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必要指出的是,当一国试图用本币贬值的方法来增加出口,改善贸易逆差时,它将严格地依赖于以下的假定,即:该国能够以现行的国际价格(Px)随意地出口它的商品。这个假定条件可以说是非常强的,这是因为,对于许多小国来说,尽管它们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然而它们可供出口的一种或两种主要的商品却往往占据了该商品世界市场份额的极大部分,以致常常面临着出口需求缺乏弹性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存在意味着小国的出口需求并不总是富有弹性的,从而当小国出现贸易逆差、外汇供给不能满足外汇需求时,货币当局采取贬值政策并不一定总是可以达到其消除逆差、恢复外汇市场均衡之目的的。这样,便需要将问题的研究推向缺乏弹性的出口需求方面去,以便来修正以上分析中所得到的结论。
11.4.5缺乏弹性的出口需求
在出口的需求弹性为有限的情况下,由贬值而引起的出口增加,会对外汇的供给与贸易差额的改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因此,当一国的货币当局实施贬值政策以后,该国的出口会增加,从而其外汇的供给也会随之增加。并且,由于因贬值而造成的外汇供给的增加总是要大于外汇需求的增加(这可从均衡汇率水平以上的任何一种汇率值出现时,外汇的供给曲线S总是位于外汇的需求曲线D的右边这一现象中清楚地看到)。所以,货币当局的贬值政策是可以改善该国的贸易差额的。我们暂且把这样的情况称为正常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该国的出口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于出口需求缺乏弹性,因此,当货币当局采取贬值措施以后,该国的出口并不会因为价格(汇率e)的下降而趋于增加。并且,随着价格的下降,在出口数量不能随之增加的情况下,一定是出口收入,即外汇供给的减少,而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当该国的进口需求也缺乏弹性时,那么由于进口量不随本币贬值而减少,而进口价格又因本币贬值而上升,结果,贬值的后果将不是本国外汇需求的减少,而是本国外汇需求的增加。这样,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以下结论:在一国的出口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该国货币当局的贬值政策将使其原有的贸易差额更加趋于恶化,而不是得到改善。
11.4.6“马歇尔-勒纳”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区分了正常与不正常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中,在正常的情况下,货币当局的贬值政策是可以增加出口与外汇的供给,从而使得其贸易逆差得以改善的;而在反常的情况下,则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并且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本国的贸易差额。但是,紧接着而来的问题是,以上所说的正常情况与反常情况的区分有没有数量上的界限呢?所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就是被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顾名思义,“马歇尔-勒纳”条件当然首先是由马歇尔与勒纳这两位经济学家推导出来的。这个条件所要说明的是贬值能够带来贸易差额改善的出口需求的弹性条件。由于一个小数加上它与另一个小数的乘积总是小于这两个小数之和,因此(2)式中的ηm(1+εm)/(εm+ηm)必定小于1,所以对(2)式求极限的结果将为负。这表明由(1)式给出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因而一国货币当局若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贬值政策,那么就只能产生使本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的结果。
下面进一步运用“马歇尔-勒纳”条件来分析一下两种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情况,验证以上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
第一种情况是小国出口的需求弹性与进口的供给弹性均无穷大,即ηx=εm=∞。
真正意义上的小国,即能够满足ηx=εm=∞这个条件的小国,当它的国际收支因贸易逆差而出现赤字时,货币当局运用贬值政策是可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
第二种情况是出口主要为制成品,而制成品产量的大部分又与被投放在国内市场的工业国家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出口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产量在不变价格(国内的供给价格)基础上的增加(因为制成品通常总是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这意味着这类国家的出口供给具有无限的弹性。反过来,当这个国家以进口国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市场上时,它面对的进口供给也将是具有无限弹性的。这是因为,与之发生贸易关系的制成品出口国也会由于制成品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而具有无限的出口供给弹性。毫无疑问,当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供给弹性趋于无限大时,也就是本国的进口供给具有无限大的弹性。
这样,一个同时成为制成品出口国与进口国的工业化国家就将处于εx=εm=∞的情况之下。
在(4)式中,对“马歇尔-勒纳”条件求极限之后之所以要减去1,是因为制成品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贬值政策而使本国的制成品出口增加以后,本国的制成品供给量就会相对减少,这时本国的消费者就有可能通过购买外国制成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该国因货币贬值而增加的出口就会被进口的增加所抵消,从而使得货币当局平衡国际收支的努力归于徒劳。因此,要使贬值政策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不仅需要有足够大的出口需求弹性ηx,而且还需要有足够大的进口需求弹性ηm,只有如此,本国因货币贬值而增加的出口才不会被相应的进口增加所完全抵消。这样的条件在ηx与ηm之和等于1或小于1的情况下都是不能得到满足的,唯一能够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况只能是:ηx+ηm-1>0或者ηx+ηm>1。
以上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对“马歇尔-勒纳”条件求极限之后还要减去1的原因所在。
