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1928300000041

第41章 通过提问探测信息(2)

一个记者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他不得不在必要的时候打断对方的谈话,尤其是在紧迫的时空状态中面对一个漫无边际的谈话时更是如此。

加拿大西安大略湖大学的斯·戈尔德班的心理实验证明了打断谈话并不影响谈话的进展,也无损受试者对交谈者的印象——以记者为一方,分别与三组受试者个别交谈,以检查扰乱谈话节奏的言语或缄默是否破坏谈话者的兴致,引起心理上的不快。第一组里,谈话者从容不迫,记者洗耳恭听;第二组里,记者每隔20秒钟打断对方一次话头;第三组里,当记者该回答对方问题时,总是停滞数秒钟,还经常过20秒钟打断一次话头。交谈的过程中,科学仪器记录下了翔实的生理反应状况,实验完结后,主持者向受试者提出以下问题:

他们对交谈者的看法如何?

他们的情绪如何?

是否有与记者再谈一次的愿望?

结果是:

·该回答时停滞,受试者对交谈者的看法很快变坏。

·打断话头则不大影响谈话的进展,也无损受试者对交谈者的印象。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果缘于记者在打断话头时,较多地用了表示同意或赞许的插话。

最后的启示是,采访时应切实注意:适时打断,防止冷场。

但这种打断永远应该是礼貌的、文明的。

9.开放式提问与闭合式提问要灵活使用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两种形式,这是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的理论贡献。“开放式问题不需要一个具体的答复,允许消息来源留有相当大的余地。闭合式问题则要求一个简短而又明确的回答。只要运用得正确,两种形式的问题都有其优点。”麦尔文·曼切尔接着告诉人们:“正如我们看到的一样,开始采访时,记者常常提开放式问题,这样,消息来源围绕主题回答问题时,可以不受拘束、轻松自如地漫谈。然后就可以过渡到利用闭合式问题提问的阶段。如果采访是以闭合式问题开始的话,对采访对象来说,似乎能够构成一种威胁和恫吓。”这种建设性意见涉及的是复合性表现力问题,因为,它们各有特征。“开放式问题特别适用于人物特写。”“电视台和电台的采访通常以闭合式问题作结束,因为采访者知道节目的时间只允许作简短的回答。”“那些仅仅只能问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记者应该懂得这样做的后果。对于某些提供情况的人士来说,(这与前面所说巧用沉默并不矛盾,关键是“运用之妙”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意味着记者的准备不充分或无能。”想一想一个只会问“对于这次会议你有什么感受”、“你不想说点什么吗”之类问题的记者的访问是多么无力,再来对照法拉奇、华莱士的尖锐提问,其中的组合艺术就会凸现出来。

例如奥里亚娜·法拉奇对亨利·基辛格的采访中出现的“基辛格博士,那么关于越南战争您有什么要对我说?”是空隙较大的自由开放式问题,紧接着一句“我觉得您从来没有反对过越南战争”则又回到了法拉奇十分擅长的闭合式问题上来,这是一种罕见的组合,单从它们的密度组合,就能托出这位硬性采访记者的一贯风格、她的由一般到特殊的信息探寻策略、她的“冷酷无情”。但也正是借着这些手法,法拉奇让她的采访充满了戏剧性,高潮迭起,波澜不定。

历史的启示是:开放式问题是一种让对方暴露的手段,它费时颇多,虽然宏阔却易空泛;而闭合式问题则是一种逼紧对方显示对抗姿态的开掘手段,它单刀直入富于强节奏,虽云直白却能针针见血处处含义,即使对方默然,也能风雷暗涌,演绎夺人景象。理想的方式当然是组合,如若不然,则更强调闭合的魅力!

二、提问的艺术形式

世界上没有一种提问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适用于甲的提问之道,对于乙却毫无效果,因人、因事、因空间、因关系,它们只能随机选择,它们必须随机选择!

