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关系已经成为困惑都市人的因素之一。现代人大都在事业上竭尽全力,每天与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有时会大大超过家人。在职场上奋力打拼的人们该怎样处好同事关系?你在与同事相处中有着怎样的体会?其实同事关系虽然难处,却也不是不可攻克的堡垒。在只要掌握了相应的交际技巧,就能在同事关系处理中游刃有余。
与同事沟通应掌握的规律
与同事沟通也有规律可循。
1.观点要明确,理由应充足
想要使自己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富有成效,那么在交流之前就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有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你的观念还要能让同事准确理解,顺利接受。反之,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心情。
2.琢磨对方观点,作出敏锐反应
沟通有时是在讨论。讨论是双向的,是平等交流的一个过程。当对方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你要认真倾听,同时进行积极的思考。尽可能理解对方的思想,吸取有益的内容,然后做出相应回答。
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这意味着你必须:不要急切地下结论。例如对对方的言论作出“这没说明什么问题”等评价,会阻碍沟通。要有足够的耐心,允许他人把观点完全表达出来。
适时表明自己的观点。在你完全了解了对方观点的情况下,就可以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善于提出问题。交流应该经常提问和讨论。提问在谈论中具有驱动作用。通过提问的方式就能对某个话题进行探讨,然后,努力去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逐渐揭示出各自观点的理由和根据,更能够从中学到自己所不知晓的知识,从而增长见识。
增加彼此的了解。若与他人探讨,双方观点不尽相同。可以把此作为一个学习的机会,在有效的讨论中,增进彼此的了解,而不是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如果你很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那么,你就不能容纳他人的观点。然而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努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特别是站在与你有不同观点的人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样可以扩大视野。
3.沟通要经常
同事之间经常通信息,谈见解,有利于团结。一个人心凝聚的单位,讲究的就是团队的精诚合作。
同事之间的沟通,应该开诚布公,相互尊重。如果虽有沟通,但不是敞开心扉,而是藏着掖着,话到嘴边留半句,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小路和小李辉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同一所大学毕业,同在一个公司同一个科室工作,小路思维严谨,观点缜密;李辉观念前卫,思想敏锐,两人的工作互补性很强,被公司誉为“黄金搭档”。可有一阵子,他们两人突然变得深沉了,上班也不在一起研究问题,各人在自己的电脑上工作,相互好像不认识一样。这一异常现象被部门经理发觉了,分别询问,两个人都说没有发生什么。后来细心的部门经理发现小路和李辉同时爱上了另外的女同事。经理分别找他们谈心,挑明他们之间的矛盾根源。经过经理的开导,他们进行了一次肺腑之言的沟通。
经过了肺腑之言的沟通,两个人消除了隔阂,情场上的敌人依然成为了工作中的挚友。
可见,沟通是消除误会,保持友谊的良好方法。假如同事之间经常交流工作见解,说说处事体会,必然会增进友情。
4.以和善的姿态与同事沟通
当同事固执己见而且把自己的观点视为最佳观点时,很可能使交谈出现障碍。这时,你不要认为你的观点就是唯一正确的,并尝试着让同事改变初衷。记住,不要总是想去说服同事。在那样的情景下可能会使事情恶化。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些,肯定对方的价值之处,尝试着寻找一个共同点,沟通就能顺利进行。
5.事先要说明的话题不能省略
别以为办公事就不需要向同事事先说明,也不能是执行上司的指示就无所顾忌,例如,上司下令检查各办公室的电脑系统,你一定以为是在为他人做好事,而且是上司安排的,就大大咧咧去做。其实不妥。要知道,因为你的突然来临,人家可能耽误一份急于制作的图标,影响到他的工作任务完成,你只有在与之协商好时间去办理,才能双方满意。
6.不要以发号施令的口气说话
谦恭的语言、谦逊的态度,都可能唤起同事的合作热情。所以,在安排任务时,你不妨说:“请你把×××事情解决一下……” “对我来说,该项目最好的结果是×××,你能否告诉我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我如愿以偿呢?”或者“换了是我,我可能会这么做……”而不要说“你去把××事办了。”或者“你应该去怎样怎样做”。
7.不要与某人特别亲近
在与同事交往的时候,尽量要保持平衡,始终都要保持在同事的关系上。也就是说,不要对其中的某个同事过分地亲近或特别疏远。在平时,不要老是和同一个人说悄悄话,也不要总是和某个人进进出出。现在你们也许很亲近,一旦有了矛盾时,就会更加疏远,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你的工作,而且在同事之间的影响也很不好。并且还会让人误会你们是在搞小团体。
同事面前不要太张扬
