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20几岁一定要知道的100个心理常识
19552000000025

第25章 20几岁一定要知道的12个社会现象心理常识(2)

虽然开放公用,麦当劳仍然让厕所维持了高质量的服务。有专人定时、保质打扫,每个厕所的门后都有一张清洁表,每天的打扫人和检查人都要有签字确认;卫生打扫得非常细致,有着具体的规定,像地面、台面、镜面,把手、水渍和纸篓等单项,都分列表格出来,列进工作程序,有专人逐一完成。虽然承担着一定的公厕的功能,人流量非常大,但即使这样,厕所仍然随时保持干净,没有异味,以最佳的形象接待需要的公众。

麦当劳是一家餐厅,销售好吃的食物是它盈利的主要方式,它为何要开放自己的厕所给有需要的公众呢?难道是想让公众在如厕之后心存感谢,马上就找张桌子坐下来就餐?当然不是!营销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麦当劳之所以这样做,是利用人们的代偿心理,通过开放厕所的一种积极姿态,换取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推动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的继续提升。这可是一种高明的营销策略,既带来了将来消费者增加的实惠,又为自己赢得了健康的社会形象,真是一举两得。

生理学上,代偿是指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能,当某一器官的功能或结构发生病变时,就会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它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心理学对代偿心理有着多种多样的解释,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出于一种“欲望代替”的心理状态。指当一个人原有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就会寻找另一种更有意义的欲望来代替之,以满足自己的心理。而对于经济学和营销学来说,通过某一部分无偿的支出,换取另一部分更大的收入,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种营销战略。

麦当劳让公众无偿使用厕所,服务还特别周到,看似自己支出了一部分没有直接回报的成本。但无形中却给公众打开了一个窗口,让使用自己厕所的人体验到麦当劳独特的企业文化和超一流的服务。他们至少让人加深了对“麦当劳”这三个字的印象,当下次他需要为自己的宝贝儿子或女儿过7岁生日时,选择麦当劳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为公众增加额外服务,换取品牌提升和收益,这是营销代偿;而从公众的角度,由于免费使用了麦当劳有着一流服务的厕所,内心就会产生补偿心理,会有通过购买麦当劳的食品进行回报的欲望,这叫做消费代偿。

无论是人的身体,还是日常生活中,代偿心理可谓无处不在。

盲人的眼睛看不见了,但是他们的听觉和触觉会变得发达起来,取代眼睛,替主人识别各种物体,甚至还能感觉别人的心境。

失去双臂的人,可以用嘴巴或脚趾夹住笔来写字。经过苦练,很多人还能写出不错的书法,这样的例子不少媒体都有报道。

许多人遇到了挫折,面临困境,也会将对某一对象的需要,转向其它的对象,力求让心理得到满足的要求特别迫切和强烈。像恋父情结,会让一个女孩在成人后选择类似父亲的男人做丈夫;恋母情结,会让一个男孩长大后寻求姐弟恋,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就是代偿心理在情感世界中的体现。

俗话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麦当劳不反对人们使用厕所,就是出于这种期待,这完全是根据公众的心理特点来做出的一种营销策略。

从众定律:每个人都有“随大流”的倾向“随大流”就是顺着多数人办事或者说话,趋同于大家的行为,自己没什么主见,有主见也不说不做。作家写文章的时候说一个人“随波逐流”,就是形容这一类从众行为。平时只要注意观察,我们也能发现许多这种现象:一种发型流行的时候,连引领时尚潮流的明星都会趋之若鹜;去年流行锅盖头,街上清一色的“黑锅盖”;今年流行燕尾,小青年们的头发都齐刷刷地遮住了脖子;穿衣打扮,每季流行不同的颜色,人们不约而同互相效仿。

甚至,口头语都是人们随大流的一部分。80年代,能到南方做几笔生意并满载而归,被视为是能力的象征,那时总会有人以说几句广东话为荣。到了新世纪,韩流吹遍中国,无数的青年男女又跟随着韩式时尚的潮流,把自己打扮得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清纯天使。

心理学家对这种行为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就是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使个体的行为向着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方面变化。也就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些成语形容的现象。

人们为什么会有从众的心态呢?

