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这一代价,可代之以贬值政策,即通过本国货币的贬值迫使人们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转向对国内生产商品的需求,借以达到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的目的。但是,当一国在实行贬值政策的同时,如不对通货加以紧缩,那么实施贬值政策的结果将是经济的均衡点由原先的Z点移向在其上方的Z″点,而不是收敛于E点。在Z″点上,由贬值所得到的竞争性的提高会很快地被过剩需求拉起的通货膨胀所抵消,结果,外部经济虽然得到了平衡,但内部经济却失去了平衡,因为在Z″点处存在着巨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米德在分析了以上单一调节政策所产生的两难问题之后,提出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像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an Tin bergen)在其“政策理论”中早就指出的那样,为了实现两个以上的经济目标,就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即: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要想成功地运用贬值政策来消除贸易逆差,就必须在实施贬值政策的同时,导入能够减少国民支出的紧缩通货政策。其中,贬值政策用来改变人们的支出结构,以达到增加出口与减少进口,进而消除逆差、平衡外部经济的目的;通货紧缩政策则被用来减少人们的支出水平,以便保证在本国货币贬值的同时,不至于发生通货膨胀,破坏已有的内部经济的平衡。当这两种政策配合使用,并使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个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也就实现了。
11.6.3存在实际工资阻力的情况
在米德以上所作的综合性的分析中,一国的政策当局采取贬值加紧缩通货的办法,之所以能够使经济最后从非均衡的Z点到达一般均衡所在的E点,其中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假定,即:实际工资是可以调整的,因而紧缩通货政策的推行是没有任何阻力的。但在现实的经济中,实际工资往往是刚性的,即在本币贬值、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以使他们的实际工资保持不变。为了使得理论分析更加接近于生活实际,在此就必须放松以上所作的米德综合分析中关于实际工资可以调整(非刚性)的前提假定。一旦放松这一前提假定,那么,当政策当局采取贬值与紧缩通货的双重调节政策时,就会遇到所谓的实际工资阻力。
新的模型在基本结构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它只是增加了一条能够反映实际工资阻力存在的WR线。现在的问题是,WR线的斜率为什么为正,也就是说实际工资阻力为什么与A和(eP/P)均为正相关?其斜率的大小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对此,我们可以作以下的推导:在存在实际工资阻力的情况下,IB线的弹性是较小的,这是因为,贬值所造成的竞争性提高将被工资的提高所抵消。
在IB线弹性较小时,贬值将引起储备R的外流,这是因为,贬值使得进口变贵了,而出口则因存在实际工资阻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竞争力的低下仍然不能增加。在储备因贬值而外流的情况下,为防止国内货币供给不足而产生经济衰退,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冲销政策来扩张国内的信贷,而国内信贷的扩张又会提高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从而产生进一步增加名义工资的要求,而这将会进一步增加整个经济调整过程中的实际工资阻力,所以WR线的斜率必定为正。至于这一斜率的大小,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已经不难发现,它将取决于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越小,WR线的斜率就越是倾向于垂直。
在这种情况下,一国采取贬值政策来调节其国际收支时,其均衡点很可能从原先的Z点移向Z′点,而不是政策目标所希望达到的E点。在Z′点,尽管外部经济达到了平衡,但该国的内部经济却存在着很高水平的通货膨胀,因而该国的内部经济是不平衡的。
为了解决这个新出现的问题,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的同时均衡:第一,是发展供给;第二,是建立能够使劳动者接受严峻事实的收入政策。这两种政策的目的都在于使WR线往左移动,以使经济能够借助于贬值而收敛于E点(内外经济同时均衡之点)。如果这两个方面都做不到,那么经济危机就会不断出现。
11.6.4依附模型中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对米德综合模型的进一步扩展是引进非贸易商品。随着非贸易商品的引进,所要讨论的就是一个依附经济中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问题了。
依附模型的构造在以前的各个章节中已经多次剖析过,在此运用的依附模型与过去所使用的没有什么区别,因而可以直接从均衡分析开始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假设一国初始的生产与消费分别出现在P、C两个点上,这意味着该国的内部经济是平衡的,而其外部经济则是不平衡的。这时,若仅仅依靠紧缩通货的办法来实现外部经济的平衡,就要求把国内吸收从A0的水平减少到A1的水平。但是,这将引起国内商品供给的过剩,进而导致失业。
为了解决这一个两难问题,就像在前面所分析的那样,该国的政策当局就必须同时实施以下两种政策来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同时均衡:其一,是实行货币贬值政策来提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引导消费者以非贸易品的消费来替代贸易品的消费,并使生产者亦能根据已经变化的相对价格来增加贸易品的生产数量;其二,是在实施贬值政策的同时,配合以减少国民支出的通货紧缩政策,以便能够使国内的吸收可以从A0减少到不至于引起经济衰退的A2。毫无疑问,通过以上两种调节政策的并用,该国的经济最后将在Z点同时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平衡。
11.6.5结论
米德综合模型告诉我们,一国在面临外部经济不平衡的情况下,若是仅仅采取贬值政策,而不辅之以国内紧缩通货的政策,那么贬值的结果将仅仅是名义汇率的贬值,而这对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同时均衡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只有同时运用贬值与紧缩通货这两种调节政策,才能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该国在开放经济下的一般均衡。
