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倾听胜于言谈
19354100000027

第27章 说话要讲究“度”(1)

说话是一门学问,一门技巧,更是一种本领。如果不掌握技巧,没有分寸,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懂得怎样才能把话说到位,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做到言之有度。

注意说话的分寸

把握说话的火候,做到一定的分寸。比如:如何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说话,这是人际关系中一门重要的学问,但我们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好与上司说话的火候,前程与事业上的一些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生活中,我们有时在领导面前说错了话,虽不至于掉脑袋,但后果却也会很糟糕。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上司毕竟不像一般同事。何况一般同事之间也应该注意分寸,说话不能太无所顾忌。与领导相处,就更应该注意,平时说话交谈、汇报情况时,都要多加注意。特别是一些让领导不快的话,就更要小心把握。如:“不行吗?没关系!”这话是对领导的不尊重,缺少敬意。退一步来讲,也是说话不讲方式方法,说了不该说的话。

“无所谓,都行!”这句话会让领导认为你感情冷漠,不懂礼节。

“您不清楚?”这句话就是对熟悉的朋友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对领导说这样的话,后果更加严重。

“有劳了!”这句话本来应该是上级对下级表示慰问或犒劳时说的,下级如果对上级这样说,后果似乎不太妙。不小心说错了话如何补救呢?在领导面前说错了话,一旦反应过来,要立即就此打住,马上道歉。不要因害怕而回避,应面对事实,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人格和面子,必要时可以再进行说明,而不必要的辩解只会越描越黑。

不经意地说:“太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嫌领导动作太慢,以至于快要误事了。在领导听来,肯定有“干吗不早点”的责备意味,你看这话能说吗?

“这事不好办!”领导分配工作任务下来,而下级却说“不好办”,这样直接地让领导下不了台,一方面说明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领导没远见,让领导没有面子。

“您真让我感动!”其实,“感动”一词是领导对下级的用法,例如说:“你们工作认真负责,不怕吃苦,我很感动?”而晚辈对长辈或下级对上级用“感动”一词,就不太恰当了。尊重领导,应该说“佩服”。如:“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这样才算比较哈当。

另外,过度客气有时反而会招致误解。和领导说话应该小心谨慎,顾全大体。但顾虑过多则适得其反,容易遭受误解。所以应该善于妥善处理,以平常心去应付,习惯成自然,对这类情况就可以应付自如了。如果想克服胆小怕事的心态,有时越是谨慎小心反而越容易出错,而一旦被上司误认为没有魅力,自然就得不到重用。

适度表达的技巧

中国是个讲究中庸的国家,一切都力求做到恰到好处,过与不及都不值得提倡。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恰到好处的原则也很重要,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简要谈一下。

第一,对话是交际的基础,有对话才有交流,有交流才能产生情感。一次成功的交谈应像一场接力赛,每个人都是集体接力的一员,既要接好棒,也要交好棒,棒在自己手上时,要尽心尽力跑好,棒在他人手上时,不妨为之加油,为之喝彩。如果把交谈变成一个人的独白,尽管你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也没有人为你鼓掌喝彩,所以能说善侃者切忌扮演“一言堂主”的角色。

第二,交谈中,由于各人的阅历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尽一致,观点的分歧、碰撞、交锋不可避免。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一听到对方提出不同的意见,就急迫地插话或打断他人的话,欲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样必然给人留下狭隘偏激的印象。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大度、宽容,不要盲目排斥,人家观点与你不一致,你可以说服或被说服,可以妥协,也可以求同存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使我们既长智慧,又得人心。

第三,在交谈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表现欲,同时也有被发现、承认、赞赏的内在心理需求。如果只热衷于表现自己,而轻视他人的表现,对自己的一切津津乐道,而对他人的一切不屑一顾,就势必造成自吹自擂、自我陶醉的不良印象。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注意恰到好处对说话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是“一言堂”,就会被人称为话篓子,甚至会妨碍与他人的继续交往。

