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导言
本章的分析对象是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为了使问题简单化,必须把资本项目抽象掉。因此,在本章的开头,必须作出以下假设:没有资本流动;汇率固定不变。这两个前提假设在以后分析资本项目与浮动汇率的两章中都将被放松。
本章的内容是围绕着一系列经过多年发展的不同模型或者方法而组织起来的。这些模型或方法将按照它们出现的历史顺序予以介绍,并简要说明推动它们出现或发展的环境。
在这些模型中,有许多初看起来似乎是错误的或互相矛盾的,但事实上它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并可以通过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而被综合在由凯恩斯所提供的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中,这个模型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IS/LM模型。
11.2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
11.2.1“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的基本思想
在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经济思想提出系统的批判以前,大卫·休谟(Scot David Hume)就已经推翻了重商主义的宏观经济观点。休谟在1752年时就提出,持久的国际收支顺差是不可能的,因此将国际收支顺差作为政策目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与此同时,一国所出现的贸易逆差是会自行消除的,人们不必因此而担心一个国家会失去它的全部货币供给而导致生产与其他经济活动的中止。
休谟的以上观点是以金本位的货币自动调节机制为其理论基础的。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在金本位的货币制度下,“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将使各国的贸易顺差或逆差自动趋于消失。
例如,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的储备将会减少,而这又会引起该国货币供给的减少,随着货币供给的减少,该国的价格水平会随之下降,而这将提高该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结果该国的出口会增加,进口会下降,于是该国的国际收支随之改善,这个过程将一直延续到该国的逆差全部消失为止。
反过来,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的顺差时,就会发生与逆差时刚好相反的过程:顺差导致黄金流入,于是本国的货币供给增加,价格上升,本国的出口竞争力因此而趋于下降,结果出口下降,进口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最后将趋于消失。
休谟认为,无论是从国际收支的逆差来看还是从国际收支的顺差来看,只要允许金本位的内在自动调节机制发挥其自动的调节作用,那么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就会自行趋于消失,所以,重商主义者对国际收支顺差的追求是毫无意义的。
11.2.2“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作用过程
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这一作用过程并不是无条件的,事实上,在“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发生作用的每一个过程,都必须有某种条件给予支持。下面,就来逐一分析以上每一个作用过程所需要的条件。
(1)在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只有当这个国家的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度时,才会产生黄金流出(或储备减少)的调整过程。假如该国所实行的不是固定汇率制度,而是浮动汇率制度,那么国际收支的逆差也可以通过该国的货币贬值来实现。因此,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就会失效。
(2)一国的黄金外流是否一定会导致其货币供给的减少呢?这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实行冲销政策。在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作用过程中是没有冲销政策的,即当一国因贸易逆差而发生黄金外流时,该国并不试图通过增加国内信贷来维持一个不变的货币供给量。但实际情况是,即使在19世纪末的金本位鼎盛期,各国的中央银行也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所谓的冲销政策,尽管不存在完全冲销的现象。冲销政策实施的结果是:尽管本国的黄金会因贸易逆差而外流,但本国的货币供给却不一定减少。由此可见,要使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起作用,其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是不存在冲销政策。
(3)按照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作用原理,一国的货币供给减少将引起其国内价格的下降。毫无疑问,这一作用过程是以货币数量说为其理论基础的。货币数量说认为,在“交换方程式”MV=PT中,V(货币的流通速度)和T(交易量)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常数。其中,前者决定于交换的技术,后者则取决于充分就业的程度。M(货币的供给)是自变量,P(商品的价格)是因变量。因此,当自变量M因黄金外流而趋于减少时,作为其因变量的P也就必然下降。所以,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能否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货币数量说的交换方程式是否成立。
(4)接下来的作用过程是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将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这里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所提高的必须是“实际汇率”而不仅仅是名义汇率。实际汇率的定义是eP/P(P为国际价格,P为本国的国内价格,e为名义汇率)。假定e是不变的,那么当P不变或上升时,P的下降必定会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至于P究竟是不变还是上升,这将取决于发生贸易逆差的是小国还是大国。一般说来,逆差国为小国时,P是不变的,只有当逆差国是大国时,才会发生P上升的现象,这是因为大国贸易逆差将引起大量的黄金外流,而这会使其他国家的货币供给迅速增加,进而引起P的上升。
(5)现在进入第五个作用过程。从第五个作用过程来看,一国因实际汇率贬值而造成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否会产生出口增加的后果,这将取决于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是否有足够的弹性。很显然,只有当本国的出口产品既有足够大的需求弹性又有足够大的供给弹性时,一国实际汇率的贬值才会带来出口增加的后果。
(6)最后一个作用过程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与贸易相联系的经常项目是一国国际收支的唯一组成部分,只有如此,通过本国出口增加而导致的贸易逆差的消除才能使整个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因此,无资本项目的存在构成了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11.2.3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失灵的原因
