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真理要比表面的戏剧埋藏得深。”这是永远的人生规则,于是,新闻工作的淘金热潮中也少不得经由提问获取真况的训练,一批批的劳作者正是依着他们的能力在各种母矿脉中开掘那耀眼的却又是被掩埋的东西,然后将它们做思想上的锻炼,最终织进历史的文章中去。
就某种意义而言,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问的工作,现有统计显示:记者采写的稿件,80%以上的素材是经由提问而获得的。而且,这种提问的形态一直存在于采访之中,开始时一般少问多记,过一段时间则边问边记,最后,则又问又记又看(观察)。杰克·海敦于是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断言:“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决当不好记者的。”
不仅如此。既然我们认可新闻采访的人际互动性,那就意味着提问已经上升为一种交际符号——经由谈话与问题,被访者可以很快地判断记者情况,然后做出有机反应。伏尔泰有一句十分有意思的话: “判断一个人,要根据他的问话,而不是他的回答。”它告知人们的是,与被动的、惰性地回答问题相比较,提问挑战着个人的生命空间、才气,是一种完全创造性的工作,因而更具有创造性。记者的提问就这样在不知不觉向对方显示着知识状况、灵性状况、反应速度状况,“限定”着被访者的展开层面与空间。一个风度与个性化的世界就这样巧妙形成。
一、提问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提问是通向成功的“桥与门”,然而,却非任人随心所欲的坦途,必须了解与体味这叩关者的秉性、它的无言甘芳、它的摸索,才能理解、参悟它的恬静或泪水。否则,它的精妙与涵盖力,它的科学与人文复合特质,都将在瞬间致我们的经验于瘫痪之地,拒我们于千里之外。
1.提问不是审问
新闻采访担承着辨别真相的任务,但却是以事实之认证、组合静态地显示真理,它不能使自己越位成为审问者。有人以《记者?法官?》为题,记录了一次真实采访中的问答:
问:你叫什么名字?
答:(望问者,怔了怔)我叫×××。
问:今年多大了?
答:××岁。
问:家住哪里?
答:我家住××村××。
问: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会干起这一行
的呢?
答:因为……因为……所以……就……
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我当时想……
问:如果当时不成功或者发生意外,你又作如何打算?
答:我,我当时没想这么多。
问:难道一点都没有想过?
答:这……
问:这是不是假酒?
答:(欲辩)我们原……
问:(挥舞话筒)别说什么了,我只问你是不是假酒?
答:……
这样的提问实在是误解了新闻传播的秉性,扭曲了记者的角色。最终,伤害了采访对象,也伤及受众之感情。
2.提问不是聊天
许多重要的资讯的确可以经由聊天获得,但聊天的确不是新闻提问。聊天是一种轻松随心的闲谈,它一般不承担什么义务,也不需负什么责任,只是为了情感交流与沟通听凭感觉与兴趣之引导,争取双方的共鸣。聊天以和谐为基本原则,例如它可以绝口不提敏感话题,时时怀抱“玩”的轻松心情,随意选择可能会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这些,都不是新闻采访所要求的。提问不允许信马由缰式的放言纵论,它的目的十分明确,不可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般游移不定,提问是限定性谈话,提问是经过“设计”后的谈话,它有着丰富的技巧与艺术。
3.提问要建立在周密的调查基础上
包括即兴提问在内的各种提问都应有大量的调查研究作为依托,否则,记者所问的问题会低劣、空洞、味同嚼蜡,记者不自信,被访对象十分烦躁。
(1)一种情况是访问不到位,问题简单而又明显。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有一例可以说明——两位年轻记者报道秋季白菜大丰收。到了访问地后“抓”住了大队长,“按”在办公室里采访。由于事先未做任何准备,先从许多蔬菜生产的基本常识问题人手,结果,整个访问占去3个小时,被访问者十分不满。谈话结束后,这位忙于抢收白菜的大队长以委婉的语气向记者提出了批评:“您二位就是不懂生产,不然,咱们今儿谈的,半小时就说完了。”正反两方面个案告诉人们的是:访问时间宝贵,一定不要将它浪费在一些你可以经由其他基础途经获得的信息上。
(2)一种情况是问题空洞、大而无当。例如“谈谈你对此事的感觉好吗”或“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美国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它们被称为是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美国一位电台新记者在一次“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竟然提出“可否请您解释一下相对论与现代空间时代的关系”这一问题,这位氢弹专家瞪大眼睛反问:“我怎么能解释呢?爱因斯坦用了13年的时间,才确立了这个公式!”面对中国学员提出的“您认为应如何解决美国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来华讲学的美国新闻学教授阿伦森只能幽默地解嘲:“啊!要是我知道怎样解决的办法,我想我应当马上回国去参加总统竞选,可惜我不知道。当然了,我很可能提出社会主义作为解决的办法。”
(3)所问对采访主题的深化没有推动意义,总在外围打转。假设一场大火烧毁了电子大楼,记者在采访当中却不停地问:“是一个人看见的还是两个人看见的?”“看见以后谁去报 的警?”“报警是打电话吗?”“消防车分几类?”“消防队员来自 什么地方?”“准备怎样表扬消防队员……”或者是推进速度 慢,或者是所问支离破碎完全表象化,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十分散漫游移,临了,却得不着进入其中的门径,愈加远离了 事实的中心。
(4)问不暇接。由于记者准备不足,往往会发现这也新鲜那 也陌生,需要问的东西太多,这将使提问一开始就陷入一个混乱 的处境,最终走向失败。
(5)所问问题的表现欠佳。这中间包括由于不熟知情况的浮 泛发问,也包括缺乏自信的犹豫之问、语言简单化或公式化的模 式化发问。对于宝贵的访问时机而言,这种种问法都十分遗憾地 损毁了形象,败坏了谈兴,延误了时机!
