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用心工作
19189500000016

第16章 用心工作,要有过人的口才(2)

从另一方面来说,若与人应酬交谈时,所谈的话题,对方不曾接触,也不曾感受过,可能会让对方认为是在炫耀,无视他的存在或鄙视他的无知,如此一来,岂不是又疏远了彼此的距离吗?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好的应酬是站在对方立场去想。”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任何一方忘记了这个原则,不仅会使对方不愉快,自己也会不开心。应酬要以对方为中心,也就是以对方为主体,尽量避免谈论对方不熟悉的话题。

注意选择对方和自己都感兴趣的话题。在平时应酬中,可以随时注意观察人们的话题,哪些吸引人而哪些不吸引人,原因是什么。自己开口时,便自觉地练习讲一些能引起别人兴趣的事情,避免引起不良效果的话题。

哪些话题应该避免呢?从领导者自身来说,首先应该避免自己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里糊涂地说一遍,不仅不会给别人带来什么益处,反而给人留下虚浮的坏印象。若有人就这些对领导提问而回答不出,则更为尴尬。

其次是要避免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试想连自己都不感兴趣的话题,怎么能期望对方有兴趣呢?如果强打精神,故作昂扬,只能是自受疲累之苦,还让别人觉得不真诚。

在应酬交谈中,不可能时时都能使对方和自己产生共鸣,况且现场往往有第三者的存在,但是,只要能找到彼此都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和嗜好,如此一来,即使在交谈中产生失真问题,也不至于会使气氛变得过于凝重。

与刚相识的人开始交谈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不熟悉对方的性格、爱好,而时间又不允许多作了解。这时宜从平淡处开口,而不是冒昧地提出太深人或太特别的话题。最简单的是谈天气,或者从当时的环境找寻话题,比如,“今天来的人可真不少呀”、“这儿您以前来过吗?”等。还有一个国人惯用的老方法:询问对方的籍贯,然后就引导对方详谈其家乡的风俗,这几乎是一个人人适用、经久不衰的话题。

(3)渐进而不急迫

通常,应酬当中的交谈会占据相当大的成分,如果在谈话过程中自己意见不明朗,阐述没有条理性,那就难以成功。

在谈话时,必须注意对方的心理特征。如果在交谈中,不顾对方的心理变化,而一味地将想法统统搬出来,那么,很难得到对方的认同。一相情愿的谈话往往会让对方厌恶。

孔子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盲。”意思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是犯了急躁的毛病;该说话的时候却没有说,从而失掉了说话的时机;不看对方的态度便贸然开口,叫做闭着眼睛瞎说。

在交谈过程中.双方的心理活动是呈渐变状态的,这就要求和人交谈中应兼顾对方的心理活动,使谈话内容和听者的心境变化相适应并同步进行,这样才能让交谈意图达到明朗化,引起共鸣。

其实,如果是应酬高手的话,都懂得如何把应酬的控制权握在自己手中,也就是说,应酬高手善于控制场面,而不是由人家控制。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怎样从刚见面的寒喧应酬中转入正题。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刚开始在寒喧应酬过程中气氛非常融洽,说了一大堆题外话,也注意运用种种应酬手段,但当他转入正题时说:“其实,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此是为了…”

或是这样:“好了,好了,言归正传,我今天特地来拜访你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这样的转入正题,真是有前功尽弃之嫌。因为当他这样说时,对方已把他的说话一分为二,把他刚才所说的所有题外话都看做他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从而否定了寒喧的效果,并会产生一种警惕感——虽然这表面看起来似乎很是直截了当。

(4)恭维而不虚伪

一般人总喜欢别人恭维自己,有时即使明明知道别人是在说一些言过其实的奉承话,心里也还是乐滋滋的,感到舒服。

有些会应酬的人抓住一般人的这种心理特点,说一些得体的奉承话,常常会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达到让对方帮助自己的目的。

可见,在应酬中适当地说一些恭维话、奉承语、赞美词是必要的,不能简单地将此视为客套、虚伪,不能认为是不严肃、丢身份。至于应酬话是否虚伪,关键不在于是否说了几句好听的话,而要看话是怎样说的。

恭维一定要出自诚意。在和人见面时,适当地恭维人家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不仅可以获得好人缘,而且还日J以使双方在心理和情感上靠拢,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因为适当的颂扬,常常会由此提高他人的尊严,使自己和他们更有利于合作。

恭维一个人,出口乱夸是不好的,一定要表现出一种足以使对方认为“赞得对”的热诚,而且所赞的一定是个不变的事实。

首先,应该顾及现场,如有旁人在场,则应注意到他们的心理,以免他们产生难堪,误会了诚意。最后,在措辞方面也要求掌握分寸,以免弄巧成拙,还有恭维必须有针对性,语气一定要诚恳,点到即可。

