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不平没人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司空见惯地集体冷漠,无论是面对小偷、歹徒,还是其它一些不良行为,敢于站出来“吼”一声的人越来越少。难道这只是正义的缺失吗?
路见不平为什么没人“吼”?
不久前,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重庆一个女子在公交车上阻止小偷行窃,却被小偷和同伙一顿暴打。周围二十多名乘客,没有一个上前相助,不是匆匆躲开,就是冷漠地旁观。司机虽然停住了车,却是看着该女子被打了两分多钟,然后打开车门,让小偷堂而皇之地离开。虽然这几名小偷在次日凌晨就被警察抓获了,但是这个真实的故事却让人们心寒。
报道此事的记者痛心地说:
“整个过程,只有一位在重庆打工的外地农民想上前帮忙,但发现其中有一个男子手执匕首,一脸凶相,又只好坐下了。”
这件事确实让我们深思,全车的乘客,面对几个小偷殴打一名女子,竟无一人维护正义,掏出手机报警都不敢。路见不平没人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司空见惯地集体冷漠,无论是面对小偷、歹徒,还是其它一些不良行为,敢于站出来吼一声的人越来越少。难道这只是正义的缺失吗?心理学家经过分析发现,路见不平没人吼的深层次原因,是人们受到了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通过实验,对旁观者的无动于衷做出了科学的解释。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让72名不知真相的志愿参与者,以一对一或者四对一的两种方式,与一个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然后使用对讲机通话。在实验过程中,当这位假病人焦急地大声呼救时,一对一通话的那一组,有85%的人果断地冲出工作间帮他寻找医生,而在四对一的那组,却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两位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可以解释为是“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也就是旁观者效应。面对一种紧急事态,旁观者越多,大家采取行动的机率就越小,意愿也就越少。正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寄希望别人站出来解决问题,自己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产生这种心理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众人的存在,这种社会责任无形中被分散了,需要站出来的心理压力变小。大家并非心中没有正义和道德,而是都想看看其他人会怎么做。
有一位女孩提着一个西瓜登上了公交车,由于司机紧急刹车,她的西瓜从脚边滚到了后排,而她没有察觉。这时,身边的几个人同时都盯着地上的西瓜看着,或者都用眼神对女孩示意,好像这样就能提醒她了,却很少有人会在第一时间就开口提示女孩:
“喂,你的西瓜跑了!”即使有人会这样做,之前也会经过几秒钟的犹豫,在这个犹豫的过程里,他的内心战胜了“旁观者效应”。
一部电影里面有这样一个镜头:盲人女孩摔倒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怎么也摸不到她的盲杖。好久,一个陌生人走过来扶起她,对她说:
“这里的人奇怪极了,他们都站在一旁担心地望着你,却没有一个人扶你一把!”
多么可怕的旁观者效应呀!我们在目睹别人遇到麻烦时,总是先观察别人的反应,心想:这件事并不一定需要我,还有这么多的人在看着呢,总会有人去!每个人都这样想,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了。尽管大家都会因此产生一定的内疚感,却因为人数的众多,连这种内疚感也被分散和均摊了,于是,只要自己不是受害者,路见不平不去吼就成了让大家心安理得的行为。
不仅仅是习俗:为什么中国人过年爱放鞭炮?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每到过年的这几天,全国各地都会放鞭炮,场面十分热闹。但是您知道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吗?
集体燃放鞭炮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又是因为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效应呢?
