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西德尼·亚历山大的吸收方法来说,重要的不是弹性方法论者所说的出口的需求弹性,而是贬值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如果是收入增加的效应或支出减少的效应,那么贬值就可以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如果不是,那么贬值就不能达到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的目的。而且,在这两种效应中,西德尼·亚历山大认为支出减少的效应比收入增加的效应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贬值的支出减少效应要比贬值的收入增加效应在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时更为有效,两种效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关键在于贬值的支出减少效应所需要的条件要比贬值的收入增加效应来得少。由贬值的支出减少效应而造成的结果将是一国支出的减少,支出减少则意味着吸收的减少,西德尼·亚历山大的吸收方法就是由此而得名的。
11.5.2贬值的收入效应
下面,按照西德尼·亚历山大的吸收方法,先来分析贬值的收入效应。
分析贬值的收入效应的基本工具是国民收入的恒等式,这一恒等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如果将国际收支的边际变化定义为Δ(TB),国民收入的边际变化定义为ΔY,国民的支出,也就是吸收定义为ΔA,那么就可以得到下式Δ(TB)=ΔY-ΔA(1)因为ΔA=cΔY+Ad,式中的c为边际消费倾向,它与ΔY的乘积构成消费的增量,Ad为既定的消费存量,若将ΔA=cΔY+Ad代入(1)式,就可以得到下式:
Δ(TB)=ΔY-(cΔY+Ad)(2)
将(2)式整理后可得:
Δ(TB)=(1一c)ΔY-Ad(3)
由(3)式可知,其等式右边的第一项(1-c)ΔY就是现在要进行研究的贬值的收入效应,而Ad这一项则是我们以下所要进行分析的贬值的吸收效应。从这两种效应与Δ(TB)的关系来看,当贬值的收入效应为正时,贬值就可使一国的国际收支得到改善,而贬值的吸收效应则必须为负才能使一国的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那么贬值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为正的收入效应呢?
第一,从供给方面看,当一国存在闲置的资源时,贬值的收入效应将为正。当一国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时,由贬值所造成的出口需求的增加就有可能被导入生产过程,从而使得(3)式中的ΔY项得以增加,由于ΔY与Δ(TB)正相关,因而,随着ΔY的增加,Δ(TB)就会随之得到改善。
第二,从需求方面看,只要满足基本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即只要存在ηxηm>εxεm这一最为基本的条件,那么贬值就可导致本国实际收入的增加而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第三,从政府对宏观国民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当一国的贬值政策会引起政府随之而来的放松管制的后果时,贬值的收入效应就会为正。按照弗里茨·麦克勒普(F.Machlup)的看法,贬值一般会导致放松管制或限制。这是因为,当一个国家的政府试图通过贬值政策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时,它若不放弃那些保护性的或限制性的贸易政策,那么,贬值政策就将难以发挥其调节进出口的数量来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就如在前面分析保护政策时所提到的那样,管制与限制大多会产生扭曲效应而使资源配置的效率相对较低。因此,贬值政策一旦被付诸于实践,从而扭曲资源配置的各种管制或限制政策一旦被取消,那么资源配置就将随之趋于合理,而这既可使本国的实际收入得以提高,又可使本国的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11.5.3贬值的吸收效应
贬值的吸收效应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渠道来发挥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的:其一,是所谓的货币渠道;其二,是所谓的分配渠道。
下面先从货币渠道来分析贬值的吸收效应。如果一国政府采取贬值政策,那么根据P=eP这一关系式,在P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贬值所导致的e的上升必导致P的上升,即本国的通货将出现膨胀的现象。这时,本国的货币当局假如能够同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控制货币供给量不随本币的贬值而增加,那么贬值后的实际货币供给H/P将随P的上升而下降(这里的H为Holding Money),并由此而导致国内利率(r)的上升。随着r的上升,国内的投资就会趋于减少。与此同时,消费者也会由于实际货币余额的减少而设法恢复他们的流动资产,而这又将引起消费的下降。由此而产生的最终结果便是全社会吸收的减少与国际收支的改善。
分配渠道则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贬值以后政府对私人收入的再分配;另一个方面则是贬值以后企业利润对工人工资的再分配。
由贬值所引起的政府对私人收入的再分配过程可以描述如下:按照上述的原理,贬值在P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本国货币的膨胀。随着本国货币的膨胀,在一个实施累进所得税制度的国家里,纳税人将因通货膨胀与随之而来的名义收入增加而升入较高的纳税等级。这时,若存在财政拖曳(Fiscaldrag)现象,即政府的实际支出并不因为其税收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全体纳税人因通货膨胀而增加的税收支出,不能通过政府增加转移支付而得到等量的补偿,那么全体纳税人的收入将因通货膨胀税而被政府再分配。考虑到政府的短期支出与其短期收入并无太大的关系,因此,由全体纳税人缴纳通货膨胀税而增加的政府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将趋向于1,而这又意味着全社会吸收水平的下降,结果本国的国际收支将因此而得到改善。
企业利润对工资再分配的机理大致如下:随着政府贬值政策的实行与通货膨胀的出现,P会趋于上升。由于工资合同签约在先,且不可能作瞬间的调整(这被叫做工资增长的滞后效应),因而厂商就可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贬值所造成的P上涨的机会来增加企业的利润。然而厂商所增加的利润实际上是来源于对工资的再分配,这是因为,在工资因其增长的滞后效应而不能进行瞬间调整时,工资收入者在其名义工资收入不变情况下所要面对的却是不断趋于上升的国内价格,从而他们的实际工资是下降的。因此,从P的上升一方面造成利润增加,另一方面又导致实际工资减少这一现象来看,确实产生了以上所说的再分配,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再分配,才使得国际收支的调整得以实现。其理由与在分析政府对纳税人的收入进行再分配时所描述的十分相似,那就是,利润收入与政府收入一样,也具有比工资收入(或私人收入)更高的边际储蓄倾向,因此,利润对工资再分配的结果必然是全社会吸收水平的下降与国际收支的改善。
