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传播,它所倚重的渠道多样化,方法也十分灵活。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在具体展开中,通常会手脚并用,综合地组合各种交往技巧和才能,并用它们去阐释什么叫成功。
人际交往弥散在生活的每一内容中,无论你干什么,也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和影响力,你都不可能在真空里工作与生活,你始终在人际交往的网络中。你的天赋,你的才能,你的专业知识,你的热情就算再超群卓越,如果没有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也很难有机会成功。“你的事业生涯是人际关系的生涯。”
保证我们无往不胜的是一种被称为“关系智商”的能力要素。它决定着我们能拥有何等质量的人际关系,决定着我们可否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与技巧,决定着我们能否在小的付出中获得大回报。
“关系智商”的内在质量自然蕴含在我们对人性、人生、社会的了解之中,表现出来的是明智、清醒和谨慎、灵巧。它意味着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当下处境,并以因地、因人制宜的方式接近对方;它意味着我们可以让对方充分感受到我们的价值,并愿意最终实现互换;它意味着我们拥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有充分的个人勉力。“关系智商”的主旨是:你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我们所讨论的一些有效法则正是提升关系智商的法宝。
二、作为人际交往的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一种探索真相的战斗,而且,每个人、每次活动的具体情形都不尽相同。成功都在具体的情境定义中。奥里娅娜·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十分客气;对基辛格的采访十分逼人;采访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尼尔德·衣阿蒂时,不同意后者“二战中共产党是最重要、而且几乎是唯一的抵抗力量,所受的伤亡最多”的说法,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与对方展开激烈论战;在与休·弗纳的会谈中,她嘲讽地说他死后会进天堂,“呆在圣徒和烈士们中间,与那些俏妞们在一起,讨论天使的性别”;与希区柯克谈话时,她则以激将法刺激对方道出了多年来一直拍摄恐怖电影的原因:“我和耶稣会会士一起学习了三年,他们的一切都吓得我要死,现在我要吓唬他人.聊以报复”;在采访宗教领袖霍梅尼时,她竟然采取赖在那里不走的方法迫使对方以《可兰经》发誓保证明天接受她的第二次采访……法拉奇的变换使她在最大限度上成了一个杰出的表演者,这符合新闻采访的要求。每一次采访在这里都是制造神话的仪式,都是一个考问技能的舞台,了不起的法拉奇以她的独特能力上演了一出出迷人的戏剧。法拉奇自己说过,每一次采访经历“就像在戏剧演出中一样。我事先会准备一些问题,但有时也会跟着感觉走。我设置悬念,然后如剥茧抽丝般慢慢解决”。每一次采访都留下她交往的印痕,成为她本人的画像,显示了她“传播能力”的一种文本。“它们是她的思想、气质和耐心的奇怪混合物,这些因素驱使她提出一个个切中要害的问题,使她的采访深刻、生动。这位记者显然知道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并适时地刺激采访对象,让他们在激动之下吐露真情。法拉奇就像一个剧作家,她不断地为自己编写剧本并在每次演出中都出演主角。”法拉奇是一个相当高明的心理学家,她知晓一些交往规律,并且,能让它们在每次际遇中放射光芒。
埃德加·斯诺也是如此!他在1936年的陕北之行已经被视为采访史上的典范:一个来自西方的新闻记者在一个陌生区域里,是如何地与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作战,并最终取得了傲人成就的;一个在4个月时间里与一群生活在偏远地区贫穷但却快乐、有信念的采访对象相处得宛如一家人一般的奇迹;一个享誉全球的记者及其“斯诺法”的诞生!斯诺的故事耐人寻味,“斯诺法”更值得介绍。
“斯诺法”的命名是由斯诺的前夫人宁姆·韦尔斯作出的:“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聪明睿智,就是表现在特定的环境里,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生动的气氛,同采访对象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似的交谈起来,无拘无束。不要板着脸儿,过分严肃,那会把空气弄得紧张。我们俩在一起曾经研究过这种采访艺术,我虽然也贡献了不少意见,但这主要是斯诺的方法,所以我就把这种采访艺术命名为‘斯诺法’。”“斯诺法”是人际交往中的最佳个案。
它首先主张记者要尽力打破双方由于生疏带来的拘束,缩短心理上的距离,使双方交流具有“共振”的可能性。韦尔斯亲尝过它的效力:
比如说,我那次见到了毛主席(指1937年韦尔斯的红色中国之行——引者注),拿出了斯诺照的一张毛主席的照片。这张照片,就好比桥一样,把我同毛主席之间联系起来了。从这张照片里,毛主席可以引起丰富而有趣的联想,发生心灵的交感。当然,没有这张照片,也可以采访,但是气氛就不会那么自然了。又比如,最近一次在西安,我见到王震。我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他会心的微笑。我们之间的气氛更加融洽了。当时还有好些人在场。我就对大家说,我还会唱《南泥湾》。于是,大家都笑了,要听听我的《南泥湾》,气氛就更加活跃了。
