而是提出为了公司的发展建议。因此,上司也不得不仔细考虑你的建议呢!上司若是个有心人,一定会采取你的建议,让你满意。

即使未能全面地接受你的意见,也必然会采取其中一部分建议。所以,你要不断地发现公司的缺点,提出有效的建议。

倘若你对公司的现状没有任何可行性的建议,久而久之,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不满分子。最不受欣赏的职员是什么事都不关心,也不表示兴趣的职员。因为有关心,有兴趣,你才会对工作认真,有建树。若每天只做一点工作没事时就耗时间,常常打哈欠,反而说:“大家怎么都这么认真呢?到底他们为什么会那么有兴趣呢?大家都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这怎么会有意义呢?”这种人明显是不求上进。

“各人干各人的工作,大家互不相干。我觉得真无聊。”这种表示出虚无主义态度的人,也是个懒惰虫。

当一个职员对公司的工作毫不关心时,就表示他对自己本身的生活也不关心。对工作或职业场所,无论是否感到有趣都是个人的感受问题,也是关心与否的问题,倘若失去了兴趣和关心,这就是个消极的人,这种人最好还是辞去现有的工作,去寻求自己感到兴趣能予以关心的工作,这样对自己或别人都有利。

任何一个职员,都要经常在工作中提出问题或建议,而且比较中肯,这样你才会感到生活是有意义的。如果你是个有时也有些意见,却认为“提出来也没有用,反正上级不会采用”的人,觉得是自找麻烦,而且自我逃避,那么你就是个缺乏勇气的人。

你若想在这公司干下去,并希望它更快发展,那你就一定会发现,“这样不行,这一点一定要这样改”等等的问题。为了使公司更为健全,更为壮大,你应向上司提出意见与感想。公司很期盼这种有热忱的职员。

凡事皆应循规蹈矩,若不按轨道行驶则会出轨翻覆。所谓“轨道”到底是指什么呢?即提出意见时不要有损于上司的尊严,这才是应有的“轨道”。另外,不要强调自我的私怨,这也是一种“轨道”。

你提的建议必须是合理的,是站在单位或大家立场上的。还有,不要让你的上司认为:“这家伙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才提出这个意见”。能做到以上两点,上司极有可能采用你的意见。当然,你本身的工作表现也要在水平以上,以得到上司的肯定为前提。而不向上司提出建议的人定无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