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13

第13章 竞争就是有效地打击对手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聪明的商家都懂得如何有效地打击竞争对手,有效地扼制对手,想办法侵入对手的市场,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克劳塞维茨在其著作《战争论》中提到:战争有两大目的,一是打垮敌人,一是占领敌人阵地。同样道理,商战中的每个商家也有两个目的,第一个也是"打垮敌人",即打败竞争对手;第二个也是"占领敌人阵地",即战领对手市场。因此,竞争者应像狮子一样凶悍,努力抢占市场,否则,企业经营就失去了应有的目的。

1901年,美国人金·C·吉利创办了吉利公司,主要生产刮胡刀及刀片。到1920年,该公司的触角已伸到全球各地,大约两千万人都在使用吉利公司的产品。可是,1921年,吉利的专利权期限到期,而且竞争时代已经来临,这使吉利公司比往年少获得许多收入。

1926年,吉利的竞争对手亨利·盖斯曼发明了"自动磨刀安全刮胡刀",并获得专利权。盖斯曼询问吉利想不想购买他的专利权。尽管盖斯曼发明的产品很有优势,但吉利还是拒绝购买他的专利产品。

盖斯曼遭到拒绝后,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干,于是开始生产小批量的Probak刮胡刀与刀片,并向各大商家推销。结果,他的产品很受欢迎。

面对这种情况,吉利公司及时采取了反击措施。他们推出一种改良的刮胡刀,刀片用一个与其等长的横条来固定。可是一周后,Probak专利刮胡刀也改为横条固定式。而且,新产品刀锋的质量比吉利的好。

盖斯曼的销售额不断增加,抢占了吉利的市场,而吉利的销售情况却越来越艰难。同时,由于高级主管的薪水、广告费用、厂房设施管理等费用过高,公司出现了亏损的局面。1930年,吉利不得不以转让自己的股票为代价购买盖斯曼公司,以免最后消亡。

有位审计员查核过吉利的账簿后,发现这家长期享有高利润的公司已濒临山穷水尽的地步。此时,盖斯曼已拥有吉利公司一半以上的股票,取得了对吉利的控股权。同时,它的产品和新的生产技术也取代了吉利公司的产品和生产技术。这个时候,金·C·吉利正忙着清还债务,被迫放弃手中持有的吉利公司的所有股票。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唯有不断革新,始终以打击对手为目标,才能在竞争中找到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美国行销专家麦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策略》中说道:"最好的战场是竞争对手尚未准备充分、尚未适应、竞争力弱的那些市场。"也就是说,要想占领市场,应该采取"避实就虚,攻其不备"的策略,向对手"尚未做的"或"尚未做好的"地方发动进攻。

世界军事史的经验也一再表明:迎头强攻,有损无益。这一点用在商业竞争上是十分有用的。但是,那不能是有勇无谋的强攻,而是应在科学的指导下,采取"谋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把"行动"转化为"成果"。

对于"谋攻",《孙子兵法》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也就是说,只有善于算计,才可能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说:"一国之君,必须同时具备狮子与狐狸的性格。战争的结果,必须区分出胜利者和失败者。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区分出胜利的统帅和失败的将领。有勇无谋者必灭亡。"

简单地说,要想打击对手,抢占市场,必须做到智勇结合。因此,在行动之前必须制定作战策略。至于如何制定,可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1)对手"没有做的";

(2)对手"做得不好的";

(3)对手"做得好的";

(4)对手"正在做的";

(5)对手正在与你竞争的。

下面针对以上5个方面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1)对于对手"没有做的",可抓住市场空档迅速挤占,或对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攻其不备,从而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

(2)对于对手"做得不好的",可瞄准竞争对手产品行销行为的缺陷和劣势,通过攻击使之愈加暴露,反衬出自己产品的优势,从而起到打击对方、宣传自己的目的。

(3)对于对手"做得好的",可对其产品和行销行为进行创新性模仿,从而达到一步步蚕食的目的。

(4)对于对手"正在做的",可对其行销方针和行销行为突然进行侵扰,达到打扰其正常部署,为自己创造机会的目的。

(5)如果对手正在与你竞争,你应以毫不示弱的姿态,甚至以同样的行销模式、同样的行为争夺每一寸市场,从而达到以实力占领的目的。

在制定策略方面,美国人做得非常成功。其中,可口可乐公司成功创业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

20世纪80年代初,可口可乐公司就预算到中国城市人口在不久以后将会达到的数据,同时也看到这将是一个广阔的可口可乐市场。

于是,可口可乐公司打起了如意算盘,向中国政府无偿赠送了几条生产线,并让在中国的外国人首先喝到可口可乐,这样可以起到带动中国人消费的作用。等中国人开始喜欢可口可乐的时候,他们再从这项看似"慈善事业"中抽出腿来,在中国投资办厂,那样就能获得丰厚的收入。

结果,事实比可口可乐公司预想得还要好,中国人已接受并爱上了可口可乐。

说起制定策略,日本人比美国人更胜一筹。在制定策略、计算投资回报周期的时候,他们往往花费很长时间,等到把方针、策略研究得无一漏洞,并有必胜的把握时,才开始付出行动。当我们还在做着产品出口的美梦而与日本合资建立庞大的彩色显像管厂时,日本却几乎在同一时间与中国邻近的马来西亚等国办起了同样的工厂。总之,他们总是让你的计划落空。

因此,只有心中充满积极的竞争观念,去勇敢地占领别人的市场,你的企业才有活路,才有蓬勃发展的生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