据说在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这天,就跑到村子里残害生灵。人们非常痛恨,可无能为力。有一次,“年”
又到了一个村庄,正准备冲进去吃人的时候,村口有两个小孩站在那儿玩,拿着牛鞭子甩来甩去,发出“啪啪”的鞭声,一下就把“年”吓跑了。
“年”跑到另一个村庄,又看见了红色的纸张,也感到很害怕,吓得失魂落魄,再也不敢到这里来吃人。人们灵机一动,今后每到腊月三十,就大放鞭炮,张灯结彩,穿上大红衣裳,驱赶怪兽。于是,春节的习俗就形成了。
当然,这只是神话故事的解释。在心理学家看来,放鞭炮之所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节庆仪式,受到全球华人高度的重视和喜欢,是源于人们一种互相感染的心理。在中国人看来,春节不仅是一种习俗,而且是一个除旧布新的机会。人们积聚了一年的晦气和不满,都希望能在这几天,用一个隆重的、印象深刻的仪式释放出来,起到辞旧迎新的作用。放鞭炮恰恰是这种典型的仪式,人们会不断地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鞭炮可以带给自己未来一年的好运气!这种心理互相感染,兴奋的情绪就会像流感一样在人群中传播,最终形成了春节燃放鞭炮的牢固的社会基础。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属于一种社会感染现象,就像“情绪流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将信息与情绪迅速有效地传递,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社会感染现象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爆发性,情绪的引发非常猛烈,影响力高,烈度强;二是迅速性,会很快传播到最大的范围,并被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并且短时间内不会被另一种情绪取代。
比如燃放鞭炮,有一段时间曾经禁放烟花,人们的习俗处于压抑状态。但是人们还是在热切地期盼,有一天能够喜气洋洋地在过年的时候燃放鞭炮。这时,假如有一个人产生燃放鞭炮的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就会迅速引发他人产生相同的情绪,那么偷放鞭炮的行为就会很快变成普遍现象。前几年在禁放烟花时期,各大城市总会发生许多因为偷放鞭炮导致的受害行为,就是这种社会感染现象的结果。
除了过年放鞭炮,还有哪些属于社会感染现象的范围呢?去年汶川抗震救灾期间,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全国十几亿群众在第一时间就牵起手来,同悲同哀,同赴川难,民族凝聚力迅速就达到了最高的顶点。这种全民救灾情绪的传播,就属于社会感染现象的一种,也符合它的两个特点。只不过,前者是一种节庆的欢庆情绪,后者则是一种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民族情绪!
看来,过年的时候放鞭炮,可不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风俗习惯,背后还蕴藏着这么多的心理学常识呢!我们也必须明白,这种社会感染现象的发生,与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是分不可的,如果没有文化认同,再有感染力的一种现象,也无法被所有的国民普遍接受。
为什么算命先生总是算的很准?
虽然人类早就进入现代社会,科学已成为人们判断事物的主要标准,但是算命却还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职业,收入也很丰厚。繁华都市的广场街角、农村的街头巷尾,经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一张八卦图,一本占卜书,就能把人忽悠得晕头转向、眼冒金星,稀里糊涂上当受骗,还以为算得很准。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中有何奥妙?
算命先生看似神奇,但是只要稍加揣摩就会发现,他们不过是利用了有些人“找不到自我”的心理弱点。在相命的骗术中,采取了一种模糊性思维对这些人的性格和命运进行笼统的定位,迷惑他们,营造出一种算得很“准”的假象。
一位女士感到自己的生活前景迷茫,不知道幸福在哪里,就带着寻求指点的心情,匆匆来到城市广场,找到了算命先生——一个有着慈悲表情和神秘气质的老头,向他求解自己将来的命运。
老头问她要了生辰八字,又让她抽了一卦,眯着小眼晃了一会脑袋,说了五个字:
“父在母先亡。”
女士顿时心里一惊,佩服地说:
“太准了,我的母亲两个月前刚去世。”
其实这就是模糊性思维的高明之处,骗子察言观色,看人说话,先观察了这位女士的表情,揣测她的心理并加以分析。然后,就使出了“八面风”的功夫。所谓“八面风”,就是将话说得模棱两可,怎么理解都可以。
比如这句“父在母先亡。”假如女士否定地说:
“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还在呢!”骗子就会说:
“对啊,我说了,你的父亲在母亲前面去世。”如果女士说:“我的父母双亲都还健在呢!怎么在你嘴里少了一个?”骗子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嘛,这个卦已经说了,你的父亲会在母亲之前去世,这是你的生辰决定的,所以呀,你需要解命,不然很快就会发生不幸”
如果女士听信了骗子的话,那么,钱财的损失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不管怎么理解,算命先生的话都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笼统的解释,让你无法质疑和反驳。从而,一个“算得准”的印象就产生了。
像这种笼统的、一般性的、带有暗示色彩的人格描述,心理学上称之为“巴纳姆效应”。这个效应是以一位着名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因为他的魔术节目就是这样的,每个节目中都包含了所有的人都会喜欢的各种成分,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所以十分受欢迎。
不管谁来看,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快乐,喜欢他人自然也就多了。
巴纳姆的成功在于节目取悦群体的多向性,每个节目都具有不同的笑点,任由不同喜好的观众从中读取。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笼统的、可以多样性理解的定义,很容易让人产生自我认知的偏差,盲目地认为这种定义确实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比如算命先生对人的定语,极易让人迷失,受到这种模糊性思维的控制。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种心理倾向,由于不清晰、不确定的一种思维,让人无法认识自己。
看看算命先生的解释,亦此亦彼,既此既彼,随时都可以变成另一种答案。至于怎么解释,完全视你的反应来决定。正是由于这种“既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的思维迷惑了无数的人,才给了骗子们成功的机会。
如何摆脱这种心理效应的影响呢?关键是找到一个可以正确认知自己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不要依赖任何外来的解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他小的时候,父亲曾对他说:
“谁也不可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你拿别人做镜子,白痴也会把自己照成天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我想,并不在于拿谁当镜子,关键要坚持辨证地看待自己,既不忽视优点,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不轻信、不盲从、不迷信,就能够戳穿算命先生摆下的那种认知骗局,牢牢将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为什么许多人喜欢看现场直播?