在职场上,一大忌讳:过于表现,过分张扬自己。每当自己工作有成绩而受到上司表扬或者提升时,不少人往往会在上司没有宣布的情况下,就在办公室中飘飘然去四下招摇,或者故作神秘地对关系密切的同事倾诉,一旦消息传开来后,这些人肯定会招同事嫉妒、眼红,从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除了在得意之时,不要张扬外,即使在失意的时候,也不能在公开场合下向其他人诉说种种上司的不对,甚至还要牵连其他同事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而被惩罚。要是这样的话,不但上司会厌烦你,同事们更加会对你恼怒,你以后在单位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所以,无论在得意还是失意的时候,都不要过分张扬,否则只能给工作友谊带来障碍。
王某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子,年纪轻轻便受到上司的重用,每次开会,上司都会问问王某,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王某的风头如此之劲,公司里资格比她老、职级比她高的员工多多少少有些看不下去。
王某观念前卫,虽然结婚几年了,但打定主意不要孩子。这本来只是件私事,但却有好事者到上司那里吹风,说王某官欲太强,为了往上爬,连孩子都不生了。这个说法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公司,王某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当官狂”。此后,王某发觉,同事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和她说话也尽量“短平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在了她和同事之间。王某很委屈,她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功利呀,为什么大家看她都那么不屑?
在职场中锋芒太露,又不注意平衡周围人的心态,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王某并非是目中无人,只是做人做事一味高调,不善于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
被同事孤立的滋味不好受,被孤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但每个感到孤立的人都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被孤立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呢?除了遇上一些天生善妒的小人,大部分时候,自身的一些缺点都是导致被孤立的主要因素。在单位里,飞扬跋扈的人、搬弄是非的人、打小报告的人、爱出风头的人,往往都是被孤立的对象。假如你被孤立了,赶快检查一下,看自己是不是这类人?
古人云:大丈夫能屈能伸,一个人要懂得退让的道理。就像打拳时,退回一步,不是胆怯,而是为了下次出拳时更有力。攀登人生的高峰就像跳高,如果没有一刹那间的下蹲积聚力量,怎么能纵身上跃呢?做事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不能仅凭自己主观意志行事。此路走不通时要换一个方向,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更不能不撞南墙不回头,也不能不见棺材不落泪。一旦闹到事情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有一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接连碰壁,许多家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吃香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工作呢?
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收起了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了一名基层的程序录入员。这是一份稍有学历的人就都不愿去干的工作,而这位博士却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了他的出众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人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上司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上司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上司又提升了他。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上司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其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非常人可比,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才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叙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此时上司才恍然大悟,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因为对他的学识、能力及敬业精神早已全面了解了。
