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际经济学
19399000000033

第33章 经常项目(2)

既然乘数分析所要观察的是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那么让以上给出的(6)式与(7)式对G求偏导就是观察开放经济中乘数效应的合理选择了。若将以上两式对G求偏导,便有:

dY/dG=1/(s+m)>0(8)

d(TB)/dG=-m/(s+m)<0(9)

(8)式表明,在开放经济中,一国政府支出的增加也会按乘数效应来增加该国的国民收入,但是开放经济中的乘数效应显然要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效应,这是因为在开放经济中有了封闭经济中所没有的进口漏出,而进口漏出效应的存在又表明,一国因政府增加支出而引起的收入增量将被其他国家所分享。

(9)式表明,在开放经济中,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一国的贸易差额TB将按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减少。这也就是说,当政府的支出增加时,该国的进口就会增加,从而其原先的贸易盈余就会按乘数而减少,这可从(9)式右边项的符号为负这一现象中清楚地看到。

正如在本节一开始就指出的那样,在开放经济的乘数方程式(1)中,除了G是外生变量之外,能够对一国的国民收入产生乘数影响的外生变量还有I与X。I涉及一国货币政策的调整,这种调整势必要影响到国内价格的变动,因而是与乘数分析的关于价格不变的前提假定不相吻合的,故而不适合用来作乘数分析。在封闭经济中只有G而无X,故只需对G的乘数效应加以分析就足够了。然而,在开放经济中,能够产生乘数效应的除了G之外,还有出口X。X与G一样,它的变化所影响的是国民收入的数量,而不是一国的价格水平,因而对它进行乘数效应分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符合这一节的前提假设的。

X的乘数效应与G的乘数效应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下面先来看X的乘数效应与G的乘数效应相同的地方。

若用(6)式对X求偏导,便有dY/dX=1/(s+m)>0(10)从(10)式看,X的乘数效应与G的乘数效应完全相同。但是,若用(7)式对X求导,结果便截然不同了。用(7)式对X求偏导将得到以下的结果d(TB)/dX=1-[m/(s+m)]=s/(s+m)>0(11)比较(11)式与(9)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G的增大会使TB减小,而X的增大则会使TB也相应地增大。当然,TB只能按照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增加,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于:由出口增加所引起的TB的增加将部分地被因为收入增加而引起的进口的增加所抵消。

至此,便可以得到开放经济中两个基本的乘数定理:

定理一:在开放经济中,一国政府支出G的增加,将按照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增加该国的国民收入,并按照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减少其贸易差额;定理二: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出口的增加,将按照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增加该国的国民收入,并按照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增加其贸易差额。

11.3.4乘数效应与国际收支调节

利用开放经济中的乘数效应来调节国际收支,是分析开放经济中乘数原理的主要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借助于经过修改的凯恩斯主义的“储蓄-投资”模型来展开分析。

11.3.5开放经济中乘数分析的意义

对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加以分析,其意义主要在于:

第一,借助于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分析,可以发现它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效应的区别所在。

第二,根据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定理,一国可以在贸易顺差,且又存在失业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G的办法来增加本国的收入流量;或者,一国也可以在贸易逆差,并且又存在失业资源的情况下,通过采取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来平衡本国的国际收支,并同时达到增加本国收入流量的目的。

第三,也可以利用开放经济中乘数分析来解释经济周期是世界性的,而不是一国的现象。这是因为,经济周期受开放经济中乘数效应的影响,事实上具有国际传递性。简单地说,出口对本国来说是外生的,但对贸易伙伴国来说却是内生的。因此,当贸易伙伴国的经济繁荣时,它们的进口增加将导致本国出口的增加,进而推动本国经济亦走向繁荣。反之,则相反。结果,世界上一些主要贸易国家的经济周期也就自然而然地会演变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周期,以致所有加入世界贸易体系的国家将无一幸免。