在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对“马歇尔-勒纳”条件所做的小小修正并不是对这一条件的否定。这种修正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制成品贸易作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即:产业间贸易具有互补性,而产业内贸易则具有替代性。正是产业内贸易具有替代性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它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要强于产业间贸易。因此,在讨论产业间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时,我们不必加上1;而在讨论产业内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时,则必须加上1。
在以上对产业内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所做的小小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修正中,事实上还遗漏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制成品出口商对货币贬值的反应。现在就进一步来讨论这个贬值中的微观问题,并看看它对“马歇尔-勒纳”条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有许多产品,如汽车、电视机等产品实际上都是属于寡头垄断竞争型的,因而处在这类市场结构中的厂商都有其弹性比较确定的需求曲线。这意味着这些厂商都只能以较为固定的价格来出售它们的产品。因此,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采取货币贬值政策时,本国处于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的制成品出口商一般只会吸收本国汇率变动的某个比率来降低其制成品的出口价格,以避免外国竞争者作出强烈的反应。
从(5)式给出的结果来看,在本国制成品出口厂商所处的国际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竞争型的时候,本国货币当局采取贬值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的做法仍然有效(因为求极限的结果仍大于0),但其效果却要按照θ的比率打折(因为有了θ的存在而使出口的需求弹性相对变小了)。这也就是说,货币当局若推出贬值率为10%的贬值政策时,其对本国国际收支的改善将小于10%。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一项宏观的贬值政策在向微观部门传递的过程中,将因市场结构问题的存在而被吸收掉一部分。因此,当存在市场结构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吸收效应θ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影响。
对于以上的分析结果也可以倒过来理解,当然,这需要将(5)式稍微作一下变动。首先将(5)式除去括弧,于是就有θηx-θ+ηm>0然后再作移项处理,可得θηx+ηm>θ(6)。
(6)式告诉我们,在微观厂商的汇率变动的吸收系数既定的情况下,一国货币当局要想通过贬值政策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必须满足以上给出的这个条件,即:本国的出口需求弹性与汇率变动的吸收系数的乘积加上本国的进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本国汇率变动的吸收系数。
11.4.7贬值的时滞效应与“犑型曲线”
除了以上的吸收效应之外,用弹性方法来调整一国的国际收支还会遇到与时间有关的时滞效应。所谓的时滞效应是指,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使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以后,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需要有一个过程。这样,就会在本国汇率变动的瞬间到实际部门进出口数量的调整与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之间产生一个时间上的差滞。这种时间差滞的存在告诉我们,国际收支的调节过程与汇率的变动在时间上并不是同步的,于是便有了着名的国际收支调整的“犑型曲线”。
如果该国所有的贸易合同的期限都是相同的,那么该国的国际收支只有等到t1时间签署新的贸易合同时才能得到改善,也只有在t2时间才能得到平衡,并逐步进入经常项目顺差的领域。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贸易合同同时到期或同时重新签约的,事实上有大量的贸易合同的到期时间与重新签约的时间是不同的。
11.4.8弹性方法的缺陷
弹性方法的缺陷在于它假定本币贬值只改变贸易双方的相对价格,而不改变其国内的价格。然而,这样的假定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本币贬值必然会提高其国内的价格,从而导致其国内生产成本的提高、实际汇率与出口竞争力的下降。本币贬值导致国内价格提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第一,由于本币贬值,那些必须依赖于进口的中间品与最终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前者会直接增加依靠进口中间品来生产最终出口品的厂商的生产成本,后者则会造成工资上升的压力而使所有厂商的成本趋于提高。
第二,由贬值所促成的出口增加将减少配置于非贸易品生产部门的资源,其结果将是非贸易品供给量的下降与价格的上升,而这又会对社会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实施货币贬值政策的国家,其国内价格是不可能保持不变的,事实上国内价格不仅肯定要发生变化,而且还极有可能发生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这样,弹性方法分析中关于国内价格在本币贬值时保持不变的假定就是一个问题。假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推理,那么,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贬值政策以后,紧接着要发生的事情就是其国内价格的上升,甚至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样,其通过货币贬值而造成的名义汇率的贬值将被因国内价格提高而造成的实际汇率的下降所抵消。结果,整个调整过程将只有国内价格的提高,而无国际收支的改善。而这正是迄今为止人们一直对弹性方法存有疑问的原因所在。
11.5吸收方法
11.5.1吸收方法的含义
1952年,当时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 Alexender)认为:在很多情况下,贬值政策之所以不能达到平衡一国国际收支的目的,既不是因为货币贬值国家的出口需求弹性太小,也不是因为贬值的作用会被通货膨胀所抵消,而是因为使用贬值方法来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这一做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他以国民收入的恒等式为依据,指出,一国若想通过贬值来改善它的国际收支状况,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要么贬值可以带来本国的收入增加;要么贬值可以使本国的实际支出,也就是吸收得以消减。否则,贬值就只会造成通货膨胀或其他的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