第一,自我保护意识的反应。大部分人都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害怕成为出头鸟。因此在生活中,就会努力让自己与所有人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安全感。

第二,每个人都有群体归属意识,这决定了人们的从众心态。只有与众人在各方面保持同步,不出位、不对立,甚至亦步亦趋、压制个性,才能让自己拥有归属感。可见,从众心理有时是对个人创造力的一种阻碍。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那些在生活中有着某些不伦不类行为的人,往往可以表现出高于常人的创造力。

在经济学上,有个很流行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位石油大亨死了,想去天堂,但是一进门,发现天堂已座无虚席。上帝不让他进,对他说:

“你去地狱吧,那里有座位。”这个人灵机一动,喊了声:

“我在地狱里面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纷纷向地狱跑,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他自己了。这时上帝无奈地说:

“你可以进去了。”可是这个人此时却犹豫了,说:

“也许地狱里真的有石油,我还是去看看吧。”于是他也急忙向地狱跑去。

无论是对经济、营销还是心理学来说,这个故事都是从众定律也叫“羊群效应”的典型案例。有一件事,虽然你开始认为是错误的、不适当的,但如果多数人都去做、都认为是正确的,那么你也会慢慢倾向于他们的看法,并说服自己去相信众人的观点,跟随众人的脚步。

所以,从众效应虽然反应的是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但却未必都是好的。比如闯红灯,开始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站在那里等,可先有一个人冲了过去,接着就有第二个、第三个,许多人就都跟着冲了过去,最后正常的交通秩序被破坏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就迅速增加。由于众人的参与,不良的社会行为披上了合理的外衣,像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抽烟等。一个人这么做,大家都鄙视他;但如果十之八九的人都这么做,这种不良现象就被默认了。

现在,许多人都随大流,买房子买涨不买跌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正是房产商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比如会刻意制造一些“消费者排队买房”的新闻放到报纸上,吸引有购房意愿的人不假思索就做出“抢购”的决定。

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注意明辨是非,学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判断一件事。别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自己却不一定适合。

反过来,大多数人都不感兴趣的,却未必不是你的好机遇!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面,避免它的消极面,做到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不做墙头草,你才能做到卓尔不群,成为别人争相效仿的成功者!

约拿情结:怕自己出名,也不希望别人出名小林在单位是个勤勤肯肯的员工,业务能力突出,跟同事的关系也不错。经理对他观察了很长时间,决定把他报到总公司,给他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本以为小林会兴奋不己的接受,没想到经理把这个喜讯告诉小林,看到的却是他满脸的愁容。

“经理,我哪有这个能耐呀!”不管经理如何解释这次出国的好处,小林都不松口,他拒绝这个好机会。

经理只好将出国深造的名额给了另一个人。不过,当小林得知同事将取代自己去国外进修并且还会提薪时,内心却像打翻了五味瓶,没有一点想去祝贺的意思,反而在知道消息后悄悄躲了起来,下班之后马上就回了家。

小林的这种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有时别人都来赞美你、敬佩你,你反倒会怀疑自己的实力,害怕自己表现不出这种实力而被人揭穿。

还有的人,他们会在得到大家的肯定后产生某种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的荣誉并不名正言顺。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叫做“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就是对成长的恐惧。心理动力学的理论假设说:

“有时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失败的确是可怕的事情,但成功有时却更可怕,因为人们对“成功以后”感到恐惧和自卑,担心自己无法承担关注和责任。这就是小林自己放弃机会、却又不想让别人也获得机会的心理来源。

《圣经》里面讲,约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去做伟大的事情。后来神终于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让他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因为罪行而被全部毁灭的城市——尼尼微城。但是这座城市却是毁灭了他的家族的死敌,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于是,约拿抗拒这个任务。他逃跑了,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神。

神到处寻找他、唤醒他、惩罚和告诫他,甚至还让一条大鱼吞了他。

最后约拿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反复和犹疑后终于悔改,完成了他的使命,宣布尼尼微城的人获得了赦免。

根据圣经的记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约拿代表了那些渴望成长却又害怕成长的人,还代指人们内心渴望成功、成名却又害怕这些荣誉的心理。约拿不愿意执行神的旨意,是因为内心的仇恨,最后他接受了神的决定,是因为他战胜了自己身上的“约拿情结”,突破了人生的瓶颈。

约拿情结的基本特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表现在对自己,另一个表现在对别人。对自己,逃避成长,执迷不悟,拒绝承担使命;对别人,嫉妒别人的优秀之处,对别人受到的祝福和奖励感到不爽,还会对别人的倒霉遭遇幸灾乐祸。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约拿情结?比如,我们无限渴望实现一些大的理想,但又总是担心无法承担那样的重担;小时候老师选班长,点了你的名字,你慌忙地摇头,可是看到其他同学成为班长后,你又闷闷不乐;我们还经常在内心盼望纯真无邪的生活,却又在现实中视天真纯情为幼稚可笑;想努力工作,可又瞧不起那些无私贡献的人;想帮助别人,却鄙视他人的同情心。