虚伪地赞扬他人是不行的。比如,看到一位并不漂亮的女士,就不能赞她漂亮,因为这样,她会觉得是在故意戏弄她或是太虚伪了。所起的效果肯定不理想。其实,不一定要夸她漂亮,而改为夸她的头发、服饰方面。再者,夸她温柔、有气质也是一样——或许,她还会觉得夸她的人很了解她。

奥地利心理学家贝维尔说:“如果你想赞美一个人,而又找不到他有什么值得赞扬之处,那么,你大可赞美他的亲人或和他有关的一些事物。”

最后,恭维奉承要有度。恭维语言要恳切,以增强恭维的可信度。在恭维的同时,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愿望,或者有意识地说出一些具体细节,都能让人感到真诚,而不会以为是过分的溢美之词。

在奉承别人之前,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层次,看其究竟需要何种赞美,究竟赞美到何种程度为宜。对于商人,如果说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安贫乐道,他绝对无动于衷,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日进斗金,他才听得高兴。对于官员,如果说,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一定不高兴;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廉洁自守,劳苦功高,他才喜形于色。对于文人,如果说他学有根底,笔下生花,思想深刻,宁静淡泊,他听了肯定高兴。他做什么职业,说什么恭维话。对他人的职业,应特别注意,这也是“看人说话”。

恭维话要说得恰如其分、适合其人,不流于谄媚,给人以善解人意、说话中肯的印象,让人听了十分高兴;而不能让人一听就感到浑身肉麻,被看做专靠吹吹拍拍混日子的虚伪之人。

(5)委婉而不唐突

领导者在应酬中需要一点拐弯抹角的委婉艺术,需要一些寒暄的语言,不宜直来直去。

在应酬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人来请求领导帮忙。当领导力所能及的时候,相信都会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承诺容易而拒绝难。

既然拒绝别人是如此之难,那么,领导者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平时就应注意掌握一些经验和技巧。

对于一些自己无法办到的请求,与其语气模棱两可,害得人家要跑几次来听最后答复,不仅使自己为难,也让人家空等,不如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思。

在婉拒人家时,态度要真诚。委婉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减轻双方、尤其是对方的心理负担,并非玩弄技巧敷衍对方。因此,在委婉地拒绝对方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特别是领导拒绝下属的要求时,更不能盛气凌人,要以同情的态度、关切的口吻讲述理由,可以表示同情,很愿意帮助对方,满足对方的要求,但因诸多因素,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爱莫能助,争取他们的谅解。在结束交谈时,要热情握手,热情相送,表示歉意。

注意把握婉拒的时机。在拒绝时,一般是早拒绝比晚拒绝好。因为及早拒绝,可让对方抓住时机争取其他出路。无目的地拖拉,对他人是不负责的。至于地点,拒绝时一般将对方请到自己办公室比较好。

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在拒绝别人时,一定要先考虑对方可能产生的反应,所以要注意选择准确恰当的词语。不妨先称赞他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他不足的地方,说明不得不这样处置的理由,对方也会更容易接受,甚至感激领导对他的肯定。

在拒绝别人的过程中,除了技巧,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耐性与关怀。若只是敷衍了事,就会让人觉得不诚恳,对人际关系伤害更大。因此,要多一些关心。在拒绝对方后,隔一段时间还应该主动地去关心对方的情况以示诚意。

当然,委婉也要有度。对于说话喜欢直来直去的领导或同事,就不宜老是委婉迂回,以免别人认为是在斗心眼、打官腔、不交心。如果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和时间,一味地在那里兜圈子、绕弯子,就会让对方感到心里发毛、憎恶。

做一名有幽默感的人

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存技巧。幽默能产生一股力量,以对抗周围不如意的境况。幽默能使人放松心情,减低压力。除此之外,凡是具有幽默感的人,通常在生活满意度、生产效率、创造力及工作士气等方面都胜过那些没有幽默感的人。

幽默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心理特质,有幽默感的领导往往会受到更多的追捧。古今中外,大到民族领袖,小至企业总裁,如果能适时地展露一点儿幽默天赋,将会受到下属更多的爱戴。

领导者的幽默,主要是指通过轻松风趣的方式来化解尴尬、窘迫局面的能力在现今社会,做好领导工作就必须善于与人沟通,而幽默中所体现的智慧往往使沟通更顺畅有效,使下属在幽默中得到启示,使持有反对意见的人在谈笑中败下阵来。