这个博士是聪明的,碰了几次钉子后,他放下身份与架子,甚至让别人看低自己,然后在实际工作中一次次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一次地对自己刮目相看,他的形象就逐渐高大起来。许多年轻人初入社会时,往往把自己的一堆头衔、底牌先全部亮出来,夸耀自己,结果或者让别人反感,难以与人合作,或者招来很高的期望值而让人失望,稍有失误便不好翻身。
这位博士的思维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他在直线行不通时,选择了曲线,迂回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直立行走的人类,往往喜欢用直立、直线式的思考方法,譬如要立大功、成大业、头脑聪明、处事灵活、样样精通、事事明白等。这些目标,好像是悬在高高竹竿顶端的旗帜,惹得人拼命往上爬,永远无法触及最高点。
人生如棋,有时不妨先理智地后退一步,结果却能化险为夷,出奇制胜。人生如航船,聪明机智的舵手,遇弯就弯,遇直快行。遇弯不转舵就会触礁。做人应当有弹性,选择了弹性,就意味着选择了快乐。芦苇能屈能伸,所以能在狂风暴雨中生存下来;榆树想始终挺直腰杆,结果被狂风吹折。当然,遇弯停滞不前,也达不到航行的目的地。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总是仰着高贵的头。弯一下腰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伸直腰。在中国人眼里,青松备受人赞美,而芦苇备受批判。诗人们纷纷向青松献上了一首首咏赞的诗篇,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连孔老夫子都留有这样的格言警句:“天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反之,芦苇呢?人们认为它们就像墙头上的草一样,随风倒,没有自己的立场,没有坚定的信念。
做人固然要像青松那样,要有人格,但在处理生活中的小事方面,却实在需要的是芦苇这样善于弯腰,善于低头的精神。因此,在一位西方哲人眼里,对青松、芦苇的褒贬颠倒了过来。他认为:一个人要像芦苇一般柔顺,不要像松柏那样僵硬。当风吹来的时候,芦苇就顺势弯一下;当风停下来后,它又在原来的位置上挺得笔直。芦苇的尖儿又怎么样呢?它的好运气又使它能够用来做书写《圣经》的笔。
反之,松柏呢,却连自己位置都难保住。因为一旦有风吹来,它就会连根倒下,甚至断裂。它的树枝又怎么样呢?伐木工来了,劈劈砍砍就用来盖在房顶上了。剩下的,他们就抛进了火里。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它是人生的一门艺术。生活需要弯曲的艺术,做人做事需要一点弹性空间。一味地硬挺,你自己累,身边的人也累。
对待同事要以诚相待
要想成就一份事业,就必须完善公司的制度,协调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密切配合工作。舒适的工作环境,同事间亲和融洽,上下一心,直接促成业务的成功。能否成功,关键亦在于能否跟同事打成一片,和睦共处,尽得人心。知道自己属于哪类人,就必须积极努力改善不足之处,与同事打好关系。不妨参考以下做法:
1.合作和分享
多跟别人分享看法,多听取和接受别人意见,这样你才能获得众人接纳和支持,方能顺利开展工作大计。
2.微笑
无论你是打杂工、实习生或总经理,只要无时无刻向人展示灿烂友善的笑容,就必能赢取公司上下的好感。年轻的同事视你为大师姐,年长的把你当女儿看待,如此亲和的人事关系必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3.善解人意
同事感冒你体贴地递上药丸,路过饭店顺道给同事买早点,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你对人好人对你亦好,在公司才不会陷于孤立无援之境。
4.不搞小帮派
跟每一位同事都保持友好的关系,尽量不要被人标签为你是属于哪个圈子的人,这无意中缩小了你的人际网络,对你没好处。尽可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避免牵涉入办公室政治或斗争,不搬弄是非,自能获取别人的信任和好感。
5.坚持原则,灵活掌握
应以真诚待人,虚伪的面具迟早会被人识破的。处事手腕灵活,有原则,但却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采纳他人的意见。切勿万事躬迎,毫无主见,这样只会给人留下懦弱、办事能力不强的坏印象。
6.勿阿谀奉承
只懂奉承上司的擦鞋仔一定犯众憎。完全没把同事放在眼里,苛待同事下属,你无疑是在到处给自己树敌。
7.勿太严厉
也许你态度严厉的目的只为把工作做好,然而在别人眼里,却是刻薄的表现。你平日连招呼也不跟同事打一个,跟同事间的唯一接触就是开会或交代工作,试问这样的你又怎么能得人心呢?
与同事和睦相处
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心情就会很舒畅,这不但有利于很好地工作,而且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1.好事与同事分享
单位里发物品、领奖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像没事似的,从不向大家通报一下;有些东西可以代领的,也从不帮人家领一下。几次下来,同事自然会有想法,觉得你不合群。如此下去。彼此的关系就会不和谐了。有好事应与同事分享,这是一种简单的沟通方式。
2.热情对待同事的朋友
同事出差去了,或者临时出去有事,这时正好有人来找他,或者正好来电话找他,但你知道他的去向,你不妨告诉来人:如果你确实不知道去向,但可以将情况转告,并表示出热情。明明知道,而你却直通通地说不知道,一旦被同事知晓,那彼此的关系就势必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