此外,古人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话也是如此,话不在多,点到就行。在生活节奏紧张快速的现代社会中,没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听你的长篇大论。这就要求你在谈话时要做到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乔治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亨,资产逾10亿美元。某年他与商业伙伴戴维从加州飞往中国某大城市,准备投资建厂,寻找合作伙伴。3天后,乔治坐到了谈判桌前,谈判对象是我国某一大型企业的领导。这位领导精明能干,通晓市场行情,令乔治颇为欣赏。听了这位领导对合资企业的宏伟设想后,乔治感到似乎已看到了合资企业的光辉前景。正准备签约时,忽听这位领导又颇为自豪地侃侃而谈道:“我们企业拥有2000多名职工,去年共创利税700多万元,实力绝对雄厚……”

听到这儿,乔治暗暗地掐指一算:700万元人民币折成美元是90余万,2000多人一年才赚这么点儿钱?而且,这位领导居然还十分自豪和满意。这令乔治非常失望,离自己预定的利润目标差距太大了?如果让这位领导经营的话,是很难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利益的,于是决定立即终止合作谈判。

试想一下,假若那位领导不说最后那句沾沾自喜的话,谈判也许会以另一种结局而告终。那位领导最后那些不着边际的话更是画蛇添是,不仅暴露出自身弱点,而且令外商失去了合作的信心,最终撤回投资意向,应该引以为戒。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习惯于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而又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让人听而生厌;还有的人喜欢夸大其词,侃侃而谈,说话不留余地,没有分寸。这样都容易造成画蛇添足的恶果。因此,我们在开口之前,应先让舌头在嘴里转十个圈。把多余的废话转掉,准备一些简单明了的话,一开口就往点子上说,千万不要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说实话、讲礼仪

有句话说得好: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诚实常常比欺骗能给一个人带来更大的好处,尤其从长远和总体利益来看是这样。只有平时说话办事诚实,绝不扯谎骗人的人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社会中获得立足之地。

儒家圣人孔子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们总容易犯这样的毛病,按照中国人的俗语说就是,嘴巴里面跑火车。说出话来让你分不清楚真假,云山雾罩的。时间长了人们就开始讨厌这样的人,把他的话也一概当成假话了。如果是这样就真的寸步难行了。特别是在商业社会,一个人的信誉就意味着一切,没有良好的信誉是很难取得成果的。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不言自明。这个故事的结尾让人不寒而栗,试想如果这个放牛娃懂得“说话要诚实”的道理,就不会最后害了自己的性命。

说话诚实不仅仅是说讲话的内容要真实,要不撒谎骗人,而且语气也要诚恳,才能够打动别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所谓以诚动人。

总之,虽然道德说起来是一个让人难于亲近的概念,僵硬而刻板,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不可避免地和道德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工作要讲职业道德,公共场合要讲公共道德,商业生活有商业道德。总之,各式各样的道德规范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与人的语言交流——说话也有自己的道德原则。

首先,与人交谈要诚恳信实不虚美。唐代的古文运动,主张要根除前朝文风中的浮华矫饰,提倡作文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这虽然是千年以前的老夫子讲怎么写作,但作为对于讲话的要求仍是适合的。其次,与人交谈要记得言多必失,应当审慎。有个笑话就能说明这个道理。警察在一条新开辟的隧道里迎来了第一千辆通过的汽车,代表市政当局赠送给驾驶人1000元的幸运奖金和一枚纪念章,顺便问道:“你拿了钱打算怎么使用?” “首先,我要领取一份驾驶执照。”驾车人回答。他太太忙解释说:“警官,我丈夫喝了酒,总是胡言乱语。”他那耳聋的妈妈补充说:“你看,我早知道,你偷了汽车,逃不了多远的!”故事虽然极端了些,道理却是颠扑不破的。其三,要言行合一重承诺。这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只有言行合一才会取得别人的信任。最后,合情人理能服人。讲话注重逻辑,不搞偏门,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

我们的国家是著名的礼仪之邦,讲究礼数向来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而这种对礼仪的祟尚在与人谈话中也有体现。

参与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可待别人谈完;有人主动与自己说话,应乐于交谈;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若谈话中有急事需离开,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时若超过三人,应不时与在场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同个别人只谈双方知道的事情,而冷落其他人。如果所谈的问题不便让其他人知道,可另约时间。

