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1927600000029

第29章 金声玉振 乐韵铿锵——编钟

钟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据说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据《宋书·乐志》引《世本》说,钟是“黄帝工人垂所造”。最早的钟是陶制的,在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有陶钟。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有金属铸造的钟,而且已经有了几个一组,能演奏简单旋律的编钟。

我们在寺庙道观中所见到的钟都是圆形的,这种钟的共鸣很好,声音传得很远,但是残响时间太长,不宜用作旋律的演奏,否则就会像踏着钢琴的延音踏板演奏旋律一样含混不清。用于音乐的钟是扁形的,就像两片瓦合在一起,这种钟的残响时间相对要短得多,适宜于旋律的演奏。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中说:

古乐钟皆扁,如合瓦。盖钟圆则声长,扁则声短。声短则节,声长则曲。节短处声皆相乱,不成音律。后人不明此意,悉为圆钟,急叩之多晃晃尔,清浊不复可辨。

所谓“声短则节”,就是说残响时间短;所谓“声长则曲”,就是说残响时间长。所谓“节短处声皆相乱,不成音律”,就是说圆钟残响时间长,在节奏较快的时候声音就会互相干扰,不成旋律。

钟分为甬钟和钮钟两种,顶端有柄的叫甬钟,有钮的叫钮钟。钟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名称,上部叫钲,下部叫鼓,钟口的两角叫铣,钟唇叫于,钟顶叫舞,钟钲上有三十六个柱形隆包叫乳或枚。在钟的鼓上一般都有精美的图饰,钲上有纹饰,叫作钟带或篆间。

乐钟有特钟和编钟两种。

特钟单独悬挂,一架一枚,也有直立在座上敲击的。而编钟则由大小不同、音高各异的若干枚钟编成,可以演奏旋律。出土的商代文物中,就有许多三枚一组的编钟。近年在商代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还出土了五枚一组的编钟,其音高约为G、A、C、F、g,可以演奏简单的旋律。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艺术有很大的发展,乐器也进一步完善。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就有河南信阳出土的春秋末期一套十三枚编钟、安徽寿县出土的春秋末期一套二十五枚编钟、山西侯马出土的春秋时期一套九枚编钟、山西长治县出土的战国时期一套八枚编钟等许多造型精巧、音色优美的编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在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编钟。

这一套编钟共六十五枚,铜木结构的钟架长10 79米,高2 67米。编钟分三层悬挂于钟架上。上层的钟名“钮钟”,共十九枚,体积较小,最小的仅2 4公斤,声音高亢清脆。中下层的钟名“甬钟”,共四十五枚(另有一枚

钟,是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悬挂于中层的甬钟有叫“琥钟”的长乳甬钟十一枚,叫“嬴孠钟”的短乳甬钟十二枚,叫“揭钟”的长乳甬钟十枚。下层是揭钟(长乳甬钟)十二枚和一枚

钟,最大的一枚重达203公斤。

这套编钟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形制最大的一套编钟,它数量多、规模大、音律准、音域宽,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而且保存完好,至今仍能演奏。尤其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它的音阶结构居然和现代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的音列完全相同,其中还包含了完整的半音阶,可以奏出完整的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的中外乐曲。

古代,钟是宫廷雅乐中的主要乐器,以它和建鼓为主的乐队被称为“钟鼓乐队”。

今天,古老的编钟又重新被用于民族乐队。近年来,武汉民族乐器厂根据曾侯乙编钟的造型风格,研制成二十四枚仿古编钟。湖北省歌舞团根据这套编钟的音色特点,并结合楚文化特色,编演了《编钟乐舞》,在国内外受到一致好评。

名曲欣赏

梅花三弄/古曲

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受儒家的“比德”思想影响很大。也就是说,把万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某种美德联系起来,比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用松柏的经冬不凋来比喻人的威武不能屈的节操。梅花能够顶风斗雪,在寒冷的冬季开放,也就自然成为不畏艰险的品格的象征,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历代吟咏歌颂梅花的诗词歌赋很多,《梅花三弄》就是一首歌颂梅花、借以歌颂人的美德的一首古曲。它本来是一首笛曲,据说是晋代的桓伊创作的。后来被改编为琴曲,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中,题解中说:“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因为曲中的泛音在琴的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所以叫“三弄”。我们这里提到的,是根据琴曲改编的编钟与乐队演奏的器乐曲。

中国画画梅的要求是“老、寒、孤、瘦”,梅不要多,景不宜杂,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梅花是高洁的象征,这种高洁,是一种远离尘世的孤芳自赏,就像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所描写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三弄》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轻柔的旋律描写了梅花清纯超逸的品格,编钟的音色清亮而悠远,对梅花的高洁更起到一种烘托作用。乐曲的中段略为激昂,很好地表现了梅花傲霜斗雪的挺拔英姿。乐曲的结尾由编钟奏出一段极为轻柔的旋律,进一步表现了梅花超然物外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