(6)对所有的对象采用一种方法同样是准备欠佳的表现。试 着想想奥丽亚娜·法拉奇,假如她以对付基辛格的方法采访邓小 平、果尔达·梅尔,效果又会怎样?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例如 对一些人采用书面语对另外一些人采用口语,对有些对象采用甲 方法,对另一些对象采用另一种框架……
(7)缺乏事先准备的提问往往会在困难面前受挫,而且,记 者会不知所措。困难在采访中四处伏击着记者,事先想到它们并 能予以对应,困难就不那么可怕,应付遭拒绝、遇讥讽、逢暗拳 的自由度自然会大大提高。
草草地提问只能草草地收场。解决之道在于周详而又科学的准备,烂熟于心才能一挥而就1
4.提问要灵活
提问在许多情况下都要求灵活、巧妙,因为任何问题都会与 环境、时机、心态、关系、知识相联系,企图通过提问获取信息 的记者应当机敏地把握态度、访问方法、最佳切入点、关键性问 题的安置等。当下的最好方法是去研习那些伟大的提问者的提问技巧,在法拉奇、华莱士、杨刚、子冈、浦熙修等人身上学习他们成功的提问术,看看这些人是如何以问题之蛇蜿蜒在采访中,让慧洁以及温和四处闪烁。一个简单的个案关涉安岗的提问艺术。1983年11月,这位名记者率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随团记者问日本的一些中学生:“你们对中国有什么了解?”这些特殊的采访对象面面相觑。安岗以他的机巧化解了这一尴尬:“你们知道中国有一条长城吗?”5位学生一起举手。“你们知道中国有位孔子吗?”全部举手。“你们知道毛泽东吗?”“知道。”“你们知道鲁迅吗?”“听过这个名字。”挫折与停滞甚至是对抗会随时出现在采访当中,关键看记者怎样细心觉查,敏于反应,并巧妙化解。
变通之中另有一个怎样巧用沉默的问题。麦克·华莱士有言:“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你可以做的唯一最有意思的事就是:提一个巧妙的问题,在对方答复之后,停上它三四秒钟,好像你还在等待他再说点什么。你说怪不怪?对方会觉得有点窘迫,于是谈出更多的东西。”戏剧批评家卡普·莫诺汉则以别样方法同样巧妙地佐证了自己的判断。当他与克拉拉·鲍这位性感女影星所在的电影厂负责人见面时,他先提她的孙女们的名字,然后再一个个问及其他影星的名字却故意漏掉一个人。“你把克拉拉·鲍忘了。”这位负责人说,“我想,你已经听到她退隐的事了吧?”莫诺汉假装不相信此说——“噢,是的,可那净是些流言飞语。”被访人再次肯定了克拉拉·鲍打算在她极盛时隐退结婚的信息。他却一字未提这位女明星。这就是人们常提及的避而不谈法,它能得到那些用尖锐的提问也打听不到的信息。
变通之道的关键在于记者的性灵发挥,依赖着记者对环境、主体心态、采访处境等方面的联系性把握。“运用之妙,存乎一
5.提问绝对不仅仅是发问与回答,它更是一种心智较量
对于任何一种有社会目标的新闻采访而言,提问都不是简答的问与答,记者不是清闲的文秘与记录员,他不应该将自己降低到一部录音机的地位。记者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常识,判断对方所答的真实性,并抽丝剥茧,质疑一个个完美的谎言。那些超绝的访问者总会利用沉默、连续询问等方法十分巧妙地发现许多有价值的可能性,这当然依赖于他们健全的思维方式。麦尔文·曼切尔就曾指出,感情在这里也会成为一笔财富,那些专门揭露丑事的记者不就是在巨大的道义力量推动下工作的吗?记者也可以在联系之中找出空隙形成进一步的问题,例如他可以将某一班级的高升学率与其他追求升学率而致学生死亡的个案联系起来发问,他能找到多大的联系框架,他就会有多大的收获。
6.提问的人本思想与意识显然重要
新闻采访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被访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记者应当尊重被访人,尊重生命价值与完整的人格力量,不可恶意地“挤压”采访对象,有意触及对方的某些痛苦。某电视台曾播出一部反映一位女律师的片子,当遇着这位女律师为故去的丈夫心爱的一盆花浇水时,女律师有一句“这花是孩子父亲留下的”,她回避了“死”字,为了满足“手段”的需要,主持人故作天真地“引话”:“他怎么……这花是他留下的是什么意思?”迫使女律师再一次进入痛苦的记忆,“虽然主人公接受了这一话题,但我们显然感受到电视对她的胁迫和诱惑。”
另一个问题是保护隐私权问题。记者绝不能为了所谓的“报道需要”而有意刺探他人隐私,除非是公众人物,他的生命空间公众所有。