观察古今中外的例子,越是在民主的国家,元首就越有幽默感;而那些独裁国家,独裁者总是摆着一张冷若冰霜的脸孔。如美国总统常常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公开挖苦的对象,却丝毫不以为意。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非常有幽默感。有一次,他到国会发表演讲,一名女性议员对他的演讲内容极不满意,站起身说道:“如果我是你太太,我一定想办法把你毒死。”丘吉尔的回答则更绝:“如果你是我太太,不必等到你下手,我会先把自己毒死。”

幽默向来为智者所推崇。恩格斯说:“幽默可以使人得到快活、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幽默的作用不可估量。

(1)幽默可以消除紧张空气

幽默能将人际交往中紧张、压抑的气氛排除,活跃场面气氛,创造和谐氛围,促进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感情交流。

在我国,由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大多数群众见到领导者特别是高层领导,都难免有些拘谨和不自然。尤其是一时不慎做错了事,或者言语行为无意冲撞了领导,他们将更为紧张和恐惧。此时,领导若能说上几句幽默的话,就会把紧张与恐惧的气氛化解掉,使群众由紧张转为轻松,由拘谨转为自然,随之也就会打开思想闸门,向领导敞开心扉诉说真情实话。

1958年秋天.毛泽东在湖北视察时,邀请农民代表座谈。女青年晏桃香正患感冒,有人怕她传染给领袖,不让她参加。毛泽东知道后忙说:“怕什么,少奇得肝炎多年也没有传染给我!进来,小姑娘,请坐。”不料,晏桃香刚坐下,就打了一个大喷嚏,喷得毛泽东满脸唾沫星子。在座的人都紧张起来,晏桃香也面有惧色。毛泽东连忙幽默地说:“不要紧,我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不怕死。人家说身经百战.我也是身经百战不死,你一个喷嚏打得死吗?比蒋委员长还厉害吗?”一席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毛泽东用这种幽默的话语营造了融洽和谐的座谈气氛,一下子拉近了领袖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产生了平等感。

(2)幽默可以融洽人际关系

幽默好比化学反应中的酸碱中和,常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使剑拔弩张的双方相视一笑,握手言和。

幽默好像润滑剂,它能润滑人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好办法。幽默往往通过大家同笑的方式弥补人际间的思想鸿沟,增加人际间的信任,化解冲突。

有一次,萧伯纳不幸在伦敦街头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虽然没有受伤.但也让他摔得够呛。骑自行车的人立即扶起作家,喃喃地向他道歉。然而萧伯纳却出人意料地打断了他,对他说:“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撞得重一点就可以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名垂史册啦!”幽默给了萧伯纳惊人的自制力,萧伯纳的幽默也使双方摆脱了尴尬。

一句得体的幽默,可以消除人际间的误会和纷争,能够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因此,幽默也是一种富有感染力和人情味的沟通艺术。

(3)幽默可以打破僵局

在遇到僵持窘迫的局面时,具有幽默感的领导者,都善于利用幽默这一秘密武器打开突破口,打破僵局,赢得有利的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遭到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英国首相丘吉尔前往美国向罗斯福总统请求军火援助和共同抗击法西斯德国,而罗斯福总统则举棋不定。这使丘吉尔首相大为不快。

一次,当丘吉尔赤身裸体、大腹便便地沐浴时,不料罗斯福总统不宣而入。这种场面使双方都十分难堪。丘吉尔首相却急中生智地耸耸肩说:“瞧,总统先生,我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对你可是没有丝毫的隐瞒哪!”一句妙语,使进退两难的罗斯福总统捧腹大笑。

这话及时掩饰了他自己一丝不挂的窘态,又含蓄地表明他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也是毫无隐私与开诚布公的。这不仅恰到好处地打破了僵局,融洽了气氛,而且博得了罗斯福总统极大的好感与同情。为此,罗斯福总统欣然同意给英国以战略援助。

国与国是这样.人与人更是这样。当意见不一,造成对立情绪后,幽默可以帮助领导者在既不放弃原则,又不失体面的前提下与其沟通联系。被喻为“幸运之星”的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要选择国会议员戴维·A·斯托克曼担任联邦政府的管理与预算局局长。但是斯托克曼曾多次在公开辩论中抨击过里根的经济政策,里根怎样把这种僵局打破?他打了个电话给斯托克曼说:“戴,自从你在那几次辩论中抨击我以后,我一直在设法向你算账,现在这个办法找到了,我要派你去预算局工作。”可以说,里根总统这个幽默的电话,不但打破了僵持的窘迫局面,而且还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功效。

(4)幽默可以增添领导魅力

具有幽默感的领导者,无论是在几个人面前,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无论是个别谈话,还是集会演讲,他都能借助幽默,将自己的学识、智慧、才华、能力展示出来,增加自己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使自己处于统御全局的中心位置。