你看,是不是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呢?正因为约拿情结的存在,很多人才终其一生,碌碌无为。像小林就是这种情况,自己怕出名,怕受到关注和嫉妒,可他又不想让别人获得出国的机会,心里巴不得那个代替自己出国的人倒霉!于是,他永远无法突破自己的人生。

只有少数人敢于打破心理的平衡,认识到这是一种弱点,并且克服了自己的“约拿情结”。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不怕失败,最终抓住机会并获得了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是只有少数人可以成功,而大多数人却平庸一辈子的重要原因。

化妆也会上瘾——不化妆不敢出门见人背后的心理罗欣是一家大公司客服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公司的规定,她每天一定要化妆才能上班。没有在这家公司工作之前,罗欣没有每天化妆的习惯,是个热爱素颜的女孩。可自从在这里工作两年以后,她慢慢觉得自己化妆有点上瘾,每天不花费至少一个小时来化妆就绝对不出门。

看到罗欣每天一起床,就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化妆。爸妈都感到奇怪,女儿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别人化妆就是十分钟的事,女儿却像做针线活。妈妈忍不住关切地问女儿到底怎么了?罗欣也解释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表达了自己目前的这种工作和心理状态。爸妈听了十分担心,就抽出时间,带她去看了心理专家。

按时下的标准,罗欣的模样绝对是位人见人爱的美女,虽然工作需要化妆,但至少不需要每天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心理专家通过了解发现,她不仅妆化得越来越细,也越来越容易焦虑。无论是平时的仪态还是举止,只要她自己觉得任何一个方面有丝毫不完美,都会担心。

她现在是没有化妆就不敢出门,对自己的容貌完全没有自信,宁愿上班迟到,也要化妆到自己满意为止,已经陷入了比较严重的上瘾状态。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利奥·丝荣认为,过分迷恋化妆的行为无异于自我虐待,其症结就在于上瘾心理。化妆上瘾的表现是:不愿意让人见到没有上妆时的自己,而且,上妆后不允许自己出汗、流泪和淋雨,时时刻刻都要求自己保持姿态的完美及化妆的完美。

曾经有位叫做过奥尔兹的科学家做过一次“小老鼠电击实验”,他发现,小老鼠在有规律地受到电击之后,会渐渐养成渴望电击的习惯,每天那个时间,就会自己回到施加电击的地方,等待下一次电击。

起初,奥尔兹以为老鼠只是对电的刺激感到了好奇,因为电量并不大。他又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之后,却发现并非那么简单。因为他把老鼠放进迷宫中,老鼠仍然马上就找到了跑到电击地方的通道,甚至为此抛弃好吃的食物。在它与电击的刺激之间,无论放上什么样的障碍物,小老鼠历尽辛苦都要跑过去寻求电击!即使在电击的地方饿上10天,也不愿意回去享受食物!

某种对身体或心理的刺激行为一旦形成习惯,人或动物就会对此依依不舍,每天在都会寻求重复的刺激,这就是上瘾心理。罗欣的相貌并不需要化妆来维持美丽的形象,但工作的需要让她将化妆变成习惯后,就陷入了越来越严重的心理依赖。这种依赖性会渐渐降低她对自己容貌的自信,结果就是化妆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化妆的质量越来越在意。

有的人赌博成瘾,即使每次都输钱也依然沉浸在里面。有的赌徒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老去赌的原因时说:

“我要把输掉的钱赢回来!”

其实,这不过是个无力的借口。当上瘾心理开始主宰他的行为后,他并不一定非要赢多少钱不可,而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只要坐在麻将桌前,就足以让他兴奋了!即使他已欠下了巨额赌债、输掉了老婆和房子,他每天的热情依然很高,因为他对打麻将这种游戏规则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和需求。

生活中,我们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上瘾心理。比如在网上搜索信息,很多人都喜欢固定使用一种搜索引擎,并非它的功能是多么优秀,而是养成了依赖和让自己很舒适的心理习惯。一些人的网瘾心理也属于这种类型,虽然十分清楚长期玩网络游戏对自己的危害,可就是深陷进去,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