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失灵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一是以上各种前提假定或条件的不完全性与不可能性;二是构成其整个作用过程之基础的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先来分析第一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19世纪末,资本的国际流动已经变得非常频繁与重要,因此,在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中有关贸易项目是一国国际收支唯一组成部分的前提假定是不能成立的。
其次,在有资本国际流动的情况下,一国因贸易逆差而引起的储备的下降(即黄金的外流)将促使央行去提高利率以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央行的这一做法将使本国的货币供给保持不变,这样,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第三个作用过程便无从发生,即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导致本国国内价格下降的过程就会戛然而止。
第三,随着外国资本的流入,一国的国际收支虽然得到了平衡,但其经常项目却并未得到改善。这是因为,在一国央行提高利率,货币供给量不见减少,从而该国的价格水平不见下降的情况下,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任何提高。结果,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之第四个作用过程便不会发生。
第四,即使没有外国资本的流入与随之而来的央行提高利率的情况发生,一国因黄金流出而引起的货币供给的减少,是否会导致其国内价格的下降仍然是个问题,这是因为上述的货币方程式是否正确,历来是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争论的主要问题。既然交换方程式本身是一个问题,那么一国货币供给量的减少,是否一定会导致其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当然也就成了一个问题。对此,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作较为详细的分析。
第五,当一国因货币供给减少,国内价格下降,从而其国际竞争力提高之后,该国是否会出现出口增加与进口减少的调整结果也是有疑问的。这是因为,除了价格因素之外,以上结果是否会发生还要取决于该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实践表明,有许多初级产品的出口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制成品的进口需求也是缺乏弹性的。受这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必然要失效。
现在再分析导致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失灵的第二个方面的原因。
如上所述,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得以发挥其调节作用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是固定汇率制度,而固定汇率制度的存在又是以金本位作为其前提条件的。因此,一旦世界范围内的金本位不复存在,那么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也就将不复存在。事实表明,金本位只有在世界贸易规模较小,且参加贸易的各个国家的通货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存在。因此,当1929年出现了世界性的金融恐慌时,首先是英国在1931年9月放弃了金本位制度,随后是美国,在1971年因世界贸易总量急剧增加,美元不堪负担而导致其放弃金本位的货币制度。
环顾今天的世界,既不存在金本位的货币制度,也不存在固定汇率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再将具有以上严格前提假定的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作为分析国际收支及其调整的理论工具显然是没有意义了。相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发展与建立其基本的前提假设能与当代的现实相吻合的理论模型。当然,在发展与建立新的理论模型时,不要忘了休谟“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中那些有用的东西。关于这一点,在以后的分析中将会反复提及。
11.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分析
11.3.1乘数分析的方法论
乘数分析的方法来源于凯恩斯。
乘数分析的基本假设是:
(1)价格(在开放经济中自然还要包括汇率)不变;(2)经济在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况下运转,从而产出能够对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3)货币供给被动地对货币的需求变动作出调整。
从以上几个基本假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乘数分析所要强调的是数量调整而不是价格调整。乘数分析之所以不会涉及价格调整问题,关键在于经济总是处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下运行。
乘数分析的起点是由凯恩斯所创造的收入恒等式,该恒等式的正式表达形式为:
Y=C+I+G+X-M(1)
在这个等式中,I、G与X为外生变量,而C与M则为内生变量。其中:
C=C(Y)
其线性形式为:
C=c0+cY(2)
这里的c0为初始的消费,cY则为消费的增量,显然c也就成了消费的边际倾向。
M=M(Y)
其线性形式为:
M=m0+mY(3)
与(2)式相同,这里的m0为初始的进口,mY为进口增量,m当然也就成了边际进口倾向。
下面利用以上三式来进行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分析。
11.3.2开放经济中的乘数
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得到。只要将以上给出的(2)式与(3)式代入(1)式,就可得到开放经济中的乘数表达式,即:
Y=(c0+cY)+I+G+X-(m0+mY)(4)
或者(1-c+m)Y=c0+I+G+X-m0(5)
由于(1-c)=s=边际储蓄倾向,因此(5)式又可以改写为Y=1/(s+m)·(c0+I+G+X-m0)(6)
由(6)式可知,1/(s+m)就是开放经济中的乘数,而(c0+I+G+X-m0)则是开放经济中的被乘数。
与封闭经济相比,开放经济中的乘数1/(s+m)明显变小了[1/(s+m)<1s/]。开放经济中乘数变小的直观理由是:进口m就像储蓄s一样也构成收入流量的漏出。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值变小表明,在开放经济中,一定的支出流量所能形成的国内收入流量要小于封闭经济中可以形成的收入流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开放经济中的均衡收入水平就必定要小于封闭经济中的均衡收入水平。这是因为,在开放经济中,当乘数因进口而变小时,被乘数却因出口而变大了。因此,只要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即存在贸易顺差,那么不管乘数中的进口漏出有多大,该国在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总是要高于封闭经济下的均衡水平。只有在该国的出口小于进口,从而出现贸易逆差时,该国在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才会低于封闭经济下的均衡水平,从而意味着国民收入水平的净下降。
11.3.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定理
为了推导出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定理,我们首先需要导入贸易差额TB的表达式TB=X-M=X-m0-m/(s+m)·(c0+I+G+X-m0)(7)(7)式中右边的第一项是出口,第二项是初始进口,第三项是新增的进口流量,它等于进口边际倾向,m乘上Y。因为开放经济中的Y=1/(s+m)·(c0+I+G+X-m0),所以m乘上Y就可得到m/(s+m)·(c0+I+G+X-m0)这一项。
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知道,封闭经济中的乘数分析是要观察在一国存在失业资源的情况下,政府的一项增加公共支出的政策究竟能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一点当然也同样适用于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