系统地了解整体提问艺术显然十分必要。

1.开门见山式提问

这是最为基本的提问方式,它要求提问者不隐晦、正大光明、不拐弯抹角地提出问题,双方交流处于绝对朗然的状态。这种提问最为直接地在话语中阐明了个人的感情,是一种适度的情感表露方式,它的情绪与它所运用的声音、节奏、语态是一致的,用不着遮掩什么。

开门见山式的提问爽直明快,或者任由对方发挥(开放式问题),或者不曲隐己见的单刀直入,节省时间,所获信息也多直接地富于使用价值。

这种提问方式尤其适合于如下状况:

(1)那些没有时间去接受记者采访的政治家、运动员或外交家;

(2)与记者熟识、无须过多客套的采访对象;

(3)在某种双方关系明朗的公开场合的采访,例如现场采访、新闻发布会采访等;

(4)书面采访。

所需注意的是,开门见山式提问也要吻合一般交际的规则,例如尊重、接近、与对方的认知水平协调等。它并不绝对排斥访前的寒暄与预热,也不排斥访问中的个别调整,只是直来直去占据了主要的空间与构成。它也要巧妙地化解诸如采访对象跑题等麻烦。

2.旁敲侧击式隐问

这是采访中迂回路线的一种反映。指记者在一种特殊处境下,以一种假象来消除采访对象的戒备心理,通过巧妙提问曲折反射采访主题的提问方式。在这里,记者的提问貌似无关主旨,却能由对方的反应,隐晦曲折地作出某些推测和判断。例如,要了解某位科学家的家庭关系,则往往会问:“您穿的这身衣服真‘帅’,看样子是您的夫人精心给挑选的吧?”然后观测对方的反应——假如对方家庭关系融洽和睦,被访者肯定会高兴地大讲夫人之优秀;反之,不接话地岔开则是一种常见的反应。

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提问方式所要的是一种能穿透主题的话题,这就需要记者良多用心,在那些容易为对方打埋伏的议题上找寻解决的关口,最终获取成功。

3.耐心启发式提问

对二于那些或由于谦虚或由于性格内向或不知由何谈起的访谈对象,记者可以采用启发性问题诱发他们的谈兴,最终获取欲掌握的资讯。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就是以这种提问方式赢得成功的。当她去采访原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优秀护士”朱桃英时,这位29岁的护理能手涨红了脸、绞着双手、结结巴巴地说:“请不要采访我,我没有先进事迹,我没有……”为了消除她的紧张心理,记者顺从了她的要求,收起了已经打开的笔记本和钢笔,并建议她随便聊聊。樊云芳的话题转到了一个十分巧妙的问题上:“我家有个病人,已经躺倒了两个月(这是事实)。听别人讲,三分医治,七分护理。我想了解一下,该怎样护理病人?”这个让朱桃英既感兴趣又无压力的话题自然展开,在3个小时的交谈中,记者不时夹塞进自己的问题,最终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采访。

诱导访谈对象靠近议题当然是一种积极的设计,但这种设计应当是自然的,它不能任由记者拔高或诱惑访谈对象只向自己感兴趣的一面谈起,它不是强加于人的做假。这自然仰赖于记者对访谈对象的深入了解,因为发问的信息所能刺激的强度与广度必须建立在周详的调研基础上,发问的问题就是一个刺激物,它牵引着访谈对象在某一事件中延伸、扩张。鲁光在采访中国女排的姑娘时,就曾以“你怎么哭了”来探问女排队员杨希。杨希的回答是:“谁没哭过?我们训练都不让家里人来看,因为太苦了。”一连串的对答使整个谈话蹦出一个“苦”字,一个“韧”字……它采用的是刺穿对方感情的法术。名记者郭梅尼说过:“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轻而易举能够挖掘到的。只有记者和他进行思想交流、感情交流,用你深刻的思想去启动他那闪光的思想,用你真挚的感情去挖掘他内心深处的真情。”

启发式提问假如以套出光点、亮点为目的,那将成为可怕的造假行动。张征在《漫谈新闻采访》一书中讲过几则这样的例证,其中一个引自1984年3月22日的《文汇报》,写的是上海焦化厂工程师、市劳模黄奇帆与记者的对话:

采访者问他:“你一定经常加班加点,忘记了休息?”

