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幸福不缩水的智慧
19204200000016

第16章 法则五:态度决定幸福的程度(3)

在工作中,很多人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抱怨“工作真累”,其实,真的是工作强度与工作难度让你感觉累吗?其实,你感到累不是工作有问题,而是心态出了问题。你内心充满了太多的不平衡、抱怨、不服气甚至仇恨!一个无法接受自己的工作,并且无法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乐趣的人,是难以做好工作的。

一个心态好的员工,即使公司不管理他,也不辅导他,他依然会自动自发地把工作做好,并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问题,他都会主动地寻找解决的方法,好心态的员工能够包容公司的不足,而心态不好的员工不仅做不到包容与适应公司,甚至还会把自己的不满与抱怨传递给更多的员工。

我们中间大部分人都将职业满足感和好工作联系在一起。可是,是否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更为重要的是看你能否将一份工作做到多好。即使你获得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没有好好地工作,好工作也会变成坏工作;相反地,即使目前你的工作还不理想,但通过你的努力,却可能将它变得理想一些。

如果你能牢骚少一点,微笑多一点;理由少一点,度量大一点;脾气少一点,理解多一点;干劲足一点,效率高一点……你就能与抱怨绝缘,从而快乐幸福地工作。

拖延让你永远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

深夜,一个危重病人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死神如期来到了他的身边。他对死神说:“再给我一分钟好么?”死神回答:“你要一分钟干什么?”他说:“我想利用这一分钟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这一分钟想一想我的朋友和我的亲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还可以看到一朵绽开的花。”

死神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我不能答应你。这一切都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欣赏,可你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去珍惜。你看一下这份账单:在60年的生命中,你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30多年里你经常拖延时间,曾经感叹时间太慢的次数达到了10000次,平均每天一次。上学时,你拖延完成家庭作业;成人后,你抽烟、喝酒、看电视,虚掷光阴。

我把你的时间明细账罗列如下:做事拖延的时间从青年到老年共耗去了36500个小时,折合1520天。做事有头无尾、马马虎虎,使得事情不断地要重做,浪费了大约300多天。因为无所事事,你经常发呆;你经常埋怨、责怪别人,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你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侃大山,把工作丢到了一旁毫无顾忌;工作时间呼呼大睡,你还和与工作无关的人煲电话粥;你参加了无数次无所用心、无聊的会议,这使你的睡眠时间远远超出了20年;你也组织了许多类似的会议,使更多的人和你一样睡眠超标;还有,……”

说到这里,这个危重病人就断了气。死神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能节约一分钟,做事不拖延,你就能听完我给你记下的账单了。哎,真可惜,还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死了。”

读完这个故事,你是否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你是否赞成拖延是浪费时间和生命的最好办法?“死神的帐单”早晚有一天会来,面对它,我们是无怨无悔,还是后悔得要死呢?

人类有三大原恶,即任性、懒惰和嫉妒。而拖延则是任性与懒惰本性的突出表现,是消极心态的代名词。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这或那地存在着一种不良习惯——拖延。常常因为拖延而陷入不断的自我谴责之中,然而下一次又会不自觉地重犯拖延的毛病,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频繁发生,以至于把它当成人类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本性了。

拖延,看似人的一种本性,实质上是一种极其有害于工作和生活的恶习。或许你以为,偶尔拖延一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可能不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但可怕的是,每次拖延之后总是会给自己寻找借口,并埋下了下一次继续拖延的祸根,以至于天长日久,让拖延成为长在自己身上的一个无法医治的毒瘤。

拖延将你的脚步牢牢地束缚,使你做事效率低下;拖延使你的很多想法埋进坟墓,从而品尝不到收获的乐趣。如果将一天中的时间记录下来,你都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生命。

春天到啦,小动物都忙着种菜种瓜,只有狐狸东荡荡西逛逛,什么事情也不愿做。

这天,他来到山羊家门口,看见山羊正在刨地。他走过去问:“哟,山羊大哥,准备种什么呀?”山羊说:“噢,是你呀,小狐狸。我打算种白菜,你准备种什么呢?”狐狸拍了拍胸脯说:“我想种一大片西瓜,夏天吃西瓜,又甜又解渴。到时候,我送你一个。”

告别了山羊,狐狸来到熊的家门口。看见熊正往地里挑水,狐狸走上去问:“熊大伯你好,你准备种什么呀?”熊说:“我打算种白薯,你准备种什么呀?”狐狸摇头晃脑地说:“我想种人参,人参多有营养呀,到时候我送你一支。”

离开熊的家,狐狸又来到小兔子家门前。小兔子正在家门口的地里撒种子。狐狸走上去问:“小兔子,你在种什么呀?”小兔子说:“我在种萝卜。你准备种什么呀?”狐狸昂了昂头说:“我想种一大片草莓,又酸又甜多好吃。等草莓熟了,我送你一大篮。”

转眼秋天到了,山羊、熊、小兔子带来他们种的白菜、白薯、萝卜请狐狸尝。可狐狸什么也没有种,他耷拉着脑袋说:“真不好意思,我没有什么东西可招待大家的。”山羊走上去拍拍狐狸的肩膀说:“小狐狸,光说得好是不够的,还要做得好。请记住,光说不做到头来什么事也做不成!”

