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64

第64章 "三洋电器"的成功管理模式

各行各业中都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是愈来愈强烈。在某一行业中,有许多企业在竞争中失败、倒闭,同时又有许多企业取胜、扩展,不断地建立新企业。因此企业要不断更新。商场如战场,有些企业在竞争的战场上,大有越战越强之势。久经"杀"场的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在竞争中叱咤风云,可谓战场上"百战不殆"的英雄。之所以如此,还应归功于企业的内部管理。

美国沃里科公司的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是著名的希尔斯公司的协作厂家。该厂生产的电视机多由希尔斯公司经销。这家电视机厂一度有2000人,无论从产值、规模还是从职工数量上来说,都是阿肯色州弗里斯特市数一数二的企业,在当地的企业界举足轻重。

但是,有一段时期沃里科公司管理不善,屡屡出现质量问题,致使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陷入重重困境。工厂的财政状况难以维持,厂方只能大量裁员,职工人数只是过去的25%,仅仅500人。裁员使人心大乱,工人们更是无心生产,工厂面临倒闭。

希尔斯公司作为销售商,对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产品质量大为恼火!大量的电视机不得不进行返修。一批又一批的返修电视机运回公司,这样不仅增加了公司的工作量,更是败坏了希尔斯公司的声誉。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已裁掉75%的人员,1500人被辞退,面对如此大量返修的电视机,工作量就会令电视机厂难以翻身了。庆幸的是,由希尔斯公司出面派人前往日本的电器制造业中心——大阪,邀请久负盛名的日本三洋公司,购买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股权。还利用日本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拯救这家工厂。三洋电器公司对希尔斯的建议迅速做出反应。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的股份,被三洋公司大规模购买,并且失去对该厂的控股权。

1977年1月,三洋公司派出了大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接管了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日本人进厂后,发现他们陷入困境的原因,同日本工人比起来,美国工人的劳动纪律性差,生产效率低,因此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差。同时,这也是日本人进厂后所面临的困难之一。第二方面的困难是,工厂中的工人乃至整个城市的居民,并不十分欢迎日本人的到来,战后形成的对日本人的轻视和不满情绪仍在起作用。

不难看出,日本管理人员如若采用在日本惯于使用的管理方法,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除了文化和习惯方面的差异外,还有民族情感方面的问题。然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改善。这对于日本来的管理人员来讲,的确不好办。不过,在来美前,三洋公司总经理井植聪,对派去的日本人员有约在先:要融入当地的大众生活中去,参加当地的社会事务,不要把自己圈在一个"小东京"的圈子里,重要的是要打破民族间的隔阂。

三洋公司总经理井植聪有言在先,对来美的管理人员有很大帮助。这些话源于一种正确的思维观念,在其指引下,他们抛开了民族间的隔阂,全心全意地去搞好企业。抛开一切杂念,全部行动只为将电视机厂管理好。日本管理人员到达弗里斯特市后,先后办了三件事,令美国人大开眼界。日本管理人员首先邀请电视机厂的所有员工聚会一次,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炸面包圈。然后,又赠给每个工人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对大家说,厂里灰尘满地、脏乱不堪,大家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呢?日本管理人员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工具,带头动手打扫厂房,于是,大家纷纷动手,打扫厂里的卫生。车间里,顶棚中"多年"积累的灰尘被清除干净,在劳动中,大家忘记了国界,亲如一家人,共同又把整个工厂粉刷一新。

几个月后,工厂的生产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厂方对工人的需求又开始增加了。日本管理人员为了使职工们更团结一致地工作,他们的招聘工作面向厂方大量裁员时辞退的,而眼下仍失业的工人。只要工作态度好,技术上没问题,而且顺应潮流的人,厂方都欢迎他们回来应聘。日本人解释说,以前干过本行的工人素质好、有经验,容易成为生产好手,所以才雇他们。

在美国人眼中,三洋公司的总裁及日本来的管理者所采取的措施,所进行的管理都是有些违反常理的,但又是使大家全能接受,大家都尽心尽责。其中最令美国人吃惊的是,从三洋公司来的经理宣布,为了在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他们希望同该厂的工会携手合作。

为了实现他的"诚诺",三洋公司的总裁亲自来到弗里斯特市,同工会代表会面,请全体员工吃饭,然后大家一起动手搞卫生。这对实行惯了强硬政策的美国人来讲已经是一件新奇事,而专门雇请以前被辞退的工人,就更令大家难以理解了。公司的总裁亲自会见工会代表,恳请双方合作并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在劳资关系一向紧张的美国,实属令人吃惊的举动。

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曾经出现过质量问题,但在日本人管理期间,工人们只举行过一次罢工,而且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厂方和工会都表示这次罢工事件没有伤害相互间的感情。1983年,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日产希尔斯牌微波炉2000台,彩色电视机5000台(其中有30%用三洋的商标),98%的产品质量合格,可直接投放市场,厂里的经营状况大大改善。

可见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对人才的管理,而如何管理好,就必须在管理者的头脑中有一个明确的指导观念。

弗里斯特市电视机厂,曾经在当地的企业界举足轻重,在走入困境之中是希尔斯公司请来了三洋公司的管理者们,使他们摆脱了困境并再创了辉煌。日本三洋的确有一套管理手段,特别在管人方面,值得别人去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