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1928300000037

第37章 与采访对象融洽相处(1)

采访中的情形多种多样,有和谐,有冲突,记者应付之道自有分别。

首要的是争取双方和平相处,让交流的渠道巧妙架通,这是较为理想的交流状态,不伤和气,节省时间,又有情感上的回报。精神病学者约翰·里奇说过:“除去那种草率不堪的工作而外,结成融洽关系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

而要做到这一点却非易事,需要采访者精于人际交往,并将一些必要的规则灵巧地运作,使它们有风度,有力量,成为个人魅力形成中的生力军。

一、通过非语言技巧生动地表现魅力

通过身体语言等表达信息是面对面采访中的重要手段。

1.时间的安排。非语言交际的一种微妙的模式就是如何安排时间,这是树立记者干练而富有个人魅力的宝贵资源。

美国记者詹姆斯·阿伦森建议最好提前几天作安排,这样有利于双方作适当的准备。日本记者匹田桂一郎则说到进入采访的时间意识:“一般我总是提前15分钟来到约好的采访地点。到外地采访,在头天晚上到达。因为是请对方抽时问协助我们,如果迟到,不但有失礼貌,还会影响采访的进行。”中国记者王纬的经验更为具体:

记者采访,须要事先约会,而且要遵守约会时间。可以早到几分钟,但决不应晚到。如果发生意外,不能按时赶到(如中途汽车发生故障),应当向被访问的对象道歉并说明原因。有可能时,最好在中途先打个电话。要是你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到达,可以同秘书或传达人员作些交谈。有时本人尚未到达,秘书把你让进他的办公室等待,这时你可以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办公室的陈设、布置,有时可以把这些写入新闻中,增加一些现场气氛,也可以点一点主人的爱好(如壁上挂的什么名人的照片,有什么名人字画之类)。

时间的选择能显现某种信息,反映出记者对采访对象的了解程度、关心与否、工作是否严谨等。邵飘萍当年敢于在凌晨2点多夜访段祺瑞,那是他充分了解段急于向全世界宣告他得胜还朝消息心情后的大胆抉择;奥里娅娜·法拉奇每每将正式访谈分成两次,给人更多的是她的求实与严谨姿态。记者一定要坚信被访人十分清楚这一点,珍惜时问,关切对方,树立良好形象。

有三种不宜采访的时机应当特别注意:(1)采访对象正在专心致志地准备“战斗”时,如运动员进入赛场,演员即将登台等;(2)采访对象正处在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之中,如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不能中断的实验;(3)采访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了严重的异常,如遭遇重大变故等。

2.地点的安排。空间也能显示信息,并与主体产生联系。记者争取融洽的另一工作模式就是看重并巧妙选择采访空问。一般而言,人们总是习惯于在自己熟知的空间里交谈,因为它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机构成。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认为:“假如让你选择访问的场所,要设法做到在后台约见演员,在车站约见侦探,在会议室约见法官,在室外竞选讲台约见政治家,在栏圈里约见野牛骑士,这样如果没有恰当的话可供引用的话,你至少也可以从他所在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主题。首要的是,要避免在旅馆的房间里约见被访问的人。”因为它的中性特质不具备信息沟通的功能。

恰当而合理的空间选择可以供给采访活动如下价值:

(1)增加新闻的现场感。例如彭子冈的名作《冰心女士访问记》就是选择现场氛围特别生活化的冰心的客厅作为访问地点的。报道中夹杂着对优雅的布局之描绘,也不时地夹上一些能够提升整体穿透力的场面:

这时有一个女仆抱下冰心的5个月的女孩来,白白胖胖的。把孩子抱在手里,笑着, “我们两个孩子全是吃羊奶,这里有一只瑞士羊,你来时我正给她洗澡,一早上就忙这些事。”像是微怨,但母爱在这里洋溢着。又捡起话头来……它们不但写出倡扬人道、爱心之冰心其人,也使谈话之真、之活、之圆润颤颤而出。

(2)利于记者眼、耳、心并用,掌握更多的资讯。例如《冰心女士访问记》一作,正是借观察补足了写作传达的需要:

……找到了“南大地”——燕大的教授宿舍,一幢幢的洋房在高坡上筑起,四周是葱郁的树木,碾平了的石子路旁是枯黄了的草地。·在会客室里等候着。楼上差不多是4间,样式玲珑的红木家具中夹杂着沙发,壁上是风景画和古色古香的屏条,微光从白纱窗帘外透进来。……