在工作中,有的人说起来头头是道,这件事应该怎么做,那件事我打算怎么干,可是,说完就过去了,接下来不见有行动,领导追问起来,却又找出一大堆理由来搪塞,久而久之,渐渐成了“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说千言不如动一次。你的行动越快,能量就越大;行动越快,完成的工作就越多,效率就越高;行动越快,积累的经验就越多,学到的知识就越多;行动越快,工作能力就越强。只有将梦想和计划付诸行动的员工,才能得到老板的认可和赏识,也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历史上所有伟大人物的奋斗史,都是一部和时间赛跑的历史。

马克思说:“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鲁迅的写作经验就是“马上”。他在一篇题为《豫序》的文章写道:“……既然答应了,总得想点法。想来想去,觉得感想倒偶尔也有一点的,平时接着一懒,便搁下了,忘掉了。如果马上写出,恐怕倒也是杂感一类的东西,于是乎我就决计:一想到,马上写下来,马上寄出去,算作我的画到簿。”鲁迅经验的可贵,就贵在“马上”和“要赶快做”。

美国成功作家奥格·曼狄诺常常告诫自己:“我要采取行动,我要采取行动……从今以后,我要一遍又一遍、每时、每天都要重复这句话,一直等到这句话成为像我的呼吸习惯一样,而跟在它后面的行动,要像我眨眼睛那种本能一样。有了这句话,我就能够实现我成功的每一个行动,有了这句话,我就能够制约我的精神,迎接失败者躲避的每一次挑战。”

比尔·盖茨在向他的员工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说:“我发现,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情,我得立刻动手去做,空谈无济于事!” 所以,请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在制定好计划以后,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即行动,拖延只会消耗你的热情和斗志。

阿里巴巴创立之初,马云有一句口头禅:“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成功者必是立即行动者。对于他们来讲,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拖延一分钟,就浪费一分钟。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挤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比别人提前抓住机遇。

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生活如同一盘棋,你的对手是时间,假如你行动前犹豫不决,或拖延地行动,你将因时间过长而痛失这盘棋,你的对手是不容许你犹豫不决的!”

人不是因为跑不快而赶不上火车,而是因为出发晚了才赶不上。阿莫斯·劳伦斯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形成立即行动的好习惯,才会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而另一些人的习惯是一直拖延,直到时代超越了他们,结果就被甩到后面去了。”

拖延是行动的死敌,也是成功的死敌。如果你不想被拖延侵蚀我们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你的能量,夺走你的幸福,那么,现在,你所唯一能做的就是:摒弃拖延陋习,立即行动!

把学习进行到底,做一个幸福的投资者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总量的翻番周期愈来愈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5年、3年。有人预言:人类现有知识到本世纪末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未创造出来。这说明“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活到老,学到老”将不再是少数人自勉的警句,而是一种现实状态。只有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才能保持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如果停止学习的时间太久,则活得愈老,可用的知识愈陈旧,愈与社会脱节,也就愈跟不上经济发展。如果不学习,则脑力激荡愈频繁,理念愈新,个人的生命力也就愈强。

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加充实提高自己。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即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这也是对未来幸福的一种投资。

在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他们有几个说自己已经找到了工作,其他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征服外面的世界。

他们知道,即将进行的毕业考试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授说,你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是考试时不能交头接耳。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来,学生见了都眉开眼笑,因为试卷上只有五道论述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考卷。此时,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脸上露出了不安的表情。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面孔,问道:“有谁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四个?”仍旧没有人举手。

“三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个吧?” 全班学生仍是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已经完成四年学校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是你们不知道的。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教授带着微笑接着说:“这个科目我都会给你们及格,但要记住,虽然我们是大学毕业生,但我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学校毕业不再是个人学习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信息化促使知识更新提速,已有知识“死亡”速度加快,新知识“出生”速度加快,我们应该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人是企业的灵魂,若不能终身学习,就会导致知识落后,失去创新的力量和源泉。知识像牛奶,是有保鲜期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指出,在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在今天技术创新的时代,我们一定要知道终身学习的意义,舍得付出学习的投入。成为优秀的员工,不仅需要尊重知识、热爱知识,更需要我们愿意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

现代企业岗位职能的快速变化,一方面员工某一次或某一段时间内接受教育培训获得的知识,已不能保证员工在所从事后的职业领域中使用一辈子,要保住现有的岗位,或想获得更高职业能力,必须不断地学习。另一方面,员工想一辈子呆在一个岗位上、一辈子干一种工作的想法已成奢望,要获得继续工作的权利,就必须在原有岗位上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学习,掌握一专多能的技术,多获得岗位资格证书,成为复合型的技能人才。

学习没有止境,没有毕业,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体系中,企业的教育与学习,才应该是人一生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难度最大的学习,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树立学习永不嫌晚、学习永不嫌多、学习永不嫌累的精神,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所以,学习不再是某一段时期的事情,而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终身任务。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观念,是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也是对自己未来幸福的一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