而埃德加·斯诺则与红军官兵下棋、打乒乓球、做游戏。输了,就被罚唱中国歌曲:“鸡娃子叫,狗娃子咬,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他的洋腔调给了大家双倍的欢乐,消弭了他与他的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
斯诺也能由尊重对方而寻找采访由头。例如,这位美国记者最初请毛泽东谈个人经历时并不顺利。毛认为没有必要介绍自己的历史,而应当更多地关注这个政党及它的前途、命运。斯诺设身处地地由毛的角度提示毛泽东注意国内外关于他的种种谣言:有人说他是个无知的农民,有一条消息说他是个半死的肺病患者,还有人传言说他是个发疯的狂热分子。这样的处理果然有效,毛意识到了谈出个人经历的重要性,斯诺赢得了十几个夜晚的采访时机。
埃德加·斯诺总是给被访对象一个准备的机会,他认为孟浪地提问题只会造成窘迫。因此,他总会简要地向对方交代自己的目的,使双方的不明确性有所减少,交往更为“安全”。
他的艺术展现绝不仅仅止于这些。这位精明的记者很懂得他的行为举止的符号学意义。例如,他对毛泽东等人的采访一般是经过一个十分严格的程序完成的:他提问,黄华等人译给毛泽东,毛作答,黄华再译给斯诺,斯诺再读给黄华等译员,由他们再行译给毛做确认。不要看轻了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意涵,它们显示了斯诺本人的严谨、忠诚的个人风格。
斯诺的谈话水平也是非凡的与高超的。下面的一段分析很好地总结了这一点:
从《西行漫记》看,斯诺的提问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放式、闭合式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网开一面”式。斯诺十分讲究根据多种提问类型本身的特点在采访中扬长避短地加以运用。例如,开放式提问,问题焦点较散,提问一般较为概括抽象,给对方以较多的回旋余地,但失之于浮泛,不易使问题深入。斯诺一般用于搜索情况,转换话题,调节气氛等场合。而闭合式提问与此相反,它焦点集中,具体单纯,范围限制严格,一般要求对方作出直截了当的明确答复。此法的弱点是容易在一问一答的交谈中让人感到乏味和拘束。斯诺把此类提问多用于突破、证实、追问等情况。“网开一面式”的提问斯诺用得很多,因为他既划定了一个具体范围,又让对方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最利于采访的自然深入。这种类型的提问,又多以“讨论”的形式出现,是保持双方最佳心理状态,形成“互激”关系的开心钥匙。……斯诺在采访中十分讲究这种“刺激”艺术,他十分注意闭合式、开放式、“网开一面”式各类提问的灵活交叉运用,避免长时间同一频率的刺激所容易引起的抑制,始终保持对方心理上的兴奋状态。他的提问形式也是丰富多变的。他常用试探性口气发问,用错问法、反激法抓取材料。因为他懂得,人们的自尊心会激发人们尽力用事实来维护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在采访中,斯诺的“反馈”是迅速的。他或用表情,或用插话,或提出不同论点,努力造成良性刺激,强化对方的谈话兴趣。成功者的情境操作还有许多,但都一致地显示了在“物品”——由天然或人造物构成的物质背景、“场合”——行动发生的舞台或地点,“一批角色”、“社会组织系统的场所”、“概念 和信息的来龙去脉”中的传播能力,显示了娴熟的人际交往水 平。“我们选择把传播能力定义为,在给定的际遇里,社会化地、 恰当地表现传播行为的知识的能力。”它们包括了解释的能力、 目标的能力、角色的能力、自我的能力、信息的能力等具体 构成。
无数的研究也显示了这一点,亦即新闻采访中具有典型的人 际传播交往特性。约翰·根室说采访的要义在于与对象关系恰 当:“目的在于使被访人轻松自如,让他真正地说,而不仅仅是 答。”邵飘萍在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全面而系统地交代过 其中蕴藏的人际交往技巧:注重容貌、服装、言语,约见、忍 耐,研究受访对象,谈话中的擒纵,邵飘萍的忠告是“机警与敏 捷乃记者必备之资格”。沃伦·K·艾吉等人在《实用新闻学基 础》中写道:“采访是一种人际间的交往,是被采访者和采访者 之间面对面的一种思想和个性的交流。从事采访的称职记者,绝 不仅仅是用一成不变的、作古正经的方式提一系列准备好了的问 题,而是要设法同被采访者搞好融洽关系,让他无拘无束而轻松 愉快地谈话。记者要想采访成功,需要作好充分准备,并采用心 理策略来诱使对方畅谈情况和看法。”“当记者和采访对象素昧 平生地坐在一起的时候,一场心理上猫捉耗子的游戏就开始了: 两人都在互相估量对方。”不仅如此,他们还提到了针对不同的访问对象采取不同的访问方法,注意开头的首刻印象对双方进一步交流的影响,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以及以下一些忠告:
·如果你有一个苛刻而可能使对方为难的问题,最好在交谈气氛融洽时提出。
·如果双方处于对立状态时,采访就是一场智慧的战斗,记者的紧逼往往会使对方偶尔说漏嘴。
·如果对方有垄断话题的欲望,记者就要勇敢地插问。
·有时记者必须有商人的资质。
在一些探讨采访心理或是传播心理的成果中,这样的提示与结论比比皆是,并不罕见。诸如记者的印象管理问题、人际吸引问题、采访情境问题,均是常见的讨论反思内容。
必须再三强调的,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互动具有宏大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这种交往不是纯粹的个人间行为,而是为了报告人类当下处境的一种互动行为,它目标崇高,手法素常。
假如为了健全性社会目标的实现,即使采取一些诸如“伪装”的手段获取资讯,人们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予以谅解。但另一些手段却应当警惕,例如为了获得信息的记者采取威胁采访对象的手法,或者是超过道德规范引诱对方上当而后背叛他们。
新闻采访的社会学目的十分明晰,这是它与一般人际交往的根本区别,在道德规范上,一般交往的尺度也不大适合于它,它有自己独享的权利,也有自己独立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