(3)选择恰当的环境利于表达主题。例如,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外界传言中国资本家已经被“扫地出门”,资产被剥夺殆尽,享受不到任何的自由的物质生活。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徐中民在完成主体采访后,有意识在家中做了补充采访。在访问记中,记者交代了荣毅仁的高级住宅一切如旧,室内还有钢琴及其他高雅的陈设等,“荣毅仁同记者交谈时,坐在柔软的沙发上,落地的纱窗被微风吹得飘荡荡……”这里的采访环境的交代不再仅仅是一种氛围,它直接就担承着一种主题的刻画任务。

(4)有利于触发被采访者交流兴致。《人民日报》记者金凤采访一等功臣郭金升后写下了这样一段体会:“这是位真正的英雄,他的炽热的情感绝不外露,很难捉摸。”“年近四十,沉默寡言,谈事迹就是简短的几句,尤其谈不出他的思想活动。”没办法,金凤只好变换地点:

我站起身来,约郭金升同志沿着前门大街到天安门广场转转。他刚从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场下来,我想,看到祖国首都一派和平繁荣的景象,也许会打开他心灵的闸门。前门大街商店林立,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天安门广场上一队队的红领巾在唱歌、跳舞,在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和朗读少先队员的誓词。一些北京的老居民在放风筝,许多象征和平的白鸽风筝,在北京十月金色的阳光下翩翩起舞……我看到郭金升同志是十分感动了,他那长年累月战斗在野外、饱经风霜的严峻的脸容变得柔和起来,他脸上那一条条刀刻似的皱纹舒展开……他笑了,轻轻叹息着:“他们多么幸福!”话题打开了……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上像老朋友似的边走边谈了

3个小时。

金凤以环境之置换调动了郭金升的兴奋性,使这个本不善于交谈的人物在空问所显示的社会关系信息中有所触动,他想到了他全家怎样被日本飞机炸死、本人怎样被抓劳工……两种信息流之撞击使他无法保持沉默。一种交流的和谐于此间形成。

3.个人外表。每个人都知道个人的外部形象会向别人传达一定的信息,人们对那些衣饰整洁、品味高雅的人总会给予更多的尊重和优待。

因此,穿什么对于记者也成为一个问题。

邵飘萍认为:“外交记者之服装,亦以整洁高尚为原则,过于不入时或过于奢靡者,其足令人生厌一也。朴素之服装,易得一般人爱敬。”但这绝不是定则,还要考虑因人因地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而考虑不同的服饰。

一代大师黄远生曾在《囍日日记》中记下了他的穿什么的困境。

萧乾这位“人生采访”者说过:“做记者还要适当注意仪表,要衣着整齐……假如你搞得很脏,在被采访者面前又是抠鼻子,又是掏耳朵,就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不乐于同你谈话。”

西方的研究者则建议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衣着的要点在于不直接与采访对象争奇斗艳,否则,会引起对方不悦。

·对于女性记者而言,不修边幅可能给人造成索然无味甚至半男不女的印象。这种印象应尽可能避免。

·记者在采访不同行业时,有时需要改换自己的行头,以适应这些对象的需要。必要时,穿上这个行业的装束。

彭子冈真切地体验到了这一点:“当我走进那些被损害的人群时,我生怕身上这一件旗袍在我与他们之间造成铜墙铁壁,我是他们的代言人吗?我能够被他们信任吗?我能够替他们申述得很好吗?一个无告的抗属会把帮助他们的救亡姑娘当作是善心积德的表现的,一个哎哟呻吟的伤兵会向观光式的慰问者投蔑视的眼光的,一个工作十二三小时的女工会对于一个红润脸色的访问者觉得生疏的——自然,矫揉造作的化妆是太多余了……假若一个穿一双皮鞋就得花近千元的记者问一个伤兵:‘你一月关多少饷?’犹之乎猫哭耗子(这儿说的是假若)。”这是最为实在的一种心得,衣着可以是一座桥,也可以是一条鸿沟,记者得在具体语境中作出选择。

为有效采访起见,考虑以下方面会有所裨益:

·衣服整洁。

·清爽。

·指甲洁净。

·保持发型自然,但别像刚从美容院或美发室里走出来似的。

·牙齿洁白、好看。

·身体的适当部位可以穿孔,但绝不能在诸如唇部、鼻子上穿孔。

·流行服饰可以尝试,但不要太超前,除了适合于你的风格外,还要考虑采访对象的接受程度。

·不要让你的服装超越你的品质之吸引力。

·不要与采访对象竞技攀比。

4.举止与风度。记者的气质与风度说来很复杂,但却与内在素养的许多方面紧密相连,是内在修养的外显。

(1)自信、自尊。自信与自尊对个人魅力的形成都很重要。自信很重要,是因为它有助于使人相信你在尽力施加影响,使事情处于控制之中。自尊则保持绝对的个人独立性,使你冷静与从容。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应当有必胜的信念,并处处保持个人的尊严,不管你将面对的是什么人。记者们应当有法拉奇的气度:不要将那些采访对象看得太高,他们并不比我们优秀,并不比我聪明,也并不比我们强大和理智,充其量只比我们有胆量和野心;要努力地说服自己,不要惧怕与怯懦,在思想上对他们有所保留;并且,要说服自己去努力开拓资讯空间,即使没有机会成为希罗多德,至少也能带回一块对拼组镶嵌图案有用的小石头和对人们思考问题有用的情况,要是错了,那也没关系。

“对于采访,胆怯和做作一样十分有害。”约翰·布雷迪援引柯蒂斯·麦克杜格尔的话写道:“虽然一个羞怯笨拙的采访生手可以引起对方同情而获其所需,但正是那些看起来自信、自尊、胸有成竹的人才能取得持久的成功。正是在这样的人面前,对方才觉得最自在。”很少有采访对象愿意与一个哆哆嗦嗦的可怜虫谈话,那样会让他产生浪费时间的感觉。并且,“如果他们猜想记者在奉承讨好自己——就会变得言语粗暴盛气凌人”。A·J·利布林为《纽约人》杂志采访乔治·潘兴将军时,为了讨好这位陆军将领做了一点小小的恭维:“将军,在1918年停战以后,他们开始削减军队。您当时表示反对,是吧?因为您预见到这次新的欧洲危机对吗?”老人用一种愤怒的厌恶神情看着利布林答日:“谁能预见这种事?”访谈不欢而散。

记者必须时时意识到的是,任何采访都不是个人行为,在记者眼里,一切人都是普通人,要尊重他们,但绝不去崇拜他们。彭子冈在《毛泽东先生在重庆》一文中并不掩饰毛的“失误”——“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来自乡野的书生。”范长江也在他的《肤施人物》中写道:毛的“谈吐之持重与音调,又类三家村学究,面目上没有特别‘毛’的地方,只是头发稍为长一点”。他们没有因着尊敬毛泽东而丧失了记者立场,也并没有因个人的倾向性而忘却提一些有刺激性的问题。

自信与自尊的培植靠的是清明的认知,除此以外,对采访记者而言,以下忠告或许更为有用:

·对每一次行动都充满兴奋,并全力投入。

·独立思考,不要被人左右。

·多同有信心的人接触,观察他们。

·事先多做准备工作。

·使你更具有幽默感。

·对你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

·运用积极生动的意象演习成功的见面。

·进行积极的自言自语。

·不妨试试演员的技巧,舒展一下身躯,做几次深呼吸。

·让微笑先与他见面,不要匆匆入题。

(2)注意“首刻印象”。约翰·布雷迪有一段十分得体的忠告:

首次与对方见面,在开始时往往最好是庄重客气些。决不可放肆失礼。审慎的记者甚至要等到对方提出请求才肯坐下来。此外,未经对方同意,绝对不要嚼口香糖、抽烟以及摸弄采访对象办公室或家里的东西。一句话,不要冒冒失失或者摆出你在家里不希望客人采取的傲慢态度。

风度优雅、通情达理对采访记者来说十分重要,我们不会欣赏一个一进门就东瞅西看到处晃悠的陌生人的举动,我们也不会向一个举止粗俗无礼的陌生人敞开心扉,我们更不会让一个跷着二郎腿或叉开双腿大大咧咧的陌生人占据着我们的空间。同样,采访对象也不会。

以合乎规矩礼仪、恰如其分、敬重有度的方式对待他人是一切交往中的基础,其中的核心是作为礼貌基础的规矩和教养。虽然在记者采访中并没有统一的仪态举止规范,但让人们感觉到重视、尊敬和好感,却是必须的。合乎规矩、教养的举止其实能给记者一个“安全的距离”,让你既受保护又自由地活动,并让你显得与众不同,受人欢迎。

·细致周到多留意。

·抢先一步送“及时雨”。

·体贴他人。

·谨慎镇定行事。

·列个禁忌清单。

·多用“请”字这一“魔词”。

·感谢同样是改善关系的润滑剂,要随时做。

·不要卖弄或擅作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