黄摇了摇头:“不,我一般不加班加点。我对每天的工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休息时间我要用来看书。”

采访者迟疑了:“那你有没有生病不休息,把病假单塞在口袋里?”

黄笑日: “不,现代社会要求讲究效率,拼身体不是个好办法。”

有些失望的采访者问了他寄予厚望的第三个问题:“听说你爱人原在新疆工作,你探亲时,是不是还惦念着工作,未等假期满,就提前赶了回来?”

黄再次表示遗憾:“我还嫌假期短了呐。她是搞计算机的,有的革新项目,我还可以和她在那里商量呢。”

这样愚蠢的拔高与设计在现在已经少见,但更多的却是寄望于在每一个“故事”里发掘点什么刺激公众视听的问题,同样是一种反新闻的诱引法术的极端表现。

4.虚心求教式提问

一种提问方法专门针对的是人类的优越心理,它通过压低自身抬高对方,促其处于兴奋状态,自觉地告知记者所要了解的信息。例如,一位记者采访荣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时,说道:“您获得了诺贝尔奖,炎黄子孙都感到高兴。对于您在学术上的贡献,虽然我看了许多有关资料,可还是外行。你能不能具体给我讲一讲,你的发现在学术上的意义?”这位教授愉快地与记者谈了许多,介绍了丰富的资讯。

这种提问方式并不宜于广泛使用,除非这个专业具有相当的、公认的专门特性,否则,被采访对象会拒绝与一个外行交流,即使谦虚也无能为力。

而且,这里的发问角度、层次……都需要相当的研究才能科学地获取,每一个有力有效的问题同样来自于艰苦的劳动。

5.谈心式提问

当代名记者理由以他的经验告诉人们:“采访有许多方式,最有效的采访方式是谈心式,最蹩脚的采访方式是问答式。”“采访中需要创造一种气氛,诚挚的、信任的、倾心的气氛,使人物敞开心灵之窗,尽情宣泄。”(1)另一位享有盛名的记者田流在他的《他不肯谈自己》的回忆文章中,讲述了他是如何与一位“绝口不谈自己”的县委书记交流的。他与这位县委书记去散步,谈话由睡眠入手,“你晚上觉睡得好不好?”对方答道:“心里一有事就睡不着。”田流马上接话说:“我也一样,有时写东西几夜睡不着。”进一步的交流由此展开:

“怪不得看来你身体不大好,”我同情地说,“躺在床上看房梁是很苦的。”

“我不,”他坦率地说,“我心里有事的时候干脆不上床,就是在屋里来回转悠,常常转到早晨两三点钟。”

“你爱人不说你?”

“麻烦就在这,”他诉起苦来,“你越是想集中精神想问题,她越打搅你,三番五次、十回八回地催你,把我催急了,我就给她两句。”

“人家是好意嘛,怎么你……”

“我不是跟她发脾气,”任国栋天真地笑笑说, “我给她出难题。”

“嗬!有意思,出什么难题?”

这种交心式的问话使对方放松下来,能自由地进入完整的个人状态,最好地发挥主体的积极性。 6.假设性提问 假设性提问是一种极具尖锐性的提问,它是记者依据问题的可能性所做的一种设想,期望在可能性空间中进一步暴露对象的一些信息。

假设性提问常常以“如果……”或“假如……”开头,引采访对象按照自己的特性去演绎这种可能性,它更适合于那些有创造力的访谈对象,对许多严谨的对象而言是十分荒谬的。

但它的确可以使访谈生气勃勃,充满了弹性。人们不会忘记奥里亚娜·法拉奇,她也是此中好手:

法:基辛格博士,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

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一入共进晚餐……那您选

择谁?

基: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法:如果我替你回答,我想您会更乐意与黎德寿共迸晚

餐,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