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音乐故事
1954500000103

第103章 第一个把《马赛曲》翻译到中国的人

《马赛曲》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有名的一首鼓舞士气的战斗歌曲,现在是法国的国歌。第一个把《马赛曲》的歌词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清末的王韬。

王韬(1828-1897)是一位中国学者,原名王利宾。1847年随父去上海,担任《字林西报》的编辑。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王韬很早就接触到了西洋音乐。他在英国老板的家里听过老板的女儿弹钢琴,称其“抗坠抑扬,成中音节,虽曰异方之乐,殊令人之意也消”。他还与友人一起听过一个西方女弹钢琴,他觉得琴声“抑扬高下,顷刻数变,滑如盘走珠,朗如瓶泻水。雄壮如铁骑千群,银涛万顷;悲怨幽咽如羁人戍客,嫠妇思女,有不可告人之哀,真可播荡神志也”。把白居易《琵琶行》、苏东坡《赤壁赋》中对音乐的描写移植过来,评价还算是很高的。

1867年底到1870年,王韬在欧洲游历了两年多,写成了《漫游随录》,其中,有不少对西方歌舞音乐的描写。他很欣赏英国剧院的演出,他形容说:“联座接席可容三万人,非逢庆赏巨典,不能座客充盈也。其所演剧,或称述古事,或作神仙鬼佛形,奇诡恍惚,不可思议。山水楼阁,多或二三百人,甚至四五百人。”

王韬回到香港后,写了《普法战纪》一书。在书中,他第一次翻译了《马赛曲》的歌词,把《马赛曲》介绍到中国。可惜他没有翻译乐谱。直到三十多年后,《新新小说》才发表了由侠民译词的《马赛曲》,当时叫作《法兰西革命歌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