11.4弹性方法

11.4.1弹性方法的前提假定

开放经济中的乘数效应或对外贸易的乘数效应说明的是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国政府的支出变动或在政府鼓励下的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并且,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对外贸易的乘数理论根本就不考虑出口的需求弹性问题,以致给人一种错觉:一国在有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只要设法增加出口便可使逆差迅速得以消除。

弹性方法通过放松贸易乘数理论中关于价格不变这一前提假定,导入了出口的需求弹性这一非常重要的概念,从而发现了利用出口扩张方法来消除贸易逆差的条件。弹性方法之所以要放松价格不变这个为贸易乘数理论进行分析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假定,是因为,一国政府促进本国出口的最简便与最有效的方法是本币贬值,而本币贬值则意味着价格必须是可变的。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仍然遵循凯恩斯主义乘数分析的基本方法,假定参加贸易的两国的国内价格不变,可以变化的仅仅是这两个国家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并假定两国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仅仅是名义汇率(e)变动的结果,而与其他因素无关。这样,就可以置国内的价格于不顾,集中研究由本国的名义汇率变动所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对于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以及由出口的需求弹性所决定的这种影响力的大小。

11.4.2汇率是怎样决定的

一国汇率的决定过程就像一国其他商品价格的决定过程一样,它也是市场供求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图1141中的纵轴所表示的是本币的汇率,即外币(美元)的本币买价;横轴表示的是外国货币(美元)的数量。

不管一国的外币供给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不管该国对外币的需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其最终的均衡汇率总是出现在它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的那一点上。

11.4.3进口与外汇需求

有了以上关于汇率决定的基本认识之后,接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国的外汇需求为什么会增加?一国的外汇供给又是怎样增加的?这里,先来讨论一国的外汇需求是怎样增加的问题。

一国外汇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它进口商品的数量,而进口商品数量的多少又与汇率的高低负相关。进口商品数量与汇率间的这种关系可用图1142说明如下。

(a)中的进口需求线表明,进口数量将随着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的价格Pm(Pm=e·Pm)的下降而增加。

(b)中的进口供给线表明,当进口国为小国时,它可以按照由世界市场竞争决定的且以美元来表示的不变价格Pm随意购买它所需要的进口商品。

现在,可以把以上所作的分析简要地概括如下:一国的外汇需求取决于它的进口的数量;然而,一国持续不断地增加进口又会导致其汇率的上升,即本币的贬值;随着本币的贬值,该国的进口价格提高,因而其进口的数量必减少。结果,进口自动得到调整。在整个调整过程中,进口的数量可能保持不变,但是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却因汇率上升而提高了。这里必定要发生变化的是价格,包括汇率与因汇率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进口品的国内价格。因此,弹性方法的基本假设,即关于价格可变的假设是符合实际的。

11.4.4出口与外汇的供给

现在,再进一步来研究一国的外汇供给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假定出口国是一个小国,它的有限的出口量(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不足以改变该出口产品的世界均衡价格,因而它所面临的需求线就是一条以该产品的国际价格(Px)表示的、具有无限弹性的需求线。

这里有一条向上倾斜的作为出口国货币价格(汇率)函数的出口供给线。这条线的斜率为正表明出口的供给将随X商品国内价格(Px)的上升而增加。

出口的增加无疑会增加出口国的外汇收入,进而导致该出口国外汇供给的增加。因此,当一国出现外汇供不应求的情况时,货币当局采取贬值政策是可以恢复外汇市场上的均衡的。特别是当我们把进口与出口联系起来考虑问题时,即把一国对外汇的需求与供给综合起来考虑时,这一结论应当说是相当可靠的。简单说来,一国的本币贬值,汇率上升,一方面会导致该国外汇需求的下降(这已在进口与外汇需求的分析中加以说明);另一方面,就像在这里所分析的那样,它又会推动出口与外汇供给的增加,其结果将是该国外汇供求的平衡与均衡汇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