在一国出现经常项目逆差的情况下,贬值政策主要是用来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改变人们的支出结构;而紧缩通货政策主要是用来减少人们的支出总量,并确保实际汇率能够随着名义汇率的贬值而贬值,最终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在存在实际工资阻力的情况下,由于国际收支的调节对象又增加了一个,因而需要追加进行调节的政策手段。针对实际工资阻力的调节政策主要是收入控制政策。
最后,米德的综合模型对于依附经济也是适用的,与非依附经济相比,有所区别的只是:贬值所改变的不仅是进口品与出口品的相对价格,而且还包括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
11.7货币方法
11.7.1货币方法的由来
在以上各节的分析中,暗含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货币影响已被冲销了。但在实际上国际收支调节中的货币影响是很大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由货币贬值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减少实际货币余额,从而减少实际的需求。虽然,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像休谟在分析金本位下的国际收支调节时所做的那样,将货币因素置于整个研究的中心,但若是完全忽略掉货币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也是不可取的。
至于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方法则是由那些特别强调货币因素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这些经济学家认为,忽视货币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将会误入歧途。就货币方法本身而言,大致是由以下两个不同的学派建立起来的:一派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基地,其开创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主任,丹麦经济学家J·J·波拉克(J.J.Polak);另一派是在加拿大人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和哈里·约翰逊(H.G.Johnson)的领导下,于60年代在芝加哥大学发展起来的。
其中,第一派经济学家所创建的是适合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型;而第二派经济学家则提出了一系列与凯恩斯主义正统观念有着明显冲突的新理论。
11.7.2货币方法的基本模型
货币方法秉承货币主义的基本立场,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是由于国内的名义货币供给超过名义货币需求所造成的。
这一结论性的观点可以用公式推导如下:
货币恒等式为MS=MD(1)
货币的需求为MD=P·f(Y,r)(2)
式中的f(Y,r)为实际的货币需求,实际的货币需求乘上价格(P)即为名义的货币需求。
货币的供给为MS=m(D+R)(3)
式中的D为国内的信贷,R为外汇储备,m为货币乘数。
现在假定货币的需求不变(这一假定是符合货币主义原意的),并令货币乘数m等于1(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然后把(3)式代入(1)式,就有以下的等式:
MD=MS=D+R
R=MD-D(4)
从(4)式可知,R下降,即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就是因为国内信贷(D)的供给量超过了国内的货币需求(MD)所造成的。
根据这样推导出来的结果,货币方法论认为,一国可以利用信贷创造(即使D增加)或减少储备(即使R变小)的调节方法来实现本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一般均衡。这种不以贬值为手段的国际收支调节方法,就被称为货币方法。
11.7.3波拉克模型
波拉克模型是一种以固定汇率为背景的国际收支调节模型。对这个模型的分析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模型的前提假设与基本构造。这个模型的一些使问题变得简单化的前提假设分别为:
①没有资本流动;②固定汇率;③出口为外生变量;④国内信贷扩张作为一个政策变量也是外生的。
这个模型的构造可以描述如下:
在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即令货币流通速度标准化为1),由于收入的流量等于货币的流量,因而就有Yt=Ht(1)
再假定进口始终是上期名义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m,这样又可以得到下式Mt=mYt-1(2)
根据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的恒等式,货币的边际供给量与储备的边际变化将分别为ΔHt=ΔRt+ΔDt(3)
ΔRt=Xt-Mt(4)
然后,再把(2)式与(3)式代入(1)式,就有Yt=Ht=Ht-1+ΔHt=Ht-1+ΔRt+ΔDt(5)
因为Yt=Ht,从而Yt-1=Ht-1,所以(5)式又可以演化为下式Yt=Ht=Yt-1+ΔRt+ΔDt(6)
(2)稳定调整方案。从(6)式来看,一国持续的贸易逆差,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储备(R)的外流(即ΔRt为负),只有在其国内信贷供给量不断增加(即ΔDt为正)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或者反过来说,正是因为一国国内的信贷不断膨胀,才导致了该国持续的贸易逆差与储备的外流。这样,我们在本节一开始就提到的,货币方法论者关于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的货币供给不是多于实际的货币需求就是少于实际的货币需求这一论点得到了证明。
通过(6)式,还可以看到,当一国面临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的情况下,为保持一个不变的国民收入(Yt),该国的政策当局可以运用其国内的信贷政策来平衡它的内部经济,这种做法就是着名的波拉克的稳定方案。
但是问题在于,像这样的调整政策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由波拉克提出的这一调整方案作一个动态的分析。
(3)动态的调整过程。为了便于对动态调整过程进行分析,首先要确定动态调整的三个变量,它们分别是:
①进口的边际增量ΔMt(ΔMt=mΔYt-1);②当期进口与初始进口的差额(Mt-M0);③收入的边际增量ΔAYt[ΔYt=ΔDt+ΔRt=ΔDt+Xt-Mt,令Xt=X0=M0,那么,ΔYt=ΔDt+M0-Mt=ΔDt-(Mt-M0)]。
有了以上三个变量,我们就可以将它们列表后进行动态调整的分析(第一栏为时期划分,基期为0,然后一直趋向于无穷大;第二栏所要计算的是每个时期的边际进口量;第三栏是从第二栏中累积当期进口与最初进口的差额;第四栏所要计算的是收入的边际增加值,并假定从t1时起,外生变量ΔDt(即国内信贷的边际增量)以1的水平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