在交际场合,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别人讲话时,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的看法。对于对方谈到的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应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要善于聆听对方的讲话,不要轻易打断,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别人讲话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老看手表或做出不耐烦的样子,或做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对不起”、“打扰了”、“再见”等。见面一般先问好,如“身体好吗?” “最近如何?”“一切顺利吗?”分别时讲“很高兴与你结识,希望今后再见面”、“晚安,请代向朋友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说话水平彰显个人智慧

当一只橘子在马拉多纳的双脚上活蹦乱跳的时候,当魔术师空空如也的手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活计,沉浸在艺术带给我们的享受之中,我们也常常会被一些东西感染,以至于情不自禁,甚至忘乎所以。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们代表了某一行当的最高水平,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那里往往变得十分神奇,异常艰难的事情,他们做起来却几乎是信手拈来、举重若轻。让我们看几个例子吧:

1951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恩来同志:“总理先生,您知道中国有多少钱吗?”周总理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有18元8角8分。”

另一位西方记者问道:“请问总理先生,中国有妓女吗?”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提问,周恩来仍旧泰然自若地说:“有。”

全场闻言皆惊。总理异常严肃地点了点头,补充道:“在中国的台湾省。”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所有的记者都被总理睿智的回答折服了。

也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同志被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贵国最近打下了美国制造的U-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陈毅先生,你们用的是什么武器,是导弹吗?”这种场合,以“无可奉告”拒绝回答是有损国家形象的,但涉及国防机密,也确实不能实话实说。这时,陈毅同志举起双手在头顶做了个动作,说道:“记者先生,美国飞机经不起导弹打,我们是用竹竿子把它捅下来的呀。” “说”和别的东西一样,也分层次,也是有境界高低的。如果粗略地分,我们可以把人们大体分为三类:懂说的人、会说的人和精于说的人。懂说的人很多,从咿呀学语的黄口小儿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比比皆是,他们一般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不顾虑什么,当然也说不出多大动静;会说的人就不算太多了,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谙熟于说话的规则,他们深思熟虑,说出的东西颇具匠心,他们惜“话”如金,从不乱说,说则必有大用;精于说的人可就少了,这些人不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们的话雅俗共赏,他们运用起语言来随心所欲,常常出人意表,化腐朽为神奇。懂说的其实是在用嘴说,会说的是在用心说,而精于说的人,则是在用智慧说。周恩来、陈毅等无疑都是能够用智慧去说的人。

如何用智慧说话呢?

一是幽默。有些人说话正儿八经,常给人以说教的感觉。这样做当然没错,但缺少一些灵性。不如来点幽默,既增强效果,又活跃气氛。毛泽东同志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时,去天官府看望各界人士,结果有人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呢。”毛泽东微微一笑,凌空虚写了一个“蒋”字,然后说道:“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棵草,他不过是个草头将军而已。我这个‘毛’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意思是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这样的说话方式,令人拍案叫绝,是“正儿八经”所绝对难以比拟的。

二是在理。说话必须要说得有道理。如果不讲理,你就容易遭到对方的反击而陷于被动。 “晏子使楚”中有这么一段故事:酒席间,两个吏卒把一个犯人绑到了楚王跟前,楚王就故意问:“这是哪国人,犯了什么罪?”吏卒说:“回大王,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笑嘻嘻地问晏子:“你们齐国人都善于偷盗吗?”应该说,楚王的这句话根本就是不讲道理,可惜的是,他碰到的是晏子。晏子的回答比他更不讲道理,他不慌不忙地说道:“橘子生在江南,又大又甜,可到了江北,就成了枳了,又小又酸。为什么呢?是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这个人在齐国时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却开始偷盗,是不是楚国的水土善于让百姓偷盗啊?”

三是善于出奇。出奇的方式很多,其要诀是与人的正常思维背道而驰,使人产生突兀的感觉而加深印象。比如把难题留给对方回答即是一法。按一般思维,应该是有问有答,将问题留给问者回答,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能够用智慧说话的人不一定非得是智慧的人,但一定是个善于创造的人。 “人”这个字虽然只有一撇一捺,可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因而要做个智慧人是很难的。但说则不然了,它只是人的一个方面,只要你有一个不算愚笨的脑袋,只要你总是能够从尽量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分析,学会创造,做到用智慧说话也并没有多难。当然,这是个过程,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既然是创造性的活动,打破常规肯定是第一位的。

说话的目的在于让听者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