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多思的记者在工作中具有坦率和批判的精神。他不评判采访对象,他等待对方评判自己。采访往往不取决于问话本身,而取决于记者提问的态度。调查支离破碎,提问笨拙刺耳,被访人就会确认记者对自己不感兴趣。他便缄默不语。当然,优秀的记者在采访中兴趣浓厚——但他也同样公平无私。他是读者的信息导线。” “他根据读者兴趣进行采访。”这里面涉及怎样尊重采访对象与读者的问题。当问题被引渡到“读者期待”这一思路上时,危险就伴随而来。假如单向地、片面地理解这一点,那么,迎合与迁就读者猎奇的问题就会大量出现在访问中,种种“痛苦的庸俗”和“甜蜜的庸俗”便会占据整个访问者的心灵,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状态。记者应该时刻秉怀人文志向,为健全性社会而奋斗,有了这种志向与趣味,问题的方向便不会成为让人头痛的问题,一切都会在自然之中构形、展开。
这种种的说辞并无意掩杀硬性采访的特殊性表现中所含合理成分,只要访问的目的与意志是高洁的,它们就有伦理的光辉形象。
7.问题的准备关系到提问的成败
提问的质量与形式最主要的表现形态就是问题了,这一点在第五章第二节已有粗略的交代。大体说来,问题的准备愈是扎实,则采访和报道越是透彻。
一个被许多人反复强调的问题是:最好将准备好的有逻辑层次的问题写在各自独立的卡片上,并将所得到的回答记录在这张卡片上,如此一来,整理工作就不是那么复杂了。
威廉·梅茨有一段不错的意见:
在设想问题的时候,思考一下与标题有关的问题,常常是很有好处的。记者不妨反问自己:“我应向他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才能产生一条标题呢?”在采访进行中间,应始终留心倾听,为写出尽可能好的导语而发现角度,然后再围绕导语,为充实导语而发问。如果你对某人或某事感到好奇,那么问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你本身具有的好奇心就是自发的、无意识的问题的源泉;无疑这些问题是大多数人都会提出的;而记者对被采访者所做的事先的调查研究,会诱发出更加尖锐深刻的问题。
为了帮助那些反应迟钝或因其他原因找不到问题的记者渡过 问题找寻这一难关,内华达大学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提出 了一种他的“GOSS”公式。他认为,大凡制造新闻的个人或组 织总是出于某种目标或目的((;oal);并且也总是面临或即将面 临某种实现上述目标之障碍(()bstacle);这种理论进而认为, 新闻制造者已经找到或正在寻找某种超越或避开障碍的解决方法 (Solution);然后再返回到目标,追问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在什么 时候由什么人的意见而开始的(Start)。这一理论提示记者沿着 如下问题进行:
(1)目标——“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呢?”“贵组织的目的是什么呢?”
(2)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碍是什么?”
(3)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计划没有?”
(4)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谁的意见?”
吉尔兰德教授并不承认它是一种通则,而将它视为一种渡过临时危难的法术,采访一时卡壳时,它能助记者一臂之力。
还有一些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一个是有关问题难易度的安排。通常的惯例是先易后难,它符合被采访者接受心理与人际交往规律。然而,假设访问时间极为严格,或者是情况不容许自如展开时,直接提出关键问题就很必要。
另一个是写采访提纲的问题。约翰·布雷迪认为,过细的准备反而会影响提问,它越简明越好。它只是给记者提升信心作准备的。我们认为,它的价值绝不止于这些。例如台湾专家郭冠英和名记者周玉蔻合作采访百岁老人张学良时,他们其实就是将采访的问题一一写在一张大纸上,供这位耳朵不大灵光的采访对象配合使用。有时候,将大纲交给对方准备十分必要,埃德加·斯诺的做法颇具启示意味。
8.科学、艺术地处理打断谈话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