在结束吸收方法的分析之前,我们还想提醒注意的是,采用吸收方法来调节一国国际收支最重要的实现条件是:在采取贬值政策的同时,还必须辅之以紧缩需求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采取这两个辅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没有这两个政策给予贬值政策以配合和支持,就不可能产生足够大的、并且是为负的吸收效应来使国际收支的逆差得到真正有效的调节。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紧缩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利率与财政拖曳就不可能为正,从而本国的吸收就不可能为负。在明白了这一要点之后,就会很容易地把握吸收方法的理论要点与政策要点了。
11.6米德综合: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11.6.1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概念
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概念首先是由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提出来的。米德提出这样的概念,目的是为了综合以上各种有关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与方法。
米德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收支的调节时,必须同时兼顾内部经济的平衡与外部经济的平衡。他的主要结论是:一国在进行国际收支调节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同时实现其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平衡,就必须同时利用对一国的收入与国际收支具有不同效应的两种政策工具。然而,为了找到这样的政策工具,首先就必须理解什么是内部经济的平衡与外部经济的平衡。
按照米德的定义,所谓的内部经济平衡是指一国的均衡的国民产出处于一种既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具有较高的需求与就业水平的状态。过去,人们时常把内部经济的平衡说成是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自1985年出现了菲利普斯曲线之后,经济学家们开始认为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可以作出连续性的权衡抉择,并非只能非此即彼。这一结果导致将内部平衡的概念进一步解释为菲利普斯曲线上的某一个最优点,在过了这一点之后,社会将发现,失业率进一步下降的边际收益会被随之引起的通货膨胀上升的边际成本所超过。10年之后,又出现了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与米尔顿·费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假说。
这一假说认为,在长期中,仅有一个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可以维持下去。这是因为,由于人人都签订了保护自己的实际收入免遭预期的通货膨胀损失的经济合同,因此,任何较低的失业率都会引起通货膨胀超出人们最初预期的水平而使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同样,高于自然失业率的失业水平又将导致通货膨胀的放慢。这样,内部平衡的概念就或多或少地成为与自然失业率意义相同的概念了。米德在总结了以上各种通货膨胀理论之后,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即不管是哪一种通货膨胀理论都承认过高的通货膨胀是有害的,因而是必须对其加以控制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米德的较之凯恩斯内部平衡概念有所不同的定义,那就是在考虑自然失业率的前提下,把内部经济平衡定义为与谨慎控制的通货膨胀相一致的最高水平的需求或国民产出。
所谓外部平衡的概念是指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时的情形,严格地说它应当同时包括经常项目的平衡与资本项目的平衡。但在这里,由于我们尚未引起资本项目的分析,因而可以暂且把资本项目抽象掉,假定经常项目的平衡就是整个国际收支的总平衡。
11.6.2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均衡分析
(1)基本模型。米德用来分析内外经济同时均衡实现条件的基本工具体现在以下这个模型中:
此模型是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W·E·G·萨尔特(Salter)与雷弗·斯旺(Trever Swan)各自提出,由米德综合而形成的。
(2)内部经济平衡线(IB线)的主要特征。IB线表示的是实际汇率(eP/P)与国内吸收(A)的组合关系,在其右边有过剩的需求,在其左边则有失业。IB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当经济扩张,并把经济推向需求过剩时,为了抵消这一趋势并保持内部经济的平衡,就必须采取货币升值的做法,以便通过增加进口来吸收掉国内趋于过剩的那部分需求。
(3)外部经济平衡线(EB线)的主要特征。我们也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来确定外部平衡线的走向。假如国内的吸收(A)因政策变化而增加,那么就有可能因此而引起本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为了保持或恢复外部经济的平衡,就必须改变本国的支出结构,即设法减少本国对于进口商品的需求。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其方法就是让本国货币贬值。随着本国货币的贬值,按照前面弹性方法与吸收方法所分析的那样:一方面,本国的出口将会增加;另一方面,本国的吸收与进口则会减少。受以上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本国的逆差会逐渐消除,外部经济最终将恢复平衡。由于在整个调整过程中吸收(A)与汇率(e)或实际汇率(eP/P)正相关,因而EB线的斜率必定为正,从而,外部经济的逆差将出现在EB线的右侧;而外部经济的顺差则会出现在EB线的左侧。
(4)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同时均衡的实现。为了同时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均衡,就必须有一项政策用来影响本国的支出水平,并有另外一项政策可以用来影响本国的支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