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得财富的8个观念
19312900000012

第12章 竞争不需要谦让

物竞生存是天道,也是不可避免的。社会要发展,时代要进步,都需要竞争。人与人之间存在了竞争,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否则就会被淘汰。人人都必须面对竞争,与其被迫去竞争,不如走向前去,勇敢地接受"竞争"的挑战!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好朋友一起去森林散步,一切都很浪漫,他们边走边谈论着人生,谈论各自的理想,非常投机合缘。这时候,突然从树林里冲出来一只大老虎,当一个人拔腿要跑的时候,却发现另一个人却在换跑鞋。他十分不理解,迷惑而急切地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换跑鞋是在耽误时间!就算你换上跑鞋也一样跑不过老虎的!"

可是这个人边换鞋边回答道:"我为什么要跑过老虎呢?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不会被老虎吃掉了!"

现在不可能出现老虎追赶的事,但却存在着利益的诱惑,生活的压力。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争先恐后地向前赶。竞争的普遍存在与残酷,在这个故事中也有所体现。

商场无父子,就算是父子,只要到了生意场上,也会成为竞争对手。如此激烈的竞争,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怎能无动于衷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竞争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竞争的这种优胜劣汰的根本属性使得它既是一种激励机制,又是一种淘汰机制。作为激励机制,它可以使成功的人获得竞争目标,需要得到满足,受到世人的敬慕与舆论的赞扬;对于失败者而言,使其认识到了自己的缺失与不足,必须加倍奋斗。而作为淘汰机制,它则会使失败的人失去竞争目标,需要得不到满足,并且往往还会受到世人的轻视和舆论的嘲弄而退出市场;成功者也看到自己有一定的实力了,丧失进取心而成为弱者。正是在竞争的刺激和压力之下,才迫使社会成员不断进取,超越他人,最终融汇成社会进步的巨大洪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因此,文明公平的竞争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一次又一次地把资产阶级的生产甩出原先的轨道,并迫使资本加强劳动的生产力,因为它以前就加强过劳动的生产力;这个规律不让资本有片刻的停息,老是在耳边催促说:前进!前进!资本主义经济正是在竞争机制的推动下飞速发展,使资产阶级在不到两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竞争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机制,使我国二十多年来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市场是最公正的法官、最没有感情的裁判员,"他们"面对的竞争者均享有平等的机会,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优胜劣汰"对所有的竞争者进行裁判。

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总存在着谦让的习惯,这在激烈的竞争中并不是优势。有一次,某公司招聘一名经理,有许多人前去应聘,老总一眼就从应聘者中看中了一位小伙子。面试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应聘者走进了应聘办公室,可是那个小伙子却一直没有露面。这位老总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让他的秘书去了解一下情况。秘书回来报告说,那位小伙子遇到了同时来应聘的一些朋友和亲戚,于是就让他们先进来面试了。老总的眼光的确不错,那位小伙子果然显示出了高于其他应聘者的能力,但最终这位老总却没有录用他。

在竞争中,缺乏竞争性的人即便拥有超出其他人的才干,也是不足以取胜的。既然能把应聘的优先权让给别人,把重要的商机让给竞争对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才能是可以培养的,而竞争意识则是内生的。有谁会把自己的公司交给一个没有竞争意识的人去管理呢?当然不会了。

竞争性正在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正如这位老总说的,没有竞争意识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要想在今天的激烈竞争中获得自己的生存权,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积极表现自己,把机会抓在自己手里。真正帮助你所要帮助的人,不是应该把机会让给他,而是要他能够意识到竞争的重要性,激发他在竞争中真正地取胜。

竞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真正有才能的人推上重要的位置,发挥聪明才智,给社会创造财富。如果做个谦谦君子,把机会让给才能不如你的人,实际上就是在阻碍发展,无形当中,对企业、对公司造成极大的损失。如果这种"破坏竞争"的做法盛行了,就是在阻碍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就必须拥有正确的竞争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