电视迷的“现场直播”情结是怎么产生的?美国一家社会心理学研究机构,曾对华盛顿州的五千位电视用户进行过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人人都喜欢看现场直播,但这并不是出于对节目本身的关注,而是为了满足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的偷窥心理。
梅森太太是个综艺狂,狂热地喜欢所有的综艺节目,尤其是明星访谈和家庭脱口秀。这让她的先生郁闷极了,因为他喜欢足球比赛。
同样是周末坐在电视机前,但他总争不过太太,只能失望地缩在沙发上,心情很不平衡地望着太太投入的表情。但是,他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太太和自己一旦错过某个节目,即使曾经及时地为其录制下来,事后他们也很少可以耐心地观看重放。
现场直播与录播的综艺节目难道会有不同吗?当然不会有任何区别,只不过录像播放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而现场直播则是让你同步享受那些演播大厅的气氛。
不仅梅森太太有这种喜好现场直播的心理,许多球迷也有这种体验。比如一场精彩的比赛,我们迫切地需要在比赛开始时就坐在电视机前,但一旦错过了直播,赛后大多数人只会上网瞧瞧比分,看看进球画面,而不会再浪费90分钟的时间重温那段事实上同样精彩的比赛内容。像春节晚会、各种娱乐节目都是如此,“现场直播”这四个字对于人们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第一时间发生”,这种体验对人有着无与伦比的感官刺激。
这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认为,除了人们认为现场直播会让自己不会在第一时间错过精彩节目之外,这种喜好主要是缘于我们内心的偷窥心理在作祟。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一生下来,就产生了偷窥心理,是我们天性的一部分,会一直伴随到生命的结束。
人为什么会产生偷窥心理呢?
第一,成长的需要。
小时候,一切都是未知的,新鲜的,需要我们去探个究竟。所以,偷窥心理有助于我们更快地了解这个世界。比如3岁左右的孩子,看到大人去卫生间或如厕或洗澡,就会蹲在门口,从下面的小条窗向里好奇地窥视,想看看大人的身体。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有这种对隐私的好奇,喜欢窥探隐私。
第二,对关注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被人关注的心理需要,偷窥心理可以让人获得很多新鲜的信息,并且能够拿出来向人炫耀。现场直播的另一个价值就在于此,迎合了人们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新信息的心理。
第三,宣泄个人的欲望。
偷窥心理,总是基于一种对欲望的宣泄,比如偷看异性的身体,打听别人的情感隐私。表现在对现场直播的强烈关注上,便体现了一种欲望宣泄的及时性。
人的偷窥心理会通过许多生活的细节体现出来:我们喜欢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信息,表现在对现场直播的喜爱,对花边新闻的格外关注,对别人的隐私永不满足地打探;因为有偷窥心理,我们还会做两手的准备,既想得到别人的隐私,又防止别人对自己的窥视。于是,窗帘的作用就不仅是遮挡阳光,还是为了将对面偷窥的目光挡在窗外。
每个人都是很好奇的,天生就想知道别人的隐私。但是大部分人都能成功地控制住自己的偷窥心理,只让它在一些正常的生活细节中得到体现,就像看电视直播,几个人聚在一起家长里短地嚼嚼舌头。
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适当的偷窥心理转变成好奇心过盛甚至泛滥,严重侵犯别人的隐私,那就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
可见,偷窥心理对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带给我们新奇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需要严格预防的风险。
为什么麦当劳不反对人们来上厕所
世界上最大的快餐集团麦当劳,从1955年创始至今,已经在全世界拥有了接近三万家餐厅,是时尚青年、都市白领和孩子们最喜欢去消费的地方。但是你知道吗?麦当劳自己对外开放了一项特殊的服务:厕所向公众开放,在正常营业期间,你随时可以去麦当劳上厕所,并且不需在那里消费一分钱!
不仅如此,麦当劳还把厕所作为一种宣传窗口,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服务特别周到。整个设计风格和颜色与店面保持一致,让你使用的时候感觉到浓浓的麦当劳的风格,不会因为关上了厕所的门就好像进了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